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管

毛細管

内徑很細的管子
通常指的是内徑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細管,因管徑有的細如毛發故稱毛細管。目前可以在醫學上,建築材料上都能看得到。毛細管電色譜是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微分離分析技術,它整合了毛細管電泳與微徑柱液相色譜的優點,通過在填充微細顆粒液相色譜填料的微徑柱色譜柱兩端施加直流高壓電場,達到其對痕量複雜生物及化學體系樣品優越的分離能力。毛細管作用雖然對于植物的吸水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在農業生産中毛細現象也會對農業生産的有負面影響。[1]
    中文名:毛細管 外文名:Capillary 所屬學科: 釋義:内徑很細的管子 舉例:植物的根、莖、葉的脈絡 用途:一般被用于20kW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裝置

簡介

電泳色譜

LC/MSD TOF的高效液相色譜儀部分式組合設備,可以根據需要任意組合。

空調系統中的毛細管的作用:

制冷時,毛細管将從冷凝器出來的高壓液态制冷劑,通過節流膨脹使其成為低壓的液态制冷劑,再進入蒸發器。

細管空調

毛細管網模拟葉脈和人體毛細血管機制,由外徑為3.5-5.0mm(壁厚0.9mm左右)的毛細管和外徑20mm(壁厚2mm或2.3mm)的供回水主幹管構成管網。保溫層、散熱層、和毛細管網結合使用,複合成毛細管網換熱器,大大提高了毛細管網單一構造的散熱能力合使用用途,保護了毛細管管壁不受損壞。毛細管網平面輻射空調系統一般采用小循環大系統方式,并采用專用溶液作介質,可以避免系統阻塞,方便控制。

為達到更高舒适度要求并避免結露,房間還應該配套濕度控制和新風系統。毛細管網生産和應用技術此前一直由德國企業高度壟斷,北京普來福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已打破國外企業壟斷,研發生産出國産的毛細管網換熱器,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并且已經進入批量生産階段。

2007年5月,該産品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空調所(國家空調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以某節點的測試舉例,結果如下:

1、在實驗壓力為1.5Mpa情況下,無滲漏;

2、在供水溫度45℃,回水溫度40℃,基準溫度20℃,△T=22.5℃時,折合樣品單位面積散熱量Qdr=240.88W/m2;

3、在供水溫度15℃,回水溫度20℃,基準溫度26℃,△T8.5℃,折合樣品單位面積制冷量Qdl=122.84W/m2。

用途

毛細管一般被用于20kW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裝置。毛細管由紫銅管制成,長度1~6m,内徑為0.5~2mm.通過長度和管徑的多種組合可使其滿足不同的工況和不同制冷量的制冷劑裝置要求,但毛細管被選定和安裝後,便不能随負荷變化而變化,為使制冷裝置在絕大多數時間下高效率運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工況是及其重要的。

現象

當含有細微縫隙的物體與液體接觸時,在浸潤情況下液體沿縫隙上升或滲入,在不浸潤情況下液體沿縫隙下降的現象。在浸潤情況下,縫隙越細,液體上升越高。 就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的内側因為内聚力以及附着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向上升。

毛細現象(又稱毛細管作用),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内側,由于内聚力與附着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或下降的現象。

含有細微孔隙的物體與液體接觸時,使該液體沿孔隙上升或下降的現象。當液體和固體(管壁)之間的附着力大于液體本身内聚力時,就會産生毛細現象(上升);反之,當液體和固體(管壁)之間的附着力小于液體本身内聚力時,就會産生毛細現象(下降)。液體在垂直的細管中時液面呈凹或凸狀、以及多孔材質物體能吸收液體皆為此現象所緻。毛細管作用的出現是由于水具有黏性—水分子互相黏着附在其他物體上的特性,這些物體可以是玻璃、布、器官組織或土壤。而水銀因其原子之間的内聚力極強,所以發生毛細現象(下降)。

越細的毛細管吸水所受的氣壓影響越不明顯,所以越細的毛細管在垂直于水面的情況下吸水程度越強。

常見例子

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夠經由莖内維管束上升。

把一張紙巾浸入一杯水中,水就會爬上紙巾,直到它無法克服地球的重力(地心引力)為止。由于水具有黏性,所以當你杯中的水濺到桌面上時,它不會流到地上,而是在桌面形成一個弧狀的小水點。

生産應用

毛細管作用雖然對于植物的吸水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在農業生産中毛細現象也會對農業生産的有負面影響。土壤裡有很多毛細管,地下的水分經常沿着這些毛細管上升到地面上來。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應當鋤松地面的土壤,破壞土壤表層的毛細管,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建築房屋的時候,在砸實的地基中毛細管又多又細,它們會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來,使得室内潮濕。建房時在地基上面鋪油氈,就是為了防止毛細現象造成的潮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