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認

誤認

古代詩文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馬幾何時矣?”對曰:“月餘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非是,解以與之,而自挽車去。将去,顧而謂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别得亡馬,乃詣丞相府歸馬。”卓茂這匹馬已經養了好幾年,心裡知道不是這人丢的馬,但還是卸下馬給了他,自己拉了車即将要離開,回頭對那人說:“如果這不是你的馬,請牽來丞相府還給我。古漢語的使動用法就是謂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麼樣的一種用法,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謂語是陳述賓語的,二是受陳述的賓語是受主語支配的。
  • 作品名稱:
  • 作者: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
  • 中文名:誤認
  • 釋義:錯誤的認為

文言文

《誤認》原文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馬幾何時矣?”對曰:“月餘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非是,解以與之,而自挽車去。将去,顧而謂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别得亡馬,乃詣丞相府歸馬。

本文譯文

卓茂曾經有一次(坐馬車)出門。有一個人說那馬是他丢失的。于是卓茂問他:“你丢失馬多久了?”回答說:“一個多月了。”卓茂這匹馬已經養了好幾年,心裡知道不是這人丢的馬,但還是卸下馬給了他,自己拉了車即将要離開,回頭對那人說:“如果這不是你的馬,請牽來丞相府還給我。”過了幾天那個人在别的地方找到了自己丢的馬,于是到丞相府把馬還給了卓茂。

[本文注釋]

卓茂:人名,字子康,宛(今河南南陽)人。西漢元帝時,以博學為通儒,曾任丞相府史事、 侍郎、給事黃門等職。東漢光武帝時,為太傅,封褒德侯。

嘗:曾經。

認:誤認

顧:回頭看。

公:對人的尊稱。

幸:希望。

至:到達。

歸:歸還。

亡:丢失。

詣:到……去(見),谒見。

解:通假字 ,同“卸” 詣:造訪;去

句子翻譯:

1.必知非是,解以與之

心裡知道這馬不是那人的,但還是解下馬給他。

本文啟示

這件小事表現了卓茂寬容大度的品質,表現了“馬主”講究信用的品質。

“子亡馬幾何時矣”的用意:卓茂問此句是看這個人守不守信的。

心知非是,解以與之:心裡知道不是這人丢的馬,但還是卸下馬來給了他。

動詞的使動用法

古漢語的使動用法就是謂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麼樣的一種用法,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謂語是陳述賓語的,二是受陳述的賓語是受主語支配的。文中的“能渡此則活汝”一句的“活”便是典型的使動用法,意為“使……活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