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

日本東京私立大學
早稻田大學 (日文:早稲田大學, 平假名:わせだだいがく,英文:Waseda University),簡稱早大,是本部設在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私立大學。與慶應大學并稱“日本私立雙雄”。其前身是1882年大隈重信設立的東京專門學校。一個具有濃厚田園色彩的校名,它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1882年伴随着“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東京專門學校誕生在東京郊區的一片稻田裡。而今,早稻田大學已風雨走過132年,發展成為一所完整的綜合性大學。1901年改稱早稻田大學,當時同時設置了專科部和大學部。1949年的學制改革,該校随之成為新制大學。早稻田大學是日本極負盛名最為頂尖的高等私立大學。[1]
    中文名:早稻田大學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石橋湛山、村上春樹、江戶川亂步 知名教師: 别名:わせだだいがく 創建時間:1882 類型:私立大學 現任校長:鐮田薰 所屬地區:日本,東京 主要院系:政治經濟學,理工學,法學,文學等

學校概況

早稻田大學,一個具有濃厚田園色彩的校名,它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1882年伴随着“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東京專門學校誕生在東京郊區的一片稻田裡。而今,早稻田大學已風雨走過125年,發展成為一所完整的綜合性大學。

早稻田大學共有5處校區。由地處東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附近的西早稻田校區(本部)、戶山校區、北九州校區、大久保校區和30公裡以外的所澤校園構成。各個校區不僅風景秀麗,大樓林立,而且教學設備齊全,體育活動設施完善。

創始人大隈重信以“學問的獨立”、“知識的實際應用”以及“造就模範國民”為辦校方針,主張自由探讨學術,提倡獨創的鑽研精神,培養具有實際應用知識并在國際事務中具有廣泛活動能力的人才。反對當時高等學校隻用外語授課的做法,堅持用該國語教學。

設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院。大學本科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學、商學、社會科學、教育學、文學,文化構想學,基幹理工、創造理工、先進理工、人類科學、運動科學、國際教養等13個學部。研究生院有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文學、商學、社會科學、理工學、教育學等20個研究科。附設圖書館、戲劇博物館、産業經營研究所、比較法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鑄物研究所、大學史編纂所、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電子計算機研究室等機構。另有高等學院、專門學校、實業學校、高中和初中等附屬學校。

學校規模

校區規模

早稻田大學共有5處校區。由地處東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附近的早稻田校區(本部)、戶山校區、北九州校區、、西早稻田(理工校區)、尖端生命醫科學中心以及所澤校區構成。各個校區不僅風景秀麗,大樓林立,而且教學設備齊全,體育活動設施完善。

早稻田校區(Waseda Campus)

西早稻田校區(Nishiwaseda Campus)

北九州校區(Kitakyushu Campus)

本莊校區(Honjo Campus)

所澤校區(Tokorozawa Campus)

戶山校區(Toyama Campus)

尖端生命醫科學中心(TWIns)

圖書館

早稻田大學以中央圖書館為核心,共擁有30座圖書館。藏書總數5566016冊(截至2012年3月)期刊53623種(截至2012年),2011年利用總人次為959829人次。早稻田大學擁有巨大的藏書量,也擁有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所有領域的學術信息都實現了在線搜索。圖書目錄數據庫被世界最大的圖書目錄利用機關OCLC(Online Library Center:本部在美國)所采用,供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所利用。

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内藏有很多記錄戰前日本曆史與文學的重要資料。部分資料早大圖書館為唯一藏處(甚至在國立國會図書館無副本)。其中包含國寶2件、重要文化财産5套(187件)。部分珍貴藏品包括宗祇等人的連歌手稿,現代日本法系統建成資料,江戶晚期日本語書籍,早期近代日本的社會統計資料,野口一太郎捐贈的清代文學原本,下村正太郎捐贈的明史抄本等。

早稻田大學的圖書館藏書總數約450萬冊,利用者達180萬人次,圖書館擁有許多國寶級圖書,圖書館的服務項目也非常多,設有影像、複制、微縮等多種服務,成為輔助教學和自學的場所。圖書館的地下書庫中采用了自動取書設備,隻要在電腦上敲出所要書的名稱,地下書庫的機械手就自動将書取出。而這一先進的技術正屬于目前的研究熱點—人工智能技術。

大隈講堂與座像

大隈重信于1922年1月10日去世後,為了紀念他而展開了一連串的建設。

三樓的大講堂共有1,435個觀衆席,地下一樓的第二講堂共有382個觀衆席。講堂的左側有約七樓高的鐘樓。此鐘樓的高度(125英尺,約38公尺)是由大隈重信的「人生125歲」論說而定的。塔上的鐘是日本第一個使用四個大小不一合聲而成的鐘,此鐘每天響6次。

1999年4月,大隈講堂被列入第一号的「東京都曆史建築物」,第二号為舊圖書館。

2007年12月4日大隈講堂被指定為國家的重要文化建築。

銅像的大隈先生穿着正規禮服,制作者是小倉惣次郎,鑄造者是鈴木長吉,于明治40年(1907年)大學建校25周年 校慶時建立的。朝倉文夫再 塑造了一所銅像,并在昭和7年(1932年)10月大學建校50周年之際落成揭幕。

創始人大隈重信以“學問的獨立”、“知識的實際應用”以及“造就模範國民”為辦校方針,主張自由探讨學術,提倡獨創的鑽研精神,培養具有實際應用知識并在國際事務中具有廣泛活動能力的人才。

網絡資源

建立适應信息化社會的全校性的信息利用環境。

校内的情報中心-媒體網絡中心(MNC),在為全校5萬名學生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媒體環境的同時,也擔負起電腦基礎知識的教育工作。既開設有“新生電腦講座”,“網絡入門”等基礎講座,也有“編程”,“統計處理”及“情報化社會論”等培養信息應變能力的講座。在全校範圍内,除各個系擁有的電腦室外,MNC也提供了可供全校利用的終端室。在西早稻田的校園裡,還開設有可供24小時利用的電腦自習室。

發展曆程

早大創立者大隈重信與教育家福澤谕吉之間的關系不佳。福澤認為大隈是“任性的政治家”,大隈則認為福澤是“關在象牙塔的學者”,兩人一直都避免相互碰面。某次雜志的編輯在事先不告知對方的狀況下讓兩人出席酒宴,結果幾杯酒下肚之後,兩人竟然彼此意氣投合。大隈對福澤說“我還真是羨慕福澤先生您啊,可以被無數前程遠大的學子們圍繞着”。福澤笑說“您要不要也試着辦學校啊?”這成為早稻田大學創立的契機。

1881:由因政變而下野的原日本内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創立東京專門學校。設有政治經濟學科、法學科、理學科、英學科。

1890:開辦文學專業

1893:文學專業開辦了研究生課程

1900:用剛創立的國外留學基金,第一次送教員去歐美留學

1902:大學圖書館落成

大學規模擴大,并更名為早稻田大學。設有政治經濟學院,法學院和文學院,7個專科 以及一個單獨的研究生院。

1903:設置高等師範部

1904:根據專門學校法案,大學開辦了商學專科

成為高等教授機關的舊制專門學校。

1905:開辦了中國清朝留學生部(1910年結束)

1911:開辦理工學部,德川俊賢捐資3000萬日元修建理工部學院區

1920:由剛頒布的大學法案特許,成立了政治經濟學院,法律學院,文學院,商學院,理工學院,商學院的專科并新成立了3年課程的高中。

1922:大學的創辦人大隈重信去世

1925:新的大學圖書館和學生會堂落成

1927:大隈講堂落成

1928:坪内博士紀念演劇博物館落成

1933:行政管理樓,體育館,電視實驗室落成

1938:各務紀念材料科技研究所落成

1939:導入男女生同校制

1940:理工綜合研究中心落成

成立了社會科學院

1945:天皇贈品紀念會堂,大隈講堂員工俱樂部,第一高中大樓,理工研究實驗室被空襲而起火燒毀。

戰後重建和修繕工作開始

1949:為了配合新的教育法,11個學院實行了四年大學制。

早稻田高中成了附屬學校。

1951:6個學院根據新的教育計劃成立了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課程)。包括一個是人間科學研究生院,一個是理工學研究生院的兩座新大樓落成

1953:開辦了研究生院博士課程

1956:系統科學研究所成立

1958:高級教師培訓班成立。比較法研究所成立

1959:信息中心成立

1962:語言教育研究所成立

1963:設置國際部

1966:開辦了社會科學院(夜校)

1968:廢除了理工學院的夜校課程

1973:廢除了政治經濟學,法學和商學院的夜校

1974:成立了産業經營研究所

1978: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研究所

1981:成立了終身教育中心

1982:早稻田本莊附屬高中成立。第一個百年校慶。

1987:人間科學院成立

人間綜合研究中心成立

1988:日語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1990:開辦教育學研究生院

成立獎學金信息中心

1991:人間科學研究生院成立

1993:理工綜合研究中心成立

1994:社會科學研究生院成立

1996:把信息中心和其他從事信息系統工作的機構合并在一起,成立媒體網絡中心

1997:以社會科學院和系統科學院為前身,成立了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

1998:開辦了亞洲太平洋研究生院

會津八一紀念博物館成立

成立了國際信息通訊研究中心

成立了教育綜合研究所

1999:成立1999人類服務中心

2000:成立了國際信息通訊研究生院

成立了開放教育中心

成立了九州實驗室,理工綜合研究中心

2001:開辦了日語教育研究生院

成立了藝術學校,取代了原技術學院

學生會大樓(戶山校園)落成

成立了綜合研究組織

成立了研究開發中心

2002:成立了遠程教育中心

成立了平山郁夫紀念志願者中心

2003:設立體育科學研究科、信息生産系統研究科、大隈公共管理學研究科。設立亞細亞太平洋研究科(MOT)。設立人間科學系通信教育課程。設立川口藝術學校。

2004:設立國際學院。設立政治經濟學系國際政治經濟科。設立早稻田法務研究生院。設立金融會計研究生院

2005:設立會計學研究生院。

2006:設立運動科學研究生院。

2007:将第一、第二文學系再編為文學構想學系、文學系。将理工學系再編為基幹理工學系、創造理工學系、先進理工學系。

創立125周年:早稻田大學于1882年10月21日以「東京專門學校」之名成立。在這之前,位于早稻田的部分為「早稻田學校」,位于戶冢的部分稱「戶冢學校」。在1892年人們開始稱它為「早稻田學校」。在1902年9月2日獲準改制為「早稻田大學」。 

學校文化

校徽

最早學生制服上就繡有類似校徽的圖樣,它真正的由來我們不得而知。早稻田大學在成立20周年時,把上述的圖樣定為正 式的校徽。但當初徽章的形狀是呈圓形。四年後,重新設計了以漢字「大學」為主,稻穗圍繞兩旁的校徽。直到成立100周年時才正式統一「大學」的字型、絲帶 結、稻穗的葉數,成為現今的校徽。您知道稻穗的葉數實際共有19片嗎鳚據說是因為在19世紀時創校,而且創立年1882的數字正好是19,所以決定用19 片稻穗葉來紀念。其他的原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100年來,早稻田大學培養了衆多的政界、經濟界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陳獨秀,李大钊,廖仲恺,廖承志,宋教仁,彭湃、石橋湛山、北原白秋、坪内逍遙、福田康夫、江戶川亂步、村上春樹、菅野洋子、吉野弘幸、大河内一樓、悠木碧等。

前任日本首相(日本第95位首相)野田佳彥也畢業于早稻田大學。

校歌

日本著名三大校歌之一--《西北之都》

相馬禦風 作詞 東儀鐵笛 作曲

一、

都之西北 早稲田的森林

高聳的瓦舍 我們 的母校

知悉平日我們的抱負

進取的精神 學習獨立

不忘現世 久遠的理想

看吧 我們光芒的前途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二、

古今東西 文化的潮流

掀起旋渦 大島國的

偉大使命 一肩擔負

我們的前途 絕無窮途

終究久遠 理想的憧憬

既将光輝滿布于天下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三、

看啊那裡 常磐的森林

心之故鄉 我們的母校

聚集又離散 人雖有変

仰望不変的 理想之光

一起同聲 響徹天空

贊揚我們的母校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早稻田

學校社團

早稻田大學的學生活動極為豐富,全校有逾2500個社團。以棒球和橄榄球為代表的各個體育部在各種比賽中取得傲人的成績(早大教師飛田穗洲先生最先将棒球引入日本),為觀衆留下了許多精彩和感動的回憶。其中早大與應慶義塾大學的棒球賽還被排成電影《最後的早慶戰》,成為日本當代文化的一部分。學校下設的平山郁夫紀念志願者活動中心(WAVOC)為日本最大的志願者活動組織,在日本國内與國外開展圍繞環境,教育,救災,發展等各個領域的志願者活動。

【俱樂部和社團】

從日本全國及海外聚集到早稻田大學的五萬名學生。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學生們在重視自由及自主性的學習和課餘生活中互相激勵。2500個學生團體和俱樂部是全國大學中數量最多的。

【娛樂活動】

參加日本學生和留學生共同舉辦活動,既豐富了課餘生活,也加深了中日學生的交流。每逢假期和中國的節日,還可以參加中國留學生會組織的活動。

學校影響力

學術影響力

早稻田大學在科學技術上一樣享有國際聲譽。愛因斯坦就也曾在1922年11月訪問早稻田大學,并在校園中央的大隈銅像前露天講演。2005年比爾蓋茨到訪早大,演講并參與微軟研究院與理工學術院合作項目的啟動儀式。

早稻田大學是Universitas 21(大學的國際性協會)的創建成員之一,同時還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與東大,京大等同為日本文部科學省的globe30計劃的參與高校之一。早大同時為文部科學省的RU11重點支持高校。它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國際聲譽,在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商學,機器人研究,建築學,生理學,運動科學,計算機科學,微電子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控制論,人工智能,模糊識别,新聞傳播學,文學,戲劇表演,太平洋研究等學科與領域有着獨特的優勢。

學校排名

擔任日本首相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二。

戰後擔任日本兩院的議員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二。

戰後取得大律師資格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三。

國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 第3名

本當に強い大學(株式會社東洋経済新報社公布) 第2名

危ない大學・消える大學(高校入學難度分析)與東大,京大等高校同為最高等級SA級

在由朝日新聞公布的論文數統計中,早大在2005–2009年間位列第三。

全球排名

擔任世界500強企業CEO校友人數 全球第2名

社會科學大類

役に立つ大學ランキング 第1名

自然科學大類

役に立つ大學ランキング 第2名

國内MBA排名

全球教育商學院排名網國家商學院排名 第2名

《亞洲周刊》第2名

Eduniversal 第2名

Eduni MBA National 第2名

CPA Success National 第2名

工程學大類

QS university rankings第3名

役に立つ大學ランキング 第2名

建築學

朝日新聞 第2名

學院管理

展開嶄新的學術體制

學術院,為包含系統中的研究生院研究院大學部研究生院等的整個系統之決策機關,一邊作整體的掌握,一邊藉由學術院教授會作充分的審議,學術院長可以迅速地進行執行。

教學規則、大學校規、本科生院規則以及研究生院規則等的制定、修改或廢除以及運用等相關事項。

具體的審議事項,例如:有關以往本科生院教授會審議事項中的各本科生院學生的教學事項等,改成委托各個學術院教授會或本科生院營運委員會審議。

有關獨立研究院營運協議會不以本科生院作基礎的研究生院研究院(亞洲太平洋研究院、日本語言教育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院、全球信息及電信研究院、信息、生産及系統研究院、法學院 (法學研究院)、金融學研究院、會計學研究院、環境及能源工程研究院、教職研究院)稱為獨立研究院。自2009年4月起,所有的獨立研究院,都歸入某個學術院,設置獨立研究院營運協議會,作為讨論整個獨立研究院共同的重要事項的會議主體。

辦學宗旨

早稻田大學以追求學術的獨立,學術的活用、造就模範國民為建校宗旨。

追求「學術的獨立」是指強調研究和調查的自主性,并鼓勵有獨創性的研究,以提高學術水平。

提倡「學術的活用」是指努力培養應用知識的能力,并且以學術研究來促進文明的進步。

「造就模範國民」是指提倡尊重和建立每個人的個性,創造文明的家庭,提高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素質。同時,要培育在世界各地能夠施展才華的人才。

該教學宗旨在1913年的30周年校慶時确立并公布于世。

入學要求

幾乎所有的系和研究科都招收留學生,并為留學生準備了留學生特别選考制度。考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同時報考每個系。每個系的考試成績均具有獨立性,沒有絲毫影響。報考研究科的考生需要參加研究科入學考試。

院系設置

設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院。大學本科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學、商學、社會科學、教育學、文學,文化構想學,基幹理工、創造理工、先進理工、人類科學、運動科學、國際教養等13個學部。研究生院有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文學、商學、社會科學、理工學、教育學等20個研究科。附設圖書館、戲劇博物館、産業經營研究所、比較法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鑄物研究所、大學史編纂所、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電子計算機研究室等機構。另有高等學院、專門學校、實業學校、高中和初中等附屬學校。

專業介紹

學術院

政治經濟學術院

政治經濟學部

政治學研究科

經濟學研究科

公共經營大學院

法學學術院

法學部

法學研究科

法務研究科(法科大學院(Law School))

文學學術院

以早稻田大學原‘第一文學部’、‘第二文學部’為主體,于2007年整合、重組為‘文化構想學部’與‘文學部’。

文化構想學部

文學部

文學研究科

教育・總合科學學術院

教育學部

教育學研究科

商學學術院

商學部

商學研究科

财務金融研究科

會計研究科

理工學術院

以早稻田大學原“理工學部”、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為主體,于2007年改組為理工系三學部、大學院三研究科為中心的‘總合理工系’教育・研究機關。

基幹理工學部

創造理工學部

先進理工學部

基幹理工學研究科

先進理工學研究科

創造理工學研究科

情報生産系統研究科

環境能源研究科

社會科學總合學術院

社會科學部

社會科學研究科

人類科學學術院

人類科學部

人類科學研究科

運動科學學術院

運動科學部

運動科學研究科

國際教養學術院

國際教養學部

亞洲太平洋研究科

國際資訊通信研究科(Graduate School of Global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Studies)

附屬機構

日本語教育研究科

别科

日本語專修課程

學校成果

早稻田大學作為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A類頂尖校,RU11學術研究懇談會核心成員,亦是頂級研究型大學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員校之一。曆屆日本首相中就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學畢業生,國會議員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學。索尼、卡西歐、三星、任天堂、優衣庫等衆多著名公司的創始人及社長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學。至今為止,已有30位校友成為日本文學最高獎之芥川獎得主,居日本之首。

世界第一台雙足步行機器人便是由早稻田大學于1969年首先研制成功,行走最接近人類的雙足機器人,仍是由早稻田大學高西淳夫研究室研制的WABIAN系列機器人。

所獲榮譽

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203位。n

在2017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37位。n

2016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8位。n

QS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第26名(日本第二)n

日本上市企業就業排行榜列排名日本第6名。n

本當に強い大學(株式會社東洋經濟新報社公布)第6名n

擔任日本首相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2名。n

戰後擔任日本兩院的議員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2名。n

戰後取得大律師資格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2名。n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第3名n

在由朝日新聞公布的論文數統計中,早大在2005–2009年間位列第3名。n

在2016年的4ICU世界大學排名中,早稻田大學位列亞洲第51名(日本第四)

海外聯絡

早稻田大學緻力于同海外大學與學術機構簡曆合作關系。已與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60所大學與科研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早稻田大學和這些大學,機構針對學生的合作交流項目超過350個。每年有近3000名學生開展交流。主要的合作大學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帝國理工大學,巴黎政治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城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洛杉矶大學,布朗大學,悉尼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台灣大學,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

開設的針對本科生的長期交流項目包括與牛津大學合作的預碩士課程項目,與哥倫比亞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城大學,華盛頓大學合作的3+1“國際化領導能力培養項目”,以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台灣大學合作的“雙學位項目”。

學校還設有國際交流中心(ICC),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加深對異文化的理解,開展豐富的活動。

2007年4月12日,早稻田大學和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之間簽署了關于“關于孔子學院設立的協議書”,設立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由早稻田大學和中國頂尖的北京大學共同負責運營,在2003年設立的早稻田大學--北京大學共同教育研究機構框架内開展培養研究人員事業邀請著名學者事業日中學術共同研究事業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講義錄出版事業等方面工作。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最著名的綜合性私立大學,是日本社會精英的搖籃。該校畢業生遍及媒體、政界及學界,前任首相福田康夫、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等都畢業于該校。許多中國現代人物如李大钊、彭湃、廖承志等,都曾在早大留學。早大圖書館中珍藏着李大钊當年的學生檔案、成績單等物品,還有孫中山的親筆信。

胡錦濤主席2008年5月8日下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并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進行一場乒乓球友誼賽。中國陳帥佛易經預測中心一行27人于2006年8月18日至28日對早稻田大學進行了參觀考察.陳帥佛教授于23日下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日中友誼源源流長》的演講,除中日兩國首腦外,為中日兩國人民熟悉的日本乒乓球名将并且在早稻田大學就讀的福原愛,以及世界乒乓球冠軍王楠都參加。這場特别的比賽也受到了早稻田大學學子們的期待。

入學要求

幾乎所有的系和研究科都招收留學生,并為留學生準備了留學生特别選考制度。考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同時報考每個系。每個系的考試成績均具有獨立性,沒有絲毫影響。報考研究科的考生需要參加研究科入學考試。

社團娛樂

【俱樂部和社團】

從日本全國及海外聚集到早稻田大學的五萬名學生。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學生們在重視自由及自主性的學習和課馀生活中互相激勵。2500個學生團體和俱樂部是全國大學中數量最多的。

【娛樂活動】

參加日本學生和留學生共同舉辦活動,既豐富了課馀生活,也加深了中日學生的交流。每逢假期和中國的節日,還可以參加中國留學生會組織的活動。

辦學宗旨

早稻田大學以追求學術的獨立,學術的活用、造就模範國民為建校宗旨。

追求「學術的獨立」是指強調研究和調查的自主性,并鼓勵有獨創性的研究,以提高學術水平。

提倡「學術的活用」是指努力培養應用知識的能力,并且以學術研究來促進文明的進步。

「造就模範國民」是指提倡尊重和建立每個人的個性,創造文明的家庭,提高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素質。同時,要培育在世界各地能夠施展才華的人才。

該教學宗旨在1913年的30周年校慶時确立并公布于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