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

電視節目形式
綜藝節目是一種綜合多種藝術形式并帶有娛樂性的電視節目,給大家帶來很多歡樂。現在逐漸産生互聯網綜藝節目,脫胎于傳統電視綜藝節目依托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傳播,是一種新興的綜藝形式。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衆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的節目。2010年《非誠勿擾》綜藝類節目的播出比重繼續上升,随着3G網絡的普及和技術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和移動傳媒等新媒體正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态勢。愛奇藝、優酷網、酷6網、土豆網等網絡視頻紛紛涉足網絡自制綜藝節目。
    中文名:綜藝節目 外文名:Variety show 别名: 國家/地區: 類型:娛樂作品 主持人: 主要嘉賓: 制作公司: 播出頻道: 導演: 每集長度: 在線播放平台: 包 括:音樂、舞蹈、雜技與搞笑等類型 代表:快樂大本營、極限挑戰、天天向上

綜藝節目簡介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性質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而且通常隻在電視上播出。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衆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的節目,與真人秀節目有很多類似之處。

國内發展

2010年綜藝類節目的播出比重繼續上升,達到近幾年的最高值6.4%,在觀衆收視中的比重也繼續上升至10.1%;資源使用效率達到57%,雖然相比前兩年略有下滑,但與其他各類型節目相比仍最高。播出比重與收視比重雙雙創出新高也說明無論是電視台還是觀衆,都更看好綜藝節目。

中國綜藝節目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2010年,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延續了2009年的繁榮,繼續受到觀衆的喜愛。從節目形态上看,電視綜藝節目一直遭到诟病的跟風、模仿現象在2010年有所緩解,各上星頻道的綜藝節目同質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在創新理念的指導下,“求新求變”成為2010年電視綜藝欄目的普遍追求。一方面,舊有欄目努力更新自我,通過新的節目編排模式、新的娛樂方式來吸引受衆,以保持收視份額;另一方面,新欄目竭力标新立異,力圖在節目流程、制播形式上突破已有節目形式的藩籬,取得受衆的認可。

根據各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收視率、熱捧度、主持人人氣等綜合指标進行評估,并經前瞻網調查,評定出“2010年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綜藝娛樂節目排行榜”,江蘇衛視2010年新創欄目《非誠勿擾》是最大赢家。該欄目将懸念設計到精細的節目流程中,在開播之初即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成績。通過巧妙的流程設計,《非誠勿擾》成功地将時代特點與電視傳播規律相結合,獲得了觀衆的偏愛,一躍而為該年度綜藝欄目收視之冠。

随着3G網絡的普及和技術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和移動傳媒等新媒體正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态勢。奇藝、優酷網、酷6網、土豆網等網絡視頻紛紛涉足網絡自制綜藝節目,與傳統媒體競争綜藝節目市場份額。對于95%以上收入依靠廣告的視頻網站而言,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成為其新的利潤增長點。如2011年8月18日,優酷自制網絡綜藝節目《讓夢想飛——中國最牛人》舉行年度盛典,至22日,該活動視頻在優酷網的點擊率已接近110萬次,而2011年12期“優酷牛人”節目點擊率已超過6000萬次。

此外,新一輪“限娛令”有望出台,這在短期内将會影響到國内主要上星台(如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幾大衛視)的收視率,甚至還會直接影響到這些上星台的廣告收益,進而影響向這些上星台提供内容、策劃、執行等傳媒公司的自身利益。但是,長期來看,這也将促使上星台重新審視自身對電視節目内容的架構,以便能夠更好地進行節目創新。

綜藝節目的曆史概況

國外的綜藝節目起步相對較早,對于我國港台與内地的娛樂節目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歐美或日本首創再被我國的香港或台灣地區移植,接着被内地借鑒并“星火”一下,最後就是各地模仿成風造成一片“燎原”的局勢。例如,《快樂大本營》就是模仿香港的《綜藝60分》,在湖南衛視成功運作之後,全國上下掀起一股“快樂”、“歡樂”熱;之後的“婚戀熱”,以湖南衛視《玫瑰之約》為代表,也是借鑒台灣的《非常男女》;而“談話熱”以央視的《實話實說》為代表,借鑒的是美國“脫口秀”節目模式;“益智類”則以央視的《幸運52》(借鑒的是英國BBC制作的《GOBINGO》)、《開心詞典》(借鑒的是英美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兩者領銜;“真人秀”就以被觀衆喻為“平民狂歡節”的湖南衛視《超級女聲》以及實現普通人夢想,表現普通人實現夢想過程的央視的《夢想中國》與《非常6+1》為代表(借鑒的是美國的《美國偶像》等同類節目)。

内地的《湖南衛視》被網民譽為綜藝老大和綜藝娛樂節目,湖南衛視娛樂節目的成功也将湖南衛視2009年收視率上升至全國第二名(含央視)僅次于央視一套。全國省級衛視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湖南衛視綜藝娛樂節目代表:《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勇往直前》等。

在中國,最早的綜藝節目出現在香港和台灣地區,比較有名的例如香港無線電視的《歡樂今宵》(1967-1994)等。

中國内地的綜藝節目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才初見端倪,當年最有名的節目就是中央電視台的《正大綜藝》和《綜藝大觀》,這兩個節目帶領了中國的電視節目走向豐富多彩的一面。

中國台灣綜藝節目發展史

中國台灣地區最早的綜藝節目為純歌唱類型。1962年,台視開播時的《群星會》是頭一個,後來又有《星期之歌》、《寶島之歌》、《時代之歌》等。由于當時沒有錄像設備,所有節目都是現場播出。

台灣電視初期隻有新聞、教育、歌唱節目,所以,《群星會》是娛樂性最高、最受歡迎節目,它的構想來自當時正聲電台的現場歌唱節目《空中歌廳》,其中的樂隊領導關華石、歌星慎芝是夫妻,兩人把《空中之歌》搬上熒光幕,讓觀衆聽歌也見人,間接培育出新一代的歌手,如青山、婉曲、謝雷、張琪、包娜娜等,對歌壇貢獻良多。1966年到1969年是《群星會》的黃金時代,至今它的主題曲《群星在天空閃耀,百花在地上開放》仍讓四十歲以上的人耳熟能詳,它也是台視最長壽的歌唱節目。

随着台灣經濟起飛、電視台開始賺錢,布景豪華、主持人裝扮美豔的豪華型綜藝節目出現,首先是白嘉莉主持的《銀河璇宮》,随後有到戶外錄制、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筝》,以及《陽光綠野攝影棚》等。豪華型綜藝以歌舞、訪問為主,也加入了短劇、魔術等,綜合型綜藝從此萌芽,例如,《銀河璇宮》裡有張小燕、孫越的橋劇。《歡樂周末》在豪華酒店錄制,有相聲、特技等,把當時是奢侈娛樂的夜總會搬上了熒光幕。

綜合型綜藝成形後,百家争鳴,至今曆久不衰,例如早期的張小燕《飛燕迎春》、《綜藝一百》、《周末派》,巴戈、鄒美儀的《雙星報喜》,巴戈、方芳芳的《就在今夜》,直到《超級星期天》。

受台灣歌廳林立影響,歌手多了秀場舞台,秀場型綜藝也出現,由于它内容開放大膽,藝人表現機智風趣,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類型。首先,鳳飛飛先以歌唱、秀場魅力攻占電視,1976年時,她在台視主持《我愛周末》,到1984年主持中視《飛上彩虹》更是轟動一時。秀場綜藝最高峰是1985年的中視《黃金拍檔》,由秀場五醜倪敏然、張菲、徐風、羅江、撿場主持,内容融合秀場歌舞、戲谑短劇,播出盛況空前,前後制播四年。其中短劇大量抄襲日本《志村秀》,也是日本綜藝入侵台灣秀場,再侵入台灣綜藝的開始。值得一提的是,在《黃金拍檔》展露才華的張菲,他出自演藝家庭,姐姐費貞绫、弟弟費玉清名氣本來比他大,他以《黃金拍檔》一炮而紅,後又以《歡樂一百點》建立綜藝大哥地位,《龍兄虎弟》又當紅六年,主持風格幽默沈穩,是目前走紅最久的男主持人。秀場型綜藝節目,知名的還有高淩風的《淩風高歌》,張帝、淩峰、張魁的《神仙老虎狗》,胡瓜、鄭進一的《鑽石舞台》等。

簡短趣味的短劇,一直是綜藝節目的常客,1981年的《三百六十行》、《小人物狂想曲》便以短劇為主,後者由孫越、夏玲玲、陶大偉主持,三人各有所長、揮灑自如,夏玲玲還得到金鐘獎唯一一次的“最佳喜劇女演員獎”。

後來,政治環境逐漸開放,1986年推出的華視《連環泡》,單元《每字一說》、《中國小姐》、《中國電視史》、《七點新聞》等,都以黑色短劇方式諷刺社會現象,樹立綜藝節目諷刺時事風格,也帶動了後來的綜藝短劇風潮,如《綜藝萬花筒》、《女醜劇場》等。《連環炮》制播九年,捧紅了胡瓜、曹啟泰、方芳、張永正、澎恰恰、舜子、郭子幹、邰智源等新生代,還促成夏玲玲、曹啟泰這段老少配的姻緣,制作人葛福鴻、王偉忠、侯文燕至今都是台灣媒體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同時間,閩南語節目也有了綜藝類型,台視《金舞台》有短劇、俚語、歌唱,内容通俗親切,頗受台灣島中南部觀衆喜愛,後又辟《天天開心》、《開心舞台》等,培養了大批閩南語主持人,現今三立、八大的鄉土綜藝、以及後來本土八點檔戲劇,均受此影響甚大。

歐美的益智節目,在台未曾停過,1966年時,台視《大千世界》玩賓果遊戲,最高潮是1983年,台灣第一個帶狀綜藝:中視《大家一起來》,主持人趙樹海并得金鐘最佳社教節目主持人,節目播出長達五年。1989年,台視也推出帶狀綜藝《強棒出擊》,由盛如、沈春華主持。

益智節目外,才藝競賽節目也是曆史悠久,台視開播時的《田邊俱樂部》(後改《五燈獎》),全國男女老幼、各行各業的人都可參加歌舞分類比賽,勾峰、吳宗憲、張惠妹都出自該節目,這也是台灣最長壽的電視節目,長達34年。此外,台視《歌唱名人排行榜》也培養出大小百合、康雷等藝人。

社會現象與産業發展互相影響,類型多元的綜藝節目更是被台灣社會變遷帶動,展現了台灣每個時期的文化特質。例如,台灣經濟繁榮,旅遊人口增加,旅遊節目激增,有《世界真奇妙》、《繞着地球跑》,兩岸開放後,還有《八千裡路雲和月》、《大陸尋奇》。近年來,國内民間信仰蓬勃,治安不佳,又逢電視尺度開放,靈異節目也成了深夜新貴。

中國内地綜藝節目發展史

以綜藝節目為主的階段

中國内地電視娛樂節目真正受到關注是從1983年起舉辦的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和1990年開播的《綜藝大觀》開始的。

1983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全國引起的轟動,是現在任何一個電視節目都無法與其相比的。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除夕之夜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中國家庭和吃年夜飯、放鞭炮一樣必不可少的事情。

這一階段的電視娛樂節目内容以傳統的專業歌舞和曲藝為主,明星表演、觀衆觀看,節目形式比較固定,雖然有時也出現主持人對向觀衆問話等環節,但觀衆基本不能主動參與到節目之中,與觀衆有較大的距離。内容缺少親和力、形式缺少變化、與觀衆缺少互動成為傳統綜藝節目的硬傷。表演類綜藝節目運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節目的當然主角,由明星的舞台表演是構成節目的主要内容,而各個很少相幹的節目之間的串聯則由主持人來完成。與之相對應,傳統表演美學和播音美學決定了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整體面貌與審美形态,“舞台”和“話筒”成為電視觀衆可望而不及的“神聖”,傳播學意義上與傳者具有互動功能的受衆,也在這裡成為一個純粹的“看客”或“他者”。2004年10月8日,《綜藝大觀》成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改版播出後首批被淘汰的欄目之一,擁有14年曆史的《綜藝大觀》被淘汰,改版為《歡樂中國行》,成為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史上的一個标志性事件。

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帶動電視的發展。人民群衆對電視的需求不僅僅滿足于《新聞聯播》的基本資訊、每年一次的春晚,于是,《正大綜藝》應運而生。其全新的互動形式、輕松随意的節目風格、奇妙世界的講述,一下子打開了一扇心靈世界之窗。

以遊戲節目為主的階段

1997年,湖南電視台模仿港台節目制作了《快樂大本營》和《玫瑰之約》。此後,中國内地以“歡樂”、“快樂”和“速配”為主題的節目掀起國内電視娛樂節目的第二次浪潮。這一階段節目的娛樂性增強,觀衆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增強,現場觀衆甚至有直接參與節目的機會。各種各樣的遊戲、輕松活潑的氛圍曾令觀衆耳目一新,但簡單的遊戲已難以滿足觀衆的需求,其地位很快被以知識競技為主的益智類節目代替。

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在全國刮起了快樂旋風。李湘與何炅以古靈精怪的造型、機智非凡的對答,霎時虜獲了無數人的笑聲。此節目也是第一個讓明星以常态參與遊戲的娛樂節目。從2004年開始,《快樂大本營》逐漸淡化明星套路,越來越強調海選、真人秀、PK等新概念,突出全民娛樂。

1999年1月2日,北京有線電視台《歡樂總動員》亮相,江蘇衛視推出《非常周末》、福建東南台推出《開心一百》、安徽衛視《超級大赢家》,各大媒體競相搶灘這一“娛樂市場”。這些節目不但名稱大同小異,而且節目内容、環節的“起承轉合”也都基本雷同,“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狀況使得觀衆産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一些節目逐漸退出了熒屏。

與遊戲類綜藝幾乎同時湧上熒屏的還有一種婚戀類綜藝節目,代表性的欄目有:《玫瑰之約》(湖南衛視)等。

1999年6月中旬,國家廣電總局總編室在北京順義召開的廣播電視文藝研讨會提供的材料顯示,全國省級電視台辦娛樂節目的有33家,地市級電視台開辦娛樂節目的有42家,之後又有32家電視台開辦或引進了娛樂節目。1999年1月20日北京有線電視台開播的《歡樂總動員》,被全國近40個城市的電視台引進播出,全國上下掀起一股“快樂”、“歡樂”熱。但是這股熱潮并沒能繼續持續下去,随着一批批克隆節目的出現,“快樂”“歡樂”充斥各個熒屏,觀衆開始對這種無處不在的“純娛樂”節目感到膩煩,收視率在大幅下滑。

以益智節目為主的階段

中央電視台1998年推出的《幸運52》與2000年推出的《開心辭典》是中國内地益智類節目的代表。

益智類節目,不僅保留了遊戲闖關等環節,出現了一些知識性與娛樂性兼備的題目,還增加了博彩、參與者與現場及場外觀衆的互動等環節,節目更具親和力。益智類節目受到自身的限制,節目除了在演播室的裝飾和題庫上下功夫外,很難獲得較大的突破。在探索新的娛樂節目時,國内電視業界找到真人秀這一新的突破口。

觀衆看節目時既不是審美也不是審醜,坐在王小丫和李詠對面的競答者是觀衆熟悉的、如他們一樣普通的身邊的人,這個時候觀衆已經和他們有了一種平視的态度,節目已經走向了平民化。央視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辭典》和李詠主持的《幸運52》開播之初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豐厚的獎品刺激了觀衆的參與熱情,而地方電視台更是将益智節目發揮到了極緻。2002年元旦誕生于上海的《财富大考場》,以創造了最高獎可達22萬元的獎金紀錄而風靡全國40多個城市。湖南的《财富英雄》更是以“千金一題”為廣告:答對5道題5000元,10道題5萬元,15道題50萬元,平均每道題33333.33元。

在“2000年中國電視節目榜”《幸運52》一舉獲得“年度電視節目”、“最佳遊戲節目”最佳遊戲節目主持人"三項大獎。在首屆大學生電視節上,《幸運52》被評為“最具生命力”的節目之一。如今,《開心辭典》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幸運52》也停播改版為《詠樂彙》。

以智力競猜加高額獎品,從表面看來似乎隻是與一些娛樂節目的側重點調了個位兒,加大競猜得獎成分的比重,縮小了娛樂成分的比重,可它恰好迎合了觀衆喜歡刺激性活動的心理,同時競猜節目、益智類節目由于創意、制作的技術門檻不高,引起了地方頻道競相模仿,大有天女散花之勢,全國上下又掀起了一輪“競猜時代”的高潮。如貴州衛視的《世紀攻略》、上海衛視《财富大考場》、廣東電視台《赢遍天下》、重慶衛視的《魅力21》、江蘇衛視的《奪标800》,等等。

以真人秀為主的階段

以廣東電視台的《生存大挑戰》、北京維漢文化傳播公司的《走入香格裡拉》等野外生存挑戰類為代表的節目成為國内真人秀的先行者。

2004年《超級女聲》、《萊卡我型我秀》和《夢想中國》三箭齊發使選秀類節目初露鋒芒,激烈競争引起一浪接一浪的發展高潮。2005年是國内真人秀快速發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選”、“全民娛樂”、“民間造星”為主要特征的“表演選秀類真人秀”成為最大赢家,《超級女聲》、《夢想中國》和《萊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同時,一批職場真人秀節目如東方衛視的《創智赢家》也發展起來,開始引發人們的關注,成為國内真人秀節目的又一大熱點。此外還有《非常6+1》《星光大道》《快樂男聲》《快樂女聲》《加油!好男兒》《絕對唱響》《化蝶》《第一次心動》等。通過自身的探索和借鑒境外的相關節目,真人秀節目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已經成為中國内地娛樂節目的主流。

央視《非常6+1》,節目用六天時間把平民英雄的成長過程,非常細化地呈現出來。它把屏幕内外的界限完全颠覆了,強調的是大衆的參與,電視屏幕之外的人多是真人秀參與者的親戚、朋友,甚至擁護者、認同者和反對者,他們通過投票參與整個的進程。

在傳統娛樂節目在内地持續走低的狀況下,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真人秀節目卻火得一蹋胡塗。2004年該節目的報名人數為5萬,2005年迅速飚升到了12萬,光成都賽區就達到了4萬人,去年各分賽區比賽時平均收視率位列同時段全國第二,僅次于央視一套,收視率達到8%—10%,今年更是不斷刷新紀錄。“新娛樂”也成為湖南衛視在2004年隆重推出的口号,所謂“新娛樂”就是改變以往明星娛樂大衆的方式,變成大衆娛樂大衆。

實際上1985年,上海電視台推出了一檔以家庭為單位的歌唱大賽,被認為是中國内地最早的選秀節目。這場比賽之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是因為它讓普通的百姓家庭第一次走上熒屏。第一屆比賽的決賽選擇在除夕夜舉行,當時上海萬人空巷,收視率達到94%。卡西歐大獎賽還培養了一批平民明星,比如“讀書郎”小曹蕾、周冰倩、巫慧敏等。

綜藝節目的種類

問答類節目

《開心辭典》《幸運52》

遊戲類節目

《快樂大本營》《我愛記歌詞》《天天向上》

選秀類節目

《超級女聲》《星光大道》《快樂女聲》《快樂男聲》《加油!好男兒》《花兒朵朵》

相親節目

《我們約會吧》《非誠勿擾》《為愛向前沖》

談話節目

《小崔說事》《實話實說》《朋友》《背後的故事》《魯豫有約》《非常靜距離》

音樂節目

《中華情》

文藝晚會

《歡樂中國行》《綜藝大觀》

飲食類節目

《天天飲食》《爽食赢天下》

發展現狀

近年來,綜藝節目在内容和模式自主創新、引發觀衆共鳴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績。不僅如此,綜藝節目積極探索縱深化、融合化路子,不斷切入各個垂直領域,追求與相關行業的協同效應,成為引領文化風尚的新抓手、新入口。

很長時間以來,曆史類綜藝節目一直發揮着傳播曆史知識的科教功能,而《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我在頤和園等你》等新綜藝節目,不僅彰顯傳統文化無窮魅力,還有效助推博物館、文創産業發展。據統計,自2017年《國家寶藏》開播以來,通過“博物館”搜索國内旅遊産品的數據上升了50%,“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成為新興熱門旅遊項目。《上新了·故宮》專門開設投票專區,觀衆可以對每期文創新品進行投票,得票高者就會投入生産;《我在頤和園等你》直接打造蘇州街主題店鋪,創造出“網紅體驗店”。

音樂劇、街舞、脫口秀等文藝形式,也借助相關綜藝節目的熱播,成功進入大衆視野,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潮流文化。曾經,作為舶來品的音樂劇一度受衆有限。現在據統計,2019年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專業考生增幅達46%。《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節目的熱播,加速街舞在我國的發展。各種街舞賽事不斷湧現,年輕人學習街舞的熱情高漲,街舞培訓行業也迎來風口。《樂隊的夏天》《一起樂隊吧》《我們的樂隊》等節目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樂隊文化,愛上樂隊演出。在節目助推下,參賽樂隊也實現人氣熱度和商業價值的提升。《這!就是灌籃》将真人秀與競技體育相融合,對球員選拔以及體育經紀産業鍊産生積極影響,版權模式被國外傳媒集團購買,推動中國原創網絡綜藝進軍海外市場。

綜藝節目能夠對社會文化深度開掘,“精耕細作”。一方面,綜藝節目自身需要叠代升級。近年來我國綜藝節目發展迅猛,競争激烈,迫切需要開拓新主題、新領域、新故事、新視聽,以突破同質化競争的困局。小衆領域為綜藝節目提供了創新元素和新鮮面孔,綜藝節目團隊順勢聚焦垂直圈層,從中尋找創意靈感,開掘新的主題内容,拓展節目空間。另一方面,部分文藝形式存在一定的欣賞門檻,缺少有效抵達大衆的渠道,綜藝節目的“加盟”有效增強這類文藝形式的趣味性、感染力和親切感。借助專業團隊、成熟的節目模式和推廣手段,這類文藝形式也進入大衆視野,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欣賞。

随着影響力不斷擴大,當前許多綜藝節目進一步開掘内容,拓展行業邊界,從而釋放出更大能量,助推産業整合升級。比如《中國新說唱》推廣華語說唱,積極開發衍生節目和藝人經紀,探索說唱歌手職業發展路徑,推動說唱産業規模化發展;《鐵甲雄心》《這!就是鐵甲》将“綜藝+賽事+教育+産品”四大鍊條相結合,通過“以綜帶賽、以賽帶學”的方式,投入青少年競技機器人市場。

“文藝隻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隻有順應人民意願、反映人民關切,才能充滿活力。”綜藝節目作為深受廣大觀衆喜愛的文藝形态,影響面不斷擴大、影響力持續提升,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主流價值,傳播正能量,努力在主題立意、文化内涵、審美價值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動綜藝節目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