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

德國教育

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的教育體制
德國的教育體制主要是從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起初,受教權隻屬于貴族以及神職人員,随後才逐漸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體系的發展興盛起來。而義務教育的傳統則是建構在馬丁·路德思想的影響下,普魯士王國是世界上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
    中文名:德國教育 外文名: 定義: 時間:從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 建構:在馬丁·路德思想的影響 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

曆史

在西方近代教育的發展進程中,德國曾作出重要貢獻。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認為是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着作,福祿貝爾創辦的幼兒園影響了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近代西方的教育視導、公立教育、義務教育制度、實科教育、師範教育、雙規學制和雙元制職業教育等,也大多起源于德國,并對其他國家産生了重要影響。

17~18世紀德國初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特征是德語學校的發展,世俗政權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強迫義務教育的提出和教學内容、教學方法的改進。中等學校的主要類型是文科中學,主要訓練德意志各封建公國的管理,以及預備擔任學術職業,如法官、醫生的人升入大學,訓練未來牧師的任務降到了次要地位。

文科中學的教學内容主要是拉丁文和希臘文。17世紀後半期的哈勒學園成為教育革新的旗幟,除教授古典語文之外,增加了德文、法文以及數學和科學課程。

高等教育以哈勒大學的改革中心,導緻了一場新的大學運動,推動了德國大學都按照哈勒大學以及哥廷根大學的模式進行了改革。改革的結果是:近代哲學和近代科學的精神影響到大學的所有教學領域;研究自由、教學自由成為政府認可的大學的基本法權;學術報告替代了傳統的依據标準材料照本宣科的教授方法,各種形式的課題讨論替代了傳統的辯論方式;除哲學和天主教大學的神學院仍用拉丁語之外,在大學中一般都用德語作報告等。

改革後的德國大學充滿了活力,在德國的學術研究和國家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成為當時世界各國大學效法的典範。

當時的Volksschule課程是一個8年的教育,并提供當時早期工業化世界的所需,同時也因為新人文主義的産生,影響到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閱讀、寫作、算術,以及道德、責任、軍訓等。上層社會和富裕階級的小孩通常進入4年的私立學校并接受一些大學預科的課程;而一般大衆則幾乎無法進入中等學校。

拿破侖戰争後,普魯士引進了教師需要國家認證的資格(1810年),這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1812年,普魯士開始設置中等學校的升學考試(這在1788年已被發明);到了1871年,整個德意志帝國都接受了這種制度。

1871年後,德國的學校教育開始變得較系統化和國家化。更多的學校被建立,用來訓練教育良好的年輕人。當時有數種不同的學校:

Gymnasium,9年制(學習拉丁語,希臘語或希伯來語,以及一種現代語言)

Realgymnasium,9年制(學習拉丁語,現代語言,以及科學和數學)

Realschule,6年制(沒有大學入學資格,不過可以直接進入職場工廠工作)

Oberrealschule,9年制(學習現代語言,以及科學和數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軍(蘇聯、法國、英國、美國)在各自的占領區設置他們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統。當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獨立後,在其新憲法授與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權,而教育體制主要以聯邦主義為其核心概念,強調各邦的文化獨特性Bildungshoheit,因而至1955年之前,各邦皆緻力于将每個地方不同的教育體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體系的教育結構。但這也造成了有史以來最複雜和多樣的學校系統,許多學生必須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們的學業。

随後人們開始針對教育體系的發展與結構進行一些讨論與研究,在1973年時便産生了第一個“教育計劃Bilsungsgesamtplan”,主要緻力于教育體系的改革與擴大發展,然而這個計劃的許多目标都尚未達成,因此德國直至今日都還持續進行教育改革的腳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有其自己的教育系統(參見:東德教育),整個共和國的教育系統基本上是标準化的,這個系統在1990年代初期被廢除,不過在德東各州仍有一些影響力。

體系結構

德國教育體系主要分為五個部份:

基礎教育層級Primarstufe:

教育體制開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獨立的

Orientierungsstufe。

第二級初階SekundarbereichI:

在結束小學階段後進入此層級,主要分為三個類别:

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Gymnasium。

第二級進階SekundarbereichII:

銜接文理中學第二級初階的學生以及職業教育再深化的教學内容。

第三級高等教育Tertiarbereich:

分為傳統大學、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等形态。

衍生教育Quartaerbereich:

含括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以外的教育範籌,以及非制式規定的、私人性的、職業性的繼續教育。

初期教育

德國基礎教育層級的學校為小學Grundschule,凡是在當年六月30日前滿七歲的兒童皆須進入小學就讀,此為義務性教育不可拒絕。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項措施。在大部份的邦裡,小學為四年制,隻有柏林與勃蘭登堡為六年。

在這個階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給于孩子功利的分數成就導向Leistungsdruck,因此在小學的一、二年級并沒有各科成績單,而是以老師評論來作為學習成果的考量。所以對于需要學習能力或學習成效較差的學生則是采取加強措施而不是留級制度。除此之外,針對國小的課程也有些新的改革,例如在外語課程上也實用許多;而且在教學方法上則是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育理論的實踐,而非專業性的知識授予,例如像是自我自由工作、主題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

另外,小學的課程型态也反映出現今的社會現況的改變,例如:全面性的半天課程、跨年級的課程,以及班級中學生程度的異質性等…。

中期教育

第二級初階也可稱為“中級”,主要有幾個分類: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初階SekundarbereichIdesGymnasium,還有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其畢業學位為綜合中學畢業證書Hauptschulabschluss,或是中級文憑mittlerenReife,而這也是文理中學進階的必要條件之一。

職業預校

職業預校起初是由國民學校進階級Volksschuloberstufe,而從1964年更改為此名。其發展是以職業教育為主,并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的面向。雖然原先強調的是在職業上的實用價值,然而卻産生許多問題與批評,例如:在職業預校中隻有少部的學生有實際上學,但他們絕大部分都有着較弱勢的社會背景,或是德語并非其母語等嚴重的問題。

以學生人數比而言,在鄉村中,職業預校學生的比例遠高于城市;像在Bayern邦與Baden-Württemberg邦的學生就占了30%;為因應這樣的情況,教育委員會Kultusministerkonferenz決議,開放實科中學與職業預校的轉學制度,以強化職業預校學生的學習能力。

實科中學

實科中學是仿效普魯士的中學而建立,因應較高等的職業教育需求而生,而且實科中學也一直是德國教育體系中的典範,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學生的來源背景主要是社會的中産階級,其成功因素是奠基在兩方面:一方面實科中學的教學内容重視德國轉形成第三級産業的社會背景;另一方面由此畢業的學生可獲得中級文憑,并具有許多選擇發展的可能:可以選擇較高等的職業發展;也可以繼續升學,例如進入職業導向的文理中學,因而往高等教育體制邁進。所以實科中學在德國為教育體制中發展較成功的學校類型。

文理中學

在1955年的DüsseldorfeAbkommen條約中規定,凡是走向普通高級中學導向者,皆稱為“文理中學Gymnasium”,Gymnasium此字的概念是緣由于希臘時代運動、辯論的場所,引申為所有哲人的聚集之處。因此此類型中學有濃烈的人文主義背景,過去主要以古老語言或是非職業性教育内容為主題,但至1990年以後,愈來愈多的學生在第二級初階的選擇上,走向文理中學,因為這是一條最容易獲得高中畢業考Abitur通過文憑的路,并且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大學。

綜合中學

綜合中學是以"機會平等”為其創辦基礎,希望所有成績較差的學生,并不會隻因某些科目的成績不理想而喪失更佳的學習機會,,他們可以依據個人的偏好與興趣考量來發展,不會如社會淘汰的機制一樣,因為弱勢而失去更好的發展。但是反對者卻從實際層面來進行批評:過多的學校類别在工業國家中是十分罕見的;另一方面,綜合中學生的競争力也受到挑戰。綜合中學主要分為兩類:整合性綜合中學integriertenGesamtschulen,在這裡學生完全整合,沒有成績分組;另外一類則是也就是協和性中學kooperativenGesamtschulen,在這類學校哩,學生在部分科目中,必須依據成績分組上課。

進階教育

第二級進階也可稱為“高級Oberstufe“,其中主要包含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學的高年級,也因應愈來愈多文理中學畢業生想要接受職業教育的訓練,所以有許多職業領域的學科也逐漸移轉至高等教育的範疇中。

文理中學

從第11年級開始進入文理中學的高年級階段,依據各邦的規定不同為2至3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授課方式采取課程制Kurssystem,也就是學生可以依據其喜好與發展方向自由選擇學習課程與重點科目,并以此作為進入大學院校的準備。文理高中與綜合高中的高年級均具有相同的資格條件進行高中的畢業考。

除此之外,因為愈來愈多文理中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職場工作或是繼續接受職業教育,所以許多文理高中也針對新興職業或熱門工作需求的重點科目進行發展,以縮短在校學習的年限,并将原先的教學方法做更新,來因應學生意願與社會需求的新趨勢。

職業學校

德國職業教育的類型,依據不同專業的需求有不同新的發展,而德國義務教育的年限是到18歲,因此為了符合工作領域上的各項專業以及強制學習年齡的要求,有許多針對不同的情況所設立的學校,例如:職業學校Berufsschule、職業專門學校Berufsfachschule、專科學校Fachschule等...各種職業學校的類型。

除此之外,文理高中也因應社會工作需求,提供各種相關于職業的重點科目培養,如:以科技教育為主軸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經濟領域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還有高級專業學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畢業的高中生具有領取高中畢業文憑Hochschulreife的資格。

高等教育

簡介概述

德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學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約有160所的大學、神學院、教育學院以及藝術學院,每年約有3/4的大學生都是集中在這裡學習;其餘的學生則分屬于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職業技術學校Berufsakademien,等相關領域。

綜合性大學,通常稱為Universität,以教學和科研為主。這類學校可授予Diplom,MagisterArtium及Doctor學位。高等專業學院,通常稱為Fachhochschule,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經4-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DiplomFH)。一些高等專業學院還設置使用英語授課的繼續研修階段課程(Aufbaustudium),學制一年半至2年,畢業後可獲得(Master)學位。申請者一般要求具有學士學位或相當水平的學位。一般情況下,高等專業學院無博士學位授予權。

德國大學教學語言主要是德語,一些院校近年也逐步開設英語教學的國際課程。對外國學生入學通常都要求通過大學入學德語語言考試(DSH)或德語作為外國語考試(TestDaf)。德國大學每學年兩個學期,分别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

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研究人才,對于新知識與學術研究的創造與發展,現今德國約有190萬人在大學就讀,預計到2011年将會成長至220至240萬人。

進入高等教育體系的門檻主要是高中畢業考Abitur,而依據各學系的要求,所應具備的條件也有所差異;而攻讀學位也必須依照學習的發展與考試制度來完成。

精英大學

德國精英大學,源自德國大學卓越計劃(德語: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國科學基金會發起的,旨在提高促進德國大學科技研究和學術創新的的計劃。計劃包括資助特定的傑出大學,資助在特定大學的傑出年輕科研人員的研究;加強大學間項目間的合作;加強德國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大學的合作研究。

德國精英大學非終身制,施行五年一輪滾動制評選。2012至2017年“精英大學”共11所,理工類3所(慕尼黑工業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文理類8所(海德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慕尼黑大學、圖賓根大學、康斯坦茨大學、科隆大學、不萊梅大學),将獲得合計27億歐元資助。哥廷根大學、弗萊堡大學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三所被淘汰。更多信息參見百度詞條“德國精英大學”。

TU9理工聯盟

TU9為德國理工大學聯盟,它是德國最頂尖的九所工業大學的聯合平台。TU9有廣泛的學科設置,其中的機械、電子、材料、建築、化工、生物醫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TU9聯盟建立的目标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标準化的教學機制,同時保證各大學間的資源共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