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單童

斬單童

秦腔中非常有名的傳統戲
《斬單童》在秦腔中是一出非常有名的傳統戲,内容來自《隋唐演義》故事,講述單童(單雄信)不願投降唐童(李世民)被斬殺的故事。[1]該劇為秦腔花臉唱腔。唱工并作,慷慨激昂之至!秦腔慷慨悲壯之風,盡顯此劇,無怪乎百年傳唱,經久不衰,堪為經典!《斬單童》是出折子戲,隻有一個場景。講的是隋末唐初洛陽一役,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擒獲單童,勸降不果後,李世民和原瓦崗寨衆弟兄在法場向單童祭酒,卻被單童罵的掩面遮羞的故事。
  • 中文名:斬單童
  • 非遺級别: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
  • 秦腔:一出非常有名的傳統戲
  • 單童:名通,字雄信
  • 道儒的代表:徐懋功
  • 類别:秦腔戲

人物簡介

單童,名通,字雄信,隋唐演義裡的一個血氣男兒,為人仗義疏财,遍交朋友,疾惡如仇,扶微濟弱,打抱不平,生就一副靈官相,讓為惡者懼,為善者喜。初登場時手中一柄金頂罕逢對手,後來隋唐十三條好漢陸續登場之後,單通就逐漸埋沒了,出得陣來很少有敵得過的,像前文戲中唱到的,初入唐營殺得唐營人馬哭悲哀,可遇到僅在隋唐十三條好漢中排名最末的尉遲敬德,一照面就被生擒活捉,這是英雄末路的悲哀,然而,最悲哀的卻不是這個,而是曾經歃血為盟瓦崗結拜的諸位兄弟如今卻一個個報效了李唐。這對單通這位末路英雄來說,無疑是最為沉重的打擊,因此在後面的戲文中,對羅成、徐茂公等一幹背己投唐的勢利小人一頓唾罵。為“義”一生,沒料到最後竟是這些口口聲聲對自己“義氣”的“兄弟”把他送上了斷頭台,如何不氣,氣了就罵,男兒大丈夫,光明磊落,英雄就是英雄,襟懷坦蕩,光明正大,這般的豪氣說的容易做的難,單童就是個英雄,英雄也有别,霸王英雄,那是虎落平陽,然而虎心猶在,一曲“力拔山兮氣蓋世”千古傳誦,那是一股英雄的霸氣!單童的不是那霸氣,而是浩氣!單雄信倒在了木樁下面。在敬德給他的兩次生存機會中一言不發,義無反顧地走向了生命的彼岸。他一生的事業在被敵人的鐵鞭打下馬後便告灰飛煙滅,一世的豪情也在法場祭奠中消溶瓦解。極目中原,此時當是一片寥落,五爺若會風雅,興許臨死前要吟出“落日青山遠,浮雲白晝昏。衣冠一時盛,肝膽幾人存”一樣的詩句來,可惜他是個粗爽漢子,最多是象征性的默念兩遍“單童一死心還在,二十年報仇某再來。”

戲詞

呼喊一聲綁帳外,不由得豪傑笑開懷。某單人把唐營踩,直殺的兒郎痛悲哀,直殺的血水成河歸大海,直殺的屍骨堆山無處埋。小唐兒被某把膽吓壞,馬踏五營誰敢來。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惱瓦崗衆英才。想當年歃血為盟三十六人成結拜到今兒一個一個投唐該不該。單童一死心還在,二十年報仇某再來。刀斧手押爺法場外,等一等小唐兒祭奠來。

劇情欣賞

《斬單童》是出折子戲,隻有一個場景。講的是隋末唐初洛陽一役,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擒獲單童,勸降不果後,李世民和原瓦崗寨衆弟兄在法場向單童祭酒,卻被單童罵的掩面遮羞的故事。《斬單童》之精彩便是單童的罵人的段子。從這些罵詞即可感受曆史和人生的百态,又可窺探根植與我們内心的文化傳統。戲中最先向單童祭酒的李世民,所以他也成為了第一個被罵的對象。此時李世民還沒有殺兄逼父的曆史污點。但是李世民的家族卻又污點。這單童将李氏父子混亂的男女關系在衆将士面前大說一通。唐王朝向來男女關系混亂,想來這單童也不是信口開河。一代明主被罵的遮臉站在一旁。這單童的罵詞中還有一句值得拿出來寫在這裡:“天下君王禽獸都一般。”這一句道出了曆代君王的私心,什麼為天下為蒼生,還不是為名利為女人。當然單童這樣罵有一點過頭了。好的君王還是能做到對一半對一半。這第二個上來祭酒的是黑碳頭敬德,也叫尉遲恭,這單童就是被敬德擒住的。單童對敬德可以說贊多于罵,在單童出場就有一句“敬德擒某某不怪”,這句話承認自己技不如人。而此段中他先說敬德是鐵匠出身,投效劉武周,一月時間就打下了唐的三關八寨又九州,這都是大大的稱贊。直到最後才罵敬德背主投唐,這單童對敬德除了鄙視其身侍二主之外,更多的是英雄相惜之情。單童,單雄信所罵的前兩個人一個是李世民,一個是敬德,就個人情感而言,隻有國仇,并無私怨。但接下來上來祭酒的人就不一樣了,接下來上來祭酒的人都是瓦崗寨的人,都是他的結義兄弟。這些人“”一個一個都受過他的恩和愛”,這是單童的唱詞,而如今這些人背信棄義,所以這其中的怨氣非前兩人可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