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

楹聯

對聯
楹聯始于桃符。梁章钜在《楹聯叢話》中說:"嘗聞紀文達師言:楹聯始于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但宋以來,春帖子多用絕句,其必以對語、朱箋書之者,則不知始于何時也。楹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清代是楹聯文學的全盛時期。又叫對聯,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因古時多懸挂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楹聯相傳起于五代後蜀主孟昶。楹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 中文名:楹聯
  • 外文名:
  • 拼音:
  • 近義詞:
  • 反義詞:
  • 英文名:sodkli
  • 别名:對子、對聯
  • 屬性:文學、藝術
  • 分類:傳統文化
  • 應用:廣泛
  • 起源:秦代
  • 雛形:桃符

基本簡介

楹聯又稱對聯,因古時多懸挂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俪辭、聯語、門對等通稱,故以“對聯”稱之,則開始于明代。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緻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内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楹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着重大價值。

曆史沿革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潭婵雪根據敦煌遺書斯坦因劫經0610卷背面有"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福慶初新,壽祿延長/又:三陽□始,四序來祥/福延新日,慶壽無疆/立春曰: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五福除三禍,萬古□百殃/立春□戶上,富貴子孫昌/又:三陽始布,四猛初開/□□故往,逐吉新來/年年多慶,月月無災/雞□辟惡,燕複宜财/門神護衛,厲鬼藏埋/書門左右,吾傥康哉",認為楹聯産生于晚唐以前(《我國最早的楹聯》,1991年第4期《文史知識》)。

其實,口頭上的對對子,詩文中的對偶句,還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年代。例如,《晉書》載:陸雲與荀隐鶴第一次見面時,互報姓名"雲間陸士龍/日下荀隐鶴"。《詩經·采薇》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常常為人們所樂道。但隻能說,對偶是我國詩文的特色,不能說楹聯起源于那個時代。

楹聯最早從骈文脫穎而出。"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00101/11100)一聯,用的就是骈文句式。節奏在"年"(0)、"慶"(1)字和"節"(1)、"春"(0)字上。"新年"對"嘉節","餘慶"對"長春",對仗工麗。如果不了解早期對聯的這種情況,用律詩句式(00011/11100)衡量,認為"餘"(0)字違律,那是極大的誤解。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聯,允許相同虛字相對。例如:朱熹松溪縣明倫堂聯"學成君子,如麟鳳之為祥,龍虎之為變/德在生民,如雨露之為澤,而雷霆之為威"。

同時也已将骈文句式和律詩句式結合起來。例如:朱熹"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魚川地脈,挹将月向水邊吞"(1100,1100011/0011,0011100)一聯。骈文句式在長聯中占主要地位,不過相同虛字相對的現象越來越少見了。律詩句式在五言聯、七言聯以及長聯的五言、七言句中占絕對優勢。

曆史由來

春聯之設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梁章钜在《楹聯叢話》中引用《簪雲樓雜說》雲:"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時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偶見一家獨無之,詢知為醃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為大書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投筆徑去。嗣太祖複出,不見懸挂,因問故。答雲:知是禦書,高懸中堂,燃香祝聖,為獻歲之瑞。太祖大喜,赉銀三十兩,俾遷業焉。"由此可見,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對形成春節貼春聯的風俗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清康熙六十壽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壽辰(1790年)兩次重大慶祝活動是宮廷楹聯創作的高潮。雖然多數是"潤色洪業,鼓吹承平"之作,由于"皆出當時名公碩彥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嚴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聯結構的規範化。這一點似乎尚未被人們重視。

有清一代是楹聯文學的全盛時期。南懷瑾先生早已将"清對聯"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并論,從事清代文學史研究的趙雨先生也認為,"清代的主流文體是楹聯"(趙雨《走向對仗的漢語言文學--清對聯》,《對聯》2000年第5号)。

我們認為,孫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和梁章钜的《楹聯叢話》(1840年)是清代楹聯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标志着楹聯已經成為可以與詩詞曲賦骈文分庭抗禮、媲美争妍的獨立文體。

從此,文人學士以楹聯贈答,用對聯作文字遊戲,成為一時風尚。以春聯、壽聯、挽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等為形式的對聯文化已成為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流風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陳寅恪出題"孫行者"求對,周祖谟對以"胡适之",至今傳為美談。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随着改革開放深入人心,楹聯也以新的面貌開始複興。1984年成立中國楹聯學會,1985年創辦《對聯·民間對聯故事》,1987年創辦《中國楹聯報》,地方楹聯組織的發展如雨後春筍。從此形成了群衆性的對聯創作和理論研究新風尚。

楹聯舉例

(Some Examples)

學士青蓮尚書紅杏

中郎綠绮太史黃庭

這是舊北京的一副門聯(冰心《春節憶春聯》,1985年2月22日《北京晚報》),以青、紅、綠、黃四種色彩代表古代四位名人。“學士青蓮”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号青蓮居士,翰林院學士。“尚書紅杏”是宋朝尚書宋祁,因寫了“紅杏枝頭春意鬧”詞句而聞名。“中郎綠绮”是漢朝官拜中書郎的蔡邕,精音律、善鼓琴,綠绮,古琴名。“太史黃庭”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會嵇内史,曾寫過《黃庭外景經》。此聯對仗工麗,寓意典雅,精妙絕倫,過目不忘。

我本楚狂人五嶽尋山不辭遠

地猶鄒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

這是清彭玉麟遊泰山集句聯(梁羽生《名聯談趣》565條)。上聯用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句,下聯用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歎之》和杜甫《登樓》句。彭是湖南人,湘軍水師統帥之一。當時太平軍已失敗,但内憂外患依然如故,故有此種複雜心情。此聯對仗工整,古為今用,天衣無縫,是集句聯的大手筆。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

這是郭沫若題李清照紀念堂聯(顧平旦、常江、曾保泉《名聯鑒賞詞典》第71頁)。上聯描述李清照故居的優美環境,下聯突出李清照和她丈夫趙明誠的傳世之作以及李清照的文學風格。此聯文字流暢,意義深長,寥寥數語,表達了對一代女詞家的懷念與崇敬之心。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子風爾且慢行

碧澥傾春黃金買夜寒食清明都過了杜鵑道不如歸去流莺說少住為佳

這是上海嘉定花神廟聯(《名聯鑒賞詞典》第104頁)。此聯采用詞和曲的語言撰寫,與花神的主題情景交融,曼語麗辭,令人心馳神往。

順便說一下,古文是不加标點的,實際生活中的楹聯也不加标點。因此,學楹聯,就要習慣看不加标點的楹聯。楹聯不僅上下聯互相對仗,而且有同邊自對的字、句,規律很明縣,反複讀幾遍,不難斷句。

定義

(Definition)

楹聯是對聯的雅稱,用以強調其文學性質。對聯是楹聯的泛稱,可以包括文字遊戲。在一般情況下兩者可以通用。

對聯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也就是說,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聯文是有意義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對仗要工整;對聯是獨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這些條件的就是對聯,否則就不是對聯。律詩或骈文中的對仗句,隻有在脫離律詩或骈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

1、我們沒有把上下聯在意義上互相依存的要求(這是一般對聯都應滿足的要求)寫入定義,隻是為了承認“無情對”也是對聯。例如: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這副對聯平仄合律,逐字相對,絕對工整,上下聯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聯在意義上毫不相幹。上聯是一種酒名,即三星牌白蘭地酒。下聯是江南五月陰雨連綿的天氣,也是梅子熟了的季節。據說是為了給“三星白蘭地”做廣告,故意出下聯征對。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2、我們也沒有把現代句法概念寫入定義,因為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句”(pause)的概念,與白話文或英語中“句子”(sentence)的概念不同。有些對聯很難說是意義完整的句子。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這副隐字諷刺謎聯,上聯不成句子,下聯不成句子,合起來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聯有含義,下聯有含義,合起來意義更明顯(忘八/無恥)。因此,我們隻需要知道這副對聯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義就行,沒有必要進行深入的語法分析。楹聯,與詩、詞、曲、賦、骈文一樣,屬于古典文學範疇。楹聯的基本句式來自骈文和律詩。用現代語法來分析楹聯結構,是當前楹聯教學的一大誤區。因為楹聯結構是聲律結構,不是語法結構,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兩者是一緻的。楹聯語法(或文法)與一般語法(或文法)并無多大差别,無庸多說。下面談到的“句”,是指詩詞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讀”,不是現代語法中的“句子”。

楹聯創作

楹聯

(Writing Couplets)

楹聯創作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平仄合律是基礎,不合律的對聯就是不合格的對聯。對仗工整是關鍵,對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隻能濫竽充數。文意切題是目的,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題,就是無的放矢,甚至會産生相反的效果。

平仄合律(Level Tone vs.Oblique Tone)

詩有格律,詞有譜,曲有調名。古人雖未制定聯律,但律在聯中。由于對聯長短不限,結構複雜,人們對聯律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常見的楹聯大都在二三十字以内,并非越長越好。因此,這裡主要談楹聯的基本句式和最佳楹聯結構,把我們的理解公諸同好,以求達到共識。

楹聯與其他文體的區别在于結構。楹聯結構是聲律結構,不是語法結構,亦即句内和句間的平仄序列關系。因為楹聯基本句式來自律詩和骈文,先了解律詩和骈文的句式結構是有益的。

律詩句式

(Patterns of Regulated Verse)

七言律詩有以下四種結構,用“0”為平,“1”為仄表示,就是:

0011100/1100110/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1100110/001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

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0011001/1100110

七言律詩要求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分别構成七言聯,因此隻有句腳上仄下平的情況,例如李商隐七律《無題》一詩中的對仗句:

0011001/1100110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100011/0011100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五言律詩也有四種結構,隻要把上面每個七言句去掉前兩位就行:

11100/00110/00011/11100/11001/00110/00011/11100

11001/00110/00011/11100/11001/00110/00011/11100

00110/11100/11001/00110/00011/11100/11001/00110

00011/11100/11001/00110/00011/11100/11001/00110

五言律詩要求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分别構成五言聯,如杜甫五律《春望》一詩中的對仗句:

00011/11100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11001/00110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律詩平仄具體要求,請參考王力《詩詞格律》,不再多說。

骈文句式

(Patterns of Parallel Prose)

骈文不像律詩那樣有固定的言數和句數,而且不需要押韻;但有固定的句式,主要是四言句和六言句,也有增加一字成五言句或七言句的。其對仗限于兩句之内,在非節奏點上平仄不拘。骈文句腳既有上仄下平,也有上平下仄。為了方便,隻舉王勃《滕王閣序》一文為例:

1100/0011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0011/1100虹消雨霁/彩澈雲衢

00-1100/11-0011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0011,1100/1100,0011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1100,0011/0011,1100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魅。喜托龍門

0011,00-1100/1100,11-0011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虛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1100-11,1100/0011-00,0011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2.1.3楹聯句式(Patterns of Couplet)

我們所說的楹聯句式是規範化的句式,在實際使用時非節奏點的平仄不拘。

楹聯的四言句式和六言句式來自骈文,可以構成四言聯和六言聯:

四言:0011/1100(正格)以文會友/與古為徒(丁上左)

1100/0011(變格)唯楚有材/于斯為盛(嶽麓書院聯)

六言:110011/001100(正格)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董其昌)

001100/110011(變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中山)

楹聯的五言和七言句式來自律詩,可以構成兩種類型的五言聯和七言聯:

五言A型:11001/00110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鄭闆橋)

五言B型:00011/11100若問梅消息/須待鶴歸來

七言A型;0011001/1100110春風阆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趙子昂)

七言B型:1100011/0011100東漢文章留片玉/西泠翰墨著千秋(朱景彜)

A、B兩型在律詩中缺一不可,但在楹聯中有一足矣。由于B型句式接近骈文句式,結構簡單,便于組合,在組合時以選用B型撰聯為佳。

楹聯還從詩詞曲賦骈文,引進一言、二言、三言句式(通常用作領、襯字),從而形成包括一言至七言的最佳對聯句式體系(三言有兩種類型):

1/0,11/00,001/110,011/100,0011/1100,00011/11100,

110011/001100,1100011/0011100

有了這些句式,就可以根據需要,組成一定長度的楹聯。

最佳結構

(The Optimum Structure of Couplets)

每邊一句者,分别用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句式自身;每邊兩句者,用四言句式分别與自身以及五言、六言、七言句式,按句腳上仄下平要求,兩兩組合,就可以得到如下最佳結構。按照最佳結構撰聯,就像做詩填祠一樣,随心所欲,不逾規矩。因為在非節奏點上,可平可仄,實際上仍有很大靈活性。在熟練運用之後,就可以按四言模式的句腳安排,增加句數,增加領、襯字,平仄自然合律。

下面是最佳楹聯結構的舉例:

四言聯0011/1100望洋興歎/與鬼為鄰(徐桐)

五言聯00011/11100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摘宋之問詩句)

六言聯110011/001100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邊(紹興東湖聯)

七言聯1100011/0011100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孫星衍)

八言聯1100,0011/0011,1100

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郭沫若杜甫草堂聯)

九言聯1100,00011/0011,11100

花雨能仁,祝嵩齡億載/昙枝普茂,鞏海甸三乘(《萬壽聖典》)

11100,0011/00011,1100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國家期得士,桃李無言(彭元瑞)

十言聯1100,110011/0011,001100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迹/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泰山南天門)

001100,0011/110011,1100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流風于遺像,萬古清高(武侯祠聯)

十一言聯1100,1100011/0011,00111000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屈原祠聯)

11100,110011/00011,001100

八百裡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台(徐文長)

十二言聯11100,1100011/00011,0011100

我去太匆匆,騎鶴仙人還送客/茲遊良眷眷,落梅時節且登樓(錢楷)

長聯句腳安排

(Arrangement of Pause-tones in Long Couplet)

按傳統觀點,每邊11字以上就稱長聯(曹雪芹),“最多也不過二三十餘字而止”(梁章钜),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楹聯的優勢在于言簡意赅,賞心悅目,适合懸挂,不宜太長。七言(1100011/0011100)是律詩句式,八言(1100,0011/0011,1100)是骈文句式。骈文和律詩句式的結合以十一言(1100,1100011/0011,0011100)為典型,标志着楹聯有了不同律詩和骈文的結構,故以此分界,稱為長聯,是合理的。至于勝地壯觀,高樓大廈,二三十餘字的長聯也足夠了。因此,不妨把更長的對聯稱為“超長聯”。

長聯結構比較複雜,但可以将句腳安排簡化為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的句腳安排。例如:

由兩個句式組成的對聯,句腳安排為:——0,——1/——1,——0

由三個句式組成的對聯,句腳安排為:——0,——0,——1/——1,——1,——0或——0,——1,——1/——1,——0,——0

由四個句式組成的對聯,句腳安排為:——1,——0,——0,——1/——0,——1,——1,——0

以此類推。當然每句不一定是四言,還可以加領、襯字。可以靈活應用。但大體上是這樣一種模式。這樣的句腳安排,主要出于長聯同邊自對的需要。

對仗工整(Parallelism)

對仗是楹聯的基本特征,沒有對仗就沒有對聯。楹聯創作必須在對仗上下功夫。律詩對仗限于兩句之間,一般用在颔聯和頸聯,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允許重複。骈文對仗擴大到前兩句和後兩句之間,允許同位虛字相重。楹聯對仗的嚴格要求不亞于律詩,而且将長聯同邊自對的形式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同類詞相對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中的一副對聯,非常工整。同類詞相對是對仗的基本原則。該聯“真”,“假”,“有”,“無”,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學名詞。“作”,“為”是詞意相近動詞。“時”和“處”在語法上是副詞,在字面上“時”又可理解為“時間”,“處”又可理解為“空間”。“亦”,“還”在字面上是詞意相近的副詞,在語法上可視為省略了動詞“是”。但必須了解其中還有句内自對自重,“真”對“假”,“有”對“無”是反對,而且都重用一次,這才是此聯的精華所在。

在談到對仗時,人們常常作語法分析,以便說明“詞性相同”或語法結構”相同。但是過分強調語法分析,有時也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王力在談詩詞格律說,“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為對仗,這是正格。

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詩詞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隻要求字面相對,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詩詞格律》第127頁)這對于楹聯的對仗也是正确的。楹聯是觀賞性很強的藝術,所以有時隻要求字面相對,即同類詞相對,特别要求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有些同類詞可供選擇的範圍較小,如數字,人名,地名,書名,動物名,植物名等等,不要輕易超出範圍。特别要指出,隻要自對工整,互對不必要求詞性相同。

忌合掌

生意興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達三江

此聯為舊時商店通用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聲中“恭喜發财”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

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達三江“是一個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聯一共才14字,其中6個字隻能當3個字用,豈不可惜。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決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信息,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報家音“對”傳吉語“,”發祥光”對“騰瑞氣“雖可強調喜慶或強盛氣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

袁枚在《随園詩話》中提到“黃星岩随園偶成雲:山如屏立當窗見/路似蛇旋隔竹看。厲樊榭詠崇先寺雲:花明正要微陰襯/路轉多從隔竹看。二人不謀而合。然黃不如厲者,以如字與似字犯重。竹垞為放翁摘出百餘句,後人常以為戒。“(《随園詩話》卷五,二二)這段話說明在詩中對仗要避免同義詞相對,用”似“對”如“,雖字形字音不同,但字義相同,亦不可取。這似乎有點苛求,連大詩人也難免的事,我輩怎能不犯?但應該看到,要避免合掌,就要從避免同義詞相對做起。

反對為優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這是梁章钜因編輯《滄浪亭志》而獲得的集句聯,上聯系歐陽修句,下聯系蘇舜欽句,皆滄浪亭本事。

此聯用了反義詞“有”對“無”,“皆有情”對“本無價”,含義是,清風明月到處都有,但對俗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本為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裡,都成了有情之物,對比強烈。說“近水遙山”對“清風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對工整,即“遙山”對“近水”,“明月”對“清風”十分工整,而且“近水”與“遙山”是反對,更有情趣。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又說“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文心雕龍》卷七麗辭第三十五)。“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說:雖義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歸。這是對仗的精義。春聯“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來”(《名聯談趣》289條),上聯的冷淡,反襯出下聯的熱鬧,也是“反對為優”的好例子。

句中自對

翠翠紅紅處處莺莺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這是西湖花神廟舊聯(《楹聯叢話》卷六),由四言六言兩句合成。紅對翠,燕對莺,雨對風,朝對暮,都是句中疊字自對,而且全聯用疊字。由此可見,隻要句中自對都是工對,全聯一定是工對。

必須重申,本文所說的“句”,不是現代語法中的“句子”(sentence),而是古文中“句讀”或詩詞中“句式”的“句”(pause)。此聯在語法結構上是一句,在聲律結構上是兩句(四言與六言組合)。五言聯或七言聯隻有句中自對。兩句或兩句以上,不僅有句中自對,而且有句間自對,或稱同邊自對。

同邊自對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後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這是阮元題杭州府貢院聯,由三個四言句加一領字(正/看)組成。貢院是考舉人的場所。上聯講考試的季節很美,考試時文思潮湧,下筆千言,個個都有中舉的希望。“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廳”之意,即讀書,應試,做官。下聯講考試的地方很美,考完後不管成績如何,應該放松一下,去西湖賞月,錢塘觀潮。用詩一般的語言給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實在高明。此聯“桂子香時,槐花黃後”和“西湖月滿,東浙潮來”分别都是同邊自對,有極大的藝術魅力。

從短聯的句中自對,發展到長聯的同邊自對,是對聯發展的重要标志。

同邊自對是長聯的基本形式,陸偉廉先生對同邊自對理論有卓越的貢獻,他說“對仗是對聯的靈魂、精髓,無對仗即沒有對聯,不懂對仗就無法撰寫、欣賞、評論和研究對聯”,又說“如把兩邊相對比為對聯藝術的皇冠,同邊自對則可比為皇冠上之鑽石。”(陸偉廉《對聯經》第171-172頁)

相重相對

名滿天下不曾出戶一步

言滿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聯挂在清代錢湘靈室中,為三峰釋碩揆所書。梁章钜稱:“《柳南随筆》載:錢湘靈陸燦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當石梅之下,松陰岚翠,如眉臨目。先生兀坐其中,擁書萬卷,咿唔不辍。過其門者往往駐足觇伺,流連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聯”如上(《楹聯叢話》卷一)。

錢陸燦,常熟人,字湘靈,号圓沙,順治舉人。好藏書,教授常州、金陵間,從遊甚衆。康熙中徐乾學等為耆年會,陸燦年八十四,齒尊名高,會中人皆兄事之。有《調運齋集》。此聯應作于清初,從語氣看,不像自撰。十言聯中重了七字,亦少見。說明順治康熙年間的楹聯仍允許同位相重,現在不會有人再做這種楹聯了。

對聯的基本規律是“重”與“對”,由“相重相對”發展為“自重自對”。

自重自對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這是明荊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罷官後,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時所寫的門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論語·衛靈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聯用語,出自經典,但已經改寫,故不是集句。妙在莊重中有調侃,不言中有牢騷。上下聯各有三字重複一次,可以加強語氣。自重自對遠比相重相對高明,自然成為楹聯的發展方向。

文意切題

(Keep to the subject)

楹聯與其他文體的區别之一是:楹聯表面上無題,實際上有題。

楹聯是張貼、懸挂、書寫、銘刻在實體上的,成為室内環境或名勝古迹的組成部分,因此題目不言而喻。

《紅樓夢》第五回講,寶玉倦怠,欲睡中覺。當下秦可卿引一簇人來至上房内間,寶玉看見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及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後來大家來至秦氏卧房。剛至房中,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寶玉此時便覺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雲:“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這兩副對聯烘托出兩種室内環境,兩種個人風格。

對聯文意必須切題,也就是說要切人、切物、切時、切景。梁章钜在評論對聯時,常常用把切題作為優劣标準之一。

非孫夫人不可

思親淚落吳江冷

望帝魂歸蜀道難

這是徐文長題孫夫人祠聯(《楹聯叢話》卷六)。據陳壽《三國志》稱:“先主(劉備)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曹操)戰于赤壁,大破之。。。。。。琦(劉表長子劉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可見孫權将其妹嫁給劉備是鞏固孫劉聯盟的需要。此聯充分揭示出孫夫人感情上兩難的處境。字面上沒有孫夫人三個字,但字字都表達了孫夫人的感情,非常感人。

隻有武則天合适

六宮粉黛無顔色

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是武後廟集句聯(《楹聯叢話》卷十二)。上聯用白居易《長恨歌》中“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指武則天開始像楊貴妃一樣得寵。下聯用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中“九天阊闾開宮殿,萬國衣冠拜面旒”,指武則天後來當了女皇。慈禧太後“垂簾聽政”還算不了皇帝。所以,這副對聯在中國曆史上隻有送給武則天最合适。

虎丘花神廟不同于西湖花神廟

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夢

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裡山塘

這是蘇州虎丘花神廟聯。虎丘山在蘇州西北七裡,寒山寺在蘇州西十裡楓橋。一百八記鐘聲來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農。故雲吹香七裡山塘。梁章钜評曰:“卻移作西湖之花神廟聯不得”。

既寫花神又寫月老

廿四風吹開紅萼,悟蜂媒蝶使,總是因緣,香國無邊花有主

一百年系定赤繩,願濃李夭桃,都成眷屬,情天不老月常圓

這是魏滋伯題西湖花神月老祠聯。上聯寫花神,下聯寫月老。梁章钜評曰:“麗語柔詞,與題相稱”(《楹聯三話》卷上)。

彈冠相慶,還是不寒而栗

相逢盡是彈冠客

此去應無搔首人

清朝董邦達在北京理發店中寫了這副對聯,某親王大為贊賞,從此他的書畫聞名京師(《楹聯續話》卷四)。這副對聯好在既隐喻理發,又隐喻當官。梁沈約《郊居賦》有“或辭祿而反耕,或彈冠而來仕”。彈冠客就是當官者。宋陸遊《秋晚登城北門》有“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搔首是無可奈何之狀。理了發,當官有望,萬事如意,彈冠相慶。同樣是一副理發店對聯,卻使當官者不寒而栗:

磨厲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此聯相傳為石達開所作,這家理發店在廣西貴縣,是太平軍起義前的聯絡站。石達開寫這副對聯目的就是要引起豪傑之士的注意(《古今聯話》第32頁)。

實事求是

煉石補星辰兩月興工當萬曆缵禹之緒

鑿山振河海千年遺迹在三江于湯有光

這是徐文長撰紹興湯紹恩祠聯。紹興濱海,常有水患,明朝湯紹恩任紹興太守時創建應宿閘後解決了水患問題。故後人立祠紀念。此聯并不泛泛地歌功頌德,而是記載了當時的工程情況,可以當地方水利史讀。梁章钜評曰:“兩用成語,一切其事,一切其姓,越人每樂述之。”

上面分三個層次談楹聯作法。平仄是結構層、對仗是文字層,文意是思想層。其實三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先講平仄,再講對仗,最後講文意。撰聯時剛好相反,首先要立意,跟據内容确定形式,選擇相應的最佳結構,然後按照調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慮對句。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對仗可反複調整,甚至可以推倒重來,重新選擇最佳結構,直到滿意為止。在征聯情況下,除出句已确定不可更改外,其他也一樣。

1.四言通用聯:

三賢世胄;萬石家門。

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騎都尉秦彭,字伯平,茂陵人。北征匈奴屢立戰功。後為太守,有善政。本聯系時人對他的稱譽。

千門新日;萬石高風。

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騎都尉秦彭,字伯平,茂陵人。北征匈奴屢立戰功。後為太守,有善政。本聯系時人對他的稱譽。

蘇門學士;蜀吏辯才。

上聯典出北宋詞人秦觀,字少遊、太虛,号淮海居士,高郵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

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認為是元祐黨人,紹聖後多次遭貶谪。文辭為蘇轼所賞識,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并稱為“蘇門四學士”。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談雅;詩風與詞相近。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下聯典出三國時蜀漢綿竹人秦宓,字子敕,少年時就有才華。劉備入益州後,将東征吳國時,他上書說“天時”不利,因此入獄。建興年間,諸葛亮領益州牧,選他為别駕中郎。吳國使者張溫來蜀,聽說他博學多才,要和他辯論,他對答如流,使張溫大為敬服。後官至大司農。

系承顼顓;望出太原。

全聯典指秦姓的源流和郡望。

淩煙列像;穴石結廬。

上聯典指唐朝初期的名将秦瓊,字叔寶,齊州曆城人。隋末跟從張須陀鎮壓李密等起義軍,後歸附李密,任帳内骠騎,李密敗後,曾跟從王世充,後投唐,随李世民擊敗宋金剛、王世充、窦建德等。官至左武衛大将軍,圖像畫于淩煙閣。下聯典指唐朝詩人秦系,字公緒,号東海釣客,越州會稽人。天寶末年考進士不中,隐居在剡溪,後在泉州南安九日山結廬,号南安居士。貞元年間曾官校書郎。與劉長卿、韋應物、顧況等人有唱和,詩作多表現隐逸閑适之情,風格簡談,有《秦公緒詩集》。

少遊文學;叔寶武功

上聯典指宋朝詞人秦觀,字少遊。下聯典指唐将秦瓊,字叔寶。

聖徒樂善;蜀史辯才。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秦非,孔子弟子,樂善慕道。下聯典指三國時期的秦宓,善辭令,時号“辯才”。

2.六言通用聯:

漢室将軍甲第;明朝都督人家。

秦良玉丈夫馬千乘,石柱馬氏宗祠聯。上聯指漢朝時期的馬援将軍;下聯指明朝時期的巾帼英雄、大都督秦良玉。

3.七言通用聯:

巾帼一人骁将略;錦袍帛帶仰官儀。

全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公元1574~1648年),四川忠州人。通文詞,善騎射。其夫馬千乘死後,代統其衆,所部号白杆兵。天啟元年,率兵北一抗擊後金,立下了功勳。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此聯為北宋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官秦觀(公元1049~1100年)自題卧房聯。

金印夙傳三世将;繡旗争認四川營。

此聯為清朝教育家李西讴《吊秦良玉四川營遺址》詩句聯。四川營為秦良玉兵營駐地,在今北京市内。

意将畫地成幽沼;勢拟驅山近小台。

全聯典出唐朝工部侍郎秦韬玉《亭台》詩句聯。秦韬玉,京兆人,有詩一卷。

女休行曾傳樂府;男子裝屢立戰功。

上聯典出秦氏女休,燕王的妻子,為宗族報仇,把仇人殺于市中,被捕入獄,後逢大赦得釋還。三國時期魏作家左延年據此寫有樂府發曲歌辭《秦女休行》。下聯說明代四川忠州人秦良玉,石砫宣撫使馬千乘的妻子,善騎射,常穿男子裝。馬千乘死後,她代其職務,所領部隊号稱“白杆兵”,天啟初年率兵北上抵禦後金(清),崇祯年間又曾入援京城。

4.八言以上通用聯:

祖位尚書,功高麟閣;孫成進士,應衍龍舒。

此聯為安徽省舒城五闆橋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該族秦鳳,明建文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下聯典指秦鳳的孫子秦民悅,字宗化,明代人,天順初進士,曆官廣平知府、南京吏部尚書。

創立天元法;芳名長留世;發明切脈術,妙手俱回春。

上聯典指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字古道,四川人。著有《數書九章》,創立天元法等。後以精于曆學而被薦于朝廷。下聯典指戰國時名醫秦越人,即扁鵲。渤海郡鄭人,創造切脈醫術,精通各科,遍遊各地行醫,醫名甚著,後因秦太醫妒忌而被害。

詞章隽爽,多棣萼才名之美;忠谠清貞,高後先直節之風。

上聯典出唐朝崇賢館學士秦景通,晉陵人。與弟玮俱有文名,皆精漢書。号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多出其門。下聯典指明代進士秦紘、秦鳌的事典(正直敢言,不畏權貴)。

博學宏才,俊逸詩名傳奕世;老年豪氣,清新雅韻破長城。

上聯典出漢朝郡上計掾秦嘉,隴西人,字士會,博學宏才,善詩,為東漢名詩人之一。他曾以詩與妻徐淑相贈答。下聯典出唐朝居士秦系,字公緒,會稽人。天寶末,避亂剡溪,後結廬于泉州南安九日山。号南安居士,亦号東海釣客。注《老子》,與劉長卿友善,以詩贈答。後漢東渡秣陵,年八十餘卒,見《唐書》。“長城”指劉長卿,号“五言長城”。

天水流長,好向上頭尋出處;石葛綿遠,共從根本做工夫。

此聯為湖南省塹圹秦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秦氏郡望為天水。下聯典指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人。跟從長桑君學醫,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用巫術治病。遍遊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越國為“帶下醫”(婦科),到周為“耳目痹醫”(五官科),入秦為“小兒醫”(兒科),享有極高名望。後因為秦武王診病,被秦國太醫令李醯妒忌殺害。“石葛”,草藥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