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

舌苔

中醫術語
舌苔是指舌頭上覆蓋的由食物殘渣、微生物、舌苔上皮角質細胞組成的物質。根據舌苔的厚度、顔色等苔質情況來鑒别病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況,是"望"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主要依據之一。[1]
    中文名:舌苔 外文名:Coating on the tongue 别名: 性質:中醫術語 形狀: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 特點: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

中醫理論

因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髒六腑皆禀氣于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髒腑的寒、熱、虛、實,病邪的性質和病位的深淺。舌苔的望診包括望苔色、望苔質兩部分。

苔色:即舌苔的顔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黃苔、灰黑苔。有時也可發生綠苔(多由白苔轉化而來,常見于溫疫、濕溫,為濕熱郁熏之征)、黴醬苔(紅中發黑、又兼黃色的舌苔,常見于夾食中暑或内熱久郁,主濕熱病日久者)。

苔質

即舌苔的形質,分為下列幾種:

1、苔的有無:正常舌有一層薄白苔,由胃氣而生。在疾病過程中,舌苔從有到無,是胃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但舌苔剝落之後,複生有薄白苔,則是邪退正勝,胃氣漸複的表現。

2、苔的厚薄:透過舌苔能隐隐見到舌質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質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測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淺輕重。薄苔主外感表證,亦主内傷氣郁。厚苔主痰飲、濕邪、積滞。舌苔由薄變厚,病邪自表入裡,邪盛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為病邪自裡達表,正勝病退。

3、舌苔的潤燥可了解津液的變化:若舌面潤澤,幹濕适中為正常舌象,雖有病而津液未傷;若扪之濕而滑利,則稱滑苔,多主寒主濕,或陽虛水飲内停。若舌面望之幹枯,用手扪之無津液,則為燥苔,多由熱盛傷津、陰液虧耗,或氣不化津所緻。

4、舌苔的腐膩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變化。舌苔布滿全舌稱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後、左、右某一局部,稱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斷病變的所在。全苔為邪氣散漫,多為濕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見于舌的一側,為邪在半表半裡,或病在肝膽;苔中根厚膩,多為痰飲或胃腸積滞等。

5、舌苔的剝落和消長:舌苔薄厚、多少的變化,也是正邪進退的反映。舌苔由少變多、由薄複厚,一般說明邪氣加重,主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由多變少,說明正氣漸複,主病退。若舌苔驟增驟退,多為病情暴變的征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後。舌苔真假的判斷以有根無根為标準。凡舌苔緊貼舌面,不易刮去,似從舌體上長出來的,即真苔又稱有根苔。若苔不着實,如浮塗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稱為無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深重,疾病後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佳。若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層新苔,屬疾病趨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時需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滿布,飲食後苔即退去,雖屬假苔,并非無根;若退後苔少或無苔,則是裡虛;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輕淺;若揩之即去,病更輕淺;第三,厚苔一片而無根,其下不能續生新苔,是原有胃氣,其後胃氣虛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過服寒涼藥損傷陽氣,或過服熱藥損傷陰液所緻。

舌苔表現

1、白苔: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同時,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裡。舌苔薄白而過于潤滑,多見于表寒證。苔薄白而幹燥,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幹燥,代表濕濁化熱傷津。舌苔布滿白苔,摸之不幹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幹燥,稱為“糙裂苔”,多見于溫熱病。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舌苔白滑而粘膩,見于體内有痰濕或濕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質幹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黴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髒氣将絕之危候。

2、黃苔:黃苔主裡熱證。舌苔薄黃而幹燥,則裡熱盛,津液受損。苔黃幹燥生刺,舌有裂紋,為裡熱極盛,津液大傷,髒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内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

3、灰苔:主裡證。苔灰薄而潤滑,多為寒濕内阻,或痰飲内停。苔灰而幹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苔黑而幹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幹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苔質知識

最後講述望苔質的知識。望苔質即望舌苔的形狀質感。主要觀察苔的厚薄、潤燥、腐膩、剝落、有根無根及偏全等情況。

(1)厚、薄苔

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标準。透過苔質能見到舌體,稱之薄苔,否則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較輕;舌苔厚,表明病情較為嚴重。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舌苔由薄變厚,表明病邪入裡,病情由輕變重;若舌苔由厚變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轉。

(2)潤、燥苔

舌苔潤滑多津液,為津液未損傷,稱為潤苔。舌苔幹燥缺少津液,稱為燥苔。舌苔幹燥而色黃者,為胃熱熾盛,損傷津液。舌苔幹燥而色黑,為熱極陰傷。若舌苔幹燥色黑而且有刺,則屬熱極津液枯竭。

(3)腐、膩苔

苔質顆粒細小緻密,中厚邊薄,刮之難去者,稱為膩苔。苔質顆粉較大,疏松而厚,形狀似豆腐渣堆積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稱為腐苔。膩苔常見于濕濁、痰飲、食積、濕溫等。腐苔為食積腸胃、痰濁内蘊及潰瘍之證。舌苔白膩,多為濕痰,或胃陽虛。舌苔黃膩,多為痰熱,食滞化熱。舌苔厚腐,多為飲食停積胃腸。舌苔布滿白衣,稱為口糜,表明胃氣衰敗。

(4)剝落苔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稱為剝落苔。如果苔全部脫落,表明胃陰枯竭,大傷胃氣。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落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表明胃的氣陰兩傷。如果舌苔剝落處不光滑,有類似新生顆粒,稱為類剝苔,表明病人血氣不連續。若舌苔大部分脫落,僅留下一小塊,稱之雞心舌,則為胃氣陰虧損之症。另外,舌苔從有到無,為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如果舌苔從無而逐漸變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轉。

(5)有根、無根苔

舌苔緊貼舌面,刮之不去,稱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塗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稱之無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氣,常見于實症、熱症;無根苔表明胃氣已衰,見于虛症、寒症。如果有根兼薄苔,屬于正常苔,表明正氣未傷;若無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氣衰敗。

(6)全、偏苔

舌苔布滿整個舌,稱全苔。舌苔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稱偏苔。全苔代表濕痰阻中之症。如果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裡卻未深入,但胃氣卻受傷。若舌尖部分無苔,而其餘地方有苔,代表腸胃有積滞或有痰飲。舌苔偏于左側或右側,表明病邪半表半裡,亦可有肝膽濕熱;舌中央無苔、舌邊緣厚苔而中央薄苔,為陰虛、胃氣損傷或血虛之症。

辯病法

1、黑苔病情辨别法

黑苔的出現往往表示病情較重,或者是抗生素過度使用,也可能是口腔衛生不良引起。可以用黃連10克煎汁塗在黑苔上,一日多次,如黑苔變短變軟,顔色變淡或消失,則說明這種黑苔是口腔衛生不良所造成。否則應找出病因。

2、舌苔形剝落辨病法

在舌面中央出現一塊菱形剝落區,很可能有糖尿病存在。此刻如同時存在多食善饑、口渴、消瘦等症狀則更應引起重視。

3、草莓舌辨病法

患者出現舌面乳頭增大、紅腫,樣子像紅色的草莓即稱作草莓舌。此刻如伴随高熱及皮膚生出猩紅色密集細小疹點等症,很可能患上了猩紅熱病——得了這病,吃飯就是受罪。

4、花剝舌苔辨病法

花剝舌苔又稱地圖舌苔,它表現為部分舌苔剝脫露出紅色舌質。小兒出現該苔往往是體質不佳的表現,這類兒童常常有過敏體質,容易患哮喘、奶癬等過敏疾病。小兒偏食、不愛吃新鮮蔬菜者,或者營養不良、貧癬腸有寄生蟲及經常感冒者也易見到剝苔。成年人見到該苔則是陰虛血虧的表現;舌前端見花剝為心陰不足;舌根部見花剝為肝腎陰虛。

5、舌底靜脈辨病法

上卷舌尖可見兩根靜脈行于舌底,正常人僅隐隐顯于舌下。如果其直徑超過2.7毫米,其長度超過舌尖與舌系帶終點連線的五分之三即為病态,有時還可同時見到舌邊青紫斑或衆多小血管叢。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現象。在血液檢驗上常可存在血球壓積、血粘度等指标異常。

利與弊

如果你經常為又厚又膩的舌苔發愁,并且受到口腔異味的困擾,那麼見到市場上出現的那種叫做“刮舌苔器”的小玩意兒,你一定會非常想買來嘗試一下。且慢!還是先聽聽專家對那種小“小玩意兒”的看法吧。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中醫黏膜科華紅醫生明确表示,舌苔是不可以随便刮的。華醫生告訴記者:舌苔是指覆蓋在舌面上的一層薄垢,是中醫舌診的重要内容,通過觀察舌苔的質地和顔色,醫生能夠推斷出患者髒腑功能的虛實,辨識消化功能的強弱,反映病邪的深淺和性質。正常人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苔,如果體内出現問題,舌苔的厚薄就會發生變化。如果舌苔由薄變厚,就表示病邪由表入裡,病情加重,同時會伴有消化不良、上腹脹悶、惡心等症狀。舌苔膩腐,則可能是體内痰濕或食滞。另外舌苔變厚、變膩,還可能是因為生病後食欲減退,經常進食軟食、流質,使得舌頭的機械摩擦作用減少,或者是因發熱脫水、唾液分泌減少,清洗作用降低,影響了舌的自潔作用,使舌面滲出物堆積所緻。所以,一舌苔變厚發膩,或是顔色發黑、有味,首先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如果先自行刮除,就會影響到醫生的診斷。

經常用力刮舌苔,還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欲下降,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華醫生表示,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辦法清洗舌面。包括用專門的軟毛刷輕輕地刷舌面,如果買不到專用軟刷,用牙刷也可,但一定不能太用力。也可以用鹽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沖牙器來沖洗舌背。切記不能用硬闆類、銳利的東西使勁刮舌苔。

舌象

伸舌也有學問伸舌時要自然,舌體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口盡量張大(但不要過分用力),使舌體充分暴露。如伸舌過分用力,或舌體緊張、蜷曲、都會影響舌的氣血運行而引起舌色改變或舌幹濕度的改變。

望舌要有順序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側,最後看舌根部,同時看舌體(舌質)的色質和舌苔的厚薄、顔色等。

觀察兩個重點舌診主要觀察舌體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體——呈什麼顔色?形狀是胖是瘦?質地是榮是枯?活動是否靈活自如?舌苔——苔質是厚是薄,是潤是燥?苔色是白是黃還是棕褐?

正常舌象特征正常舌象可概括為六個字:“淡紅舌薄白苔”,具體地說,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适中,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

舌象變化規律一般來說舌苔由薄變厚為病進,由厚變薄為病退。

常見舌象

薄白苔——病初起,病輕淺,胃氣未傷;

舌苔由薄變厚,顔色由白漸有點黃色,舌邊舌尖由淡紅變紅,而且舌邊有齒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腸積滞有宿食等;

舌苔由白變黃,舌邊尖紅——有熱象;

舌苔由黃變棕,或者由棕變黑,而且幹燥少津,舌邊尖變深紅——熱盛,多伴大便幹結;

舌苔白厚膩,舌表面有一層白黏液——痰濕;

舌苔黃厚膩,舌邊尖紅——痰熱;

舌邊尖紅绛色,甚至變紫色——痰濁血淤;

舌紅無苔,舌面光滑如鏡——胃陰虛;舌苔光剝,舌質淡——氣陰兩虛。

根據以上不同的舌象表現,再結合聞、問、切等其他診斷手法,中醫就可做出綜合分析,進行個體化的辨證施治。

理論相關

中醫認為:舌苔厚乃胃火;何為胃火?有人會講:口舌生瘡、口幹舌燥、消化不良、胃部不适、胃火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并非一種具體的病,而是一種概念)

許多人舌苔厚伴有胃病,所以認為舌苔厚是因為胃病導緻的,其實不然。

舌苔厚是因為慢性咽炎導緻。而胃病是因為慢性咽炎長期分泌炎症分泌物長期刺激導緻的。

所以慢性咽炎是舌苔厚和胃病的元兇。

舌苔厚之所以會造成口臭,那是因為舌苔細菌過多,可以使用漱口水抑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