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漢語漢字
知,漢語一級字,讀作zhī或zhì,最早見于甲骨文。知的本義是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後引申為經驗,常識,真理;又引申為聰明的,有戰略的,覺悟的;由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引申為了解,懂得,通曉,明白,能體會;又由了解,懂得,通曉,明白,能體會引申為管理,主持。
  • 中文名:知
  • 拼音:zhī、zhì
  • 繁體:知
  • 部首:矢
  • 五筆:TDKG
  • 倉颉:OKR
  • 鄭碼:maj
  • 筆順:31134251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四支
  • 四角号碼:86800
  • 注音:ㄓ、ㄓˋ
  • 統一碼:基本區U 77E5
  • 結構: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獵、作戰。知,甲骨文“圖A”=“圖B”(幹,武器,借代行獵、作戰)+“圖C”(口,談論)+“圖D”(矢,武器,借代行獵、作戰),表示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在遠古時代,彎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識和重要經驗。金文“圖E”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圖F”省去“幹”“圖G”,簡化字形。造字本義:動詞,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篆文“圖H”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圖I”将篆文字形中的“圖J”寫成“圖K”。當“知”的形容詞含義“聰明、有戰略”消失後,金文“圖L”再加“曰”“圖M”(說,傳授)另造“智”代替,強調談論和傳授經驗。

形聲字。從口,矢聲。知字至遲在春秋時期已有。《說文》:“知,詞也。從口,從矢。”徐锴系傳:“凡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會意。”《說文》釋“知”字不明此字來源,徐锴據此說解當屬望文生義。知為知識之義是對的,但前人訓釋并不可信。知為知道之意。典籍知或讀為智,義為智慧,如《荀子·正名》:“故知者之言也”,楊倞注:“知讀為智。”古亦用智為知,郭店楚墓簡《語叢四》:“母(毋)命(令)智(知)我。”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zhī

動詞

曉得,了解。

認識;辨别。

聞,聽到。

告訴;使知道。

知覺;省悟。

為,作。

主持;執掌。

知遇;賞識。

結交;交遊。

匹配。

表現。謂有動于中,表現于容色。

病愈。

猶得;得到。

猶管;過問。

名詞

記憶。

見解;見識

知己者,知交。

欲望,欲求。

代詞

猶之。

助詞

猶夫。

無義。

zhì

名詞

聰明;智慧。

姓。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詞也。從口從矢。

說文解字注

䛐也。白部曰。?、識䛐也。從白、從虧、從知。按此䛐也之上亦當有識字。知?義同。故?作知。

從口矢。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陟離切。十六部。

康熙字典

《唐韻》陟離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

《說文》詞也。從口從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系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谟》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注:吏見知不舉劾為故縱。

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注: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适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诂》匹也。《詩·桧風》樂子之無知。注:匹也。

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易·系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産其将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注: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為知。

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别食知邑,又為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符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ʔl'e

廣韻

陟移

支B開

支B

蒙古字韻

tʂi

平聲

tʂi

去聲

中原音韻

齊微齊

齊微

陰平

洪武正韻

珍而

二支

平聲

知意

二寘

去聲

分韻撮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