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帶

汽車安全帶

安全裝置
汽車安全帶是為了在碰撞時對乘員進行約束以及避免碰撞時乘員與方向盤及儀表闆等發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時沖出車外導緻死傷的安全裝置。汽車安全帶又可以稱之為座椅安全帶,是乘員約束裝置的一種。汽車安全帶是公認的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安全裝置,在車輛的裝備中很多國家是強制裝備安全帶的。
    中文名:汽車安全帶 外文名:Seatbelts 别名: 材質:尼龍織帶、高強滌綸織帶 功能:拉力強、耐磨性好、防紫外線等 應用範圍:汽車安全帶、嬰兒座椅等

​起源

最早在100多年前,在歐美國家的馬車座位上就已經有了安全帶,以防止乘客從馬車上被颠下來。1902年5月20日,美國紐約舉行汽車競賽。參賽選手沃爾特·貝克工程師害怕在激烈的車賽中翻車受傷,他從學步幼兒在童車裡被布條系捆防止摔出車外的事例中受到啟發,也在"魚雷牌"賽車上釘上了幾根繩帶,參賽時把自己和同伴馬達技工緊緊系好。競賽進行中,高速飛馳的"魚雷牌"賽車突然撞上一根垂直地面的鋼軌,騰空跳起,墜入觀衆席,當場壓死2人,傷10人,可是貝克和那位技工卻安然無恙。這便是汽車安全帶的起源。

1922年,賽車場上的跑車開始使用安全帶,1955年,美國福特汽車裝備了安全帶。而大多數使用的三點式安全帶卻是瑞典人尼·波林于1957年發明的,他原來在做saab(薩博)的飛機設計工作,到了美國沃爾沃公司後發明了這個真正廣泛應用的安全帶。

基本内容

現代汽車的速度很快,一旦發生碰撞,車身停止運動,而乘客身體由于慣性會繼續向前運動,在車内與車身撞擊,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而向前飛出窗外。為防止撞車時發生類似的傷害,公安部門要求小型的客車駕駛員和前排的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以便發生交通事故時,安全帶對人起到緩沖的作用,防止出現二次傷害。在高檔轎車上,除了前,後排座位都有安全帶外,還安裝着安全氣囊系統,一旦發生車禍,氣囊就會自動充氣彈出,使人不撞到車身上。

汽車安全帶的起源及發展曆程

安全帶在汽車發明以前就已經存在了,1885年,那時歐洲普遍使用馬車,那時的安全帶隻是簡單的為了防止乘客從馬車上摔下來。到了1910年飛機上開始出現安全帶。1922年,賽車場上的跑車開始使用安全帶,到了1955年,美國福特轎車開始裝用安全帶,總體來說這個時期的安全帶以兩點式安全帶為主。1955年飛機設計師尼爾斯到沃爾沃汽車公司工作以後發明了三點式安全帶。1963年,沃爾沃汽車公司開始把尼爾斯的三點式汽車安全帶注冊,并在自産的汽車上裝配。

1968年,美國規定轎車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裝安全帶,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相繼制定了汽車乘員必須佩帶安全帶的規定。我國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頒布了通告,規定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車(包括轎車、吉普車、面包車、微型車)駕駛人和前排座乘車人必須使用安全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三點式安全帶。

汽車安全帶的主要結構組成

(1)織帶織帶是用尼龍或聚酯等合成纖維織成的寬約50mm、厚約1.2mm的帶,根據不同的用途,通過編織方法及熱處理來達到安全帶所要求的強度、伸長率等特性。它也是吸收沖突能量的部分。對于安全帶的性能各國法規有不同的要求。

(2)卷收器其是根據乘員的坐姿、身材等來調節安全帶長度,不使用時收卷織帶的裝置。

分為ELR(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和ALR(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

(3)固定機構固定機構包括帶扣、鎖舌、固定銷和固定座等。帶扣及鎖舌是系緊和解開座椅安全帶的裝置。将織帶的一端固定在車身的稱為固定闆,車身固定端稱為固定座,固定用螺栓稱為固定螺栓。肩部安全帶固定銷的位置對系安全帶時的便捷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适合各種身材的乘員,一般都選用可調節式固定機構,能夠上下調節肩部安全帶的位置。

汽車安全帶的主流三點式安全帶

三點式安全帶的構成

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為當前最為廣泛使用的三點式安全帶的結構。在各種安全帶中,是實用性、舒适性以及乘員約束性結合得相當好的安全帶形式。

ELR三點式安全帶

ELR三點式安全帶就是裝有ELR卷收器的三點式安全帶。這類卷收器叫做緊急鎖止卷收器(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ELR),通常可以自由拉出安全帶。它裝備了在撞車時或緊急制動時可鎖死安全帶的沖擊感應裝置。一般是通過車輛的減速度感知沖擊量,還有的是通過織帶的拉出速度來感知,将兩種方式組合起來使用的方式已經成為主流。

ALR三點式安全帶

ALR三點式安全帶就是裝有ALR卷收器的三點式安全帶。這類卷收器叫做自動鎖止卷收器(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ALR),其是當安全帶拉出時,卷取到正好符合乘員使用的長度位置便被鎖止,再不能拉出多餘安全帶的收縮裝置。與ELR組合使用的ELR/ALR已經成為主流。在安全帶全量拉出時ALR起作用,在全量收回時ELR起作用。這種方式主要用于兒童座椅的固定。

帶預張緊器和限力器的安全帶

現在很多中高端轎車都裝用帶有預張緊器和限力器的安全帶。預張緊器是用來盡量消除安全帶的多餘張緊餘量,避免乘員被爆炸的安全氣囊傷害頭部。限力器是在受力峰值過去後,降低安全帶的張緊力度,以減小乘員肋骨和肩部受力。

汽車安全帶的工作原理

卷收器的作用是貯存織帶和鎖止織帶拉出,它是安全帶中最複雜的機械件。卷收器裡面是一個棘輪機構,正常情況下乘員可以在座椅上自由勻速拉動織帶,但當織帶從卷收器連續拉出過程一旦停止或當車輛遇到緊急狀态時,棘輪機構就會作鎖緊動作将織帶自動鎖死,阻止織帶拉出。安裝固定件是與車體或座椅構件相連接的耳片、插件和螺栓等,它們的安裝位置和牢固性,直接影響到安全帶的保護效果和乘員的舒适感。

汽車安全帶的性能

(1)安全帶設計要素安全帶在設計上應該滿足乘員的保護性能、提醒使用安全帶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方面的要求。使上述幾點得以實現的設計手段是安全帶調節器位置的選定、安全帶的規格和采用的輔助裝置。

(2)乘員保護性能汽車安全帶的乘員保護性能要求如下:盡早對乘員進行約束;盡量減小約束時乘員受到的壓力;保持約束位置不變,以使約束力避開人身體較脆弱的部位。作為實現上述目的的手段,上面所叙述的預張緊器和限力器的使用,使這些方面的性能得到顯着提高。

正确使用安全帶

第一,經常檢查安全帶的技術狀态,有損壞應立即更換。第二,正确使用。安全帶要盡量系在髋部和胸前,應該橫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形成一個水平放置的V字,能一個人使用,嚴禁雙人共用,要将安全帶扭曲使用。第三,用安全帶時不要讓其壓在堅硬易碎的物體上,口袋裡的手機、眼鏡、鋼筆等。第四,座椅上無人時,要将安全帶送回卷收器中,将扣舌置于收藏位置,以免在緊急制動時扣舌撞擊在其他物體上。第五,不要讓座椅背過于傾斜,否則影響使用效果。安全帶的扣帶一定要扣好,防止受外力時脫落而不能起到保護作用。

我國使用安全帶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機動車在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公安部1992年11月15日發布《關于駕駛和乘坐小型客車必須使用安全帶的通知》,規定上路行駛的小型客車駕駛人和前排乘車人必須使用安全帶,并于 1993年7月1日起生效。8月1日後,凡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駕駛人或乘車人,一律處以警告或者罰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