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

煙氣

氣體和煙塵的混合物
煙氣是氣體和煙塵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區大氣的主要原因。煙氣的成分很複雜,氣體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氮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煙塵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溫裂解産物等。對人體的危害一方面取決于污染物質的組成、濃度、持續時間及作用部位,另一方面取決于人體的敏感性。煙氣濃度高是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咳嗽、咽痛、胸悶氣喘、頭痛、眼睛刺痛等,嚴重者可死亡。
    中文名:煙氣 外文名:flue gas 别名: 詞義:氣體和煙塵的混合物 危害:污染居民區大氣 成分:水蒸氣、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 危害性:與顆粒的大小有關

簡介

煙塵對空氣的污染與氣象條件關系密切,風、大氣穩定度、湍流等與大氣污染狀況關系密切,此外光化學、生物化學對煙氣的污染亦有一定影響。

煙氣污染物來源。鋁電解煙氣主要包括氣态污染物和固态污染物。氣态污染物主要包括:HF、SO2、CO、CO2、CF4、瀝青煙等。固态污染物主要包括:氧化鋁、氟化鹽粉塵、碳粉等。

污染

對人體的危害一方面取決于污染物質的組成、濃度、持續時間及作用部位,另一方面取決于人體的敏感性。煙氣濃度高是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咳嗽、咽痛、胸悶氣喘、頭痛、眼睛刺痛等,嚴重者可死亡。最常見的是慢性中毒,引起刺激呼吸道粘膜導緻慢性支氣管炎等。1957年日本的四日市哮喘既是煙氣慢性毒害的典型例子。另外煙氣尚含有苯并芘等強烈緻癌物質。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說明汽車廢氣中各種有害成分對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健康危害的綜合作用,多借助個别成分的毒性作用來評價其危害。一氧化碳主要通過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之喪失攜氧功能,嚴重時可引起死亡。氮氧化合物吸入後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肺炎。碳氧化合物主要是一些多環芳烴,除具有緻癌作用外,尚可刺激皮膚、粘膜,尤其是與氮氧化合物形成光化學煙霧,刺激性更強,重者可危及生命。此外汽車廢氣中含有鉛,可導緻慢性鉛中毒。

要預防其污染可通過以下途徑:

①改革燃料,推廣無鉛汽油以及尋找石油代用品等;

②改進汽車發動機構造,使燃料盡可能充分燃燒;

同時應加強城市街道環境的監測。

監測

目前監測分析煙氣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使用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和在線式連續煙氣分析儀(CEMS)。

煙氣分析儀能夠分析煙氣中的國家标準規定的各類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

在線式煙氣分析儀,又稱CEMS或煙氣污染源連續監測儀。不同于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其連續分析煙氣成份,采樣探頭永久安裝,儀表位置永久固定。

标準

GB13271-9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标準

GB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标準》

GB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标準》

GB16171-1996《煉焦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标準》

GB4915-1996《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标準》

煙氣的危害性

毒性

煙氣中含有大量有毒的氣體(CO、CO2)

空氣中的CO2含量大到7-10%時,數分鐘就會使人失去知覺,以緻死亡。若空氣中CO的含量達到1%時,經過1-2分鐘就可緻人中毒死亡。

煙氣中的含氧量低于人們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數值

①含氧量降低到15%時,人的肌肉活動能力下降;

②含氧量在10%-14%時,人會四肢無力,辨不清方向;

③含氧量降到6%-10%時,人會暈倒;

④含氧量低于6%時,人短時間會死亡。

煙氣中的懸浮微粒也是有害的,懸浮顆粒中粒徑較小的飄塵由于氣體擴散作用,能進入人體肺部黏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可随血液送至全身,引起呼吸道疾病。

減光性

煙粒子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即對可見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當彌漫時,可見光因受到煙粒子的遮蔽而大減弱,能見度大大降低。

恐怖性

發生火災時,濃煙滾滾,使人産生恐怖感,常常給疏散造成混亂局面,甚至使人失去理智,驚慌失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