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中國古代文明圖案
河圖、 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寫了卦辭。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曆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觞。2014年11月11日,河圖洛書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
    中文名:河圖洛書 外文名: 别名: 其他外文名:hé tú luò shū 地位:中華文化之濫觞 文化級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出處:河南洛陽

淵源流變

演變及地位

河圖、洛書是漢族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漢代儒士認為,河圖就是八卦,而洛書就是《尚書》中的《洪範九疇》。河圖、洛書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春秋緯》雲:"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成。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人文始祖伏羲在卦台山的渭河得到河圖後,依照龍馬背上的負圖,創畫出了先天八卦。接着,伏羲氏族遷徙到黃河流域時,又有神龜負書從洛水出現,創畫了後天八卦。這就是《周易·系辭上》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即人文始祖伏羲"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源流覓迹

“河圖”、“洛書”覓迹

“河圖”、“洛書”最初的形狀是什麼樣子?随着世紀的流轉,今天人們已經難以尋覓其真相了,但從一些史籍殘留記載看,它的慧根是很古遠的。在人類初始時期,聖人依據自然物象的一些特征,模仿刻在龜背和獸骨上,以作為經驗對人們的生存起到一種警示作用。因為它是經驗所積聚,所以往往比較靈驗,一定程度上能使人們逢兇化吉,後來逐漸被人們視為神靈祥瑞之物。

我們從已出土的商代大量的甲骨文多刻在龜背和獸骨之上,内容又多為占蔔之辭可以得到印證。中國遠祖先民對龜和龍都很崇拜,在流傳下來的遠古神話和先秦典籍中,多見記載。如《莊子·逍遙遊》就寫到:“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這裡的“冥靈”多數學者都認為是指神龜。在《莊子》一書中不止一次提到神龜,而且也多和長壽、吉祥有關。神龜和龍馬以及蛇、鹿、熊、罴、貔、貅、貙、虎,還有一些飛鳥,如燕子等,可能都是早期不同部落先民的圖騰崇拜,是不同部落民族的徽标。

“河圖洛書”圖式反映出中國人對數字的崇拜和時空觀念

數字是人類最初從動物界分離出來而成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數字的出現使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聰明,并為進一步開發智慧奠定了基礎。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家菲洛勞斯曾說過一段著名的話:“龐大、萬能和完美無缺是數字的力量所在,它是人類生活的開始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的參與者。沒有數字,一切都是混亂和黑暗的。”因此,遠古時期的人類一開始就非常崇拜數字,這是世界上各個民族在文化啟蒙之初的共同特征。

中國古代先民的數字崇拜,主要表現在對一至十這十個基本數字的崇拜,以及對十以後的由基本數字生發出來的一些數字的崇拜。十以後的某些數字如由二、二、三相乘産生的十二,由二、三、四相乘産生的二十四,四七産生的二十八,六六産生的三十六,七七産生的四十九,八八産生的六十四,九九産生的八十一,由十産生的百、千、萬等。

在古代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中,一至十這十個基本數字都不單是數學意義的數字,它們還具有美學意義、祥瑞意義、世界觀及宇宙觀意義等,每個基本數字都是完美數、吉利數、理想數、大智慧數,細說起來都含義無窮。

“河圖”、“洛書”與八卦之起源

《易經·系辭下》有較為詳細地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在那個天地洪荒的時期,伏羲常常站在黃河邊的坡地上,凝神觀看黃河和洛水交彙處形成的激流漩渦,河出圖,洛出書,天上的彩霞,地上的黃土,都能引發他的思考,天為什麼是藍的,地又為什麼是黃的,天、地和人、花草、蟲魚又是什麼關系?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用12條長線和24條短線進行排列組合,構成8種圖形,這些用長短不同的線條構成的圖案,就是八卦。

伏羲氏又結繩制作網羅,用于捕魚和狩獵。這大概是從《離》善于附着像中得到了啟示。漢代學者劉歆在《漢書·五行志》中亦稱:“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圖之,八卦是也。” 漢代學者多宗從劉歆之說,認為伏羲創立八卦是受了河圖洛書的啟發。如孔穎達著《周易正義》稱“伏羲得《河圖》,複須仰觀俯察,以相參正,然後畫卦。”

内容簡介

河圖洛書所表達的是一種數學思想。隻要細加分析便知,數字性和對稱性是“圖書”最直接、最基本的特點,“和”或“差”的數理關系則是它的基本内涵。完全可以用數學方法證明或推導出河圖、洛書,并證明河圖與洛書同出一源。還可以發現,河圖、洛書與算盤”和“萬字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聯系。

河圖、洛書是以黑點或白點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構成若幹不同組合,并整體上排列成矩陣的兩幅圖式,如圖所示。

河圖、洛書最有名的出處來自于《易傳·系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并據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這二幅圖推演而來的,從而成為易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由于曆代皆認為它們是“龍馬負之于身,神龜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紀以來,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認為是漢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謎。

當審視、梳理河圖、洛書的曆史蹤迹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些共識:

——河圖、洛書在先秦、西漢的典籍中有其文字記載。《尚書·顧命》說“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論語·子罕》稱“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管子·小臣》講:“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以後,在漢代劉歆、孔安國、揚雄、班固等人的著作中也屢有提及。

至于河圖、洛書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各書上都沒有明言。

——河圖、洛書在宋代初年才被發現。它們始傳于宋代華山道士陳抟,他提出的圖式叫作《龍圖易》,《宋文鑒》中載有《龍圖序》一文,講到了龍圖三變的說法,即一變為天地未合之數,二變為天地已合之數,三變為龍馬負圖之形,最後形成了河圖、洛書二個圖式。但是,陳抟在龍圖三變之後,沒有提到河圖、洛書的名稱。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抟所傳《龍圖易》,著書《易數鈎隐圖》,于是,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當時,對采用“圖十書九”,還是“圖九書十”有過争論,最終定位于圖十書九,一直延續至今。宋代的象數學家相信八卦就是由河圖、洛書這二幅圖式推演而來,從而,易學史上形成了用河圖、洛書解釋八卦起源的圖書派。

——洛書與漢初著作《大戴禮記》中記載的明堂九室,西漢未年著作《乾鑿度》中的九宮說,在9個數的方位配置上完全一緻。明堂大約在原始社會末期出現,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具有禮義兼祭祀作用的建築物,深受曆代統治者的重視。

總之,從現存的有關史料來看,河圖、洛書的來源古老悠久,撲朔迷離,沒有一個明确可靠的答案。

基本内容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着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裡程碑。《周易》和《洪範》兩書,在漢文化發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産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曆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河圖之理

左旋之理

坐北朝南,左東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動,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左旋;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左旋;皆為順時針旋轉,為五行萬物相生之運行。我們知道,銀河系等各星系俯視皆右旋,仰視皆左旋。所以,"生氣上轉,如羊角而升也"。故順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順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象形之理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

五行之理

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土為德為中,故五行運動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陰陽之理

土為中為陰,四象在外為陽,此内外陰陽之理;木火相生為陽,金水相生為陰,乃陰陽水火既濟之理;五行中各有陰陽相交,生生不息,乃陰陽互根同源之理;中土為靜,外四象為動,乃陰陽動靜之理。若将河圖方形化為圓形,木火為陽,金水為陰,陰土陽土各為黑白魚眼,就是太極圖了。此時水為太陰,火為太陽,木為少陽,金為少陰,乃太極四象也。故河圖乃陰陽之用,易象之源也。易蔔乃陰陽三才之顯也。

先天之理

什麼叫先天?人以天為天,天以人為天,人被天制之時,人是天之屬,人同一于天,無所謂人,此時之天為先天;人能識天之時,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為後天。先天之理,五行萬物相生相制,以生發為主。後天之理,五行萬物相克相制,以滅亡為主。河圖之理,土在中間生合萬物,左旋動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間,相對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圖之理為方為靜,故河圖主靜也。

後世理解

西漢劉歆以河圖為八卦,以《尚書·洪範》為洛書。漢代緯書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以九六附會河洛之數。宋初陳抟創“龍圖易”。吸收漢唐九宮說與五行生成數,提出一個圖式,名龍圖,即河圖。西蜀隐者則以陳抟之先天太極圖為河圖。劉牧将陳抟龍圖發展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将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圖》中載其圖。南宋蔡元定認為劉牧将河圖與洛書颠倒了,将九宮圖稱為洛書,五行生成圖稱為河圖。

朱熹《周易本義》卷首載其圖。後世所稱一般以蔡說為準。南宋薛季宣以九數河圖、十數洛書為周王朝的地圖、地理志圖籍。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胡渭《易圖明辨》亦認為河圖洛書為四方所上圖經一類。今人高亨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古代地理書,另有人認為河圖為上古氣候圖,洛書為上古方位圖,或以為河圖為天河之圖。衆說不一,尚在繼續探求中。

河圖與洛書

真僞圖書

亦稱“河洛之争”。宋以來圍繞河圖洛書真僞、八卦是否據河洛而畫等問題的論争。《周易·系辭下》提出“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先秦兩漢至唐代文獻基本持此觀點。然河洛圖式早已失傳,至少唐末已不可見。宋初陳抟以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太極圖傳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圖書派)與否定派(疑古派)的論争。

圖書派内部針對何謂河圖、何謂洛書,有“圖九書十”與“圖十書九”的分歧,前者以劉牧為代表,王湜、朱震、鄭樵、朱元升、李簡、薛季宣、張理襲其說。後者以朱熹、蔡元定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響很大,後者則為後世通行說法。兩者均堅信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畫卦。疑古派則視河、洛為怪妄,并大肆攻擊。其先驅為北宋歐陽修,其《易童子問》否定伏羲授河圖畫八卦,認為河圖不在《易》之前。

元錢義方《周易圖說》認為圖、書之書,是因《周易》而造易數,絕不是因圖、書而出《周易》。

元陳應潤《周易爻變義蘊》指出,先天之圖為道家假借《易》理以為修煉之術,不是《周易》本旨。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黃宗炎《圖書辨惑》亦認為圖書之說,實由道家而來,與作《易》無關。

胡渭《易圖明辨》認為洛書來源于《乾鑿度》鄭玄注及其九宮圖,而河圖亦為發揮《周易·系辭》“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出。

另明劉濂《易象解》、清毛奇齡《河圖洛書原篇》、張惠言《易圖條辨》等均以為《易》未遭秦火,圖書亦不當失,其中或認為河洛為道家煉丹養生之圖,或認為隻是畫卦中一事,并非則之而畫卦。衆難紛然。

與此同時,肯定派則極力崇尚河洛,不僅反駁疑古派言論,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釋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圖書派堅持自己立場,并為此宏揚。另王安石、蘇轼亦不贊成歐陽修觀點。元胡一桂、吳澄等力駁疑古之論,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

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書》、江永《河洛精蘊》均為上乘之作。民國至解放後,兩派鬥争依然持續不斷。杭辛齋、黃元炳闡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發。近代疑古派則顧颉剛為代表,其《三皇考·河圖洛書的倒墜》徹底否定河洛。

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陽縣雙古堆發掘的西漢汝陰侯墓出土文物中,發現“太乙九宮占盤”,其圖式與洛書完全相符,說明宋人圖書,絕非臆造。一般認為洛書至遲于西漢初年已經存在,然對河圖的來源及圖書與《周易》誰先誰後等問題仍有争議。

具體解析

直觀地考察河圖洛書,不難發現,這兩幅圖具有數字性和結構對稱性這兩個明顯特點:

第一,數字性。數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圖書之中。“○”表示1;“●●”表示2;……依次類推,河圖含有1~10共10個自然數,洛書含有1~9共9個自然數。其中,由黑點構成的數為偶數,由白點構成的數為奇數,表達了數的奇偶觀念。因此,數字性是河圖洛書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對稱性。兩幅圖式的結構分布形态對稱,具體表現在二個層面:其一,由黑點或白點構成的每一個數的結構形态是對稱的;其二,整體結構分布對稱。河圖,以二個數字為一組,分成五組,以5,10居中,其餘四組7,2、9,4、6,1、8,3依次均勻分布在四周。洛書,以數5居中,其餘8個數均勻分布在八個方位。

進一步分析,河圖洛書還包含着豐富的數理關系,下面分别論述。

隐含内容

河圖包括的數理關系

1、等和關系。除中間一組數(5,10)之外,縱向或橫向的四個數字,其偶數之和等于奇數之和。

縱向數字:7、2;1、6 7+1=2+6

橫向數字:8、3;4、9 8+4=3+9

并得出推論:河圖中,除中間一組數5,10之外,奇數之和等于偶數之和,其和為20。

2、等差關系。四側或居中的兩數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為5。

洛書包含的數理關系

1、等和關系。非常明顯地表現為各個縱向、橫向和對角線上的三數之和相等,其和為15。

2、等差關系。細加辨别,洛書隐含着等差數理邏輯關系。

①洛書四邊的三個數中,均有相鄰兩數之差為5,且各個數字均不重複。

上邊4、9、2 9-4=5

下邊8、1、6 6-1=5

左邊4、3、8 8-3=5

右邊2、7、6 7-2=5

顯然這個特點與河圖一樣,反映出洛書與河圖有着一定的内在聯系。

②通過中數5的縱向、橫向或對角線上的三個數,數5與其它兩數之差的絕對值相等。

縱向|5-9|=|5-1|或9-5=5-1

橫向|5-3|=|5-7|或5-3=7-5

右對角線|5-2|=|5-8|或5-2=8-5

左對角線|5-4|=|5-6|或5-4=6-5

洛書隐含萬字符。

洛書稍為變化,就可推進萬字符:

④ ⑨ ②

③ ⑤ ⑦

⑧ ① ⑥

在萬字符結構狀态下,洛書隐含的,即不易一眼看出的數理關系,十分清楚地被反映出來,如兩數之差為5的四組數;萬字符的兩個曲臂上,各數之和相等,均為25,等等。換句話說,萬字符是對洛書的一種獨特的數學解析,并且它反映出洛書與河圖在數理方面的内在聯系,隻要把曲臂外側拉直,洛書的結構形态就與河圖一緻。當有了洛書和萬字符,把河圖省去也可以,因為河圖中的數理關系也基本得到了反映。鑒于以上分析,與其說萬字符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還不如說萬字符是洛書的轉化形态,一方面,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從光線中看出萬字符;另一方面,古人因崇拜洛書而敬仰萬字符也是說得通的。

河圖洛書包含算盤的數學原理

首先從數學原理看,河圖洛書的數理特點與算盤的主要規則相吻合:其一,河圖四側的兩數之差均為5,即一個大于5的基本自然數可表示為數5加上一個小于5的自然數,這與算盤珠碼中把5顆下珠升作一顆上珠的五升制規則相對應;其二,洛書的縱、橫和對角線方向上的三數之和均為15,這與算盤中每檔7珠的示值相一緻。

其次從曆史發現看,盡管“操珠運算”的思想曆史悠久,但最早記錄的成熟算盤是宋初(公元960—1127年)反映人民生活的宏大畫卷“清明上河圖”,這幅圖的左端有一架十五格(檔)七個黑點(珠)的大算盤。而河圖洛書盡管在先秦時期早有傳說,但直到宋初才被世人所知。河圖洛書的發現與算盤的産生的曆史時間有着驚人的巧合。綜上緣由,可以作一猜想,算盤的實物形态起源于珠,算盤的數學原理來自于河圖洛書。

河圖的象和數

河圖之象

河圖用十個黑白圓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其圖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個白點在内,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為水。

東方:三個白點在内,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為木。

南方:二個黑點在内,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為火。

西方:四個黑點在内,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為金。

中央:五個白點在内,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

(其中,單數為白點為陽,雙數為黑點為陰。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28宿。)以上為《河圖》。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為正位就是: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此乃風水象形之源也。

河圖之數

1,天地之數:河圖共有10個數,1,2,3,4,5,6,7,8,9,10。其中1,3,5,7,9,為陽,2、4、6、8、10,為陰。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數。所以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即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已。

2,萬物生存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為水之生數,二為火之生數,三為木之生數,四為金之生數,五為土之生數。六為水之成數,七為火之成數,八為木之成數,九為金之成數,十為土之成數。萬物有生數,當生之時方能生;萬物有成數,能成之時方能成。所以,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

3,五行之數: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

4,大衍之數:大衍之數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數10;同時也是天地之數的用數。天地之數55,減去小衍之數5得大衍之數50,其中小衍為天地之體數,大衍為天地之用數。所謂"大衍之數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數預測的占筮之法:以一為體,四十九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幹交合之數:河圖之數十,乃十天幹之數也。交合之數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德。正是萬物生存之數。所以甲己合為一、六共宗,乙庚合為二、七同道,丙辛合為三、八為朋,丁壬合為四、九為友,戊癸合為五、十同德。十天幹經交合之後,化為天幹交合之五行,将河圖五行之體化為天幹五行之用。

6,六甲納音之數:天地之數55加上五行之數5,合化為60甲子五行納音之數。十天幹之陰陽五行與萬物相交,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各發出12種聲音,無聲無音不計,按河圖北、東、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納音。乃天地五行聲音之數也。

7,河圖洛書和二十八星宿,黃道十二宮對照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