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收益

預期收益

預測所能得到的收益
預期收益也稱為期望收益,是指如果沒有意外事件發生時根據已知信息所預測能得到的收益。通常未來的資産收益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收益可以用多種可能的取值及其對應的概率來表示,這兩者的加權平均,即數學期望值,就是資産的預期收益。在投資理财中,預期收益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進行投資決策的關鍵,輸入變量計算。不對它做出估計,什麼買賣決策、投資組合一切都免談。它不僅對投資者重要,對于公司管理者來說,也同樣重要,因為公司股票的預期收益是影響公司資本成本的主要因素,關系到公司将來選擇什麼樣的投資項目。[1]
    中文名:預期收益 外文名: 别名:期望收益 介紹:沒有意外所預測能得到的收益 通常:未來的資産收益是不确定的

預期收益不等于實際收益

理财專家提醒,選理财産品時應先認清風險

眼下推出的許多理财産品,看上去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但理财專家提醒,要注意這些收益率前面寫着“預期”兩個字,就是說并不保證最後一定能得到這個收益率。因此,購買這類産品還得仔細斟酌。

實際收益難符“預期”

許多普通百姓對銀行有一種特别的信任,認為隻要銀行推出的産品都是能夠達到預期的,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近年來,銀監會已經多次提示了銀行理财産品的收益風險,就在2006年10月份,中國銀監會還發出了消費警示:預期收益是銀行認為的在“正常”的市場走勢下獲得的收益。銀行都不具有保證支付義務,最終的實際收益率可能與最高或預期收益率出現偏差。個人在購買前,應要求銀行提供令人信服的預期收益率估計依據。

銀監會之所以接二連三地發出這樣的警示,并非空穴來風。随着個人理财市場的日趨成熟,各類理财産品紛至沓來,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比銀行同期儲蓄利率高得多的預期收益,但是從實際收益來看,卻不容樂觀。上半年多款挂鈎理财産品,最終的實際收益可能隻是保證。即使是被普通百姓認為是比較安全的固定收益理财品種,最終也有可能出現實際收益大大低于預期的可能,像2005年有一款預期固定收益為2.50%的産品,最終的實際收益隻有0.75%。

“預期”風險鮮為人知

之所以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會産生如此大的偏差,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理财産品本身有許多風險是普通投資者所不知道的。

綜觀目前的個人理财産品,主要有兩類:固定收益以及挂鈎理财産品。固定收益類理财産品看上去比較簡單,銀行往往會在産品的宣傳資料上給出預期收益的具體數額,但實際上銀行拿這些錢主要投資央行的票據業務,而随着銀行幾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這些票據的收益率肯定會發生變化,最終會影響到實際收益。

至于挂鈎類理财産品,更複雜風險也更大些。綜觀目前的一些挂鈎理财産品,其挂鈎的往往是一個區間,這就導緻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并不是因為挂鈎産品漲得越多,你的收益就越大。一些與彙率挂鈎的外彙理财産品,還存在着隐性風險,像有些美元理财産品與歐元挂鈎,到期後的收益和本金都是歐元,即使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相同,但是由于美元本身彙率的下跌,投資者還是發生了隐性虧損。

看清條款辨明風險

上海銀監局曾專門通報了2005年以來受理的個人理财業務投訴情況,披露了目前銀行理财産品存在的7大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說,關鍵還是要看清銀行理财産品的有關條款來明辨風險。

那麼,這種預期收益能否改成确定的收益?商業銀行銷售個人理财産品能否對客戶說“保底保收益”?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财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财業務風險管理指引》曾明确表示可以,但同時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無條件向客戶承諾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目前,大多數銀行的理财還是處于“保底”的階段,相信随着個人理财市場競争的激烈,“保收益”的産品必将取代目前的預期收益,到時投資者還是需要看清銀行的附屬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