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

人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采取的辦法和手段
工作方法是指人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辦法和手段。最簡單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PDCA循環,展開來就是凡事有記錄,有計劃,有執行,有結果,有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時刻體現目标驅動和用數據為證。對群衆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别是解不開的思想疙瘩,我們有責任向他們深入宣傳、解釋清楚和理順明白;應該由群衆參與的事情,我們有責任廣泛發動、認真聽取并合理吸納群衆的意見;事關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有責任去幫助解決、悉心維護和争取實現。
    中文名:工作方法 外文名:Method of work 别名: 定義:為達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辦法 工作思路:是PDCA循環 内容:一切從實際出發 特點:實踐法,觀察法...

創新工作

工作方法是指人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辦法和手段。最簡單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PDCA循環,展開來就是凡事有記錄,有計劃,有執行,有結果,有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時刻體現目标驅動和用數據為證。這個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黨的工作方法是指中國共産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創造出來的一整套的科學的工作方法,是黨的無産階級性質和世界觀在黨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

工作方法六十條

1958年1月我國人民,在共産黨領導下,一九五六年在社會主義所有制方面取得了基本的勝利,一九五七年發動整風運動,又在思想戰線和政治戰線方面取得了基本的勝利,就在這一年,又超額地完成了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這樣,我國六億多人民就在共産黨的領導下,認清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責任,打擊了從資産階級右派分子方面刮起來的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妖風,同時也糾正了和正在繼續糾正黨和人民自己從舊社會帶來的和由于主觀主義造成的一些缺點和錯誤。黨是更加團結了,人民的精神狀态是更加奮發了。

黨群關系大為改善。我們現在看見了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人民群衆在生産戰線上這樣高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國人民為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點時間内在鋼鐵及其他主要工業生産品方面趕上或者超過英國這個口号所鼓舞。一個新的生産高潮已經和正在形成。為了适應這種情況,中央和地方黨委的工作方法,有作某些改變的需要。這裡所說的幾十條,并不都是新的。有一些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有一些是新提出的。這是中央和地方同志一九五八年一月先後在杭州會議和南甯會議上共同商量的結果。

這幾十條,大部分是會議上同志們的發言啟發了我,由我想了一想寫成的;一部分是直接記錄同志們的意見;有一個重要條文(關于規章制度)是由劉少奇同志和地方同志商定而由他起草的;由我直接提出的隻占一部分。這裡講的也不完全是工作方法,有一些是工作任務,有一些是理論原則,但是工作方法占了主要地位。我們現在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工作方法方面求得一個進步,以适應已經改變了的政治情況的需要。這幾十條現在隻是建議,還待征求意見。條文或者要減少,或者要增加,都還未定。請同志們加以研究,提出意見,以便修改,然後提交政治局批準,方能成為一個正式的内部文件。

毛澤東

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工作方法的5大要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衆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千方百計把群衆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适應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做深做細做實群衆工作,關鍵是注意研究和把握群衆工作方法。群衆工作方法來自于對群衆的真情實感,來自于領導者思想、知識、素質和形象,來自于工作實踐中的積累和提高。檢驗群衆工作方法是否可行,主要體現在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上。具體而言,要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以人為本

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原則,也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群衆觀點、群衆路線、群衆方法的重要前提。以人為本既是理念問題,也是方法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黨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要作為黨的群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讓群衆認識并體會到,改革也好,發展也好,穩定也好,目的是為了人民、路徑是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激發人民群衆的建設熱情和創造活力。對群衆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别是解不開的思想疙瘩,我們有責任向他們深入宣傳、解釋清楚和理順明白;應該由群衆參與的事情,我們有責任廣泛發動、認真聽取并合理吸納群衆的意見;事關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有責任去幫助解決、悉心維護和争取實現。

堅持以法規範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的法律法規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做好各項群衆工作的依據和準繩。領導幹部要首先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按政策辦事,越是問題重要,越是事情緊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堅持依法辦事。同時,要正确引導群衆不斷樹立法治理念。群衆不懂法,領導有責任。對群衆認識上的是非不清問題,不能熟視無睹,見怪不怪;對群衆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規定的要求,不能莫衷一是,無原則遷就;對群衆中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從之。在處理群衆問題的過程中要将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宣傳到群衆中去。

堅持以理喻人

教育引導群衆與服務群衆是我們黨同等重要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些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工作不夠到位,該宣傳的政策、該講清的道理、該解釋的問題,或者不認真、或者不細緻、或者不耐煩、或者不會做,導緻群衆不應有的困惑。我們有些群衆信訪有時并不是要求解決自身問題,主要是想搞清楚、弄明白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讨個公道和說法。對這種情況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視,群衆一旦形成心結,必然轉化為矛盾。領導幹部要針對社會不同群體的思想問題和利益訴求,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把政策講清,把道理講明,把利弊講透,讓群衆不僅聽得進,而且信得過。

堅持以誠取信

信任是最好的領導。群衆對領導幹部的信任,來自于領導幹部的誠實守信。群衆對領導幹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問題就越容易解決。堅持以誠取信,就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統一、言論與行動相統一、做事與做人相統一。這既是領導幹部的責任,也是領導幹部應該堅守的本分,更是群衆對我們信任和理解的前提。領導幹部絕不能說的是一套,做的則是另一套;當面拍了胸脯,過後不當回事。老百姓最看重的是領導幹部說到做到,最瞧不起的是說得好聽不辦事、本事不大不用心。

堅持以情感化

解決好領導幹部與群衆之間的感情問題,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衆聯系的重要基礎。對群衆沒有感情地工作,不可能體察到群衆的真實感受,因此說話沒人聽,要求沒人從,做了等于沒做,甚至不如不做。堅持以情感化,就要真誠實意地尊重群衆、理解群衆、關心群衆。做群衆工作時要常常進行換位思考,多體諒百姓的處境,多想想百姓的難處,多幫助百姓出出主意。對群衆的意見、要求和呼聲,一定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即使群衆的訴求不合理,也不能簡單地視為不講理,必須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他們付諸一片真情。堅持以情感化,關鍵是将心比心、以心換心,群衆在領導心中分量有多重,領導在群衆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隻要真心實意為群衆着想、替百姓負責,就一定能夠得到群衆的理解和擁護。

工作從“接”開始

由于部門工作規劃,我要将手上的部分工作交接出去;所以,最近一個月都在面對着“工作交接“的問題。新來的同事積極主動,經常詢問、請教,這是我非常喜歡和認同的做法。但,沒有注意、沒有規劃、沒有總結的詢問、請教,我是非常排斥的。因為她并沒有很好的把握好工作交接,沒有很好的理解工作交接。所以在工作過程中詢問也是需要有一定基礎的,不能盲目,不能形成依賴性,還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模式,這是建立在别人的建議給自己的靈感上的。

工作方法具體實施

1) 工作實踐法

是指工作人員親自從事所需要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材料。

優點:可以準确了解工作的實際任務和對體力、環境、社會方面的要求,适合那些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

缺點:不适用于需要進行大量訓練和危險的工作。

2) 觀察法

是指有關人員直接到現場,親自對一個或多個工作人員的操作進行觀察、收集,并一文字或圖表記錄有關工作的内容、任務,工作關系,人與工作的作用,工作環境、條件的信息。

優點:對工作内容主要是由身體活動來完成的工作比較合适

缺點:對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和處理緊急情況的間歇性工作不太合适

步驟:

初步了解工作信息 進行面談 合并工作信息 核實工作描述

3) 訪談法

通過個别談話或小組訪談形式,獲取工作信息。訪談法的典型問題舉例:你做哪些工作?主要職責是什麼?怎樣完成?工作地點在哪裡?工作所需的教育背景、經驗、能力或職業資格是什麼?績效标準如何?工作環境和條件如何?

優點:比較适合于工作複雜、無法直接觀察和親身實踐的工作。能夠直接迅速地收集大量工作分析資料。

缺點:員工容易誇大承擔的責任和工作難度,導緻工作分析資料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4)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的效果取決于問卷的結構化程度。最好是既有結構化問題,也有開放式問題。

優點:快速得到所需資料,節省時間和費用,抽樣樣本量可以比較大,資料可以數量化,通過計算機處理數據。

缺點:設計調查表花費時間、人力和物力,成本高,被調查者可能不認真反映真實情況,影響資料的質量

5) 關鍵事件技術

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對崗位工作造成較大影響(如任務完成與否、産量增加或減少等)的事件。通過對本崗位或與本崗位有關的員工的勞動過程中的各類行為充分記錄,獲取足夠信息以後,歸納崗位的特征以及對員工的要求。

内容:包括背景、原因;員工行為;後果;員工的控制能力

優點:比較清楚地揭示工作的動态性質

缺點:調查費時、過程長、隻有關鍵事件達到一定數量才能滿足需要。

6) 工作日志法

内容:指由工作者在一段時間内連續地每天記下工作的細節,包括時間、方法、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以此了解工作的性質。此法與訪談法結合使用效果教好。

優點:直接得到第一手資料。

方法

概述

8D又稱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8D問題求解法(8D Problem Solving)是福特公司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數低于其應有值時有關問題的解決,它提供了一套符合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對于統計制程管制與實際的品質提升架起了一座橋梁。

8D工作方法是發現真正肇因的有效方法,并能夠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真正肇因,執行永久性矯正措施。8D工作方法創造了能夠幫助探索“允許問題逃逸的控制系統”,對逃逸點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控制系統在問題再次出現時的監測能力,而預防機制的研究則有助于系統将問題控制在初級階段。

8D工作方法要求建立一個體系,讓整個團隊共享信息,努力達成目标,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也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數低于其應有值時有關問題的解決,對不合格産品問題的解決,面對顧客投訴、反複頻發問題以及需要團隊作業問題的解決。

8個步驟

8D是解決問題的8條基本準則或稱8個工作步驟,但在實際應用中卻有9個步驟:

D0:征兆緊急反應措施

D1:小組成立

D2:問題說明

D3:實施并驗證臨時措施

D4:确定并驗證根本原因

D5:選擇和驗證永久糾正措施

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

D7:預防再發生

D8:小組祝賀

D0:征兆緊急反應措施

目的:主要是為了看此類問題是否需要用8D來解決,如果問題太小,或是不适合用8D來解決的問題,例如價格,經費等等,這一步是針對問題發生時候的緊急反應。

關鍵要點: 判斷問題的類型、大小、範疇等等。與D3不同,D0是針對問題發生的反應,而D3是針對産品或服務問題本身的暫時應對措施。

D1:小組成立

目的:成立一個小組,小組成員具備工藝/産品的知識,有配給的時間并授予了權限,同時應具有所要求的能解決問題和實施糾正措施的技術素質。小組必須有一個指導和小組長。

關鍵要點:

成員資格,具備工藝、産品的知識

目标

分工

程序

小組建設

D2:明确問題

目的:用量化的術語詳細說明與該問題有關的内/外部顧客抱怨,如什麼、地點、時間、程度、頻率等。

“什麼東西出了什麼問題”

方法:質量風險評定,FMEA分析

關鍵要點:

收集和組織所有有關數據以說明問題

問題說明是所描述問題的特别有用的數據的總結

審核現有數據,識别問題、确定範圍

細分問題,将複雜問題細分為單個問題

問題定義,找到和顧客所确認問題一緻的說明,“什麼東西出了什麼問題”,而原因又未知風險等級。

D3:實施并驗證臨時措施

目的:保證在永久糾正措施實施前,将問題與内外部顧客隔離。(原為唯一可選步驟,但發展至今都需采用)

方法:FMEA、DOE、PPM

關鍵要點:

評價緊急響應措施

找出和選擇最佳“臨時抑制措施”

決策

實施,并作好記錄

驗證(DOE、PPM分析、控制圖等)

D4:确定并驗證根本原因

目的:用統計工具列出可以用來解釋問題起因的所有潛在原因,将問題說明中提到的造成偏差的一系列事件或環境或原因相互隔離測試并确定産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方法:FMEA、PPM、DOE、控制圖、5why法

關鍵要點:

評估可能原因列表中的每一個原因

原因可否使問題排除

驗證

控制計劃

D5:選擇并驗證永久糾正措施

目的:在生産前測試方案,并對方案進行評審以确定所選的校正措施能夠解決客戶問題,同時對其它過程不會有不良影響。

方法:FMEA

關鍵要點:

重新審視小組成員資格

決策,選擇最佳措施

重新評估臨時措施,如必要重新選擇

驗證

管理層承諾執行永久糾正措施

控制計劃

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

目的:制定一個實施永久措施的計劃,确定過程控制方法并納入文件,以确保根本原因的消除。在生産中應用該措施時應監督其長期效果。

方法:防錯、統計控制

重新審視小組成員

執行永久糾正措施,廢除臨時措施

利用故障的可測量性确認故障已經排除

控制計劃、工藝文件修改

D7:預防再發生

目的:修改現有的管理系統、操作系統、工作慣例、設計與規程以防止這一問題與所有類似問題重複發生。

關鍵要點:

選擇預防措施

驗證有效性

決策

組織、人員、設備、環境、材料、文件重新确定

D8:小組祝賀

目的:承認小組的集體努力,對小組工作進行總結并祝賀。

關鍵要點:

有選擇的保留重要文檔

浏覽小組工作,将心得形成文件

了解小組對解決問題的集體力量,及對解決問題作出的貢獻

必要的物質、精神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