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

教育概念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後所有社會成員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世界經濟社會對繼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教育實踐領域不斷發展,研究範疇也在不斷地擴大和深入,特别是終身教育思想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繼續教育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認識和實踐,繼續教育科學研究也有了重大發展。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繼續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出現的教育形态,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今天,繼續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方面所起到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繼續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造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知識經濟時代繼續教育又是人才資源開發的主要途徑和基本手段,着重點是開發人才的潛在能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内容。從近些年來繼續教育的時間來看,繼續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與參與,繼續教育的概念在不斷深化和拓展。
    中文名:繼續教育 外文名:Continuing Education 别名: 繼續教育學院:深圳福田福中路國際人才大廈14樓 類型:成人教育 主管部門:教育考試院 招生對象:成考、自考、網絡教育等考生

發展過程

(1)繼續教育理論研究的創始階段(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在繼續教育理論研究的創始階段,個人和團體對繼續教育的研究水平還比較低,處于剛剛起步水平。主要是在學習目的、學習能力、成人教育學等方面獲得了初步成果。這一時期的理論研究主要表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研究方法簡單,邏輯不夠嚴密,研究結果有較大的出入。

第二,研究問題較為分散,不系統、不深入。

第三,研究人員隻重視成年人學習方面的心理研究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曆史研究、哲學研究等。第四,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由社會學家所取得的。第五,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如美國、英國、前蘇聯、南斯拉夫等國家。第六,研究規模不大,進展不快,還沒有能夠真正顯現出繼續教育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

(2)繼續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階段(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今),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繼續教育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質的飛躍發展時期。由于世界經濟社會對繼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教育實踐領域不斷發展,研究範疇也在不斷地擴大和深入,特别是終身教育思想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繼續教育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認識和實踐,繼續教育科學研究也有了重大發展,社會科學家和繼續教育研究人員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面對繼續教育的實踐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學者和學術成果。如:《成人教育——一個正在形成的大學領域的概況》一書不僅概括了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專家,學者對此領域的基本認識,而且闡述了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作為大學專門研究學科領域的性質和範圍。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教育界最出名的教育家馬爾科姆·諾爾斯(MaLcomKnowles)提出了要重視成人學習者的個性和優勢。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前蘇聯學者對有關成人智力的心理實驗研究十分引人注目,相繼出版的《成人生理心理機能的發展》、《關于現代人學習的問題》、《成人學習心理學》等專着,充實了成人學習和教育理論。

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對繼續教育研究的深入開展起着重大的推動作用。1970年法國教育學家保羅·郎格朗發表的《終身教育引論》一書和1972年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交的關于國際教育策略的研究報告(題目為《學會生存》)都提出了傳統的學校教育體制必然為終身教育體制所代替,最終走向“學習化社會”的發展方向。這對繼續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持久地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繼續教育、成人教育與社會結構和變革的關系問題的研究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羅·弗萊爾(PauloFreire)主張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促使社會和政治的變革,他的主張在發展中國家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際繼續教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發展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際範圍内繼續教育比較研究的廣泛開展,增強了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進行研究的需要,促使有關繼續教育的國際會議、合作研究、資料交流空前的活躍。另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西方繼續教育領域的複興,一些西方學者開始運用或借鑒馬克思主義觀點來控制和影響繼續教育過程,為繼續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國外繼續教育理論及研究表現出如下特點:一是繼續教育學科得到建立和發展;二是建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和組織;三是其研究受到了各國普遍的重視和支持;四是國際間的繼續教育比較研究廣泛開展。

基本含義

繼續教育的定義和含義:

定義

furthereducation

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

含義

4種含義

第一,繼續教育是一種成人學曆教育和非學曆教育;

第二,受教育者在學曆上和專業技術上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和水平;

第三,繼續教育的内容是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

第四,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新補充知識,擴大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以适應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本職工作的需要。

第五,什麼是函授?函授是成人高考的一種重要形式,其通過國家統一的成人高考被高校錄取,發放錄取通知書,屬國民教育系列,列入國家招生計劃,國家承認學曆,參加全國招生統一考試,各省、自治區統一組織錄取。

主要原因

1、社會的發展是繼續教育及其理論研究的外部需要和發展動力現代社會,科技迅速發展,知識總量激增,應用周期縮短,半衰率加速,從而導緻了社會産業結構、技術結構、職業結構等随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要求從業人員重新形成的勞動力要有較強的職業應變能力和更高的智能結構。而一次性的學校教育遠遠不能滿足這種需要,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變成從業人員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繼續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的重要階段,在社會的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繼續教育更好地适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改造各層次的人才結構,必然要求搞好繼續教育及其研究工作。

2、繼續教育實踐領域的擴大是繼續教育及其研究的實踐基礎。縱觀世界繼續教育及其研究的發展曆程,它是伴随着繼續教育實踐活動的發展而發展的。

在繼續教育發展初期,其研究活動是零散的、不系統的,隻有極少數社會科學工作者從事此項研究。随着繼續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而廣泛地發展,繼續教育觀念也越來越深刻,繼續教育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寬廣,這必然要求對繼續教育的概念、性質及其特點等本質問題進行探讨。

繼續教育的研究活動逐步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繼續教育研究的地位在不斷地加強,其研究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斷地拓展。繼續教育理論來源于實踐,其最終目的還是要用于指導實踐。繼續教育工作者就是在這種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在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地汲取相關學科的優秀研究成果,努力構建為實踐服務的科學理論體系。豐富的繼續教育實踐活動為繼續教育及其理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各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是繼續教育及其研究發展的外部保障。從世界繼續教育發展的曆史來看,繼續教育的發展與各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别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繼續教育的蓬勃發展引起了各國政府的極端重視,各國政府開始認識到教育機會均等不僅意味着同年齡組的人有同等的教育機會,而且也意味着不同年齡組之間受教育機會均等。

各國政府都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建立各種繼續教育機構,制定各種法律和規定,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繼續教育的有效機制。許多國家設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加強對繼續教育的管理。例如,美國議會設有繼續教育委員會,專門負責向國會和總統提出有關繼續教育的建議,向聯邦教育部提出繼續教育基金的發放建議等。

1977年法國成立了國家職業教育部,下設繼續教育局,主管全國的繼續教育工作。日本在文部省設有終生學習局和終生學習審議會,專門管理和審議繼續教育工作。各國還在政策上和經費上對繼續教育研究予以有力的支持,例如在瑞典的國家教育局研究與發展基金中用于成人繼續教育研究的份額從1969年的1%增加到1980-1981年度的20%。可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對繼續教育發展及其研究起了外部的保障作用。

4、繼續教育專業學科的建立和發展是繼續教育研究的内部保障。伴随着繼續教育的蓬勃發展,各國要求訓練繼續教育專業人員,一些國家有關繼續教育的立法對繼續教育教師的地位和培訓作了規定,有些國家還明确規定繼續教育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證書或資格證明。世界各國的大學紛紛開設繼續教育專業課程,進行成人心理學、教學法等方面的教學訓練,以培養繼續教育專業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人員。

繼續教育學科的建立大大推動了繼續教育研究的開展,繼續教育的科研工作主要在大學裡進行,每年由碩士和博士生完成的研究論文是繼續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來源,有重大影響的繼續教育專着也大多由繼續教育專業的教授所撰寫,并且越來越多的繼續教育專業人員希望掌握該領域的特殊知識和技能,以便确立其自身的專業地位,這種需要也成為繼續教育研究的推動力。

5、繼續教育中心及專業研究組織的發展是繼續教育及其研究的組織保障。繼續教育中心及其專業組織的創立和發展對繼續教育發展及其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的傳播起着重要的作用。繼續教育科研的國際性組織有三類:一類是國際政府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類是國際非政府組織;還有一類是發達國家的繼續教育組織;其中的第一類、第二類組織,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開展現代繼續教育理論研究,促進世界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組織通過會議、考察、培訓、出版等活動積極推動了繼續教育的研究工作。

解決對策

1、提高認識,創新觀念。伴随着科技、經濟的巨大進步,人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等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未來的競争是實力的競争,實力的關鍵在科技,科技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養在教育。

要通過繼續教育為新世紀的發展準備人才,就應把繼續教育放到戰略性地位,并使其發揮作用,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理論、發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維、求實的态度去觀察、思考、研究、認識和指導繼續教育實踐活動,找到解決為題的新途徑,創造出新成果,開拓出新局面。在當代科學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提升其實踐能力,以适應快速發展的形勢,樹立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觀念,增強壓力感、使命感。

2、優化課程設置,拓寬知識結構。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貫徹“學以緻用”的原則,放棄低層次的技能和基礎知識培訓,圍繞能力提升或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内容,提倡多學科的跨學科課程以及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課程,實現文理滲透、理工綜合,基礎與應有相結合,使參加繼續教育的人員感到隻要參加學習,就一定有收獲,“用中受益”。通過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科技貢獻率。

3、嚴格管理,有效監督。創新繼續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建立起既适應市場規律,又符合教育規律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培訓學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專業技術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發展現狀

現代社會,任何政府都無力承擔繼續教育的全部投資費用,因此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分擔成為各國繼續教育投資的普遍模式。反映了不同企業和德國繼續教育培訓的資金分擔情況。

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位時,曾大聲疾呼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的資金投入。為此,克林頓要求企業雇主拿出相當于工人工資的1.5%的資金,對工人進行培訓,即雇員達到5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305美元;

雇員達到50—9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159美元;雇員達到100—199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248美元;雇員達到500人以上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466美元。美國私人企業每年用于員工培訓的經費可與全美的高等教育經費相抗衡。

1986年韓國建立了“企業教育發展基金”,政府規定企業主必須為每月工薪低于1000韓元的員工,向政府交納相當于其工資5%的金額作為該項基金。基金主要用于資助工薪低、隻具有初中文化或初級技術水平的員工參加政府組織的企業教育和培訓活動。韓國的大宇、三星集團每年用于培養人才的經費高達6000萬美元,人均投資相當于美國、西歐等大中企業的2倍。

在德國,政府明确規定,企業用于繼續教育的經費支出應占企業銷售總額的1%—2%;在日本,政府規定凡雇員工資的10%左右作為其繼續教育的經費,日本各大企業實際上用于職工繼續教育的費用已經超過了10%,在法國和瑞典,企業必須繳納專項雇員稅,用于繼續教育。

OECD在進行繼續教育投資時,需要全面規劃,加強控制,力求節約,争取用較少的投資取得最佳的效益。如英國,1998年開始建立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優勢、向成人提供教育機會的“産業大學”,這一思想最早出于英國的一個思想庫“公共政策研究所”。它立即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支持。英國政府認為,産業大學是一種新型的“公私合作”的“遠程學習的”網上繼續教育機構,它普及規模大,适用人群廣,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産力和競争能力,有利于個人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就業能力,是一個惠及長遠、相對節約、效益顯着的繼續教育項目。因此,英國政府投入了5000萬英鎊積極支持産業大學的建立和發展。

再如美國,政府為了方便成人繼續學習,将現有的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投資組建了多種類型的“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1999年克林頓總統撥實驗款6億美元,2000年又撥款23億美元。

美國政府決心在2l世紀初建立200多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由地方、社區、學校和民間組織共同建設的“社區教育中心”,使這些中心成為兒童放學以後活動的安全場所、社區居民學習和參與教育的場所、青年人工作轉變和再就業的“回歸學習和訓練”的場所、年長者學習一娛樂一休閑的場所。小布什總統上台後,繼續保持着建設“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的勢頭,他認為,“中心”投資少,效益大,是一種安全、便利和有效的促進繼續學習的民主化教育機構。

日本則充分挖掘社會潛在的教育資源來辦理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場所依托學校居多,在機關、機構民衆活動中心、寺廟、圖書館及集會場所等亦有,極大地節約了投資的成本。

美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和個人舉辦赢利性質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如美國國際數據公司顯示,1999年美國遠程教育的年收入大約達到6億美元,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躍升到1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效益前景使得遠程繼續教育備受企業界青睐,成為美國國内投資競争的熱點。短短幾年間,投資市場就出現了2200多所與遠程教育相關的公司,其中包括以赢利為目的的學校、軟件開發商、出版商等。美國政府為了構建“學習之國”的目标,積極支持企業把新技術運用到繼續教育領域,在企業技術創新、技術開發和信息傳播上提供便利。

瑞典政府規定,凡是願意接受繼續教育的人都可以獲得政府給予的額外的工資補償。享受教育假的職工可以從三種途徑獲得經濟上的資助:(1)獎學金;(2)獎學金和貸款結合的資助;(3)政府“繼續學習計劃”的資金費用。瑞典政府2002年1月發起了“個人學習帳戶”計劃,來激勵繼續參加培訓。“個人學習帳戶”規定,公民工作學習能力達到一定水準,每年可以免除一半的稅務,相當于18300SEK;如果學習成績特别優秀,還可以給予特别的獎勵,獎勵的幅度根據學習者能力提高的幅度而定,最高獎勵可以達到“個人學習帳戶”基礎的25%,相當于9150SEK。

法國政府制定了“帶薪教育休假”制定,國家立法規定:凡在職職工如果願意接受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有權向雇主要求享受有帶薪培訓假期。職工參加培訓期間工資由企業發或由培訓機構從培訓經費中支出。韓國規定,私營企業舉辦的培訓院校,政府生産力發展局必須為其提供培訓設備和20%的資金補助。日本對終生學習事業實行稅制上的優惠,根據終身教育團體及其設施的不同性質對其實行免除或減免所得稅、免除或減免法人稅、免除贈予稅與遺産稅、免除地産稅等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為了增加社會弱勢人口群體、尤其是對沒有受完正規學校教育者、身體殘疾者、讀寫困難者以及國外移居人口繼續教育的機會,挪威政府不斷加大發展、完善繼續教育的力度,1999年拉開了新世紀繼續教育改革的序幕,明确提出了能力建構(competencebuilding)的方案。改革方案規定,2000—2001年投入1000萬挪威克郎用于成人重新接受小學和初中的教育;投入2000萬挪威克朗用于建立靈活的教育模式和對讀寫有困難的人口群體的繼續教育上。

1997年美國通過《高中後教育希望和機會法》,為了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的成員能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該法案規定如果這類家庭中的父母或子女參加相應的繼續學習,就可以用一定的個人應交稅款來抵繳學費。

另外,為了促進終身學習的推廣,美國在财政資助上還設有各種獎學金,如佩爾助學金、帕金斯助學金、聯邦直接助學金、傳統黑人學院補助金等,這一做法使更多的處境不利的人口群體參加了繼續學習活動。

1997年瑞典發起了一項繼續教育投資與發展的“繼續教育創新計劃”(ContinuingEducationlnitiative,AEI),為期5年。該計劃特别重視那些處境不利群體的繼續教育,如缺乏3年綜合高中學習經曆的失業個人,政府規定他們可以專門享受相當于失業保險金的補助金,補助金發放一年。

2003年英國政府頒布了繼續教育白皮書《技能策略》(TheSkillsStrategy),它意味着一項新的繼續學習撥款計劃的出台,其中強調:為所有不具備良好技能的成人提供免費學習;為一些繼續學習者提供每周30英鎊的撥款,用于資助他們的全日制學習;實施閑暇教育、開展文化和社區學習,特别針對那些撫恤金、救濟金領取者和低收入者。

澳大利亞政府1990年發表的《為所有的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機遇》的文件中,強調社會公正是勞動政策的基石。在“2005澳大利亞靈活學習框架”規劃中,政府投入繼續教育的經費是1500萬澳元,其中就明确包括要滿足土著居民學習者、殘疾人在繼續教育方面的需求。

教育形式

成人高考

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成人高考”)。考試分專科起點升本科(簡稱專升本)、高中起點升本科(簡稱高起本)和高中起點專科(高升專)三個層次。全國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成人高等教育屬國民教育系列,列入國家招生計劃,國家承認學曆。

成人高等學校的學習形式有三種:1.脫産;2.函授;3.業餘(包括半脫産、夜大學)。脫産最短學習時間為:高起本四年、高起專和專升本兩年;函授和業餘最短學習時間為:高起本五年、高起專和專升本兩年半。

遠程網絡教育

遠程網絡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自1999年以來,教育部批準如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等68所普通高校學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允許上述試點高校在校内開展網絡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現代通信網絡,開展學曆教育和非學曆教育。對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學生,頒發高等教育學曆證書,學曆證書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

自學考試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曆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制度創立于1981年。自學考試已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軍隊系統和港、澳、台地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開放的高等教育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别、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國務院《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的規定參加自學考試。

電視大學

電大開放教育是相對于封閉教育而言的一種教育形式,基本特征為: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取消和突破對學習者的限制和障礙。比如開放教育對入學者的年齡、職業、地區、學習資曆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學習者,具備一定文化基礎的,不需參加入學考試,均可以申請入學;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以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采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等。

教育優勢

學費低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比普通高校一學年的學費要便宜許多;

國家承認學曆:自學考試的學曆受到國家的承認,自考畢業生享有與普通高校同類畢業生相同的待遇;

國家認可:目前,已有43個海外國家承認我國自考文憑,這種認可包括學曆互認和學分互認;

寬進嚴出:不進行入學考試,高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曆者可以直接入學,名額上不受國家計劃的限制;

自由選擇專業: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特長和潛在能力,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

注意問題

廣東自考報名應注意什麼問題?很多考生知道有自考這一種教育模式,可沒有多少個考生知道自考怎樣報名的,,自考報名時應注意什麼問題也不清楚,導緻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在這裡廣東省招生信息網的老師總結了幾個問題,希望對考生報名有所幫助。

1、首次報名應注意的問題

首次報名的考生,要持本人身份證到自學考試辦公室(報名站)辦理報名手續。

報名時須按規定繳報名費,填寫《報考登記表》或《機讀報考卡》,并交一寸同底免冠正面半身近照兩張。

2、《報考必讀》的作用

《報考必讀》是考生報考的重要依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必讀》包括:(一)開考專業、科目和考試時間;(二)報名時間、地點;(三)報考對象和報考手續;(四)畢業及實踐環節考核的報名及時間安排;(五)考生應知曉的注意事項等内容。

考生通過仔細閱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必讀》,可以了解每一次考試開設的專業,考試課程的時間安排,各項技能考試的時間安排,引導考生選擇适合自己的專業參加考試,避免出現錯報、漏報。

3、可兼報兩個專業

許多省市都允許考生同時報考兩個專業。但考生同時報考兩個專業時應量力而行,科學地安排好學習時間和每次應考的課程門數,以免顧此失彼。

4、可同時報考同一專業的專科和本科段

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考生可分别報考自考專科、本科段各專業,也可同時報考同一專業的專科和本科段,但畢業時必須先取得專科畢業證書後才能領取本科畢業證書(同時取得本、專科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合格成績的應考者,可同時辦理畢業手續)。各類高校專科畢業生報考自學考試本科段,須持本人專科畢業證書原件和複印件,報考規定條件允許的本科段專業。

特點

同其他傳統的教育形式相比,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具有高度開放、靈活多樣、适應性強、工學矛盾小、容量大、花費少、效益高的特點,被人們譽為“沒有圍牆的大學”。應考者不受民族、性别、年齡、職業、信仰、已受教育程度、居住區域和身體條件等限制,均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或職業的需要自主地選擇報考專業。

考試采用學分累積制,不需經過入學考試,沒有招生規模和學制的限制,考試合格一科即可獲得該科的學分,不合格可以重考,重考次數不限,積滿學分即可畢業;考試安排靈活,每次考試應考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報考課程門數,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可以邊工作邊自學邊應考,也可以自主地選擇是否參加助學機構舉辦的各種形式的助學輔導班,工學矛盾較少,考試費用低廉。

教育部關于公布2021年高等學曆繼續教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根據《高等學曆繼續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教職成〔2016〕7号),我部對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彙總後提交的2021年高等學曆繼續教育拟招生專業予以備案和公布。

一、我部彙總備案的2021年高等學曆繼續教育拟招生專業697個(其中,本科專業311個、專科專業386個),專業點29907個(其中,本科專業點16220個、專科專業點13687個)。備案專業自即日起可在全國高等學曆繼續教育專業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網址:http://jxjy.moe.edu.cn/)查詢,具體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培養層次、學習形式、修業年限以平台公布為準。

二、教育部成人高校招生來源計劃網上管理系統和全國網絡教育陽光招生服務平台将以備案的專業、專業點等數據作為招生管理服務的依據。各地各高校須嚴格按照我部備案公布的招生專業組織開展高等學曆繼續教育招生工作。跨省招生的專業按照拟招生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意見執行。

三、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專業設置指導,優化區域專業布局。我部将繼續加強專業設置規範管理,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以專業設置管理為切入點,不斷提高高等學曆繼續教育整體質量和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