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流

灣流

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
灣流或稱墨西哥灣流,是世界上主要的洋流之一。始于佛羅裡達海峽,與北美洲海岸平行流動,一直流到紐芬蘭沿岸。灣流向東北方向流動,穿越大西洋。形成北大西洋漂流,這股漂流分叉朝兩個方向流動,一股朝北流向挪威本土以北的斯匹次卑爾根島群,另一股向南流,形成加那利洋流。來自南北赤道暖流的水彙集于墨西哥灣,增強其勢力,洶湧澎湃穿出佛羅裡達海峽,稱為佛羅裡達海流,這是最強盛的主要洋流之一。洋流溫暖,對西北歐的嚴寒氣候具有緩和作用。
    中文名:灣流 外文名:gulf stream 别名:墨西哥灣(暖)流 學科:海洋學 來源:絕大部分來自加勒比海 特征:急轉向東流去

概述

在浩瀚的海洋上,奔騰着許多巨大的洋流,它們在風和其他動力的推動下,循着一定的路線周而複始地運動着,其規模比起陸地上的巨江大川則要大出成千上萬倍。而所有的洋流中,有一條規模十分巨大,堪稱是洋流中的“巨人”,這就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暖流,簡稱為灣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暧流,因為它發源于墨西哥灣而得名。

起源

灣流是由大西洋中的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中越過赤道的北分支彙合而成。墨西哥灣是個巨大的溫熱“蓄水庫”。它彙聚了南、北赤道流,還接納了由信風不斷驅入的大西洋表層暖水,因而墨西哥灣比附近大西洋水位高,使灣内的海水從佛羅裡達海峽流出,沿着北美大陸邊緣向高緯區流動;與此同時,由于地轉偏向力及其随緯度變化效應的共同作用,這部分越過赤道向北運動的暖水,便顯着集中在大洋西部大陸邊緣的一個狹帶内,自西南向東北運行。成為分隔大洋西部近岸水系和大洋水系的一支強大暖流。

路徑

“灣流”這一名稱,是指從墨西哥灣發源的洋流。最初見于美國著名學者發明家B.富蘭克林組織編繪的北大西洋海流圖。對于“灣流”所包括的範圍,各方說法不完全一緻。廣義的說法,是指從墨西哥灣開始沿北美洲東岸北上,然後向東橫貫大西洋,至歐洲西北沿岸,最後穿過挪威海進入北冰洋的整個暖流系統。在海洋學上,灣流系統一般被分為3個組成部分。其中,“灣流”僅指這個系統的主體段,即從美國東岸哈特勒斯角向東至紐芬蘭淺灘流勢最盛的一段洋流;哈特勒斯角以南為起始段(有人認為隻限在佛羅裡達海峽以内),稱為佛羅裡達海流;紐芬蘭淺灘以東為延續段,稱為北大西洋暖流。起源于墨西哥灣,經過佛羅裡達海峽沿着美國的東部海域與加拿大紐芬蘭省向北,最後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極海。在大約北緯40度西經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灣流分支成兩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歐洲的海域,成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經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

水文特征

灣流流軸的平均位置比較穩定,無顯着的季節變化。從佛羅裡達海峽中間的基韋斯特到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勒斯角,流程約1200公裡,這段灣流流軸穩定,且較平直,基本上無離岸彎曲現象。灣流在離開哈特勒斯角向東偏轉後,流軸多變,且常常出現彎曲,但其路徑直至西經45°附近仍可辨認。此段流程約2500公裡。至紐芬蘭海丘與中大西洋海嶺(大西洋海嶺)之間的海域,灣流逐漸散開,彙入北大西洋暖流。

灣流溫度

灣流的表層寬度介于100-150公裡之間,其面向順流方向的左側是高密度的低溫沿岸水。海水的溫度、鹽度、水色和透明度等水文特征與灣流迥然不同。尤以北緯35°以北一帶的水溫梯度最為明顯,通常每公裡可達1°C。因此,灣流左側邊界上的“暖鋒”可以成為确定灣流路徑的主要依據之一。右側是密度稍低而溫暖的馬尾藻海水,與灣流的邊界無顯着的水文特征梯度,不易辨認。

灣流的流速相當大,在兩側往往有較弱的反向逆流。灣流的強流通常僅限于75公裡寬的一個窄帶内。表層最大流速可高達250厘米/秒,偏于流軸左側,且有較明顯的季節變化。灣流的厚度一般約700-800米,但當灣流離開哈特勒斯角之後,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深層大洋中也發現了灣流的蹤迹。此外,在灣流之下的大陸斜坡上,還觀測到一支流向與表層海流相反,且大緻沿着1000-3000米等深線走向流動的深層“逆灣流”。

灣流的流量是沿程遞增的。在佛羅裡達海峽中,流量約30×10米/秒;至哈特勒斯角附近,流量約增加1倍;從哈特勒斯角往下遊1000公裡處,流量高達150×10米/秒,約相當于全世界河流流量總和的120倍。

鹽度尺度

灣流渦旋的水平尺度大多介于100-200公裡之間,垂直尺度約2500-3500米;表層海水旋轉的切向速度往往達100厘米/秒,中層仍可達20-25厘米/秒;渦旋整體移動速度約1-6厘米/秒(每天約數公裡)。灣流的彎曲和渦旋是由大尺度海流斜壓不穩定性所導緻的一類中尺度現象。

熱流洶湧

灣流蘊含着巨大的熱量,它所散發的熱量,恐怕比全世界一年所用燃煤産生的熱量還要多。由于它的到來,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土地每年享受着灣流帶來的巨大熱能。如果拿同緯度的加拿大東岸加以對照,差别更為明顯: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東部地區,年平均氣溫可低到零下10℃,而同緯度的西北歐地區可高到10℃。

灣流與黑潮相比,無論在水量、熱量和鹽量輸送等方面,都大于黑潮。兩者在北緯2735°-3735°間的比較。此外,就對于鄰近大陸氣候的影響來說,灣流也比黑潮來得顯着。

航運利用

美國的B.富蘭克林曾注意到美國輪船在橫渡大西洋時經常比英國輪船橫渡大西洋快兩星期左右。以後,又向捕鲸船長了解到,美國輪船從美洲到歐洲的航行途中,總是利用北大西洋中的一支流勢很強的海流(即灣流),而在返回時卻盡量避開這支強流,因此赢得了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