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

古代打擊樂器
钹,古稱銅钹、銅盤,民間稱镲。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钹、銅铙或銅盤、镲等,統稱為铙钹。铙和钹是兩種樂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除漢族外,钹在衆多少數民族中也流行。[1]
    中文名:钹 外文名: 拼音:bó 近義詞: 反義詞: 繁體:鈸 筆畫:10 部首:钅 釋義:銅質圓形的樂器,中心鼓起,兩片相擊作聲 钹 bó打擊樂器。由一對金屬圓盤組成。

概述

钹源于西亞,流行于北魏。明清後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

钹:古稱“銅钹”、“銅盤”,民間叫做“镲”。是常見的打擊樂器。曆史久遠,表現力強。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于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钹源于西亞,最早在埃及、叙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于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钹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樂》傳入我國中原。

6世紀初期,銅钹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樂中使用。

钹在隋代九部樂中,已用于天竺、西涼、龜茲、安國和康國五樂中。

到了唐代,十部樂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樂中,還有正銅钹與和銅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已繪有敲擊銅钹的人像。

明、清之際,钹是昆曲等地方戲劇中的伴奏樂器。

結構

钹由響銅制成,構造簡單。

钹在地方音樂及管弦樂隊中應用廣泛,在少數民族中亦相當流行。

钹的構造簡單,钹體為一圓形金屬闆,用“響銅”制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與钹邊之間叫作“堂”,碗是钹的固定點,頂部鑽有小孔,用綢或布拴系,叫“钹巾”,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钹巾持住钹身,相擊後振動發音。也可以懸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

钹屬于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穿透力很強,善于烘托氣氛,是各種管弦樂隊和地方吹打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在吹打樂等地方樂種中在用于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于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于節拍樂器。

根據钹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钹分為雙光钹、水钹、京钹、小钹等幾種,其中小钹和京钹發音較高,多用于京劇等地方戲曲中的武戲或伴奏吹打曲牌,常與奉鑼和仿蘇鑼配合使用;雙光钹和水钹發音較低,多用于文戲,與虎音鑼或中堂鑼配合使用,其中雙光钹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在民族管弦樂或器樂合奏中,雙光钹和小钹也已成為重要的節奏樂器。

钹除漢族廣為使用外,在藏、壯、彜、侗、傣、景頗、佤、白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

形狀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钹是一種古老的碰奏樂器,又稱“土耳其钹”,其音響的穿透力很強,善于烘托氣氛,是管樂隊、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钹在演奏時可以懸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輕奏則像冰雪消融時的潺潺春水,重擊則如暴風驟雨時的風聲呼嘯。結構組成:钹身為一對銅制的草帽狀圓片, 對扣在一起像一個梭子。 钹身的兩個部分各系有一條钹巾, 演奏者須取站姿, 用雙手通過钹巾持住钹身, 使钹身的兩部分碰撞發音。樂器特色:屬于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 其音響洪亮而強烈, 餘音回蕩,可以傳得很遠。 用于強奏時,極富氣勢, 通常表現一種激情; 用于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 屬于節拍樂器。 

發展史

南北朝時钹已出現。《隋書·音樂志》:“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346—354),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樂器有……銅钹。”六世紀初,钹在民間已很流行。《北齊書·神武紀》中有北魏孝明帝(516—528)時“洛下以兩拔相擊”的記載。在隋九部樂中有五部用钹,唐十部樂有七部用钹,并有“正銅钹”與“和銅钹”之分。《舊唐書·音樂志》:“銅拔,亦謂之銅盤,出西戌及南蠻,其圓數寸,隐起若浮漚,貫之以韋皮,相擊以和樂也。”1965年,遼甯沈陽市郊曾出土一對元代銅钹,钹面直徑19.5厘米。與此钹同出一件金鼓,上有元代至正四年(1344)所刻銘文。钹用響銅制成,呈圓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至钹邊部分叫堂。碗頂鑽孔,穿系皮繩、綢或布條,以便雙手持握,兩面為一副,相擊後振動發音,聲音宏亮,渾厚。計量和指示時間的儀器。機芯直徑一般大于50mm,厚度一般大于12mm。通常置于某個位置使用。現代的一些小型鐘,也有用表的機芯裝上鐘的外殼的。鐘的發展經曆了數千年的曆史(見鐘表技術史)。現代鐘随着使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功能日益增加,種類也越來越多。一般可按振動原理、能源和結構特點、主要用途進行分類,并常以幾種分類方法混合命名。

演奏技巧

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有輕擊、重擊、磨擊、撲擊等手法。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地方戲曲、歌舞伴奏和鑼鼓隊中。另有單擊音,用小棰敲擊單片钹沿,獲其特殊音響效果,用于民族樂隊和說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閩侯、永泰、連江、閩清等地的曲種“福州評話”。即用單钹伴奏。演唱者右手執钹,拇指上套一瓷環,可碰擊钹的邊緣作響,左手持一小棍敲擊,以擊節說唱。流行四川的曲種“荷葉”,也用單钹伴奏,相傳形成于清乾隆、嘉慶年間,而且是因演員擊節所用之钹,形似荷葉而得名。

钹子書

又稱“說因果”,曾稱“農民書”,1956年定名“平湖钹子書”。據《松江縣志》記載,形成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道光末年傳入浙江平湖縣,衍變為浙江獨有的曲種。有說有唱,分“開篇”和“正書”兩類。用平湖方言說唱,唱詞通俗生動。曲調節奏明快,有長調、慢調、急調、哭調之分,具有簡練、純補的地方特色。傳統曲目均為一人表演。“钹子”(行話稱‘響子’)為民樂打擊樂器中之小钹的單面及一根筷,演唱者自行擊節伴奏。傳統曲目有《田十景》、《八竅珠》等一百餘本(篇)。現能唱傳統長篇曲目的老藝人僅存一、兩人,并年近古稀,民間職業藝人甚少。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于平湖鄉村裡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那時沒有電視,連收音機也不多見,在鄉下業餘生活更單調,除了幾個人湊在一起打撲克,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可言。于是在小鎮上的茶館裡,由民間藝人說唱的钹子書,大受農民群衆的歡迎。農民吃過中飯都要提一隻竹籃子到鎮上來,在茶館裡喝茶。一壺茶喝白,再沿街走一圈,捎帶買些油鹽醬醋回去,這叫“上鎮”,也是一種生活習俗。每天中午,幾家茶館裡總是顧客盈門,人頭濟濟。說唱钹子書的藝人就是在這個時候,在茶館裡泡一壺茶,占茶桌的一角,擺出他的一扇、一碟、一筷、一木四樣道具,開唱他的钹子書。

唱钹子書的藝人,在演唱時插進了

一段逗人的笑話,引得聽書的衆人哄堂大笑。那天唱的書名叫“雙槍陸文龍”,講的是宋朝一個抗金名将的故事。那個說書藝人的說唱藝術吊住了胃口,此後每天必到,總要聽完了下回才戀戀不舍地去學校上課。以至于影響了下午的功課,因常常遲到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在這幾年裡,我先後聽了《三國演義》 、 《水浒傳》 、《彭公案》、《小五義》等許多部钹子書,使我獲得了不少古典文學方面的知識,并養成了看小說、故事的習慣,可謂受益匪淺。 記得說書藝人開頭總是一邊用一根竹筷敲一面破銅碟,一邊拉着腔唱:“三王五帝開乾坤,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出了忠良将,代代為官出奸臣。”唱完這幾句開場白後,拍一記驚堂木,就用說評書的腔調講說故事,往往是接着上一天留下的懸念講下去。說到精彩處,每每插進一段自編的笑話或野文,造成新的懸念,待聽衆們一個個張大嘴巴聽得入迷時,又突然拍一記驚堂木刹住,俗稱“賣關子”。說書人到這時就拿着他的破銅碟,走到一張一張桌子前來兜聽書錢。

每當聽書的人往他的銅碟裡丢下幾分錢,說書藝人總是滿臉堆笑地點頭稱謝。每唱一場書,說書藝人總要停下來兜兩三回聽書錢,

如果沒錢給,說書藝人也不惱,因為隻要來聽他唱的書,就是給他捧場。茶館落市後,他就一個人坐在茶桌邊數錢。每當這時,開茶館的人總是提着把大茶壺站在邊上笑嘻嘻地說一句:“今天生意好來!”說書藝人就笑着答一句:“托您的福!”接着掏出香煙來,弓着腰敬開茶館的人,并殷勤地給他點上。說唱钹子書的藝人,不像唱評彈的藝人,有的上過評彈藝術學校,有的參加了評彈團,屬于科班出身。說唱钹子書的民間藝人,大多是半路上出身,雖然也有從師學藝的,但一大半是自學成材。往往先是喜歡聽钹子書,坐在茶館裡聽,聽的遍數多了,對故事情節爛熟于心,就換個地方學着唱,幾遍唱下來就得心應手了,于是就成了一種賴以養家糊口的職業。那時新倉鎮上有個瘸子叫阿明,沒有上過學,可謂一字不識識扁擔,是個無業人員,閑着沒事,每天坐在一爿叫“紅綠”的茶館裡聽钹子書。後來文化大革命,钹子書被定為“四舊”不許再唱了,那個阿明仗着自己是個殘疾人,又是光棍一個,沒人能拿他怎麼樣,每逢有人家喜慶,就找上門去唱钹子書,活躍喜宴的氣氛,讓喝喜酒的的人開心開心,竟然很受歡迎。唱完後東家總會請他喝酒,待酒足飯飽後還會給他一筆說書錢。平湖钹子書這門民間藝術,不但給人帶來了歡樂,還傳播了一些文學和曆史的知識,有些老農民不識字,講起“三國”、“水浒”來卻是頭頭是道,這都應該歸功于聽钹子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