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女貞子

酒女貞子

中藥
酒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是一味中藥。HPLC法評估補腎強身膠囊中酒女貞子的質量。[1]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中文名:女貞子 出處:女貞子(《本草正》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 性味:苦甘、平

功效介紹

女貞子(《本草正》)

【異名】女貞實(《本經》),冬青子(《濟急仙方》),爆格蚤(《分類草藥性》),白蠟樹子(《中藥形性經驗鑒别法》),鼠梓子(《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

【植物形态】女貞(《本經》),又名:桢木(《山海經》),女貞木(《典術》),冬青、蠟樹(《綱目》),小葉凍膏(《醫林纂要》),将軍樹(《臨安縣圖經》),水蠟樹(《植物名實圖考》),水瑞香、凍青樹,大蠟葉、水桢、白蠟樹。

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餘米。

樹皮灰色至淺灰褐色,枝條光滑,具皮孔。

葉對生,葉柄長1~2厘米,上面有槽;葉片革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4厘米,寬3.5~6厘米,先端漸尖至銳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密布細小的透明腺點,主脈明顯。

圓錐花序頂生,長10~15厘米,直徑8~17厘米;總花梗長約4厘米,或無;苞片葉狀,線狀披針形,無柄,早落,小苞卵狀三角形;小花梗極短或幾無;花萼鐘狀,長約1.5毫米,4淺裂;花冠管約與裂片等長,裂片4,長方卵形,長約2毫米,白色;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細,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球形,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淺2裂。

漿果狀核果,長橢圓形,長6~12毫米,幼時綠色,熟時藍黑色。

種子1~2枚,長橢圓形。

花期6~7月。

果期8~12月。

生長于山野,多栽植于庭園。

分布華東、華南、西南及華中各地。

本植物的根(女貞根)、樹皮(女貞皮)、葉(女貞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枝葉曬幹,或将果實略熏後,曬幹;或置熱水中燙過後曬幹。

【藥材】幹燥果實卵形成橢圓球形,有的微彎曲,長5~10毫米,直徑3~4毫米。

外皮藍黑色,具皺紋;兩端鈍圓,底部有果柄痕。

質堅,體輕,橫面破開後大部分為單仁,如為雙仁,中間有隔瓤分開。

仁橢圓形,兩端尖,外面紫黑色,裡面灰白色。

無臭,味甘而微苦澀。

以粒大、飽滿、色藍黑,質堅實者為佳。

主産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廣西、江西以及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含女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4-羟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炮制】女貞子:揀去雜質,洗淨,曬幹。

酒女貞子:取淨女貞子,加黃酒撲勻,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閉,坐水鍋中,隔水炖至酒吸盡,取出,幹燥(每女貞子100斤,用黃酒20斤)。

《得配本草》:女貞子洗去皮衣,酒拌蒸,曬幹。

淡鹽水拌炒亦可。

【性味】苦甘、平。

①《本經》:味苦,平。

⑦《别錄》:甘,無毒。

【歸經】入肝、腎經。

①《本草經疏》:入足少陰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腎三經。

【功用主治-女貞子的功效】補肝腎,強腰膝。

治陰虛内熱,頭暈,目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

滋補肝腎,明目烏發。

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目暗不明。

①《本經》:主補中,安五髒,養精神,除百疾。

久服肥健。

②《本草蒙筌》:黑發黑須,強筋強力,多服補血去風。

③《綱目》:強陰,健腰膝,明目。

④《本草經疏》:涼血、益血。

⑤《本草正》:養陰氣,平陰火,解煩熱骨蒸,止虛汗,消渴,及淋濁,崩漏,便血,尿血,陰瘡,痔漏疼痛。

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淚。

③《本草再新》:養陰益腎,補氣舒肝。

治腰腿疼,通經和血。

⑦《廣西中藥志》:治老人大便虛秘。

【用法與用量】内服:煎湯,1.5~3錢;熬膏或入丸劑。

外用:熬膏點眼。

【宜忌】脾胃虛寒洩瀉及陽虛者忌服。

《本草經疏》:當雜保脾胃藥及椒紅溫暖之類同施,不則恐有腹痛作洩之患。

選方

①補腰膝,壯筋骨,強陰腎,烏髭發:女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陰幹,蜜酒拌蒸,過一夜,粗袋擦去皮,曬幹為末,瓦瓶收貯,或先熬幹,旱蓮膏旋配用),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和前藥為丸,臨卧酒服。

(《醫方集解》二至丸)②治神經衰弱:女貞子、鳢腸、桑椹子各五錢至一兩。

水煎服。

或女貞子二斤,浸米酒二斤,每天酌量服。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③治風熱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搗汁熬膏,淨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點眼。

(《濟急仙方》)④治視神經炎:女貞子、草決明、青葙子各一兩。

水煎服。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⑤治瘰疬,結核性潮熱等:女貞子三錢,地骨皮二錢,青蒿一錢五分,夏枯草二錢五分.水煎,一日三回分服。

(《現代實用中藥》)⑥治腎受燥熱,淋濁溺痛,腰腳無力,久為下消:女貞子四錢,生地六錢,龜闆六錢,當歸、茯苓、石斛、花粉、萆薢、牛膝,車前子各二錢,大淡菜三枚。

水煎服。

(《醫醇勝義》女貞湯)⑦補腎滋陰。

取女貞子,去梗葉,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曬幹,研為末,待早蓮草出時,采數石,搗汁熬濃,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夜服百丸,酒送下。

十多天之後,體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

又能變白發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

又方:用初冬采收後陰幹的女貞實,酒浸一日,蒸透曬幹,取一斤四兩;夏季采收并陰幹的旱蓮草,取十兩;晚春采收并陰幹的桑椹子,取十兩。

三味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八直丸,淡鹽湯送睛。

若是五月份采的又桑椹,八月份采的旱蓮,則可直接搗汁和藥,不用加蜜。

⑧風熱赤眼。

用女貞子不限量,搗汁熬膏,淨瓶收存,埋地中七日後,取以點眼。

⑨口舌生瘡,舌腫脹出。

取女貞葉搗汁含浸吐涎。

⑩一切眼疾,用女貞葉搗爛,加樸硝調勻貼眼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