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币

離岸人民币

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币的存放款業務
人民币離岸業務是指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币的存放款業務。離岸市場提供離岸金融業務:交易雙方均為非居民的業務稱為離岸金融業務。總體來看,在離岸人民币市場的形成階段,香港市場已有一千多億人民币的存量,主要由個人持有,初始驅動力是人民币的升值預期,投資産品則是存款、國債、保險和基金等為數不多的定息産品。與上一階段不同,人民币離岸市場成長階段的主要功能與目标是發展足夠多、足夠規模、享有更高收益,并且交投更活躍的産品來激活、啟動及加大貿易項下兩大主渠的水流,吸引更大範圍的貿易結算夥伴開始使用人民币,使人民币離岸市場早日進入成熟階段。
  • 中文名:離岸人民币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China Offshore spot
  • 含義: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币的存放款業務
  • 突破:2010年7月

基本内容

當前的跨境貿易人民币結算是在資本項下、人民币沒有完全可兌換的情況下開展的,通過貿易流到境外的人民币不能夠進入到國内的資本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人民币貿易結算,就需要解決流出境外的人民币的流通和交易問題,使擁有人民币的企業可以融出人民币,需要人民币的企業可以融入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的企業可以獲得相應收益,這就需要發展離岸人民币市場,使流到境外的人民币可以在境外的人民币離岸市場上進行交易;使持有人民币的境外企業可以在這個市場上融通資金、進行交易、獲得收益。

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香港建立人民币離岸市場。人民銀行也在研究,能不能在上海建立人民币離岸市場。在人民币沒有完全可兌換之前,流出境外的人民币有一個交易的市場,這樣才能夠促進、保證人民币貿易結算的發展。在新加坡資政吳作棟2011年4月訪華後,新加坡也正式加入了人民币離岸市場的競争當中。

形成過程的三個階段

形成階段

2004年2月,香港銀行開始試辦個人人民币業務,包括存款、彙款、兌換及信用卡業務。每人每天不超過等值2萬元人民币的兌換。集腋成裘,到2010年7月底香港人民币存量達到1037億元。

2010年7月,在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主導下簽署的《清算協議》是香港境外人民币市場的一大突破。“水”首先在境外活了,有條件接受更大、更多的“魚”。同時政策制定者也充分認識到現階段境外人民币市場這一池中的養分隻能來源于境内,因而迅速啟動了人民币的回流機制,使境外的水能夠接通境内的收益,進而可使境外發展規模更大、更多的産品。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将境外人民币存量投資于國内銀行間債券市場,以及盼望已久即将出台的小QFII都會迅速帶動較存款産品更高收益的保險産品和基金産品的發展。而有了更高收益來源的銀行也能以更大規模和更優惠價格吸引更多的人民币儲蓄産品,進而提高人民币兌換出境與貿易夥伴使用人民币的積極性。

總體來看,在離岸人民币市場的形成階段,香港市場已有一千多億人民币的存量,主要由個人持有,初始驅動力是人民币的升值預期,投資産品則是存款、國債、保險和基金等為數不多的定息産品。随着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逐漸打通,收益開始成為持有人民币的主要驅動力。至此,可以說香港離岸人民币市場已經初步形成。

成長階段

與上一階段不同,人民币離岸市場成長階段的主要功能與目标是發展足夠多、足夠規模、享有更高收益,并且交投更活躍的産品來激活、啟動及加大貿易項下兩大主渠的水流,吸引更大範圍的貿易結算夥伴開始使用人民币,使人民币離岸市場早日進入成熟階段。

發展更大規模的人民币産品是為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人民币投資,進而吸引具規模的貿易夥伴以更大的規模使用人民币。發展更具交易活力的人民币産品是增加境外人民币流動性杠杆。境外市場人民币存量本來就有限,離岸市場人民币産品要有活躍的二級交易市場才能有足夠的拉動力增加人民币的流動性。一元錢的存量若能帶來七八元的交易量,相當于七八元的人民币流出量,其杠杆效果就顯而易見了。人民币産品能否有更高交易量,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産品收益的高低,收益越高的産品越有可能推動更高的二級市場交易。

要想發展足夠規模、足夠多、足夠交投活躍的産品,還須研究兩個重要課題:一是必須有足夠的初始人民币流動性,保障發行與交易成功;二是必須有更暢通的人民币回流境内渠道,以創造産品的收益源泉,鼓勵産品發行。

2011年12月16日,《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内證券投資試點辦法》發布。

成熟階段

一旦離岸人民币市場具有足夠的規模和流動性,産品也逐步多樣化,大量進出口企業就有可能開始選擇以人民币結算,此時,香港離岸人民币市場就進入了成熟階段。前文所述的人民币貿易項下流出與流入的兩個主渠道就會有大量人民币進出。其中的水量與水壓均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與前兩個階段的人為放水、注水與回流設計不同,此時的水是貿易項下自然流入與流出的大水。與此同時,也會有大量人民币會長期自然存在于境外流通之中,進而更加促進境外人民币與産品增長的良性循環。

此時市場的規模會遠遠超過前兩個階段,驅動力主要來自人民币的貿易結算。這些資金可能來自周邊國家、地區的貿易人民币結算,以及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央行與人民銀行達成的人民币互換協議的安排。而人民币的交易市場的功能開始從人民币貿易結算的激活器與推動器向服務器轉變。

綜述

綜上所述,2010年是離岸人民币市場的形成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人民币以細水長流的方式出境,以個人小額納入;産品以儲蓄定息為主,基本是市場驅動;收益動力以人民币升值預期為主,開始向固定收益轉變。

與此同時,市場建設全面展開,從境外自由流通起步,開始進入整個市場人民币化的初期準備。

從2011年開始,我們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就發展路徑逐步達成共識,開始推動離岸人民币市場進入成長階段的快車道。快車道最突出的表現形式是:

一、人民币境外産品的規模化、多樣化與收益曲線的上升;

二、人民币流出與回流的政策措施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大幅增強;

三、人民币産品的二級市場交易大幅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