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新经济时代是指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也指经济快速发展呈现的新景象。
  • 中文名:新经济时代
  • 外文名:
  • 别名:
  • 标志: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
  • 第一出现国家:美国
  • 发生时间:20世纪90年代

时代产生

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人们似乎感到了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经济形态的出现。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的文章,对这种现象作了最早的回应。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2001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所说:“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这种理解在美国较为普遍。

徐志翰撰文指出,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但新经济绝不是仅仅包括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

新经济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有5个明显不同的特征:经济主体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增长动力不同,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资源是共享的,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新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主要标志

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长足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再也不是奢侈,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了;

(3)冷战结束,意识形态的竞争表象上让位于经济发展实力的竞争,各国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

(4)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集中表现在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在选择配置资源时,再也不是只局限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配置效率;

竞争规则的国际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认和运用它的竞争规则。由子人们在抢夺市场、占有资源方面的能力不同,以及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实质性地位不同,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和集团带来的利益影响也不大相同:

(5)资源更加匮乏,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6)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广泛关注的焦点。

新经济时代的出现,既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历次经济技术革命无一不在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及效率上产生了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国内现象

2016年3月6日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社会上对化解过剩产能会否引起第二次下岗潮的质疑,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给予了否定的回应。

正如徐绍史在昨日的记者会上所说,就业问题确实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职工分流下岗问题,成为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中的硬币另一面。“第二次下岗潮”的担忧,使得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在一月内屡屡回应“下岗潮”一说。

当前化解产能,确实会带来“下岗”之忧,但要形成社会性大规模“下岗潮”,很难。去产能所造成的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国企中,而作为就业“主阵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大。徐绍史昨天也提到,2011年三产只占了42.2%,但是去年已经到了50.5%了。这也是为什么,本国经济下行,就业却出现增长。

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的:“‘新经济’里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常常是混在一块的,设计制造营销一条龙”“众创空间进一步打破了专业界限,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划分界限”。不能用老眼光看中国经济形态,用老眼光看“下岗”同样已不合时宜: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下岗”指涉面,只是就业新态的外延。

退一步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下岗潮,当时涉及范围更广,需要分流的劳动力也更多,但大规模劳动力从体制内解放恰恰激发市场活力。而这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要面对的下岗范围较小,市场经济的容纳能力也远胜当年,而当前转型的劳动力分流,也正是激活市场要素重新分配的方式之一。

说到底,“新一轮下岗潮”并无生长土壤。当然,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下岗”问题,有其待正视之处,这需要确保下岗职工能获得公平妥善的安置,是失业救济、再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全面跟上,而不是鸵鸟式逃避、继续用财政资金维系僵尸企业生存。正如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昨日所说的,“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职工生活有着落了,经过培训可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

应对方法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新动力成长,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何为新经济、新动能,新经济该如何发展,对这些新生的经济形态,政府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管理?

日前,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举办第27次文津圆桌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对冲经济下滑

对于“新经济”,李克强在两会答记者问中提到,它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涉及一、二、三产业。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而且新旧动能结合,还可以形成混合动能。

目前,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统一的关于“新经济”的基本概念。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认为,“新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已具雏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经济基于各种新兴业态,形成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新发展模式,具有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效率提升明显、市场规模较大等特征。

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新经济”也确确实实在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称,在1991年至2001年,美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比较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比较低,尽管经济的阶段性扩张还有其他原因,但不可否认最显著的推动力则是新经济。

当前,正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的中国也同样受益于新经济。许宪春说,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对本国传统经济的下滑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比如,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新兴服务行业、网上零售额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些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减少了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否则,传统经济增速下滑可能会导致整体经济增速回落更加严重。

范必认为,新经济、新动能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随着颠覆性创新增多,后来者在很多领域不需要模仿前人就可以做得很好。中国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利用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实现超越。

此外,新经济、新动能对就业正在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一般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单位GDP吸纳就业人数会减少。但这几年,单位GDP吸纳就业人数在增加。范必举例说,2011年经济增长9.5%,全年新增1200多万就业,这几年经济增长7%左右,每年却解决了1300多万就业。这可以解释为新业态带来就业的增长,比如电商、快递、网约车等吸纳了很多就业。

不过,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有十多年,在此期间爆发了金融危机,各种颠覆性创新并没有带动发达经济体全面复苏。不仅如此,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会加剧经济发展失衡,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大。

政府的角色变化

面对新经济、新动能的出现,也同样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

比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需要新的制度安排。范必举例说,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但是现有体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流动。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全部报酬中,“五险一金”要占一半左右,加大了创新企业的用人成本。除此之外,土地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窄。

与此同时,一些部门仍在用旧思维管理新经济、新动能。很多扶持政策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要由有关部门进行认定。也有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新业态还没有充分发展情况下,就急于加强管理,甚至出台逆向调节的措施,对网约车的不同态度,就反映了这一点。

作为分享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代表性企业,滴滴无疑更有发言权。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认为,管理部门对新经济还是缺少包容心态,对于新生事物存在诸多顾虑。还有就是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分享经济,说的多,做的少。李克强建议,要更多的让市场来解决新业态的问题,新业态发展很快,公司也在不断迎接挑战。因为如果不解决问题,企业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掉。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罗俊杰认为,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政府一些政策阻碍了新事物发展。李克强提到,在政策制定、政府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多数情况下,新生事物出现后,政策总是跟不上趟。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因为社会各界要认识是需要过程的,在认识不同的情况下,往往存在一些探讨的东西。最后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刚开始有抵触,逐步变成规范去推动。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经常会有的,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有很多政策就是创新改革,甚至推动引领。比如高端装备的制造,政府是在推进的。

另外,罗俊杰说,不能够因为有新经济,就认为传统产业是旧经济。老树也可以开新枝,制造业和传统产业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国家安全,是重要的产业基础。当然,政府在管理上也要创新、改革,比如中国制造2025,政府需要做的不是给钱、降税,更多的是要营造一种公平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新经济、新动能带来的挑战,还直接影响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

范必说,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使信息公开性、管理精细化程度得以大幅提高。但也要看到,社会结构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传统社会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型、信息单向传播。现代社会结构则表现为扁平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与以往相比,社会治理对象的期望值更高,公众意见表达渠道增多,瞬时回应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政府的组织决策、组织形态、组织方式、组织行为、决策机制等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由于新经济、新动能的出现,意味着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范必认为,是主动变革、积极引领,还是静观其变、固步自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