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陽戲

民族民間藝術
張家界陽戲在張家界境内為地方戲之首,尤以桑植、永定為主。桑植陽戲源于湘西北花鼓,以唱腔婉轉悠揚、音樂氣氛熱烈見長。陽戲是張家界土生土長的民族民間藝術組成部分。張家界陽戲,系陽戲分支,屬于北路陽戲,但有上河調,下河調之别!劇目表演并無多大的差别!但在音樂上則各具風格,自成一體。張家界陽戲流行于大庸為中心的張家界地區。2011年5月23日,張家界陽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
  • 中文名:張家界陽戲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
  • 遺産編号:IV-157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劇種簡史

張家界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根據陽戲老藝人的回憶,大約200年前已經有了成型的陽戲。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并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傩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傩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傩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紮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傩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溆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張家界旅遊網

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傩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溆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根據陽戲老藝人的回憶,大約200年前已經有了成型的陽戲。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并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傩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傩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傩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紮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

陽戲在張家界境内為地方戲居于首要位子,尤以桑植、永定為主。

藝術特色

種類

桑植陽戲

源于湘西北花鼓,以唱腔婉轉悠揚、音樂氣氛熱烈見長。1935年,由永順劉朗軒陽戲團來洪家關演出并傳入。40年代中期,當地鄉紳賀星樓、韋潤吾、谷彩芹等,延聘永順縣石堤西陽戲藝人張雅吾為師,收徒22人,辦起陽戲班,帶徒授藝,走村串寨演出。谷志壯、劉芳豹、蕭安來等,為該戲班藝人之佼佼者。桑植陽戲除在洪家關鄉流傳外,還有打鼓泉、汩湖等鄉。

永定陽戲

亦深受本地人及省内外戲劇觀衆的歡迎。以考自明朝覃姓從鄂西施州遷入後,流行于境内茅崗土司和教子垭地區,形成禹溪、犀牛覃氏(土家族)一家班。民國初年已普及到澧水河谷一帶,唱腔基調源于重慶“梁山調”,演唱内容和形式,具有“巴渝歌舞”的特色。

大庸陽戲

原稱“三小戲”(小生、小、小醜),劇情俚俗,曲牌單調,僅一把大筒(胡琴)伴奏。後經杜從善、度松俠等幾代藝人吸收漢戲打擊樂器,融合花燈調子,民歌調子,及荊河戲的表演程式,臉譜化裝、服裝,已形成獨具風采的土家族劇種。1958年7月16日,州政府批準為民間職業劇團。接着,對陽戲、絲弦、傩願等民間戲曲、音樂、唱腔、表演程式,收集整理,改進提高。新編古裝戲《桃花裝瘋》,絲弦戲《秋江》,傩願戲《觀花》及創作新劇目《土高爐上紅旗飄》等,分别獲州、省獎勵

形式

陽戲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在窄音上。“陽戲”之“陽”,—說大庸位于澧水之陽,二說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說“揚花柳”與“陽”諧音,而“揚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傩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二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傩戲劇目,吸收傩戲唱腔;傩戲借鑒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傩戲的《打求财》、《扛揚公》等劇目,傩堂戲的“三女戲”《孟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搬演至今。

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采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聲腔

張家界陽戲的舞台方言以張家界方言為基礎,它的特點是平仄音分明,兒化韻較多,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具備。

陽戲的唱腔屬于民歌體結構,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正調”以{正宮調}為主!另有{蛤蟆趕釣}{金錢調}{悅調}{潼關調}{小醜調}{陰調}{慈悲調}{北河調}{七字調}等!男女不分腔,已形成“導闆”“滾扳”“散扳”“叫喊”“哀子”“一流”“二流”“三流”“流水”等闆式變化,其特點是“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

“金線吊葫蘆”是張家界陽戲區别于其他的地方陽戲的關鍵所在,這是土家人把大山号子融進與戲劇的最為獨特的唱法!新奇古怪!極具音韻的穿透力,為中國戲劇之一絕!它的唱法必須用真假嗓相結合!唱詞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在全國各類劇種中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唱法是從土家人的民歌風味衍化而來!土家人山歌唱完,必須用小嗓打一聲吆喝,這吆喝聲吼得悠揚婉轉,激越高亢,而且男女不分腔!陽戲三小(小生小醜小旦)的演唱正好借鑒和藝術化保存了這一特殊的技巧

這種真假嗓的巧妙結合和運用!既體現了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又展示了陽戲唱腔的風格獨具,韻味無窮!土家男女老少在生産生活中都能哼唱幾句!然而外地人卻很難模仿,很難唱出這種獨特的風韻!陽戲的唱腔構築了特殊的地方韻味!

特征

張家界陽戲表演特征為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

張家界陽戲與其他地方的陽戲有着較大的區别,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假嗓結合,前半句用本嗓,後半句高八度上去,大家叫它“金線吊葫蘆”,難度挺大。全國唯獨張家界的陽戲是這樣唱的。大庸陽戲中“金線吊葫蘆”的特殊唱腔,被專家譽為“三湘一絕,五溪奇葩”,能“與黃梅戲媲美”。不過,演員們要唱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藝術流派

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曆史上,南路陽戲流行于吉首、泸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溆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縣市、北路陽戲則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順、大庸、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重慶的酉陽、秀山等縣市。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市名稱,稱為大庸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