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縣

建昌縣

遼甯省葫蘆島市轄縣
建昌縣,隸屬于遼甯省葫蘆島市,位于葫蘆島市西北部,東鄰連山區、興城市,南連綏中縣,西北接淩源市,西南與河北省的青龍縣接壤,北靠喀左、朝陽兩縣,總面積3195平方千米。2019年,建昌縣下轄7個鎮、21個鄉,另設有1個經濟區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建昌縣常住人口為453436人。202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第二産業分别實現26.9億元、12.4億元,分别比上年增長4.7%、32.5%。第三産業實現45.4億元,比上年下降1.5%。在第二産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0.5億元,同比增長30.8%;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同比增長49.3%。人均地區生産總值16839.0元,同比增長5.0%(按可比價格計算)。三次産業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1.8:14.6:53.6。年末四上企業達到了85家、限額以上個體工商戶9家。全年用電量48403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47%。
    中文名:建昌縣 外文名:Jianchang County 别名:淩南縣 行政區劃代碼:211422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遼甯省葫蘆島市 地理位置:葫蘆島市西北部 面積:3181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7個鎮、21個鄉,另設有1個經濟區 政府駐地:朝陽路 電話區号:0429 郵政區碼:125300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白狼山風景區、龍潭大峽谷﹑建昌古城、遼甯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機場: 火車站:建昌站 車牌代碼:遼P 地區生産總值: 方言:東北官話 面積:3195 km² 人口:453436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84.7億元(2020年)

曆史沿革

地名由來

建昌一名源自北魏時期建德、昌黎二郡的首字。因北魏時,建昌受建德、昌黎二郡管轄,故取其二郡的首字為名。

建置沿革

早在夏、商時期,建昌境域初為冀州,後為幽州的墨胎氏為君主的孤國屬地(國都在今河北盧龍)。

周代實行分封諸侯制,在西周時期,屬周的諸侯國燕國(治所今北京)領域。

春秋時期,燕國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建昌屬遼西郡(治所今義縣西的陽樂)地。

戰國時期,初歸山戎,後并入東胡。

秦代,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朝時實行郡縣制,全國分36郡。嶺上大淩河流域建昌一帶屬右北平郡(治所河北薊縣無終);嶺下六股河流域一帶,歸遼西郡(治所遼甯義縣的陽樂)。

西漢時期,建昌屬幽州刺史部右北平郡,治所平剛(今内蒙古甯城縣),西部白狼水(大淩河)流域,即嶺上歸白狼縣(今建昌鎮南,章京營子)所轄;東部嶺下六洲河(今六股河)流域屬文城縣(今巴什罕土城子)所轄。

東漢時,建昌仍屬幽州刺史部,西北部嶺上被鮮卑部占據,東南部嶺下劃入遼西郡(郡址在義縣西的陽樂)所轄。

魏、蜀、吳三國時期,建昌的嶺上地區仍屬鮮卑地,嶺下歸魏的昌黎郡(今義縣)所轄。

晉代仍為州郡制,将遼西一帶劃歸平州(今遼陽),此時嶺上歸鮮卑字文部所屬;建昌東嶺下、南嶺下屬平州昌黎郡(義縣)管轄,後來被段部占領,最後為慕容部所據。

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先後皆為平州昌黎郡(郡址龍城,今朝陽)管轄。

南北朝時期,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都屬營州(今朝陽)建德郡(治所白狼城今建昌街南章京營子)石城縣(今喀左白塔子)管轄。

隋統一中國,建昌一帶歸柳城郡(今朝陽)管轄。

唐代,實行道州制,建昌屬河北道營州管轄。

五代十國時期,建昌屬燕國營州,後為契丹割據。

北宋時期,契丹族首領(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了遼國,建都于上京臨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實行道州制。建昌嶺上屬遼國中京道大定府(治所今内蒙甯城西城裡村)潭州龍山縣(治所今喀左縣白塔子)管轄;嶺下屬隰洲海濱縣(今綏中城北古城寨)管轄。政和五年(1115年),居住在東北北部的女真族,由完顔阿骨達統一了各部建立金國,建都上京會甯府(今黑龍江阿城)。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滅遼,改道州制為路州制,建昌一帶屬北京路大定府(内蒙甯城西城裡村),大淩河流域及六洲河上遊歸利州(今喀左大城子)龍山縣(喀左白塔子)所轄,南嶺下黑水河流域及雲山洞一帶歸宗州(遼時由來州改為宗州)海濱縣,(今綏中城北古城寨)管轄。

元代,在東北設遼陽行省(治所在東甯府今遼陽)。建昌一帶屬遼陽行省大甯路,嶺上歸龍山縣管轄;嶺下六股河流域瑞雲山(今大屯雲山洞)一帶歸瑞州(唐建威州後改瑞州)管轄(治所今綏中西南前衛)。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初時沿用元的舊制,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元省路制為省府制,邊疆為司衛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建昌一帶屬京師大甯都司營州(治所龍山今白塔子)中屯衛管轄。在永樂元年(1403年)三月将大甯都司遷往保定,把甯地賜給三衛(太甯衛,朵顔衛,福餘衛)實胥入烏梁海勢力範圍(治所内蒙翁牛特旗紅山),從而此地基本荒廢(後名蒙古部牧場)。

清代,仍用明時省府舊制。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借地安民,獎勵内地漢民到此開墾,又允許蒙民吃租,謂之“一地養二民”,因此本境内居民日益增加。乾隆三年(1738年),在塔子溝(滿語含義是塗泥溝,今淩源鎮)設塔子溝廳(以駐地命名)這時建昌一帶屬直隸省承德州(雍正11年設)塔子溝廳管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14日,将承德州升為承德府,塔子溝廳改設為建昌縣,治所塔子溝(今淩源鎮)。此時建昌一帶隸屬直隸承德府建昌縣管轄。嘉慶十六年(1860年),設牤牛營子巡檢司署,駐地牤牛營子(今建昌鎮),管理東南鄉(塔子溝東南各鄉概稱)一帶。光緒三十年(1906年)奉诏于朝陽設朝陽府,下轄建昌、綏中、阜新、朝陽、建平五縣。從而牤牛營子巡檢司所屬之地直到清末一直隸屬省朝陽府建昌縣管轄。

中華民國建立後,本年仍沿用舊制。民國二年(1913年)将承德府改為熱河特别區。民國三年(1914年)内務部下令統一全國行政區劃名稱,實行省縣制。在承德設熱河道。因本建昌與江西建昌重名,改建昌縣為塔溝縣(以駐地而得名)改後本縣紳士以為“塔溝”二字欠文雅,考據淩河三源當時皆出本縣境内,逐仿洮沅、沁源之例,又于同年請準政府改為淩源縣。同年将牤牛營子巡檢司改為巡檢廳,此地屬熱河特别區淩源縣所轄。民國十七年(1928年)将熱河特别區改為熱河省。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10日在牤牛營子設治,因其位于淩源之南而定名為“淩南設治局”,即淩南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春,淩南一帶淪為日僞統治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月,淩源縣、淩南縣“兩淩”合并實行街村制,複名建昌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建昌縣公署和喀左旗公署同時撤銷,建立喀喇沁左旗,旗公署駐地建昌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抗日戰争勝利。光複後黨在建昌組建了淩源縣,駐地淩源鎮,下轄原僞滿喀喇沁左旗管境,今建昌當時為六區。于10月将淩源縣分成建昌、建東、淩源三縣。此時西嶺上為建昌縣,東嶺下成立建東縣,因在建昌之東而命名。

民國三十五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6年1948年),中國共産黨“18地區”(前身為熱東地區)駐在建昌縣境内。開始在要路溝河南,建昌解放後遷到素珠營子,1947年秋遷到二道灣子街,此時建昌、建東兩縣均屬“18地區”領導。

1946年9月22日,建昌解放。

1948年4月1日,撤銷建東縣,将其所屬地區除十二德堡區劃歸喀左縣外,其餘全部并入建昌縣。

1948年,将和尚房子區除白林子以東地方劃歸綏中縣外,其餘又歸屬建昌縣。

1958年12月,錦州專屬建制撤銷,在朝陽成立朝陽市籌備處,1959年1月1日在朝陽籌備處的基礎上正式建立朝陽市,建昌從1958年末始歸朝陽市管轄。

1964年朝陽市撤銷,建立朝陽地區專員公署,從此建昌縣則屬朝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1968年5月28日,黨、政、軍三結合的建昌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此時建昌縣屬朝陽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

1989年,建昌縣由朝陽市劃出歸錦西市管轄。

1994年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建昌縣屬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昌縣治所塔子溝(今淩源鎮)。縣衙設史、戶、禮、兵、刑、工六房。下轄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熱水湯、小城子、大城子、宋杖子、哈叭氣、雙廟、三官甸子、東大橋、老爺廟、羊角溝、六官營子、赤裡赤、和尚房子、玲珑塔、二道灣子、平房子、大屯、從杖子、黑山科、白棗林子、湯神廟、山咀子、喇嘛洞、北爐、三十家子、溝門子、河絡湯溝、山甸子、佛爺洞、盤嶺、叨爾磴、藥王廟、茶棚、四官營子等43個鄉,185個牌。

民國三年(1914年),縣公署下設:建設、教育、财政、公安四局,下轄第1區塔子溝、第2區大城子、第3區藥王廟、第4區牤牛營子、第5區三十家子、第6區叨爾磴,下轄七個鎮、177鄉。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牤牛營子設治,設治局下設:有建設、教育、财政、公安、支應等局,實行區牌制,下轄第1區牤牛營子、第2區要路溝、第3區藥王廟、第4區和尚房子、第5區六家子。區下所轄79個牌。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春,日僞實行縣旗分制,縣公署置一科四局,即總務科、實業局、财務局、警務局、教育局、另有自衛團。縣下初為沿用民國的區牌制。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确立保甲制,原5個區為5個保,保有保公所和保長。保下共轄48甲,甲有甲公所和甲長。旗公署以下也置三局一團,即印務局、警務局、度支局,保衛總團。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月,縣署駐地牤牛營子(建昌鎮),此時将六家子保劃歸朝陽縣,建昌縣下轄92個村公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實行村甲制。上屬熱河省,下轄建昌村、新開嶺村、白棗林子村、湯神廟村、喇嘛洞村、堿廠村、要路溝村、山咀子村、叢杖子村、四官營子村、淩源街、大城子街、十二德堡村、玲珑塔村、瓦房店村、藥王廟村、黑山科村、和尚房子村、申杖子村、牛營子村、溝門子村、塔子南溝村、熱水湯村、佛爺洞村、大屯村、茶棚村、三十家子村、叨爾磴村等28個村(街)公所。村公所設村長,村下設甲,甲有甲長,甲下設牌,牌有牌長。旗公署下置;警務科、稅捐局、郵政局、電報局、專賣局、中銷支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黨在建昌組建了淩源縣,駐地淩源鎮,下轄原僞滿喀喇沁左旗管境,今建昌當時為六區。于10月将淩源縣分成建昌、建東、淩源三縣。西嶺上為建昌縣,縣駐地始于建昌街後在堿廠區後營子村,下轄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堿廠、新開嶺六個區。東嶺下成立建東縣,縣駐地藥王廟區河西村,下轄藥王廟、二道灣子、玲珑塔、叢杖子、十二德堡、大屯、黑山科村7個區。和尚房子區劃歸綏中縣轄。

1946年9月,建昌解放。1948年,将和尚房子區除白棗林子以東地方劃歸綏中縣外,其餘又歸屬建昌縣。此時建昌縣屬熱河省十八專屬領導,下轄牤牛營子、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堿廠、新開嶺、喇嘛洞、和尚房子、大屯、黑山科、藥王廟、二道灣子、玲珑塔、叢杖子這13個區,區下有村和農民會組織。

1949年12月,建昌縣下轄13個區,246個行政村,第一區牤牛營子、第二區堿廠、第三區喇嘛洞、第四區要路溝、第五區湯神廟、第六區新開嶺、第七區和尚房子、第八區大屯、第九區黑山科、第十區藥王廟、第十一區二道灣子、第十二區娘娘廟、第十三區玲珑塔。同年十八地委撤銷,從此建昌縣直接歸熱河省管轄。

從1951年開始到1953年在全縣範圍内開展了互助合作運動。這時全縣有農業生産合作社24個,互助組4627個。1955年底全縣發展到1300個農業生産合作社,還出現了88個高級社。

1956年并區建鄉,由區村制改為區鄉制,全縣由原來13個區并成為:城鄉、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和尚房子、黑山科、藥王廟、玲珑塔八個區,下轄71個鄉。

1958年初體制調整,由71個鄉并為29個鄉。同年八月份撤區并鄉,撤銷原八個區将原29個鄉并為10個鄉,同時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從此實行了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全縣成立了建昌鎮,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和尚房子,大屯,黑山科,藥王廟,娘娘廟,玲珑塔這10個人民公社。公社下轄157個管理區,管理區下屬生産作業組。

1961年5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調整社隊體制。全縣由原十個公社劃分為:建昌鎮、素珠營子、湯神廟、王寶營子、老大杖子、要路溝、新開嶺、堿廠、喇嘛洞、和尚房子、養馬甸子、大屯、八家子、楊樹灣子、黑山科、藥王廟、二道灣子、小德營子、娘娘廟、巴什罕、玲珑塔、什大營子這22個人們公社,另有一個黑山農場。下轄279個大隊,2317個生産隊。

1962年,為進一步落實調整鞏固的方針,又新劃出石佛、魏家嶺、谷杖子、雷家店等4個人民公社及鎮,撤銷黑山農牧場,将其所屬之大隊劃歸石佛公社,此時全縣有:27個公社,296個生産大隊,2005個生産隊。

1964年,鎮村分設,撤銷什大營子公社,建立牤牛營子、宮山咀公社。此時全縣有28個公社。

1968年,下轄27個人民公社(這時除建昌鎮外其餘全部更名)。

1971年春,将新開嶺公社的水泉溝、後獅子溝大隊,要路溝公社的三門店大隊、堿廠公社的頭道營子、坎守杖子、碾子溝大隊劃在一起成立頭道營子公社。此時建昌共有29個人民公社。

1979年8月1日,将和尚房子公社南境的白廟子、杜杖子、李家店、網子溝、董杖子、橋杖子等6個大隊劃出成立溫杖子公社。将新開嶺公社東境的西山根、押寶山、火石山、賀杖子、大廟溝等五個大隊劃成賀杖子公社,從喇嘛洞公社東境劃出石灰窯子、梁杖子、王君杖子、陳良溝這四個大隊,成立石灰窯子公社。此時建昌縣共轄31個公社,一個鎮,339個生産大隊,2509個生産隊,五個街道辦事處,21個居民委員會。

1983年,撤公社建鄉。

1984年,撤銷二道灣子鄉建立二道灣子蒙古族鄉,撤銷八家子鄉建立八家子鎮。

1986年,撤銷藥王廟鄉、喇嘛洞鄉建立藥王廟鎮、喇嘛洞鎮。

1991年,因建昌縣堿廠鄉與興城市堿廠鄉重名,将建昌縣堿廠鄉更名為西堿廠鄉。

1995年,撤銷湯神廟鄉、玲珑塔鄉建立湯神廟鎮、玲珑塔鎮。

1997年,撤銷大屯鄉建立大屯鎮。

2002年,依據《遼甯省合鄉并鎮工作實施意見》撤銷牤牛營子鄉、宮山咀鄉、合并設立牤牛營子鄉,撤銷素珠營子鄉、石灰窯子鄉、合并設立素珠營子鄉,撤銷鴿子洞鄉、藥王廟鎮、合并設立藥王廟鎮,撤銷和尚房子鄉、溫杖子鄉、合并設立和尚房子鄉。此時建昌轄建昌鎮、湯神廟鎮、喇嘛洞鎮、大屯鎮、玲珑塔鎮、藥王廟鎮、八家子鎮、牤牛營子鄉、素珠營子鄉、石佛鄉、王寶營子鄉、老大杖子鄉、要路溝鄉、魏家嶺鄉、西堿廠鄉、頭道營子鄉、新開嶺鄉、養馬甸子鄉、賀杖子鄉、和尚房子鄉、楊樹灣子鄉、黑山科鄉、雷家店鄉、小德營子鄉、二道灣子蒙古族鄉、巴什罕鄉、谷杖子鄉、娘娘廟鄉28個鄉鎮。

2003年依據《葫蘆島市調整村級規模實施方案》,将原357個村合并掉81個村,并後為276個村委會。

區劃現狀

2019年,建昌縣下轄7個鎮、21個鄉,另設有1個經濟區。建昌縣人民政府駐建昌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211422100000

建昌鎮

211422101000

八家子鎮

211422102000

喇嘛洞鎮

211422103000

藥王廟鎮

211422104000

湯神廟鎮

211422105000

玲珑塔鎮

211422106000

大屯鎮

211422201000

牤牛營子鄉

211422203000

素珠營子鄉

211422204000

石佛鄉

211422206000

王寶營子鄉

211422207000

老大杖子鄉

211422208000

要路溝鄉

211422209000

魏家嶺鄉

211422210000

西堿廠鄉

211422211000

頭道營子鄉

211422212000

新開嶺鄉

211422213000

賀杖子鄉

211422214000

養馬甸子鄉

211422215000

和尚房子鄉

211422218000

楊樹灣子鄉

211422219000

黑山科鄉

211422220000

雷家店鄉

211422222000

小德營子鄉

211422223000

二道灣子蒙古族鄉

211422224000

巴什罕鄉

211422225000

娘娘廟鄉

211422226000

谷杖子鄉

211422401000

建昌飛地經濟區

區劃現狀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總戶數18.8464萬戶。總人口62.335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9331人,鄉村人口54.4024萬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占32.9773萬人,女性人口占29.3582萬人,男女性别比為112:100。全年出生人口5419人,人口出生率8.69‰;全年死亡人口2908人,人口死亡率4.67‰;全年自然增加人口251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0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建昌縣常住人口為453436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建昌縣隸屬遼甯葫蘆島市,建昌縣位于葫蘆島市西北部。東鄰連山區、興城市,南連綏中縣,西北接淩源市,西南與河北省的青龍縣接壤,北靠喀左、朝陽兩縣。地處東經119°13′至120°18′,北緯40°24′至41°06′之間。總土地面積3227.2平方公裡。耕地89萬畝。

地形地貌

建昌縣地處遼西丘陵,縣境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石質山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階梯狀。主要山脈有:盤嶺西北支脈、盤嶺東北支脈、盤嶺東南支脈,境内最高峰大青山位于縣城南39千米處,海拔1223.8米,最低點位于六股河出境處,海拔76.3米。按成因可劃分為剝蝕構造,剝蝕堆積,堆積4種地形。如按絕對高度和坡度二個指标概括建昌縣地貌,即為中低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四大類型。地勢西高南低,相對高差1147.5米。縣内主要山川均呈西南-東北斜列伸展。燕山餘脈由青龍縣入境,從南至北,由大青山經由白土嶺,蟒擋壩嶺,大黑山的紅草溝形成一條脊梁(以大淩河、六股河的分水嶺為界),把整個建昌分成嶺上、嶺下兩大部,嶺上以大淩河為主,包括青龍河流域;嶺下以六股河流域為主,包括黑水河流域,地貌多樣。

氣候特點

建昌縣屬北溫帶亞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2℃。一月平均氣溫-10℃,最低氣溫-26.9℃;七月平均氣溫23.4℃,最高氣溫40.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溫迅速,多大風,易春旱。無霜期158天左右。

水系水文

建昌縣境内河道有大淩河、六股河、黑水河、青龍河、小淩河等流域,其中大淩河流域面積1199.3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大淩河,總長度60.33千米;二級河蒿桑河、黑水河、雲山洞河、毛河等4條,總長115.54千米;三級河9條,總長度199.72千米;河流總長度619.746千米。境内大的河流有大淩河(遼西第一大河)、六股河(縣境内最長)。大淩河發源于要路溝鄉水泉,由西南流向東北,流經境内15個鄉鎮,長60.33千米,流域面積1199.3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蒿桑河、黑山河、二道河、賀杖子河、魏家嶺河、新開嶺河;六股河發源于谷杖子鄉上柳杖子西溝荒砬山,流經境内19個鄉鎮,長91.91千米,流域面積1419.5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雲山洞河、毛河、紅基河、小德營子河、巴什罕河等。

自然資源

林地資源

建昌縣有林地面積134畝,森林覆蓋率達28.9%。主要林木種類有楊、柳、榆、松、柏、桑、銀杏、水曲柳、杜鵑等22種喬木和灌木。有草場179.5萬畝。

生物資源

油料作物以大豆為主,其次是杏仁,建昌縣是省内杏仁的重要産地。經濟作物有棉花。建昌縣有林地面積134畝,森林複蓋率達28.9%。主要林木種類有楊、柳、榆、松、柏、桑、銀杏、水曲柳、杜鵑等22種喬木和灌木。

有萬株以上果園60多個,成為果林之鄉。白梨全國聞名,遠銷國外。蘋果以口味甜美、耐儲藏而備受外貿部門歡迎。建昌縣有草場179.5萬畝。

礦産資源

建昌縣境内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鉛鋅礦、錳礦、煤礦、硫鐵礦、鐵礦、金礦、銅礦、钼礦、钼金礦、沸石礦等。全縣有礦山企業51家,其中:鉛鋅礦一家,在八家子鎮區域,年處理礦石40萬噸;錳礦13家,分布在谷杖子鄉及娘娘廟鄉區域,年産礦石26萬噸,儲量84.2萬噸;煤礦6家,分布在雷家店區域,年産礦石15萬噸,總儲量176.74萬噸,礦區面積0.0685平方千米;硫鐵礦7家,分布在八家子區域,年産礦石15萬噸,總儲量176.74萬噸,礦區面積5.1866平方千米;鐵礦1家,在大屯鎮區域,正在建設中,設計産能200萬噸/年,儲量9749.07萬噸,礦區面積3.6平方千米;金礦4家,分布在和尚房子鄉、大屯鎮及新開嶺鄉區域,年産礦石6.2萬噸,總儲量28.1017萬噸;銅礦1家,在和尚房子鄉區域,年産礦石1.2萬噸,儲量1.75萬噸;钼礦2家,分布在和尚房子鄉、養馬甸子鄉,設計生産能力25萬噸/年,總儲量407.21萬噸;钼金礦1家,在大屯鎮,設計生産能力5萬噸,儲量123.406萬噸;沸石礦1家,分布在素珠營子鄉,年生産礦石3萬立方米,總儲量143.418萬噸。

經濟

綜述

202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第二産業分别實現26.9億元、12.4億元,分别比上年增長4.7%、32.5%。第三産業實現45.4億元,比上年下降1.5%。在第二産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0.5億元,同比增長30.8%;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同比增長49.3%。人均地區生産總值16839.0元,同比增長5.0%(按可比價格計算)。三次産業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1.8:14.6:53.6。年末四上企業達到了85家、限額以上個體工商戶9家。全年用電量48403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47%。 

固定資産投資

2018年,建昌縣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64771萬元,同比增長22.3%,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132506萬元、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32265萬元,分别比上年增長4.3%和321.5%。第一産業投資額為16763萬元,同比增長134.4%;第二産業投資額為51162萬元,同比下降47.6%;第三産業投資額為96846萬元,同比增長223.9%。年度内新增固定資産總量80871萬元,固定資産投資項目建成投産率49.1%。建設項目個數59個。其中:投資額超過五千萬元的項目21個,過億元的投資項目13個。

财稅收支

2018年,建昌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5067萬元,比上年增長6.8%;各項稅收完成27806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258萬元,比上年下降2.8%。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54048萬元,比上年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3397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支出為60097萬元,比上年增長1.4%;農林水支出完成67454萬元,比上年下降8.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為74334萬元,比上年增長2.1%。

第一産業

2020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5.1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别實現産值19.9億元、2.7億元、30.5億元、0.3億元和1.7億元,分别比上年增長6.4%、3.8%、13.4%、0和6.3%。 

種植業

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2.6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83.4萬畝,糧食産量為254437噸,同比增長48.9%。園林水果産量54060噸,同比增長0.6%,其中蘋果8401噸,同比增長3.7%;梨31524噸,同比下降6.5%。 

林業

2020年全年完成造林任務22.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5.2萬畝、封山育林4萬畝。人工造林含山杏直播10萬畝、荒山人工造林4.7萬畝、退化林分修複0.5萬畝;完成森林撫育任務1.0萬畝;全縣完成育苗20公頃,生态實驗林場和藥王廟林場完成省種苗站良種苗木繁育、良種側柏各150萬株。預測發生各類病蟲害共計19.8萬畝,實際發生18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面積17.4萬畝,生物防治面積8.7萬畝,監測覆蓋率達到100%,測報準确率達90.9%,無公害防治率達到了96.67%,生物防治率達到46.67%。 

畜牧業

2020年畜牧業穩步發展。全縣黃牛冷配完成2.8萬頭。規範動物養殖小區54個、動物屠宰場(點)16個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工作;加強診療機構2家及鄉村診療服務場所78家監管;提升區域所14個業務指導。 

生産條件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7.02萬千瓦。其中:柴油機動力10.91萬千瓦、電動機動力3.22萬千瓦、汽油機動力2.88萬千瓦。農用排灌機械6630台。擁有拖拉機30489台、7.22萬千瓦。微耕機2720台、1.09萬千瓦。田園管理機2130台、0.85萬千瓦。機耕地61.53萬畝,機播種55.47萬畝,機電灌溉面積37.95萬畝。農業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76.5%。

第二産業

工業

2020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20個(以下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實現總産值40.4億元,同比下降3.9%;實現增加值8.7億元,同比增長3.5%;主營業務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1.88%;産品銷售率為99.4%;實現利稅2.9億元,同比下降15.71%;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下降21.68%;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耗119807噸标準煤。全部工業用電量18847萬千瓦時,同比下降7.1%。 

建築業

2018年,建昌縣實現總産值17950萬元,同比下降31.8%,建築業隊伍平均職工人數1067人,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20(勞務分包5家)家。

第三産業

國内貿易

2020年貿易市場保持0.1%的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19億元。按區域劃分:城鎮零售額實現11.8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鄉村零售額實現6.32億元,比上年增長0.6%,各占零售總額的65.3%和34.7%;按消費形态劃分:餐飲收入實現2.2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商品批發零售15.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全縣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企業共19家,限額以上個體戶9家。

房地産業

2020年全年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90039萬元,同比增長235.1%。房屋新開工面積4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32.3%。商品房銷售面積1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房地産投資完成超億元項目有:恆嘉國際家居生活廣場;淩河新都;東城首府;淩河一品花園;盛世豪庭。年末有資質等級的房地産開發企業20家。 

郵電通信

2018年,建昌縣城鄉擁有固定電話88030部,移動電話507270部,電話普及率部105/百人,寬帶網用戶64846戶。郵政業務收入5860.04萬元,同比增長12.2%。

旅遊業

2020年全年旅遊總收入13.01億元,同比下降49.01%,接待遊客190.2萬人,其中鄉村旅遊收入1.594億元,接待人數16萬人次。全縣有國家級3A旅遊景區5個,旅行社2個,星級賓館1家。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各項存款餘額1539810萬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廣義政府存款91635萬元,同比增長11.9%;住戶存款餘額1349728萬元,同比增長15.5%。非金融企業存款98445萬元,同比增長49%;各項貸款餘額963747萬元,同比增長7.4%,其中:住戶貸款478621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485126萬元,同比增長16.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有各類學校279所,其中:幼兒園135所、小學116所、初中20所、高中3所、特殊教育1所、職專1所、進修1所、電大1所、體校1所。全部在校生76797人,兒童入學率、升學率均為100%。2018年,全縣2678人參加高考。自主招生上線人數291人,上線率10.87%;本科上線人數1578人,上線率58.92%。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1個,基層文化站28個,圖書館1個,電影院3個。全年舉辦大型文化活動10場,農民劇團巡回演出30場,放映電影“2131”工程共3480場(超額放映168場)。年末全縣的28個鄉鎮、276個村全部開通了有線電視,全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54%。

體育事業

2018年,建昌縣體育局舉辦少年羽毛球比賽、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全縣中小學生春季運動會、職工籃球比賽等體育競賽活動;參加葫蘆島國際武術大賽、第十五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群衆健身場地建設普及率基本達到100%,健身路徑普及率也達到了90%以上;體育場一個、體育館一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79所,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所、二級民營醫院4所、全縣醫療機構病床1959張、門診人次365121人、衛生技術人員2594人。全縣參加合作醫療人數451242人,常住人口參合率達100%,農業戶籍人口參合率為84.52%,總參合32010.24萬元,為農民補償醫療費用26461.15萬元。

勞動就業

2018年,建昌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1129人,完成市政府下達指标的1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6%以内;繼續實施公益性崗位扶助政策,積極開展公益性崗位清理整頓工作,共安置公益性崗位人員267人,其中6月安置165人,12月安置102人。完成有組織勞務輸出12944人,非組織勞務輸出41687人,就地就近轉移(縣内轉移)43475人,自主創業3260人,共計輸出101366人。扶持創業帶頭人65戶,帶動就業475人,較好地完成了市定任務。

社會保障

2018年,建昌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1414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達23000人,工傷保險參保達21779人,生育保險參保達15031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8003萬元,工傷保險共收繳保險費289萬元。社保參保人數55250人,完成任務指标的103.05%。其中:離退休15821人,在職參保39429人。在職參保人員中,企業職工13112人,繳費8201人;靈活就業參保26317人,繳費18492人。養老金累計支出43257萬元。其中:養老金支出38918萬元,喪葬撫恤金支出2480萬元,個人賬戶支出1532萬元,轉移支出327萬元。本級财政彌補缺口7376萬元,保證了按月足額發放。享受待遇總人數為17727人,其中離退休15821人,遺屬1906人。城鄉養老保險系統内參保人數為305647人,應繳費人數為207847人,實際繳費人數為173154人,累計收繳保費共1810.65萬元。全縣城居保享受待遇人數為95442人,其中基礎養老金累計發放12357萬元,個人賬戶發放607萬元,累計發放養老金12964萬元。

2018年,建昌縣參保單位共計325家,核定繳費9598人次、17824萬元;共計辦理新參保293人,統籌範圍内轉入430人,統籌範圍内轉出419人,中斷繳費38人,終止社會關系153人;社會化發放共計5550人,合計發放養老待遇26732萬元,其中新增退休370人,新增養老金1239萬元,辦理退休死亡136人,減少養老金51萬元;調資涉及5370人,調資金額107萬元/月,艱苦邊遠津補貼調整涉及5528人,調整金額19萬元/月;降資處理1人,出具死亡人員工資證明136份;多發待遇追回19人,追回總金額11.77萬元。

基礎建設

2018年,建昌縣城區累計城市鋪設管網65.63萬米;供熱總面積424萬平方米;路燈6371盞;用水戶24919戶;城區用水普及率96.33%;燃氣用戶30490戶,燃氣普及率94.31%;建成污水處理廠1個,全年污水處理率92.51%;公交車167台、公交車擁有情況19台/萬人。建成區城區綠化覆蓋率18.74%;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209.85萬平方米;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86平方米。城區公園綠地面積140.18萬平方米;水域面積50萬平方米;附屬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防護綠地30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18.68%。共完成路邊清理1500餘千米,清運垃圾0.28萬餘噸;栽種木本和草本花苗0.2餘萬株;危房改造任務為1550戶,其中C級危房1000戶,D級危房550戶。

環境保護

2018年,建昌縣投入專項治理資金308.7萬元,治理污染項目1個,大氣平均降塵量7.19噸月平方千米。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8年末,建昌縣公路裡程達2654.208千米,高級次高級路面裡程1706.99千米,占公路裡程的65%。公路密度為83.07千米/百平方千米,每萬人占有公路裡程42.48千米。各種橋梁26023.63米/926座,其中:大橋8532.78米/50座,中小橋17490.85米/876座。全縣28個鄉鎮、276個村百分之百通公路。國道2條,142.59千米;省道4條,190.779千米;縣道4條,87.322千米;鄉道82條,708.921千米;村道735條,1661.835千米。

建昌縣已形成了總長為846千米的公路網,國道306線與省級公路朝青線成十字形交彙在建昌縣城。魏塔線鐵路橫穿全境,是連結沈山、錦承鐵路的交通樞扭。建昌縣城距北京430千米,距沈陽400千米,距錦州港、葫蘆島港、秦皇島港、錦州機場、朝陽機場、山海關機場、秦皇島北戴河國際機場都在150千米以内,距沈山高速公路70千米。

運輸

2018年,建昌縣公路客運周轉量14500萬人千米;公路貨運周轉量12015萬噸千米。

風景名勝

桃花源景區

位于建昌縣大屯鎮雲山洞村,緊臨秦皇島、葫蘆島、朝陽三市,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有有桃花湖、桃花島、雲山洞等景觀。雲山洞的奇秀之處,在于山勢險夷相宜,植被保存完好。遠處峰巒險峻,近處山勢平緩。風爽日麗,景色清幽,是休閑、度假、旅遊避暑的目的地。

轎頂山森林公園

從下向上,由東向西依次是花型廣場、噴泉、木制回廊、公共衛生間和管理用房、兒童娛樂場、健身廣場。木棧道盡頭是動物救助站和鳥舍。半山腰還有一個可以觀日出的中式景觀亭。公園劃分為遊覽區、廣場活動區、康樂休閑區、觀光果樹區、情侶私語區、植物科普區、戶外體驗區和動物觀賞區等8個功能區。

遼西湖景區

遼西湖是葫蘆島的母親湖,西岸奇峰突兀,鳳凰島景色怡人。琵琶山與蛤蜊山似遙遙相望。站在蛤蜊山上可鳥瞰水庫全景,遠山近水,可在水中泛舟,兩山懸崖處孤石林立,丹頂鶴栖居于峭壁山洞。

窟窿山風景區

位于建昌縣王寶營子鄉興隆莊東南。村莊東面山頂上有一個月牙形巨大孔洞,每當晴天,太陽在窟窿山的東面徐徐升起,強烈的陽光穿過窟窿,景象壯觀。山下兩簾瀑布傾瀉而下,形成兩譚清泓,稱為二泉映月窟窿山。穿過山洞向北望去,有一座山山頂像是古代山大王戴的頭盔,因此而得名“大王山”。向南眺望南山頂上有一缺口,被稱為“南天門”,北山頂上有一缺口,被稱為“北天門”。

龍潭大峽谷自然風景區

國家AAA級景區,遼甯省地質公園,位于老大杖子鄉。其地層岩石主要為一套6.5億年前的北方型震旦亞界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狀白雲質灰岩為主的化學沉積岩,并局部兼有中生代義縣組火山岩等。景區集山、水、洞、瀑、石等多種景觀為一體,在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景觀。峽谷總長72千米,縱深348米,最寬處210米。龍潭大峽谷重要景觀概括地說,一潭、三峽、四瀑、六池、二十一峰,以及象形石與洞窟等。

關東奇峽畫廊谷

位于建昌縣東南部的大屯鎮,地處燕山山系盤嶺支脈,由一條主峽谷和五條支峽谷構成,須彌山和五指山在峽谷的盡頭,聖水河縱貫全谷,龍龜湖宛如一塊碧玉鑲在谷外。這裡是一處集青山綠水、險峰奇石、溪流飛瀑、林海峭壁、曆史遺迹、宗教傳奇為一體的原生态自然風景區和宗教景觀區。

梨花源

位于養馬甸子鄉,緊鄰大青山景區、畫廊谷景區,以萬畝梨園為核心,大棚瓜果采摘為輔助,普度寺佛教景觀、棗木溝自然風光為支點的生态旅遊區。養馬甸子鄉享有“梨鄉”之美譽,有300多年的曆史,養馬甸子鄉在原有基礎上,相繼建成萬畝果園5處,千畝梨園2處,果樹從2000年的70萬株發展到150萬株,年果品産量達到5萬噸。棗木溝300年以上的老梨樹有近千棵,500年以上的有30多棵。

大青山

遼西屋脊,海拔1223.8米,南北延伸3.5千米,東西跨越兩個鄉鎮(賀杖子鄉、新開嶺鄉)10千米。坐落在建昌縣城南39.5千米處,屬燕山餘脈,松嶺山脈。山勢東、西、北三面陡峭險峻,南面坡緩低斜。賀牆線公路、朝青縣公路直抵山腳,交通便捷。山腳下流淌着含锶弱堿型山泉,是大淩河的源頭之一。

曆史文化

建昌年俗

蒸豆包

舊曆的年底,建昌人最晚要在臘月二十三小年以前要蒸好豆包(又叫淘米)。淘米,烘幹,将大黃米、小黃米、黃色的玉米磨制成米面,在火炕上準備幾口大缸放好,再準備好大盆,富裕的家庭可以摻和玉米面少些,這樣蒸出的豆包會很粘的,但摻和的也不要太多,多則“塌鍋”——就是不好将豆包從蒸屜中起出來。和面很講究,一般要看人的性格,聽老人講性子急的人和出的面,可能很酸的;而性子慢的人和出的面,可能是不會“發的”——發酵。和面水也有講究,不能太熱,熱了可能将面燙了,也就是面熟了,這樣做出的豆包會夾生;和面水也不能太涼,涼了,也可能不會“發的”。所以和面的人一定要有經驗。

掃房

掃房本來是農曆臘月二十四的,但建昌大約是在淘米之後的若幹天裡。庭院的裡裡外外,屋子的犄角旮旯兒,家具擺設、杯盤器皿,該擦的擦、該掃得掃、該洗的洗全家一齊動手。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掃房南方叫“掃塵”,“塵”與“陳”諧音,“掃塵”蘊含人們“推陳出新”、“辭舊迎新”、“破舊立新”的願望和企盼。春節“掃房”,其用意就是清潔環境,還要把一切黴運、晦氣掃地出門。所以建昌人相當重視,也樂此不疲。

年畫

除了在門口貼春聯、貼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裡,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起了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貴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挂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現在街市上較常見的有《子魚卧蓮》、《鳳凰來儀》等。

祭竈王爺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整個東北乃至華北地區,都要去祭竈王爺。尤其大青山附近的居民都要去賀杖子鄉的竈王宮祭祀竈王爺。實在距離遠的在家擺香案祭祀。祈求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給竈王嘴上抹點蜂蜜,祈求好話多說,壞話不說。

建昌大鼓

建昌大鼓的傳承是非家族性的,藝人多為盲人等殘疾人。他們為了生計糊口,拜師學藝,或請老師學藝,或為老師伴奏,學唱腔表演,或偷藝,師承關系不是特别嚴密。建昌大鼓有三個傳承譜系,現在主要傳承人有:李國銀、曹已全、曹已堂、呂國志、楊國青、張玉強。建昌大鼓的重要價值在于曆史價值。建昌大鼓演唱的長篇書目,涉及到周、三國、唐、宋、明、清、民國等,對研究古代曆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建昌大鼓流傳在關内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是研究遼西地區人文風俗等各邊緣學科的重要資料。已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建昌落子

落子(俗稱蓮花落或稱大口落子)是縣内比較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清代和民國年間,全縣先後成立的落班子有十幾個。

小德營子鄉公利亨的落班子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建立。要路溝鄉大杖子村民王國旺的落班子,遠到青龍、撫甯等地演出。和尚房子鄉大杖子屯的落班子于民國八年(1919年)建立,農閑季節到鄰縣唱野台戲。

建昌皮影戲

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建昌皮影代表性的曲目很多,如:《五峰會》、《王敦篡位》、《馬乾隆走國》、《楊文廣征西》、《泥馬渡康王》等百餘部,多為神話、寓言、曆史故事。劇本多為忠義節烈、除暴安良、懲惡揚善、因果報應。

建昌皮影從河北傳入,屬于闆腔體,闆式有慢闆、流水闆、快闆、散闆,由于受方言、鄉情的影響,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如:三頂七、五字錦、硬轍、老韻、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建國後,建昌皮影逐漸衰退。

名優特産

建昌縣是優良的中藥産地,有知母、黃芩、遠志、桔梗、防風、芡草、益母草等。

黃芩,又名黃芩茶。建昌縣是葫蘆島黃芩集中産地。建昌黃芩以根條堅實色黃而光滑着稱于國内外市場,是葫蘆島市和遼甯省暢銷全國的正品大宗地産中藥材。

雷家店薄皮核桃建昌縣雷家店地區特産,雷家店地區自然條件适宜紙皮核桃生長,所産核桃具有皮薄、肉厚、所含營養豐富等特點,2013年獲批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标志産品保護。并在榮譽中列舉獲得地理标志的時間。

榮譽稱号

2019年9月,建昌縣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6月30日,建昌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