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中醫方劑名
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醫方劑名,由麻黃、附子、細辛、甘草組成,為解表劑,具有扶正解表,溫經解表之功效。主治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曝啞。突發聲音嘶啞,甚至失音不語,或咽喉疼痛,惡寒發熱,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無力。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病窦綜合征、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皮炎等屬陽虛外感者。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分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通用名:麻黃附子細辛湯 适應症: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曝啞 功用:溫經解表

性狀

麻黃細辛附子湯,發表溫經兩法彰,若非表裡相兼治,少陰反熱易能康。

組成

麻黃、附子、細辛。

用量

麻黃、細辛各60g,附子(炮)一枚。

用法

以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經解表。

主治

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

曝啞。突發聲音嘶啞,甚至失音不語,或咽喉疼痛,惡寒發熱,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無力。

方義

本證由素體陽虛、複感風寒所緻。治療方法以溫經解表為主。素體陽虛,應不發熱,今反發熱,并惡寒劇甚,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風寒,邪正相争所緻;表證脈當浮,今脈象反沉微,兼見神疲欲寐,是知陽氣已虛。此陽氣外感,表裡俱寒證。方中麻黃辛溫,發汗解表為君藥。附子辛熱,溫腎助陽,為臣藥。二藥配合,相輔相成,為助陽解表的常用組合。細辛歸肺腎二經,方香氣濃,性善走竄,通徹表裡,既能祛風散寒,助麻黃解表,又可鼓動腎中真陽之氣,協助附子溫裡,為佐藥。

配伍特點

方中麻黃散寒宣肺,附子溫腎助陽,細辛協二藥辛通上下,合用則具宣上溫下,開竅啟閉之功。三藥合用,補散兼施,是表散外感風寒之邪,溫補在裡之陽氣。

運用

本方用于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臨床應用以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為辨證要點。

化裁方比較

麻黃細辛附子湯與再造散皆有助陽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黃與附子、細辛相配,為專于助陽發汗之劑,宜于素體陽虛,複感寒邪者;後方不僅用桂枝、羌活、防風、細辛及附子,更配大補元氣之人參、黃芪,斂陰和營之白芍,故助陽解表之中,兼有益氣健脾、調和營衛之功,宜于陽虛氣弱,外感風寒者。

麻黃的功效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