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妝店

藥妝店

店鋪的一種銷售模式
藥妝店,是指銷售藥品、化妝品、日用品和洗護用品等的店鋪[1]。藥妝起源于夏商,後在國外流行随着護膚品市場的開放,國外藥妝也随之進入國内市場,中國藥妝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萌發。上海家化、廣州皙易相繼完成古今對接,推出完整意義的中草藥藥妝品牌佰草集、CE本草。随着互聯網的普及,傳統的藥妝店實體店模式被打破,以知我藥妝為代表的一批專業的藥妝在線商城為人們提供了藥妝選購的另一個嶄新的模式。
    中文名:藥妝店 外文名: 别名: 含義:銷售藥品、化妝品等的店鋪 性質:一個嶄新的模式 特色特點:本土特色強,價格低等

定義

藥妝店,是指銷售藥品、化妝品、日用品和洗護用品等的店鋪。

1.在日本,藥妝店叫kusuri(藥),如果按照日本藥妝店的标準,凡是有化妝品銷售的藥店都可稱為藥妝店。

2.在台灣和香港,藥妝店其實就是個人護理用品店,隻不過在店内都有藥品專櫃;以台灣和香港的标準,凡有藥品銷售的個人護理用品店,都可稱作藥妝店。

3.在中國内地,藥妝店更多的是參考來自台灣的模式,經營者幾乎都是藥品零售商,即在原來出售的藥品種類之外增加了化妝品類别。

曆史由來

看華夏五千年解藥妝的前世今生

夏商周:甲骨文中被發現有“疥”“癬”等損美性疾病的記錄...

戰國:《山海經》146中藥有12種與美容相關...

秦:《皇帝内經》為美容美體奠定理論基礎,其中具體提及了馬膏療法(用馬項下脂肪反複塗摩患處)...

漢:《神農本草經》記載關乎“悅澤”、“美色”、“輕身”的藥物100種,并提到美容藥品的獨特劑型——面脂...

西晉:《肘後備急方》堪稱中醫美容第一書,載有美容方66條,美容藥物95種...

南北朝:《本草經集注》提及報價美容中藥70餘種,并對不少既定美容藥方作出拓展優化...

隋唐:《外台秘要方》其中第三十二卷專論美容,含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發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10首,香體熏衣方10首。全書共得美容藥方356方,294味藥...

宋元:《史遼錄》記載以中藥“瓜蒌”調敷于面部的“佛妝”配方,是現代“倒模”美容術的雛形...

明清:《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其中諸如長發香發方、令發不落方、洗頭沐浴方等在海外産生深刻影響...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皮膚病資深學者AlbertKligman首次提出了藥妝的概念,闡釋藥妝品是“含有藥物成分,介于藥物和化妝品之間的制品”,該概念在西方發達國家被廣泛認可,藥妝以此為基點邁入産業化時代,迅速風靡全球...

21世紀初:國内專業研究就夠證實皮膚對于一般的生化保養品的吸收程度為7%,而中藥保養品的被吸收程度高達13%...

古今對接

2009年,CE本草提出了“中國式藥妝”概念,以“專業藥妝護理,健康肌膚專家”為口号,将“問題肌膚的修複”、“真正深度改善膚質”和“中草藥于化妝品中的應用”作為研究方向,完成古今對接。

特色特點

藥妝店的特色主要有這三個:

(1)本土特色強,價格低。

因為藥妝店出售的産品基本都是本土的品牌,和進口的産品相比,省下了額外附加的運費、關稅等等費用,所以同等質量的産品,本土比進口價格更低。

(2)品種豐富,貨源穩定優惠多。

同樣的化妝品,在藥妝店購買比百貨商店購買的價格大約便宜10%到20%,這是因為大多數藥妝店都是直接從産品生産廠家進貨,并且簽訂有穩定供貨協議。

(3)産品可試用,選購自由,

通常情況下,藥妝店都應該是開架式的。沒有導購的推銷,并且幾乎每一款化妝品都可以免費試用,自由度頗高。

基本内容

一:如何為藥妝店定義更妥當

藥妝店是指有藥品和化妝品銷售的店鋪.

1:在日本,藥妝店叫kusuri(藥);如果按照日本藥妝店的标準,凡是有化妝品銷售的藥店都可稱為藥妝店.

2:在台灣和香港,藥妝店其實就是個人護理用品店,隻不過在店内都有藥品專櫃;以台灣和香港的标準,凡有藥品銷售的個人護理用品店,都可稱作藥妝店.

3:在中國内地,藥妝店更多的是參考來自台灣的模式,經營者幾乎是藥品零售商,即在原來藥店的基礎上增加了化妝品類别.

由于申請藥品銷售的手續是比較複雜的,且需要有專業的醫藥學人員;所以筆者認為藥妝店以藥店内增加化妝品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普及.所以藥妝店的定義應為凡是有化妝品銷售的藥店均可稱為藥妝店.

二:如何開設藥妝店

康美欣藥妝自2003年起協同上百家藥店轉型藥妝店,大部份為當地知名藥店連鎖公司,新開藥方門店時增加了藥妝類别.也有少部份是單體藥店重新裝修複後增加藥妝專櫃.有化妝品經營者試圖開設藥妝店,但成功率不到10%,原因除了藥品銷售手續難辦,傳統渠道的化妝品品牌定位和藥妝品牌也有差距.

三:如何選擇藥妝品牌

1:利潤空間。藥店銷售量低,不可能像超市一樣隻要10個點的利潤就足夠,藥店經營藥妝的理由就是藥品利潤下降,需要高利潤的來源;

2:賣點:要有區别于普通化妝品的特點,比如隻能到藥店才能買到,像薇資和康美欣就堅持“隻在藥房銷售”,其實目的就是維護藥店的利益;

3:價格适中:再好的産品也要消費者能消費得起,過去美容院銷售的産品價格都較高,多在100-300元間,但是美容院除了有專業美容師一對一銷售,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免費的護理項目。藥店銷售的化妝品如果價格過高,除了部份人可以使用醫保卡(也是不符合規定的).很難讓更多的人接受.

4:品種要精簡,不要一個品牌就上幾十個品種,讓消費者無所适從,都不知道選擇哪個産品好;其它功效性的産品就那麼幾種,像康美欣陸續上了二十多個品種,但推出新品後一些成份相同而價格相對較多的老産品就會淘汰,隻保留功效性較好也價格較低的品種.

四:藥妝店促銷禁忌

虛僞——女性最讨厭導購為了達成銷售目的的盲目贊美,一些藥妝店的銷售人員對惠顧她的消費者不分青紅皂白地進行贊美,往往會造成顧客的反感。

白眼——以貌取人。筆者曾親眼看到北京某藥店的導購員因為顧客當時的穿着打扮而冷眼相待、沉默不語,而該顧客在另一個藥妝店購買了價值600元的藥妝品。

硬銷——喋喋不休。這是藥妝銷售人員的通病。為了實現銷售目的,不顧顧客意願,不斷解說産品的功效,沒有迎合顧客的實際需求,導緻顧客感到厭煩和壓抑。

黑臉——遇到試用後不買的顧客,銷售人員馬上變臉,露出“買不起就别試”的不屑表情。

惡語相向——銷售人員因個人心情不好或者顧客不願意購買産品時,用語言沖撞顧客。

直接——女性顧客愛聽真誠的話,但不願意被銷售人員直接指出自己的缺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