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

抗癌藥

抵抗癌症的藥品
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症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大約有1300~1500種。[1](參見陳清奇編著《美國抗癌藥物化學合成速查》科學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本書的末尾提到了微量元素硒作為在抗癌領域的新發現已經進入臨床階段,人工提取的麥芽硒将作為新型的抗癌藥面世。由于癌症患者中晚期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症狀,因而抗癌藥種類中包含癌痛藥。2018年5月1日起,三措并舉降低抗癌藥價——進口藥品實行零關稅,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采購以及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準入談判。8月4日,從國家醫療保障局獲悉,國家醫保局多措并舉加快推進抗癌藥降價工作。其中,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
    藥品名: 外文名:Anticancer drugs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中文名:抗癌藥 抗癌藥物:130 ~150種 分類:西藥和中藥 藥物制劑:1300~1500種 治療:治療腫瘤

研發進展

癌症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有效的抗癌藥物的使用,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擁有活下來的希望,目前最為常見的抗癌藥物有化療藥物、中藥、生物制藥、靶向藥物等。

而且由于基因重組技術于1973年的發明,造成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的蓬勃發展,蛋白質癌症藥物的發展也随新技術的開發而進入了新的時代;其中成功研發上市的藥物有細胞激素類藥物(Cytokine)、治療用拟人單株抗體(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by)等,抗癌藥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抑制骨髓。

腫瘤藥的銷售保持穩定高速的增長,自2002年以來,植物類抗腫瘤藥年複合增長率為25.5%,低于腫瘤藥的平均水平,這與抗腫瘤藥近幾年來新品推出較少、多數産品銷量已到平台、主要産品紫杉醇增長速度趨緩有關。相比之下,多西他賽是此類産品中增速最快的産品。

2006年,抗腫瘤藥市場增長率為33.22%,2007年上半年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為33.86%。抗腫瘤新藥不斷出現,衆多患者在選擇上也出現了茫然。在衆多抗腫瘤藥中,天然植物類抗腫瘤藥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據了27.0%的份額,其次為抗代謝類腫瘤藥,占26.1%。在單品排名前10位的抗腫瘤藥中,植物類抗腫瘤藥占據了兩個席位,為紫杉醇和多西他賽,分别占據了前兩位。

在2007年上半年植物類抗腫瘤藥中,紫杉醇以44.1%的份額占據了市場的第一位,多西他賽緊跟其後,占據了39.7%的份額。這兩個品種占據了植物抗腫瘤藥83.8%的份額,其他品種中,長春瑞濱占據了6.7%,榄香烯占據了3.3%,羟基喜樹堿占據了3.2%,其餘的品種僅占據了3%的市場份額。

藥物種類

在抗癌藥物根據其治療特點的不同分為西藥和中藥兩大類。西藥中包括化療和生物靶向治療藥物等,而中藥包括臨床上常用的方劑藥物和中成藥。生活環境和方式的變化和人口的老齡化、生存壓力的增大等客觀因素産生的影響,導緻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成為第一位緻死疾病。

抗癌藥(Anticancer drugs)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大約有1300~1500種(參見陳清奇編著《美國抗癌藥物化學合成速查》科學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獲得批準上市的抗癌新藥約有800多種,其中屬于小分子的化學抗癌藥物約400種(參見陳清奇編著《抗癌新藥研究指南》科學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這些抗癌新藥将是人類未來20年~ 50年内與癌症抗争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目前人類抗癌藥物研究的最高水準。

由于癌症患者中晚期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症狀,因而抗癌藥種類中包含癌痛藥。調查顯示,初診的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則升至60%-80%,其中1/3為重度疼痛患者。對癌痛的治療應該與标準抗腫瘤治療同步展開,一般第一階段會采用非侵入式治療,如癌痛藥、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第二階段采用非破壞性侵入治療,如神經阻滞、鞘内藥物輸注等。

治療手段

抗癌藥物腫瘤分型綜合治療體系一直是與手術、放療并駕齊驅的治療腫瘤的三大手段之一。大量國外文獻報告,許多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促進其死亡的主要機制之一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這一理論與以往化療芗 多以緻細胞毒性而導緻腫瘤細胞壞死的機制又有新的突破,并指導産生了一些很有應用價值的新藥,促進了有關化療藥物臨床試驗研究的進展。

聯合化療藥物研究:據美國Rizivi報告,用多烯紫極醇和吉西他濱聯合化療有可能替代以順鉑為主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化療方案。在I期臨床研究中,使用多烯紫杉醇劑量範圍是30—40毫克/平方米,吉西他濱的劑量範圍是800—1000毫克/平方米,兩藥均在第1天和第8天給藥,21天為一個周期。在26例患者中,27%的病人出現Ⅲ/Ⅳ度中性粒細胞減少,其發生率與曾應用過的聯合化療次數相關。

随後的研究提示,初治病人或既往隻接受一次化療的患者可耐受40毫克/平方米的多烯紫杉醇和1250毫克/平方米的吉西他濱,而不發生明顯的非血液學或血液學毒性。研究還發現每3周給予多烯紫杉醇80毫克/平方米和吉西他濱2500毫克/平方米不會出現明顯的毒副反應。

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有,多烯紫杉醇和吉西他濱聯合化療與多烯紫杉醇和吉西他濱聯合化療比較試驗,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濱和順鉑三藥聯合化療試驗。

我國吉西他濱臨床驗證協作組驗證結果也顯示:在NSCLC治療中,單藥治療總緩解率為31.5%患者中位生存期為四個半月;吉西他濱合并順鉑治療,總緩解率為56.1%,中位生存期約九個月。而美國Langer等報告,NSCLC是行之有效的,有效率為30%—50%,不良反應較吉西他濱與順鉑聯合化療明顯減少。

單一化療藥物研究:托泊替康為喜樹堿的水溶性合成類似物,是一種拓撲酶I抑制劑,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臨床前期試驗證實,它具有廣譜抗腫瘤活性,某些對其它細胞毒性芗 (如阿黴素、依托泊苷、環磷酰胺和氟脲嘧啶)産生抵抗的腫瘤,對它卻比較敏感。

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92例用其它化療藥物治療失敗的卵巢癌患者接受托泊替康治療後,緩解率為16.3%,平均緩解期為22周。那些采用多烯紫杉醇、順鉑或碳鉑聯合化療無效者,用托泊替康後,其緩解率可達12.9%。另外,托泊替康對小細胞肺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宮頸癌、胰腺癌等均有較好的治療緩解作用,且與現有的抗腫瘤藥隻存在較低的交叉反應性,為複發性或難治性腫瘤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伊立替康(CPT—11)是另種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對于替代氟脲嘧啶(5-FU)治療失敗的轉稱大腸癌很有應用價值。荷蘭Cutsem等對伊立替康與大劑量5-FU灌注治療進行了比較試驗,267例5-FU治療失敗的轉移大腸癌病人被随機分為二組,分别接受伊立替康或5-FU灌注治療。結果顯示,伊立替康組病人生存期顯著高于5-FU組,前者病人一年生存率為45%,後者為32%。

另外,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郝曉柯教授等合成的前體藥物甲氨蝶呤-а-肽衍生物,可對前列腺癌細胞進行專一性攻擊殺滅,抑瘤率高達89.5%,從而避免了傳統化療藥物對全身組織和細胞的傷害。獎這種前體藥物的專一性活化酶有選擇地投放于腫瘤所在部位,前體藥物進入體内後可以區域特異性地在腫瘤組織部位被活化酶轉化為高濃度的活性藥物,其細胞毒活性大于前體藥物1000倍以上。

科學界研究發現,植物活性硒可以通過抑殺癌細胞,消除體内有害自由基,拮抗和降低許多有害元素和物質的毒性,促進抗體形成,增強機體免疫力,維持酶和某些維生素的活性和參與激素的生理作用等衆多生物學功能,從而有效地防病抗衰老。

主要問題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網上售藥必須要具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凡是向個人消費者零售藥品的,首先應當是實體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符合自建網站審批管理規定。取得在網上售藥資質的企業,都應該在網站的醒目位置上标注資格證書編号,供消費者查詢核實。

經藥監部門批準在網上合法銷售藥品的藥品零售企業有184家。

此外,網上藥店可以銷售非處方藥,但是不能銷售“白加黑”“新康泰克”類含麻黃堿類的複方制劑,處方藥更屬網上藥店禁止銷售的。

對于網上聲稱代購外國抗癌藥等處方藥的,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醒,這種采購渠道十分可疑,藥品真假和質量毫無保證。根據地方藥監部門既往查辦案件取得的經驗,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被證實是假冒藥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