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華嚴寺

山西華嚴寺

山西省大同市寺宇
華嚴寺,位于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下寺坡街。因屬于佛教華嚴宗的廟宇而得名,分為上華嚴寺、下華嚴寺兩處,相距不遠,處于同一個大院落裡。上華嚴寺分成前後兩院。前院,有山門、廊庑、念佛堂、雲水堂。後院有客室、禅堂和僧舍。院中房舍為關帝廟,現已成為接待室。這兩個院内,結構勻稱,布局合理,表現了遼代建築的特色。
    中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大同市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大雄寶殿 中文名稱:山西華嚴寺 類型:佛教寺廟

詳述

上華嚴寺大殿坐西面東,據說這與當年契丹族“信鬼拜日”的特殊習尚有關。因為上下華嚴寺建于遼代,而建立遼王朝的是遊牧民族——契丹族。

契丹族除相信鬼神外,還特别崇拜太陽,把太陽當作神,作為民族的圖騰。在他們的眼裡,草原是太陽給的,鮮花是太陽給的,牛羊是太陽給的,一切都與太陽有關。

所以每天早晨都要朝拜太陽,一些宗教禮拜活動也必須朝着太陽,連自己住的帳篷和房屋、宮殿都朝東修建,門窗也朝東開着。修建寺廟自然也不敢違背了這一習俗,所以上下華嚴寺的廟門朝東開了近千年。

大雄寶殿前,月台寬敞,左右有鐘鼓二樓,均為六角攢尖頂式的清代建築。在月台中央,有鐵鑄八角焚帛爐一個,為明代萬曆年間的遺物。

大雄寶殿,創建于遼代清甯八年(公元1062年),遼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毀滅兵火。到金代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又在舊址上重建。

大雄寶殿内,正面有主像五尊,中間三尊為木刻,兩側兩尊為泥塑。五尊大佛為五方佛,意指東、西、南、北、中,他們各統治一方。五尊塑像為明代作品。

據傳,中間三尊木雕像,是了然禅師四方化緣,曆時二年,雕造于北京,後又運回大同安置在大雄寶殿内的,後來,住持和尚資寶,又化緣補塑了另外兩尊泥塑佛像。這五尊佛像,金身佛面,威嚴中含有慈祥。

旅遊提示

遊覽華嚴寺時,可以先遊覽北面的上華嚴寺,再從寺中小門進入南面的下華嚴寺,兩處均沿着中軸線遊覽即可

華嚴寺的兩條中軸線與中原漢地大部分寺院的“南北走向”不同,上、下華嚴寺的中軸線都是“東西走向”,主要殿宇都是面向東方,這與遼國契丹族崇拜太陽、以東方為上的信仰和習俗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