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曆史典故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和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曆史事件的形容。明朝統一全國後,北方邊患仍然十分嚴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開始修築山海關。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立努爾幹都司,派駐官員以進一步強化對東北地區的管理。
  • 中文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外文名:
  • 别名:
  • 性質:很有民族氣節的殉國方式
  • 代表人物:明王朝永樂皇帝
  • 類别:曆史事件

概述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仍屬化外之地,且關外主要是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社會,所以山海關就成了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後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永樂皇帝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并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然而至崇祯皇帝時,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被吳三桂絞殺于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明王朝是太貼切不過了。

評價

其他朝代遇敵的做法

長期為明朝邊患的是蒙古,而漢朝則是匈奴。很多人總是認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恥大辱也是無能的表現,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漢高祖最後的解決方案,則是采納陳平之計,給單于的阏氏送禮而脫險。(《史記》有記載:“其計密,世莫得聞。”然《雲中郡》也記載:“娘子城,去白登村二十裡,俗傳曲逆〈陳平封曲逆侯〉以美婦豔冒頓、激阏氏,過而借宿焉,故名。”由此可猜測,陳平出的其實是美人計加激将法)。而明朝則斷然拒絕蒙古索求财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甯死不降,最後明朝另立英宗的弟弟為新君,再次興兵打敗了蒙古。

此正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與清朝慈禧皇太後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又割地又賠款有着天壤之别。

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并不适用于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明成祖禦駕親征,五征蒙古。

與唐朝相比:唐朝初年國力強盛,四海鹹服。可盛唐以後,特别是唐玄宗時期唐軍在中亞怛羅斯被阿拉伯帝國打敗之後,唐朝國力日漸衰落,後來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唐朝就從此一蹶不振。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而明朝卻從未有過這種例子。永樂大帝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崇祯帝絕對有時間撤退到南京,而且南京的軍政機構配備齊全,依然保留有相當實力。但崇祯帝堅決不撤退,在最後一次召見閣臣時悲歎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最後崇祯帝登上煤山自缢殉國而死,忠于“社稷亡,君王死”。這與清朝的鹹豐皇帝置京城百姓于不顧,兩度倉皇逃離北京避難和清廷末代皇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背叛祖國的舉動,絕對是天壤之别。

明朝遇敵的做法

明朝,沒有漢朝的霸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沒有宋朝的繁榮:“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沒有唐朝的繁榮:“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但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典範言行.

但是,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币,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萬曆三大征,七年抗倭援朝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與中國開戰。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内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複”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甯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罕見的。

評價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隻是後人對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的理想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