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
《童年的發現》,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 作品名稱: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阿·阿·費奧多羅夫·達維多夫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 文學體裁:
  • 中文名:童年的發現
  • 作者外文名:A.A.Fyodorov.Davidov

作者簡介

阿·阿·費奧多羅夫·達維多夫(A.A.Fyodorov.Davidov)(1828—1903),俄國兒童文學作家、曾是莫斯科國立A.H.柯西金紡織大學實用藝術系教授、蘇聯美術科學院通訊院士。其編着的資料集《伊·伊·列維坦:書信、文件與回憶》(回憶錄部分出版時名為《回憶列維坦》)是研究俄羅斯最偉大的抒情風景畫大師列維坦必備的最基本的資料彙編。

費奧多羅夫是一個公爵的私生子,與托爾斯泰一起在1828出生。中學畢業後進入敖德薩貴族學校學習。1852年在畢業考時他與一個教員發生激烈辯論,憤而離開學校。從1854年起,費奧多羅夫在幾所中學任史地教員。由于他的教學方法與衆不同,主張不受課本限制,通過直接研究當地的地理、曆史和觀察星球、進行實地試驗獲得知識,他常與學校當局發生龃龉,因而頻頻更換學校。

1867年步行到莫斯科。1874年起在魯緬采夫圖書館(列甯圖書館前身)擔任管理員,曆時25年。1903年去世。他是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一個獨特的哲學體系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最大膽的烏托邦的創始人,也是俄國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費奧多羅夫學問淵深,博覽書史。

據說他幾乎知道魯緬采夫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内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内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他對哲學、自然科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為百科全書。他的博學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知識界口碑載道,甚至使他帶上傳奇色彩。

文章簡要

文章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叙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文章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曆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原文欣賞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pēi)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每天夜裡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隻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烨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随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裡就能飛到那裡。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隻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可是,有一天我終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裡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說。

“為什麼隻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麼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裡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複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将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麼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隻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競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又過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級。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生物課。有一次,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闆着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說,按照達爾文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當時教室裡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費奧多羅夫!……你笑什麼?再笑就從教室裡出去!”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教室裡一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色蒼白,大步朝我走來。

“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裡出去……”

我的臉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漲得通紅。這時候我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選為教材

全文共有20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在9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的發現的過程。先是由夢中飛行,然後到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最後到母親懷胎為什麼是9個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20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上了六年級,在一次生物課上,老師講到了人的起源、發育和進化,證實了“我”的發現是正确的,可能是自己太高興了吧,居然情不自禁笑出聲,遭到了老師的懲罰,被老師罰站在外面。雖然被罰站在外,卻使“我”明白了一個小道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文章開頭用倒叙懸念法。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叙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