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

鄉試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
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闱”。中試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2]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鄉試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員未入流者)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原則上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實際上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科舉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科舉制終于消亡。
  • 中文名:鄉試
  • 外文名:
  • 别名:鄉貢,解試,秋闱,大比
  • 始 于:兩宋
  • 終 于:清

發展曆史

科舉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公元605年(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1905年(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诏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

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并正式确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參加鄉試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科舉制終于消亡。

應試對象

鄉試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員未入流者)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原則上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實際上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但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準應試。

考試安排

時間

因為鄉試多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為秋試、秋闱。科舉考試中的常科是定期舉行的,除非國家發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試時間不會變動。所以不需要預先發放通知,到時全國考生自動做好應試的準備。若遇朝廷壽誕、登基等慶典活動,還會臨時加科稱做恩科。主持考試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當地的政府官員組成臨時機構進行主持活動。初六日考官們入闱,先舉行入簾上馬宴,凡内外簾官都要赴宴。宴畢,内簾官進入後堂内簾之處所,監試官封門,内外簾官不相往來,内簾官除批閱試卷外不能與聞他事。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進場,考試後一日出場。

地點

各省多在城東南建立貢院,作為鄉試的考場,大門正中懸挂“貢院”二字大匾。

場地

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間一間的,作為專供考生在貢院内,答卷和吃飯、住宿的“考場”兼“宿舍”。科舉考試是考生每人一個單間。貢院裡的監考很嚴,考生進入貢院時,要進行嚴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夾帶”。當考生進入考棚後,就要鎖門。考生們參加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許出來,直到考試結束。

号房内十分狹窄,隻有上下兩塊木闆,上面的木闆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将兩塊闆一拼當床。考棚裡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枝蠟燭。炭火即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做飯。考生考試期間與外界隔絕,吃飯問題得自己解決。監考官,隻管考試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裡的其他動作,監考官一概不問。

内容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内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各省的學政是不能主持鄉試的,學政負責主持院試,選拔秀才,并督察府、縣的學官。

例定:八月初九為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3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200字以上,4道經義題則需要寫300字以上。十二日為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并試诏、判、表、诰一道,議論文要求300字以上,以後又有變通。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5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從考試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經學是科舉考試的主要核心内容。

結果影響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鄉試是科舉制在省區範圍内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會試、禦試的必要階梯,還在内容、規則、程序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前期準備。

轶事典故

《範進中舉》:範進原先是一個窮書生,遭到了街坊四鄰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戶的譏笑嘲諷。為了考取功名不惜讓自己的妻子母親餓着肚子,終于,在範進的努力下考到了舉人,讓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為不相信這個令人興奮得消息。範進竟然神經錯亂瘋了起來,最終被胡屠戶一巴掌打醒,恢複正常。

評價

鄉試是中國科舉史上各級考試中最遲出現的一級考試,也是競争最為激烈的一級考試,而且還是最早退出曆史舞台的一級考試。鄉試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動的重大事件,對區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風等許多方面都産生過深刻的影響。末科鄉試的考試内容已脫離了八股取士的格局,改為講求經世緻用。盡管科舉制已進行了曠古未有的改革,從考試的内容到形式都試圖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但仍然無法逃避滅亡的命運。在當時科舉與學堂難以協調發展的情況,最終導緻了廢科舉興學堂的結局。

負面

因而科舉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越來越多。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1905年科舉制最終消亡。由學校取而代之,至此,科舉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

正面

在其1300多年的歲月裡,它與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構成封建社會三位一體的人才制度。科舉制度雖産生于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但“公開競争,平等擇優”的精神卻具有超越封建時代的特性,是中國封建社會難得的較為公平的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