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葵堿

龍葵堿

葡萄糖殘基和茄啶組成的弱堿性糖苷
龍葵堿又名茄堿、龍葵毒素、馬鈴薯毒素,是由葡萄糖殘基和茄啶組成的一種弱堿性糖苷。不溶于水、乙醚、氯仿,能溶于乙醇,與稀酸共熱生成茄啶及一些糖類。[1]龍葵堿廣泛存在于馬鈴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馬鈴薯中龍葵堿的含量雖因品種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為0.005%~0.01%,在儲藏過程中含量逐漸增加,馬鈴薯發芽後,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堿含量高達0.3%~0.5%。龍葵堿能與釩酸铵,硒酸鈉顯色,且随着時間變化,顔色變化多樣,是龍葵堿的特征性反應。
    中文名:龍葵堿 拉丁學名: 别名:名茄堿、龍葵毒素、馬鈴薯毒素 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龍葵堿的功效與作用

1、提高身體抗過敏能力n

龍葵堿這種物質是一種天然的抗過敏成分,它能抑制人體的過敏反應發生,也能加快身體内抗體生成,平時那些易過敏的人群多吃一些含有龍葵堿和食物對提高身體抗過敏能力有很大的好處。n

2、解熱止痛n

龍葵堿是一種能直接作用于人類神經的藥用成分,它能解熱止痛,可以讓人類神經對疼痛的敏感性下降。龍葵堿也能解熱,它能提高神經中樞的功能,促使人類體溫恢得正常狀态,平時人們出現發熱時,讓身體吸收一定的龍葵堿就能起到明顯降溫作用。

3、化痰止咳n

龍葵堿對人類的呼吸道也有着十分積極的作用,它不但能擴張氣管加快痰液排出,還能止咳平喘抑制身體内組胺釋放,能讓人們的呼吸更加通暢,現在臨床上很多治療氣管炎和肺炎的藥物中都有一定數量的龍葵堿存在。

毒性

龍葵堿廣泛存在于馬鈴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在番茄青綠色未成熟時,裡面含有龍葵堿。馬鈴薯中龍葵堿的含量随品種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為0.005%~0.01%,在貯藏過程中含量逐漸增加,馬鈴薯發芽後,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堿含量高達0.3%~0.5%。

龍葵堿口服毒性較低,對動物經口的LD50為:綿羊500mg/kg體重,小鼠1000mg/kg體重,兔子450mg/kg體重。人食入0.2~0.4g龍葵堿即可引起中毒。龍葵堿并不是影響發芽馬鈴薯安全性的唯一因素,引起中毒可能是與其他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毒理學作用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毒理

龍葵堿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尤其對呼吸和運動中樞作用顯着。對紅細胞有溶血作用,可引起急性腦水腫、胃腸炎等。

中毒的主要症狀為胃痛加劇,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急促,伴随全身虛弱和衰竭,嚴重者可導緻死亡。龍葵堿主要是通過抑制膽堿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膽堿不能被清除而引起中毒的。

中毒預防

預防中毒的措施首先是将馬鈴薯貯存在低溫、無直射陽光照射的地方,防止發芽。不吃生芽過多、有黑綠色皮的馬鈴薯。輕度發芽的馬鈴薯在食用時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并充分削去芽眼周圍的表皮,以免食入毒素而引起中毒。

一旦因為攝入龍葵堿而中毒,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測定方法

龍葵堿廣泛存在于馬鈴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馬鈴薯中龍葵堿的含量雖因品種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為0.005%~0.01%,在儲藏過程中含量逐漸增加,馬鈴薯發芽後,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堿含量高達0.3%~0.5%。

龍葵堿口服毒性較低,人食入0.2~0.5g龍葵堿即可引起中毒。可以應用化學顯色法對龍葵堿進行測定,化學顯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驟如下所示:

[适用範圈]

馬鈴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食品中。

[檢測原理]

龍葵堿能與釩酸铵,硒酸鈉顯色,且随着時間變化,顔色變化多樣,是龍葵堿的特征性反應。同時龍葵堿也能與濃硝酸、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顯色反應。

[試劑]

①釩酸铵溶液稱取1g釩酸铵,溶于1:1000的硫酸一水溶液中。

②硒酸鈉溶液稱取0.3g硒酸鈉,溶于8mL水中,然後加入6mL硫酸,混勻。

[操作步驟]

取适量樣品搗碎後榨汁,放入燒杯中,殘渣用水洗滌,将洗液與汁液混合,取上清液用

氨水堿化,蒸發至幹。殘渣用95%熱乙醇提取2次,過濾,濾液用氨水堿化,使龍葵堿沉澱,濾過去沉澱。

取少量沉澱加入1mL釩酸铵溶液,觀察顔色變化。

取少量沉澱加入1mL硒酸鈉溶液,溫熱,冷卻後觀察顔色變化。

将馬鈴薯發芽部位切開,在出芽部位分别滴加濃硝酸和濃硫酸,觀察顔色變化。

[結果判定]

①加入1mL釩酸铵溶液,呈現黃色,以後逐漸轉變為橙紅色、紫色、藍色、綠色,最後顔色消失。

②加入1mL硒酸鈉溶液,溫熱,冷卻後呈紫紅色,後轉為橙紅色、黃橙色、黃褐色,最後顔色消失。

③滴加濃硝酸和濃硫酸,顯玫瑰紅色。

[注意事項]

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實驗安全,小心使用濃硫酸與濃硝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