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殺了我媽媽

我殺了我媽媽

由哈維爾·多蘭執導的劇情片
《我殺了我媽媽》由年僅20歲的加拿大年青年導演多蘭編劇、導演和主演。該片帶講述了一位十六歲的同性戀傾向少年與母親之間的關系、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對性傾向的自我發現。影片中的同性戀傾向少年由導演多蘭本人出演。《我殺了我媽媽》在“導演雙周”單元首映時曾獲得全場觀衆起立鼓掌的熱烈反響,該片也以較高的制作升水準和具有吸引力的劇情故事在電影節期間赢得廣泛好評。作為在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中獲得藝術電影、SACD以及青年視野三項大獎的天才之作,一上映便驚豔全法國。年僅19歲的魁北克導演哈維爾·多蘭在這部處女長片中講述了一個半自傳的故事。少年于貝爾每每想表達觀點時,母親總不予理睬。
    中文名:我殺了我媽媽 外文名:J'ai tué ma mère (I killed my mother) 其他譯名: 類型:劇情/傳記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加拿大 拍攝地點:加拿大 發行公司: 導演:哈維爾多蘭 編劇: 制片人:哈維爾多蘭 主演:哈維爾多蘭,貝爾 片長:96 min 票房: 對白語言:法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愛奇藝,優酷 其它譯名:聽媽媽的話(台) / 殺死我阿媽 / 弑母 / 我殺了我母親 出品時間:2009年 評分:8.4 分級:18

劇情簡介

《我殺了我媽媽》"導演雙周"單元首映時曾獲得全場觀衆起立鼓掌的熱烈反響,該片也以較高的制作升水準和具有吸引力的劇情故事在電影節期間赢得廣泛好評。 作為在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中獲得藝術電影、SACD以及青年視野三項大獎的天才之作,一上映便驚豔全法國。十六歲的少年于貝爾(Xavier Dolan 飾)父母離異多年,這個處于叛逆期的年青人發現,他和母親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樣親切的聊天,伴随着這對母子的是似乎沒有盡頭的對峙。于貝爾和同性戀人安東尼的關系被母親知曉,更使緩和不久的母子關系再次陷入低谷,母親為了矯正于貝爾的同性戀傾向,聯合其生父将他送入了寄宿學校,但他們各自内心的痛苦仍在延續,于貝爾用DV記錄下了他對母親混合了美好回憶與現實中充滿瑣碎争執的複雜感情。不堪忍受學校的于貝爾在安東尼幫助下逃出,母親來到于貝爾兒時生活過的舊居,兩人終于靜靜的坐了下來……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Hubert Minel

哈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男主角,于貝爾

Chantale Lemming

安妮·杜爾瓦勒Anne Dorval

于貝爾的媽媽

Julie Cloutier

蘇珊妮·克萊門特Suzanne Clément

于貝爾的老師

Antonin Rimbaud

弗朗柯斯·阿諾德 François Arnaud

男主角的男朋友,安東尼

Hélène Rimbaud

帕翠西卡·圖拉斯内Patricia Tulasne

安東尼的媽媽

Richard Minel

皮埃爾·查侬Pierre Chagnon

于貝爾的爸爸

Apartment Concierge

曼努爾·泰德羅斯Manuel Tadros

----

Student fighter #2

弗朗西斯·杜查梅Francis Ducharme

----

Denise

Monique Spaziani

于貝爾媽媽的朋友

Art Professor

Pascale Audrey

----

Classroom Student #2

Laurent-Christophe De Ruelle

----

Boarding School Teacher

Johanne-Marie Tremblay

----

Student Fighter #1

雨果蘭·謝弗雷特Hugolin Chevrette-Landesque

----

Classroom Student #1

Emile Mailhot

----

Waitress

Mariflore Véronneau

----

Principal Nadeau

Benoît Gouin

寄宿學校校長

ric

尼爾斯·施内德 Niels Schneider

于貝爾在寄宿學校遇到的那個男生

上一頁 | 1 | 2 |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獲獎記錄

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第62屆 (2009)

獲獎

·導演雙周-法國作家和作曲家協會獎 哈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哈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年輕視線大獎 哈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法國恺撒獎(César Awards, France) 第35屆 (2010)

提名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哈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加拿大(Canada)

影評

若請身處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母親們欣賞這部電影,相信看不到結尾,她們中的多數都會騰起手刃片中兒子的沖動。油然憶起已經被丢到曆史垃圾堆裡的“資産階級生活方式”一詞,此處準确應是“腐朽的資産階級少年生活方式”—16歲:同性戀、吸毒、離家出走、逃學、打群架,以及渴望殺掉自己的媽媽—更加令渴望世界大同的中國母親們難過的是,這個兒子在他所處的社會中并非鶴立雞群,他非常普通,就是一個懦弱的中學生,跟您兒子在我們的社會中所處的位置不相上下。

這部加拿大低成本電影在今年戛納電影節摘得藝術電影獎、SACD獎以及青年視野獎三個大獎,它的編劇、導演和主演是一個人,1989年出生的哈維爾-多蘭,他19歲時拍的,他17歲時寫的,他16歲時發生在他和他母親之間的事。可想而知,這個以荷爾蒙為核心的,标準的青春叛逆故事完全是在兒子的視角下開始、展開并完成,他沒有給媽媽留一點點辯解的餘地—片中媽媽的每一句話亦皆被兒子以不可挑剔且無比正确的邏輯頂回去;再譬如情節的基點是媽媽無意發覺兒子是一個同性戀者,導演認為媽媽由此嚴加管教之類的舉措是可以理解,卻是不可原諒的。

站在“世上隻有媽媽好”的反面,主角說:“我确信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都恨過自己的媽媽。”或許吧,但很少恨到如本片片名的程度,盡管片中出現了兒子幻想媽媽躺在棺材裡的鏡頭。最終,電影還是以母子間看似的和解作為結尾,卻從頭到尾沒有給出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或許,導演認為這種恨是一種階段性的本能,跟對母親永遠的愛一樣生來如此,所以用莫泊桑的話放在影片開頭:“我們不知不覺地愛着父母,這種愛像活着一樣自然,隻有到了最後分别的時刻才能發覺這種感情有多深。” DVD版本是法國二區,字幕翻譯周到,有導演訪問。

幕後花絮

影片的編劇和導演哈維爾·多蘭隻有二十歲,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影片曾在09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摘得藝術電影獎、SACD獎以及青年視野獎。

電影雖然名為我殺死了我的母親,用了完成時态(法語中表示已經完成了的動作采用的時态),但是母親最後并沒有死,隻是男孩不停的意向罷了。(之所以使用完成時時态的原因是,兒子打動了之前有輕微恐同的母親,到了影片的最後母親也和兒子擁抱。這也意味着母親已經接受了兒子是同性戀這個事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之前的母親死了,而重生了一個思想更開放的母親。)在影片的開始便是母親在吞食物的鏡頭,特寫了嘴部,讓人體會到了一種厭惡的情緒,男孩也由于這種厭惡開始了與媽媽的争吵,影片就是由争吵開始的。吵鬧從吃飯的餐桌又發展到了汽車上,争吵的原因不過就是收音機在播放的節目罷了。

電影中不停的出現男孩的自言自語,都是在浴室裡面男孩自己拍攝的,用了眼睛或者是嘴部的特寫鏡頭,給人一種空間的壓縮感和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另外平行于電影拍攝的一組鏡頭是男孩的想象,大概出現過三四次的樣子,都是一種内心上仇恨的抒發,不管是砸碎盤子還是躺在棺材中的母親的臉,都是一種對于憤怒無法抒發的内心意念的表達。

這部片子是一個gay的成長過程,以及作為一個母親對于孩子是同性戀這點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對待方式和接受過程。由于導演本身的緣故,他對于同性戀是一種愛慕的傾向,劇中出現的幾個帥哥都是同性戀,這似乎也是歐洲的現實狀況,至少在巴黎看到的型男大部分都是同性戀。

制作發行

制作公司

Mililifilms

Mifilifilms

發行公司

K Films Amerique [加拿大] (2009) (Canada) (theatrical)

Here Films (2010) (USA) (all media)

Regent Releasing [美國] (2010) (USA) (theatrical)

Cinemien [荷蘭] (2010) (Netherlands) (theatrical)

Rézo Films [法國] (2009) (France) (theatrical)

Homescreen (2010) (Netherlands) (DVD)

PCV [希臘] (2009) (Greece) (all media)

其他公司

Audio Post Production SPR Inc. [加拿大] sound post-production

Cinepool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Département Camera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Post-Moderne post-production facilities

Société Cine Multi [加拿大] unit supplies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法國France2009年5月18日......(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2009年6月5日......(魁北克省Québec)

法國France2009年7月15日

瑞士Switzerland2009年8月26日......(瑞士法語區French speaking region)

加拿大Canada2009年9月15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冰島Iceland2009年9月17日......(Reykjavi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芬蘭Finland2009年9月19日......(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丹麥Denmark2009年9月21日......(BUSTER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or Children and Youth)

巴西Brazil2009年9月25日......(裡約國際電影節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泰國Thailand2009年9月27日......(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波蘭Poland2009年10月......(Warsaw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2009年10月3日......(卡爾加裡電影節Calgary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2009年10月11日......(溫哥華電影節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巴西Brazil2009年10月23日......(聖保羅電影節Sa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USA2009年11月3日......(AFI Film Festival)

俄羅斯Russia2009年11月5日

中國台灣Taiwan2009年11月6日......(台北金馬電影節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希臘Greece2009年11月21日......(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挪威Norway2009年11月23日......(Os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比利時Belgium2009年12月9日

希臘Greece2009年12月31日

美國USA2010年

美國USA2010年1月10日......(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Netherlands2010年2月2日......(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加拿大Canada2010年2月5日......(多倫多Toronto)

美國USA2010年2月8日......(Santa Barbar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Netherlands2010年2月25日

瑞士Switzerland2010年3月11日......(瑞士德語區German speaking region)

英國UK2010年3月25日......(倫敦同性戀電影節London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Hong Kong2010年3月26日......(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USA2010年4月4日......(New Directors/New Films)

英國UK2010年4月28日......(Belfast Film Festival)

羅馬尼亞Romania2010年6月4日......(Transilvan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USA2010年6月18日......(Provincetow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影片年輕的編輯和導演哈維爾・多蘭隻有二十歲,本片根據他的部分真實經曆改編,講述了同性戀少年和母親之間發生的故事。

所獲獎項

被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

第62屆戛納電影節 導演雙周 法國作家和作曲家協會獎 《我殺了我媽媽》

第62屆戛納電影節 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我殺了我媽媽》

第62屆戛納電影節 年輕視線大獎 《我殺了我媽媽》

第35屆法國 凱撒獎 最佳外國電影《我殺了我媽媽 》(提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