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性貨币政策

擴張性貨币政策

調控貨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貨币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财政政策、投資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穩定。貨币政策分為擴張性貨币政策和緊縮性貨币政策。擴張性貨币政策是貨币政策的一種,通過提高貨币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産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币政策最合适。貨币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币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币,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标。擴張性貨币政策與緊縮性貨币政策相反。[1]
  • 中文名:擴張性貨币政策
  • 外文名: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 适用領域:
  • 所屬學科:
  • 貨币政策:擴張性貨币政策和緊縮性貨币政策
  • 定義:調控貨币政策中介目标
  • 政策:涉及經濟全局

簡介

擴張性貨币政策通過增加貨币供給來帶動總需求的增長。貨币供應量較多地超過經濟正常運行對貨币的實際需求量,其主要功能在于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加。貨币供給增加時,利率會降低,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因此經濟蕭條時多采用擴張性貨币政策。

工具

貨币政策工具的定義

貨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一般擴張性貨币政策控制工具

1.大幅度調降法定存款準備率

2.大幅度調降央行再貼現利率

3.積極從事公開市場操作(如人行入市做回購放出資金)

選擇性擴張貨币政策控制工具

1.調高證券市場融資比例與融券比例

2.延長銀行消費貸款還本付息年限

3.道德勸說,鼓勵銀行多放款,少計較風險

4.開放部分禁制貸款項目,或擴大信用額度

主要具體措施

控制貨币發行

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币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币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币供應量。

對政府的貸款

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币供應量,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改變存款準備金率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準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調整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币供應量。

選擇性信用管制

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别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産信用管理。

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銀行采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幹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最終目标

定義

貨币政策的最終目标,指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币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反映了社會經濟對貨币政策的客觀要求。

目标

貨币政策的最終目标,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