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鎮縣

固鎮縣

安徽省蚌埠市轄縣
固鎮縣隸屬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北岸,1965年7月建縣,面積1363平方公裡,人口65.2萬,耕地132.8萬畝,現轄11個鄉鎮,228個村(居)。縣城規劃面積38.5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19.7平方公裡,城區人口約18萬人。固鎮曆史文化悠久。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戰”發生在我縣境内,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動人故事,旅遊及考古價值極高。固鎮農副資源豐富。先後被評為“國家商品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省油料第一大縣”、“全省畜牧十強縣”、“花生之鄉”、“西瓜之鄉”、首批省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全省農業産業化重點培育20強縣區,是安徽省重要的糧油和畜禽生産基地。固鎮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結合實際,科學審慎确立了全面建設新時代“高特美強”新固鎮的發展戰略。其投資環境優越,固鎮縣背靠中西部、地處長三角,位于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經濟輻射圈内。[1]
    中文名:固鎮縣 外文名:Guzhen County 别名:谷陽縣、固鎮橋、洨縣 行政區劃代碼:340323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安徽省蚌埠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北岸 面積:1459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8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城關鎮浍河路206号 電話區号:0552 郵政區碼:2337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氣候 人口數量:50.1449 著名景點:固鎮縣垓下遺址、谷陽城遺址、張家湖濕地、城西公園等 機場:皖北國際機場 火車站:固鎮站 車牌代碼:皖C 地區生産總值:311.58 地方方言:中原官話信蚌片

曆史沿革

秦固鎮縣屬泗水郡(治今淮北市相山)所轄。

西漢高帝元年(前206),固鎮縣置谷陽縣(治今谷陽城);高後元年(前187)封洨侯國(治垓下,今濠城集),武帝征和元年(前92)改置洨縣。新莽時期改洨縣為育城縣。

東漢谷陽縣設置不變,育城縣複名洨縣,均隸屬豫州(治今亳縣)沛國(由沛郡改)。

三國廢谷陽縣入洨縣和蕲縣(治今宿縣蕲縣集),隸屬豫州(治今河南汝南縣境)谯郡(治今亳縣)。

西晉洨縣屬沛國,蕲縣屬谯國(由谯郡改),隸屬豫州(治今河南淮陽)。

東晉初年,洨縣屬沛郡(由沛國改);蕲縣屬谯郡(由谯國改),隸屬豫州。

東晉鹹和二年(327)後趙入據淮北,洨縣屬沛郡,蕲縣屬谯郡,隸屬豫州(治今河南許昌)。

北朝·北周:武帝時入據淮北,谷陽郡領高昌縣和臨淮縣,蕲城郡領蕲城縣,均隸屬仁州。

隋開皇六年(586)廢高昌縣,降谷陽郡為谷陽縣;廢蕲城郡,改蕲城縣為蕲縣。大業年(605~617)初,廢仁州,并臨淮縣入谷陽縣。谷陽縣、蕲縣均隸屬彭城郡(治今江蘇徐州)。

五代固鎮縣北部先後隸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的宿州蕲縣,南部先後隸屬吳、南唐的泗州,虹縣。後漢以後,于顯德五年(958)取南唐江北之地,固鎮縣分屬宿州蕲縣和泗州虹縣。

北宋元祐元年(1086)升零壁鎮為縣,七月廢;元祐七年(1092)二月複置縣,政和七年(1117)更名為靈璧縣(今同)。固鎮縣隸屬淮南東路(治今江蘇揚州)宿州的蕲縣、虹縣和靈璧縣。

南宋固鎮縣為金國南京路(治今河南開封)所轄,分屬宿州的蕲縣、靈璧縣及泗州的虹縣。

元至元二年(1265)并蕲縣、靈璧縣入宿州,至元四年(1267)複置靈璧縣改隸泗州,至元十七年(1280)複改隸宿州。

明洪武十二年(1379)固鎮縣分屬鳳陽府(治鳳陽)的鳳陽縣、懷遠縣與宿州及其所轄靈璧縣,隸屬南京直隸。

清固鎮縣分屬宿州、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安徽省鳳颍六四道(道尹駐鳳陽)鳳陽府。

民國元年(1912),分屬宿縣(由宿州改)、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淮泗道(由鳳颍六四道改);民國21年(1932)分屬第四區(專署駐壽縣)的鳳陽縣、懷遠縣與第六區(專署駐泗縣)的宿縣、靈璧縣;民國27年(1938),分屬第三區(專署駐阜陽)的懷遠縣、第四區(專署駐宿縣)的宿縣和靈璧縣、第九區(屬縣由第五區兼管)的鳳陽縣。

1949年10月1日,固鎮縣分屬宿縣、靈璧縣、五河縣和懷遠縣,隸屬皖北行署(駐合肥)宿縣專區(駐宿縣)。1961年4月複置宿縣專區,固鎮縣屬之。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決定以宿縣、靈璧、五河和懷遠4個縣各一部分行政區域設立固鎮縣,1965年7月1日,固鎮縣以固鎮為治所,正式成立,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改為宿縣地區)。1983年7月1日,固鎮縣由宿縣地區劃歸蚌埠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5年7月1日,由宿縣的湖溝區和任橋區、靈璧縣的固鎮區、五河縣的西劉集區及王莊區的王莊公社和陳渡公社、懷遠縣的曹老集區析置固鎮縣,治所設在固鎮。固鎮縣初轄5個區、34個公社(鎮)。

1969年3月撤區并社,設置固鎮鎮(1979年12月更名城關鎮)和任橋、湖溝、唐南、宋店、石湖、濠城、連站、劉集、新馬橋、王莊、曹老集11個公社。1970年2月增設姚集公社(12月因駐地遷至楊廟而更名楊廟公社)。1972年1月增設仲興、瓦疃、何集、磨盤張4個公社。1978年增設九灣漁業公社(次年改為九灣公社)。

1980年1月設置8個區、1個鎮、50個公社。

1983年3月,湖溝區所轄5個公社改為鄉。同年8月8日,馬場公社改稱後馬場公社。

1984年1月,撤銷公社、生産大隊、生産隊三級所有制;建立鄉、村二級行政管理體制(區域不變);其中,九灣漁業公社改為水上鄉,遷駐固鎮節制閘北,并劃屬新馬橋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固鎮縣下轄8個鎮、3個鄉:城關鎮、王莊鎮、新馬橋鎮、連城鎮、劉集鎮、任橋鎮、湖溝鎮、濠城鎮、石湖鄉、楊廟鄉、仲興鄉。 固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浍河路206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固鎮縣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北緯33°10′至33°30′和東經117°02′至117°36′之間;南瀕北淝河與蚌埠市郊為鄰,北抵沱河與靈璧縣相望,東與五河縣接壤,西南與懷遠縣毗連,西北與宿州市埇橋區搭界。東西寬約47千米,南北長約51千米,總面積約1363平方千米。

氣候條件

固鎮縣氣候為東部季風氣候區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由于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帶,所以兼有南方和北方的氣候特點,全縣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無霜期長,季風顯着,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光、熱、水等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固鎮縣氣候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帶,年平均氣溫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時。

水文條件

固鎮縣自北向南有沱河、浍河、澥河,和北淝河過境,沱河、浍河、澥河屬漴潼河水系,北淝河屬淮河水系,水面為88平方千米,占固鎮縣總面積的6.1%。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固鎮縣主要有藕、菱角、蘆葦等水生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臭椿、泡桐、中槐、桑、棗、榆、苦楝、楓楊、旱柳、棠棣、側柏、杏、桃、梨等。其中銀杏為珍貴的遺樹種,楊樹、刺槐、臭椿、泡桐的面積和立木蓄積量最大。花草類主要有月季、牡丹、臘梅、薔薇等。藥用植物主要有半夏、光菇、益母草、地骨皮等,尤以半夏最為名貴。

水生植物

主要有藕、菱角、蘆葦、蒲草、雜草、水浮蓮、水葫蘆、水花生、節節草、三棱草、牛毛氈等。

竹木

主要有剛竹、淡竹、臭椿、泡桐、中槐、桑、棗、榆、苦楝、楓楊、旱柳、棠棣、側柏、皂角、杏、桃、梨、柿、銀杏、香椿、梓、小葉楊、毛白楊、石榴、花椒、白臘、杞柳、柽柳、黃木宣、刺槐、大官楊、法梧、沙蘭楊、意大利214楊、晚花楊、棕榈、重楊木、水杉、池杉、柳杉、龍柏、雪松、塔柏、蘋果等。其中銀杏為珍貴的遺樹種,楊樹、刺槐、臭椿、泡桐的面積和立木蓄積量最大。

花草

主要有月季、牡丹、臘梅、榆葉梅、玫瑰、薔薇、迎春、夾竹桃、紫薇、紫荊、木槿、扶桑、含笑、白蘭、蘇鐵、鳳尾鐵、玉蘭、菊、荷、君子蘭、雞冠、蘭草、美人蕉、吊蘭、一串紅、香草、含羞草、茉莉、仙人掌、仙人球、牽牛花、五角星、雞草、秫稭、巴蕉、馬齒菜、碧連珠等。

藥用植物

主要有半夏、光菇、益母草、地骨皮、青木香、蒲公英、車前草、白頭、合歡、留行子、葫蘆子、蘿蔔子、地膚子、桃仁、無花果、馬鞭草、敗漿草、墨早蓮、月季花、鳳仙花、紅花、桑葉、土元、大薊、小薊、白茅根、側柏子、銀花、葛根、女貞子、蒼耳子、艾葉、荊芥、魚腥草、虎仗、紫蘇、香附、紫花地丁、遠志、苦楝皮、半枝蓮、生地、枸杷、苡米、菊花、雞冠花、白芍、闆蘭根、杜仲、木白術、白芷、槐米、皂角、瓜蒌、芡實、木槿、薄荷、冬葵子、蘆根、射幹等,尤以半夏最為名貴。

動物資源

固鎮縣主要有黃牛、水牛、馬、驢、騾、山羊、豬等家畜;家禽類主要有雞、鴨、鵝、鴿等;昆蟲類主要有蠶、蜜蜂(可入藥)等;水族類主要有家魚、螃蟹、大對蝦、三角帆蚌等。獸類主要有黃鼬、野兔、獾、靈貓、家鼠、田鼠、剌猬、蝙蝠等;鳥類主要有燕子、喜鵲、斑鸠、鹌鹑、麻雀、啄木鳥、綠頭鴨等;爬行兩栖類主要有螞蟻、蜥蜴、壁虎、蠍子、蝸牛、蜘蛛等;水族類主要有鯉魚、鳜魚、鲫魚、粘魚、銀魚等。

家畜類

主要有黃牛、水牛、馬、驢、騾、山羊、綿羊、豬、狗、貓、家兔、長毛兔、水貂等;家禽類主要有雞、鴨、鵝、鴿、鹌鹑、魚鷹、鹦鹉、畫眉、黃雀、黃鹂等;昆蟲類主要有蠶、蜜蜂(可入藥)等;水族類主要有家魚、螃蟹、大對蝦、三角帆蚌等。

獸類

主要有黃鼬、野兔、獾、靈貓、家鼠、田鼠、剌猬、蝙蝠等;鳥類主要有燕子、布谷鳥、喜鵲、灰喜鵲、烏鴉、斑鸠、鹌鹑、麻雀、黃雀、啄木鳥、貓頭鷹、雀鷹、鹞鷹、夜鷹、葦鷹、畫眉隼、鹦鹉、黃鹂、太平鳥、綠頭鴨、赤頸鴨、白眉鴨、花臉鴨、斑嘴鴨、大雁、白鹭、鹬、lp_12_01等;爬行兩栖類主要有大螞蟻、小螞蟻、晰蜴、壁虎、蠍子、蝸牛、蜘蛛、土鼈子、蝼蛄、花蛇、草蛇、水蛇、青蛙、蟾蜍、蚯蚓等;昆蟲類主要有蟬、蜻蜒、野蜜蜂、螞蜂、螳螂、花大姐、螢火蟲、放屁蟲、蝴蝶、天牛、屎殼螂、螞蚱、伏涼、蛐蛐、蝈蝈、蟋蟀、蒼蠅、蚊子、花蚊子、臭蟲、跳蚤等;水族類主要有鯉魚、鳜魚、鲫魚、粘魚、lp_12_02條魚、銀魚、混子魚、青魚、草魚、鲢魚、鳙魚、鲶魚、鳊魚、團頭鲂、感魚、赤眼鳟、紅老臼、翹嘴魚、密固魚、麥穗魚、黃桑魚、鳗魚、烏龜、泥鳅、刀鳅、黃鳝、螃蟹、小螞蝦、蚌、螺、螞磺等。

人口

截止2012年底,全縣戶籍人口633915人,較上年增加1999人,其中男性329050人,女性304865人。全縣出生人口9831人,出生嬰兒性别比為122.3:100,人口自然增長率達6.0‰。

2019年,固鎮縣年末戶籍人口66.21萬人,比上年增加0.35萬人;其中男性34.55萬人,占總人口的52.2%,女性31.66萬人,占總人口的47.8%。性别比(以女性人口為100)為109.1。全年戶籍人口出生率為13.9‰,死亡率5.0‰,自然增長率為8.9‰。常住人口58.0萬人,比上年增加0.4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固鎮縣常住人口為501449人。

經濟

綜述

2020年,固鎮縣地區生産總值(GDP)311.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2.31億元,增長2.1%;第二産業增加值125.19億元,增長6.9%,其中工業增加值116.36億元,增長6.8%;第三産業增加值104.09億元,增長2.5%。三次産業結構為26.4:40.2:33.4。

2019年,固鎮縣全年地區生産總值(GDP)297.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72.14億元,增長3.6%;第二産業增加值122.33億元,增長5.2%;第三産業增加值103.02億元,增長6.9%。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23.4:42.3:34.3調整為24.3:41.1:34.6。按照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45050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51291元。

2017年,固鎮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15.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連續五年居三縣首位。分三次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57.06億元,增長4.7%;第二産業增加值80.01億元,增長10.8%;第三産業增加值78.12億元,增長11.7%。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28.5:36.5:35.0調整為26.5:37.2:36.3。

2017年,固鎮縣完成财政收入16.75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高于蚌埠市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居三縣第1位。其中稅收收入11.91億元,增長10.7%,非稅收入4.49億元,增長26.2%。

2017年,固鎮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産投資項目248個,較上年同期增加53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39.37億元,同比增長14.6%,較1-11月份提高4.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投資4.93億元, 增長287.3%;第二産業投資89.69億元,增長10.3%;第三産業投資144.75億元,增長14.7%,第三産業投資拉動投資增長8.9個百分點,對投資的貢獻率達60.8%。

2017年,固鎮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35元,增長8.9%,高于蚌埠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居三縣第1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9元,居全市第1位,增長9.0%。

第一産業

2017年,固鎮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96.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9%。其中,農業産值54.38億元,增長5.2%;林業産值2.66億元,增長1.0%;畜牧業産值33.12億元,增長4.4%;漁業産值3.53億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2.76億元,增長10.1%。糧食總産量達到54.26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夏糧産量34.68萬噸,增長3.3%;秋糧産量19.58萬噸,下降0.5%。蔬菜産量79.56萬噸,增長6.6%。肉類總産量15.16萬噸,增長3.6%,家禽出欄4455.05萬隻、存欄1485萬隻,分别增長4.1%、15.7%。

2020年,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9.67千公頃,其中,小麥面積56.47千公頃,稻谷面積1.78千公頃,玉米48.25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5.60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4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6.11千公頃。

2020年,全年糧食産量62.18萬噸,比上年增長1.2%。其中,夏糧34.58萬噸,增長1.6%;秋糧27.60萬噸,增長0.8%。油料産量25.83萬噸,增長0.3%。棉花産量13噸,增長12.9%。蔬菜産量89.69萬噸,增長3.3%。水果産量24.17萬噸,下降1.7%。

2020年,年末全縣生豬存欄31.03萬頭,比上年增長61.6%;全年生豬出欄46.86萬頭,下降8.7%。肉類總産量16.49萬噸,增長3.6%。禽蛋産量4.46萬噸,增長2.9%。水産品産量1.11萬噸,增長0.2%。

2020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55萬噸,下降2.1%。農用薄膜使用量0.19萬噸, 下降8.0%。農藥使用量0.11萬噸,下降7.2%。

第二産業

2017年,固鎮縣工業實現增加值70.71億元,增長11.1%,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達39.3%,較上年同期提高6.0個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43億元,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2.8%,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17.9%。

第三産業

2017年,固鎮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8.12億元,增長11.7%,增速高于蚌埠市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達43.0%,較上年同期提高8.4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産業和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别增長7.9%、5.8%、7.3%、13.2%、6.6%和16.0%。

2017年,固鎮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34億元,同比增長 13.1%,增速高于蚌埠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居全市第1位。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1.90億元,同比增長19.3%。 

截至2017年12月末,固鎮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82.03億元,比年初增加26.79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21.60億元,比年初增加14.12億元,同比增長13.1%。各項貸款餘額109.66億元,比年初增加17.20億元,同比增長18.6%。存貸比升至60.2%,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交通

鐵路:京滬鐵路、京滬高鐵

省道:省道101、省道304、省道329

水運:浍河

固鎮縣北顧徐州,南臨蚌埠,位于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經濟輻射圈内,京滬鐵路、京滬高鐵、101省道貫穿全境,京滬鐵路在境内設固鎮站。甯洛高速、京台高速傍依而過,蚌固一級公路建成通車,水運經浍河可入長江,縣城距徐州觀音機場100千米,距合肥新橋機場200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固鎮縣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其中職業高中3所;普通教育學校242所,其中普通中學27所(高中9所,初中18所),小學130所,幼兒園8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414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902人,其中,高中649人,初中1253人。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07萬人;普通教育學校在校學生8.96萬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49萬人(高中在校學生1.07萬人,初中在校學生1.42萬人),小學在校學生4.3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14萬人,特殊教育在校學生163人。全縣小學适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0%。

科技事業

截至2016年末,固鎮縣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8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同比增長21.1%,達160億元。全縣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實驗室4個,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560件,同比增長8.3%,發明專利授權量34件,同比下降35.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1件/萬人,增長10.0%。全年共新建省級以上研發平台1家。

文化事業

2016年,固鎮縣全年送戲下鄉200餘場,承辦、協辦活動20多場,其中書畫攝影展6次,文藝活動16場,業務類型活動3次。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舉辦了“美麗固鎮·唱響谷陽”2016年“迎新春”歌手大賽、 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6場“熱土歡歌”群衆性廣場文化演出活動。繼續開展“溫馨蚌埠.歡樂珠城”固鎮廣場納涼晚會。城南新區圖書館建成,展館1000多平方米,藏紙質圖書5萬冊、電子圖書50萬冊,擁有綜合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休閑書吧等。

醫療事業

截至2016年末,固鎮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6個,其中醫院10個、衛生院11個。全縣衛生技術人員1896人,其中執業醫師515人,注冊護士866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016張,其中醫院床位1430張。全縣農民參合率98.5%。每萬人擁有床位數31.1張,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29.2人。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體育事業

2016年,固鎮縣舉辦新春“全民健身 擁抱省運”長跑暨騎行活動、湖濱千人綠色行、乒乓球大賽、太極拳展示成果、瑜伽成果展示、足球聯賽、健身操大賽等大型活動。

旅遊

垓下遺址

垓下遺址旅遊風景區所在地位于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該項目北瀕沱河,南臨濠城鎮區,西起夾山口漢墓,東至虞姬灣,景區範圍共2.5平方公裡。

垓下遺址旅遊景區是安徽省曆史文化産業的重點項目,列入省861項目的重點工程,安徽省大遺址項目工程。蚌埠市八大重點工程,蚌埠市十二五文化産業重點項目,蚌埠市政府旅遊招商的重點項目。固鎮縣政府成立了垓下景區管委會,組織專門機構籌建該項目,該項目已獲得國家文物局、國家社科院、省文化廳的高度重視,并積極申報國家大遺址工程和國家文明探源工程。

胡窪閘

胡窪閘風景區于1995年投資興建,通過十多年的開發和建設,形成了環境優雅,風景宜人旅遊景觀。如今的胡窪,就象一個沉睡多年的美人,漸漸蘇醒過來;又好比一朵出水芙蓉,向人們展現出誘人的姿色。四水相聚,成了這裡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2000多畝梨園,是蚌埠市三縣一郊最大的果園,分布于東西兩岸,全長12公裡,建于1995年,栽種梨樹10萬餘棵。這裡就如“世外桃源”一般的仙境。

伯牙墓

伯牙墓,在今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裡村北,西與宿州市永鎮鎮比鄰。相傳當年伯牙訪賢,沿汾洪江而下,至固鎮縣湖溝鎮西南的下集賢村時染疾不治,葬于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裡村北,現香山廟遺址北處。伯牙墓所在地留存高古堆兩座,高出四周地面二米左右,北面的古堆為伯牙墓,南面的古堆為香山廟遺址,兩處遺址是縣文保重點單位。

抗戰烈士陵園

“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位于固鎮縣任橋鎮清涼村。陵園占地22畝,高大的紅色門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園内蒼松翠柏,莊嚴肅穆,一尊由張愛萍将軍題詞的“抗戰烈士萬古長青”的紀念碑高19米,數百個刻有知名烈士的墓碑形成錯落有緻的碑林,整個陵園内長眠着2400多位抗戰英烈,是皖北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的勝地。

固鎮城西公園

固鎮縣城西公園占地總面積716畝,其中水面面積336畝,也是皖北縣級最大的開放式城市公園。

城西公園位于安徽省固鎮縣,被迎賓大道分成南北兩塊,在設計中,通過設計入口廣場将南北統一,南區主要以楚漢文化為主題,結合民俗風情文化街,形成傳統文化的彙集場地,更将垓下古戰場作為獨特的當地曆史在南區建設展示區域,形成具有宣傳教育于一體的文化場地。北區則打造具有現代感的城市休閑廣場,通過打造特色景觀走廊,形成主要景觀軸線,設計長島結合棧道形成多種水景體驗。更将具有當地特色的魯班斧與張果老的傳說、許橋和馬玉巧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一碑三孔橋的曆史典故等設計其中,形成景觀。公園内的知音廣場、許慎雕塑展示了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谷陽城遺址

谷陽城遺址出土遺物十分豐富。除了出土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和窯爐、灰坑等遺迹外,考古人員還在探方區域的西側,發掘出了不少字迹較清晰的如“夏侯竟印”“紀禁”“周光”“張禹”“陳禹私印”“胡武私印”“朱宣私印”“紀童”等蜜印。其中,還發現一枚漢唐時随葬所用的蜜印,極其寶貴。

谷陽城遺址的發掘,為淮河流域漢代郡縣遺址考古,帶來了新的收獲,為研究淮河流域兩漢社會的變遷提供了新的考古學材料。

張家湖濕地

張家湖濕地位于劉集鎮夾河村,南臨懷洪新河,為懷洪新河支流淤積而成,經張溝閘與懷洪新河相通。湖内水質優良,常年有多種鳥類在此繁衍生息,湖水面積4000畝,灘塗面積500畝,流域面積175平方公裡,周圍無任何工業污染源,湖内生物資源豐富,水草複蓋率85%以上,湖周樹木20萬餘株,是一個風景優美天然氧吧。

農業生态養生園

安徽金海岸農業生态養生園于2010年11月7日開工奠基,是天津金海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集休閑、觀光、娛樂于一體的生态農業示範園區。地址在新馬橋鎮園藝二場,園區占地3000畝,總投資2.5億元。整個項目建設周期為兩年。兩年内将建成:二代節能日光溫室600棟、實驗室700餘平方米、采摘休閑區500畝、海洋生物觀賞館3000平方米、100畝智能聯棟溫室花卉栽培區、散養家禽區150畝及名貴蘭花繁育基地200畝等等。已完成梨園采摘休閑區,家禽區,鹿苑、特色精細蔬菜種植體驗區、玫瑰園、櫻花園、蘭花園、竹林等景區的建設。今年成功舉辦中國固鎮第三屆梨花節。

名人

古代名人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伯牙墓位于固鎮縣湖溝鎮十裡村香山廟自然村北口。

陳勝,秦末固鎮人。與吳廣在蕲縣大澤鄉(在今安徽宿縣)發動起義。

許慎,漢代著名學者、《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曾在固鎮縣城東二十五公裡處的濠城(古代洨縣的治所)當過洨長。

陳鹹(生卒年不詳),字子康,西漢沛郡洨縣(今安徽固鎮濠城)人,西漢名臣。

陳寵陳忠(?-106),沛國洨縣(今安徽固鎮)人,先祖世習律令,寵傳其家業。

陳忠,字伯始,東漢陳寵子,沛國洨縣(今安徽固鎮)人,東漢文官。

徐大鵬(生卒年不詳),清靈璧縣固鎮保(今固鎮縣皇店瓦房村)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武解元,四十三年(1778)中進士。

近代名人

徐介藩(1901—1983)原名徐齊邦。安徽省固鎮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将軍銜。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3年4月16日因病逝世,終年82歲。夫人張梅。

當代名人

袁貴仁:安徽固鎮人,教育部部長。

張穹,1952年11月出生,安徽固鎮縣人。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

陳廣川,1964年出生,祖籍安徽固鎮,現任江蘇同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10年,陳廣川被安徽籍南京企業家推舉為南京市安徽商會會長,在當地被稱為南京徽商的領軍人物。2012年4月9日,第七屆中華慈善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陳廣川獲得“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

歐興田,男,安徽省固鎮縣任橋鎮清涼村人,曾參加抗日戰争及解放戰争,解放軍離休幹部。2011年3月,這位86歲老人為一句承諾守護戰友陵墓30年的故事感動無數網友,被網民投票選為“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中國好人”。

曆史文化

文化綜述

固鎮縣地處皖北平原,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4300—4600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考古發現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時期聚落遺址,填補了安徽省無史前城址的空白。秦漢以後,多次設國、郡、州、縣、鎮;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谷陽縣,北魏太和年間改設谷陽鎮,後演變為固鎮。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戰”發生在該縣境内,開啟了漢王朝400年基業,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動人故事,旅遊及考古價值極高,“垓下遺址”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代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曾在固鎮垓下為官,着有《說文解字》,開啟了中國字典之先河。固鎮縣還是天津方言的發源地。

民間文化

1、獨杆轎(濠城鎮)

“獨杆轎”的表演一般通過語言、動作來傳播和繼承。它依靠曆代表演者的口耳相授,且在傳承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獨杆轎”的表現采用喜劇形式,并達到喜劇的效果。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通過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醜畫的化妝和道具,直接的情節和語言,達到诙諧滑稽的作用。“獨杆轎”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法,雖不同于一般的舞蹈表演,但同樣吸收了一些舞蹈動作,因此屬于原生态的民間舞蹈形式,其人物、情節、道白、表情、動作等展現了特有的藝術特點。

2、垓下舞龍(濠城鎮)

舞龍是一種傳統民間舞蹈,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所創造和傳播的表演藝術。自明朝初年起,垓下舞龍便開始流行,經過多年的表演、實踐,不斷積累、豐富、加工、完善,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喜聞樂見、深受歡迎的原生态藝術活動。“舞龍”是勞動群衆自發的一種娛樂活動,極富欣賞性,演出時能充分調動觀衆情緒,場面火爆,氣氛熱烈,有強烈的感染力。

3、谷陽旱船(城關鎮)

“旱船”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在表演、傳承過程中,經過表演者和觀衆的不斷加工、完善,得到了發展和進步。其表演的情節也直接體現了團結合作的集體精神。采用源自生活實踐的舞蹈動作,通過表演者生動的表情和誇張的動作,打動觀衆,吸引觀衆,達到娛樂的目的。旱船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手段,是以動作表現主題的表演藝術,其情節、人物、道具、表演等有着鮮明的藝術特征。

4、谷陽跑驢(城關鎮)

形象逼真,表演的道具主要是毛驢,用篾紮制,頭部靈活,便于操縱,遠望如真人騎驢。

特點:表演靈活,形式多樣,除雙人表演外,也可單人表演,還可多人表演。藝術性強,富有感染力。舞蹈動作幅度大,動感強,通過上坡、下坡、過河等情節,采用走、跑、跳、縱、卧、踢等步法、身法,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5、董廟花車(劉集鎮)

董廟花車表演形式多樣,源于生活,貼近群衆,流行于民間,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地方歌舞。它采用了對白、歌唱、舞蹈等多種手段,表現了勞動人民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感情豐富,情緒飽滿,樂觀昂揚,效果明顯,深受歡迎,是群衆自娛自樂的一種文藝活動。

6、董廟舞獅(劉集鎮)

獅子舞以其特有的表演形式,有其特有的藝術特點。其表演時間、場合、人數、道具等均可因陋就簡,因地制宜,極為适合廣大農村和勞動群衆。通過一些簡單的道具和動作,逼真表現了獅子的喜怒哀樂,揭示了“萬物之長”的人能夠馴化“百獸之王”即自然的鮮明主題。

民間工藝

1、虎頭鞋帽

虎頭鞋、帽全部為手工制作。以棉布為原料,繡上虎頭圖案,有的在虎頭上還繡有“王”字。

2、女性“扯臉”

女性“扯臉”,是一種傳統美容、脫毛的保健技藝。兩女性對面而坐,一女子以口撚線,起固定作用;同時雙手撚動棉線,适度用力,上下左右撚去對方臉上的汗毛。撚時,敷以白粉,既光滑潤膚,又增白美容。

3、王世祥雕塑

王世祥:(号石人),67年生,安徽省固鎮縣人,安徽工藝美術名人(架上雕塑僅評2人),蚌埠市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先後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徽日報》、《美術報》、《安徽工藝美術報》等報刊,雜志多次發表。代表作有:《月下獨斟》、《闆橋遺韻》、《生機》等等。

民間小吃

1、湖溝燒餅

正宗的“湖溝燒餅”以當地優質小麥頭道面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其主要特點是香酥可口,稍嚼即爛,外脆裡嫩,不會戳破口腔。原料采用正宗驢油,當地産優質小麥粉,芝麻及上等黑胡椒采用十幾道工序制作.通過當地土窯燒制土缸烘烤而成。巴掌大小,厚薄隻有半寸,内外多層。燒餅裡面是香蔥和面調和的餡,外邊是一層厚厚的焦黃加黑的芝麻,金黃燦燦的,看上去象一個玲珑剔透精緻的小工藝品,燒餅外黃裡軟,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油不膩,咬一口,香氣四溢,蔥油流滿嘴角。

2、固鎮綠豆餅

濠城有一種傳統特産綠豆餅:一是它的形體最小,直徑僅1公分左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餅了;二是它雅名“吉祥餅”是明太祖當年金口玉牙所封,并禦賜“天下第一”。吉祥餅是濠城地方的特産名吃,曾做為貢品,挂過金匾,号稱“天下第一”。同時,當地人為了紀念項羽,又稱為“霸王餅”。

3、面蒸

淮河流域過年有個習俗,就是蒸饅頭。蒸饅頭象征着蒸蒸日上,這也是老一輩人傳下的傳統。饅頭的花樣還挺多,登高、手、壽桃樣的,都是一些吉祥的圖案,還有十二生肖,一般家裡有幾個屬象就做幾個生肖饅頭。

4、炸糖糕

白面粉适量,稍加些白糖,用開水燙面,一邊倒入開水一邊用筷子攪拌,越軟越好,然後攤在案闆上晾一小時左右,現在才正式和面,把燙好的面撒上幹面粉揉和,一邊揉一邊加幹面粉,這樣炸出的糖糕才外面起脆皮,面和好後醒一會就可以炸制了。

5、老任橋牛肉

固鎮縣任橋牛肉曆史悠久,主要起源于這裡的橋東回民村。村民們世代以殺牛、經營牛肉為生,延續至今。這裡開的牛肉館,風味獨特。“老任橋牛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與其精工制作、味道鮮美分不開的。“老任橋牛肉”不僅僅指的是單純的肉,它包括牛身上的各種器官和部位。從頭到尾,由外而内:如牛臉、牛腦、牛舌、牛耳、牛排、牛肝、牛心、牛黃管、牛肚繃、牛肚、牛百葉、牛腸、牛鞭、牛球、牛傘、牛尾、牛蹄筋等等。

6、小磨香油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為小磨香油和機榨香油,小磨香油因香氣撲鼻、香味濃郁誘人而得名。因以芝麻為原料,故稱“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稱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稱油類之上品,人們把芝麻尊稱為“油料作物皇後”,把芝麻油尊稱為“植物油脂國王”。

7.王莊花生

王莊鎮,盛産花生。王莊曆史悠久,素有“固鎮南大集”、“九府通衢,鳳北第一鎮”之稱。王莊花生,帶動了整個固鎮乃至周邊各縣花生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年産量近20萬噸,連續居全國油料生産百強縣第一位,其延年益壽的長生果取之不竭。而注冊商标“中國名牌—固鎮王莊牌花生”系列産品更是五彩缤紛。“淮花”鹹酥花生采用獨特的生産技術,配以多種中草藥配方,采用流芳百年的傳統配制工藝,以其鮮、嫩、脆、香的獨特風味,堪稱中國一絕,“梅裡美”、“連龍”、“福星”多味花生果、五香花生米等花生系列産品也以别具一格的風味,精美的包裝打進全國衆多大中城市。

8.石湖西瓜

石湖的西瓜皮薄、味美、營養豐富。石湖西瓜大市場地處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西瓜種植面積20萬畝,年産西瓜100萬噸,交易量每天可達100萬公斤。在六月初上市,品種有巨寶王,扶風地龍,慶五,鄭雜,抗二,新紅寶,黑蜜二号,性科二号(無籽西瓜).甜皇蜜寶(優質瓜),美抗王(優質瓜),雙星喜春(優質瓜),華蜜佳美(小型禮品瓜橢圓花皮)。

9、橋湖螃蟹

固鎮縣橋湖螃蟹水産養殖面積1.74萬畝,年産河蟹183.4噸,年産值800多萬元,戶均年收入6萬餘元。同時,還加強養殖技術的自主創新。以前常見的單一養殖螃蟹,在橋湖,已經發展成魚蟹混養,上層養鲢鳙,下層養鳜魚,充分利用各種魚類的自身特點,養殖效果良好,養殖效益增加。發明了蟹鳜混養、吊籠養蟹、網箱養鳜等水産養殖新技術,已通過省市級科技成果鑒定,并在廣大養殖戶中推廣使用。

文化建設

為合理地保護和利用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固鎮縣做出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着成效:垓下文物保護規劃、垓下旅遊開發規劃相繼出台,垓下大汶口文化遺址被評為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固鎮縣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整理、申報力度取得新進展,截止2012年,全縣已公布兩批共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中“垓下傳說”、“獨杆轎”等7項入選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垓下民間傳說同時被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該縣書法作品在全國各類大展中頻頻獲獎,其入展檔次之高,入展人數之多,在安徽省名列前茅;繪畫、攝影、武術、體育、舞蹈等在全省及全國的比賽中不斷載譽歸來;民間的舞龍、舞獅、花鼓燈、社區藝術團、夕陽紅藝術團等異常活躍;各類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及體育培訓機構異軍突起;垓下遺址旅遊、金海岸生态觀光園、淮北西大門紅色旅遊、新馬橋香雪度假村、新馬橋徐郢草莓基地農家樂旅遊、湖窪閘休閑遊等逐步發展,縣城中心廣場、城西公園已經建成,成為市民休閑的新去處。

方言俚語

固鎮方言是安徽方言的一種,屬于中原官話信蚌片。 固鎮方言區域以浍河流域為主線,南不過淮河,北不過隴海鐵路,西不過蒙城、渦陽,東不過泗縣、五河。固鎮方言是天津方言的“母語”之一。

資源優勢

固鎮縣有着豐富的資源:固鎮縣地多、糧多、飼草多,盛産小麥、玉米、花生、大豆、山芋等,年糧食産量5億公斤,油料産量2億公斤,稭稈、飼草、飼料資源豐富,年可提供飼料用糧2億公斤、植物稭稈6億公斤、餅粕0.5億公斤、灘塗地種草10萬畝,是全省重要的糧、油、棉、煙草、畜禽、林産區,已形成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肉雞、肉羊、肉牛、煙葉、林果等八大産業為主導的農業産業化體系。是“國家商品糧大縣”、“全國油料第一大縣”、“國家糧油基地試點縣”、“全省農業機械化十強縣”。林木蓄積量高:有林地面積達到28萬畝,森林複蓋率達到14.63%,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20萬立方米,楊樹蓄積量占80%。全縣年木材生長量10萬立方米,年采伐量6萬立方米,周邊地區年采伐量30萬立方米,木材資源相當豐富,闆材加工廠已達7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深加工企業2家。

棉花資源

固鎮縣棉花生産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下,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産業化路子,已将棉花生産發展為全省的産棉大縣和優質棉基地縣之一。2004年全縣棉花種植面積40萬畝。目前,我縣的六個軋花廠,全年可加工籽棉1.4億斤以上,折皮棉50萬擔以上,其中第一、第二兩個軋花廠擁有80片毛刷軋花機6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萬擔以上;第三軋花廠擁有目前全國最先進的新96型軋花機2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萬擔以上。2002年開始建設的金源紡織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000萬元,年可生産2.3萬紗錠,目前已達1.3萬錠生産能力。

蔬菜資源

固鎮縣蔬菜總播種面積已達21萬畝,其中保護地設施栽培蔬菜面積達2.2萬畝,冬閑地無公害蔬菜面積生産達10萬畝,已形成了以磨盤張、新馬橋兩鄉鎮為代表的優質無公害日光溫室越冬番茄基地5000餘畝,總産量可達4000萬公斤;以連城鎮馬鋪村為代表的辣椒等茄果類蔬菜生産基地8000餘畝,總産可達3500萬公斤;以瓦疃鎮喬王村為代表的優質早春弓棚黃瓜生産基地2000餘畝,産量可達1000萬公斤以上;以劉集鎮劉集村為代表的反季節夏陽大白菜生産基地1000餘畝,總産可達400萬公斤以上;以連城鎮城南村為代表的優質黑皮冬瓜生産基地8000餘畝,總産可達7000萬公斤以上;以任橋鎮溝南村、唐南鄉唐元村、仲興鄉棠栎村為代表的冬閑地無公害蔬菜豌豆、早苔蒜、菊花心生産基地15000餘畝,總産可達45000萬公斤。共有注冊蔬菜品牌(含加工類)4個。全縣蔬菜總産量45萬噸。固鎮縣西瓜種植面積連年保持在13萬畝以上,總産量近50萬噸。

目前,固鎮縣共組建成立以固鎮縣蔬菜協會為主的各類瓜菜生産、銷售等社會化服務組織12個,有以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業3家,松散型蔬菜脫水加工組織2個,年綜合加工能力達8000餘噸,産值突破4000萬元,實現蔬菜産品加工增值近1800萬元,并帶動了“訂單”型蔬菜生産基地2萬餘畝。

黃牛資源

養牛業是固鎮縣畜牧業的四大支柱産業之一,全縣黃牛飼養量22餘萬頭,年存欄量13萬頭,出欄肉牛7萬多頭,其中改良牛比重達70%以上。全縣現有養牛重點村15個,規模養牛大戶500餘戶,其中百頭以上養牛場40餘個,肉牛品種多以西雜、夏雜、秦雜為主,人工受精普及率達100%。固鎮縣任橋牛肉響譽省内外,每天宰殺量可達20萬斤,其銷量在南京市下關區市場占近80%份額。固鎮縣飼草資源豐富,年可提供可利用農作物稭杆6億公斤。是國家稭杆養牛示範縣、全省畜牧業十強縣、全省牧業富民先進縣和首批無規定動物疫病項目建設縣。現有皮革加工廠一個,主要生産皮、革半成品和鼓皮,骨粉、骨血等副産品加工企業3個。

山羊資源

養羊業是固鎮縣近幾年發展最快的養殖産業,全縣山羊飼養量達64萬隻,出欄35萬隻;擁有全省規模最大的波爾山羊繁育場——固鎮縣種羊場,種羊規模2000隻,年繁育種羊6000餘隻;擁有皖北地區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場——連城鎮山羊交易市場,年山羊交易量可達60萬隻以上。全縣擁有養羊示範小區20餘個,規模養羊場50餘個,規模養羊大戶2000餘戶,養羊專業村10個,山羊品種以波爾山羊、薩能羊、淮北白山羊為主。我縣是财政部波爾山羊産業化示範縣、全省畜牧業十強縣、全省牧業富民先進縣和首批無規定動物疫病項目建設縣。肉羊産業已經成為固鎮縣畜牧業中最具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優勢産業。

固鎮縣稭稈、飼草、飼料資源豐富,年可提供飼料用糧2億公斤、植物稭杆6億公斤、餅粕0.5億公斤、灘塗地種草10萬畝。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有3個縣級技術推廣機構,30個改良站點,技術人員400多人。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

生豬資源

養豬業是固鎮縣的傳統産業,同時也是支柱産業,全縣生豬年飼養量70萬頭,存欄31萬頭,出欄量40萬頭,其中優質三元雜交豬比重占50%,良種豬的普及率達100%,是全省4個供杭豬重點基地縣之一,年生豬外銷25萬餘頭,其中供杭生豬10萬頭左右;全縣現有萬頭規模養豬場1個,千頭規模養豬場5個,百頭規模養豬場350餘個,養豬重點村10個,規模養豬場(戶)飼養的三元雜交豬以杜長大或杜大長為主,分散農戶多以長大本或者大長本為主。生豬防疫采取春秋兩季突出防疫和日常補防相結合,由防疫專業隊具體負責,疫苗由縣畜牧水産局專營,防疫挂标率達100%。全縣擁有生豬運銷大戶150餘人,在省内外形成四通八達的生豬銷售網絡。是全省畜牧業十強縣、全省牧業富民先進縣和首批無規定動物疫病項目建設縣。

禽業資源

養禽業是固鎮縣畜牧業的重要産業,全縣家禽飼養2000萬餘隻。擁有全省規模最大的肉種雞養殖企業——豐原集團海康肉雞有限公司。全縣擁有肉雞養殖小區10個,蛋雞養殖小區8個,鴨鵝養殖小區5個,萬隻規模養禽大戶400餘戶,千隻規模養禽戶2000餘戶。

風景名勝

新興的商貿旅遊集鎮濠城鎮:濠城鎮位于固鎮縣城東24公裡處,行政面積78.8平方公裡,耕地6.5萬畝,現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3萬。是五、泗、靈、固四個縣交界的中心集鎮,境内交通便利,通訊快捷;每年兩次古會,商賈雲集,交易活躍,是皖東北一個商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主要農産品有小麥、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近年來,随着産業結構不斷調整,農副産品加工業發展迅猛,湧現出項軍集團、垓下肉犬場等一批明星企業以及肉鴿、肉狗、垓下豆餅、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産品;養殖業已初步形成“名特優”一應俱有,“水陸空”齊頭并進的格局。濠城史稱“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漢相争“垓下之戰”的古戰場,曆史悠久,古迹衆多,秦磚漢瓦随處可見。垓下文化底蘊豐厚,民間廣為流傳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動人凄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煙雨”、“漢陵秋色”、“虞灣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蹤探秘,觀光考古的一個新興旅遊亮點。濠城鎮黨委、政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鎮,以鎮興商,以商強鎮”的經營城鎮之路,

以保護性開發霸王城的契機,以發展小城鎮建設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大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為蚌埠市“十五”規劃的唯一個商貿旅遊型集鎮和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濠城正日益成為國内項羽遺迹網絡上一顆熠熠閃亮的明珠,為了挖掘、保護和利用這份珍貴的垓下曆史文化遺産,充分發揮邊貿重鎮的優勢,盡快把濠城建成新興商貿旅遊型城鎮。濠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的發展戰略,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城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99年鎮政府投入70萬元建設了垓下街;2000年引資1000萬元建設了霸王街;2001年先後投資30萬元對集鎮區主要街道進行了綠化、硬化、亮化;引資70萬元建設了日産水1200噸的自來水廠;又多方籌資120萬元在霸王街中心廣場建設了“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和烏骓戰馬雕塑。目前,一個市場大、功能全、環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現在世人面前,蚌埠市政府已把“垓下古戰場”列入市“三山兩湖一場”的旅遊發展規劃。

垓下旅遊資源品位高,潛力深厚,垓下古十景、霸王城遺址、虞姬灣遺址、許家大樓遺址、韓信點将台、張良吹箫台以及衆多漢墓都有待于開發建設。下一步實施初步規劃:将重點建設霸王街中心廣場,以廣場為中心向北開發霸王街二期工程,修建長600米的仿漢一條街,東西打通寬40米的漢王街;實施霸王城搬遷複墾,退莊還林,保護垓下遺址肅穆深沉的古戰場原始風貌,逐步修複霸王城城牆及東、西、南、北四邊城門;疏通城護城河,修建四門吊橋;建設垓下博物館,用以陳列反映垓下之戰的史料、文物及後世文學;開發I号漢墓展示景點,修複“夾山口漢墓群”,建造“垓下碑林”;保護并發掘“許家大樓”遺址,征集文物,豐富資料,再現傳說中的“樓台回廊”;改造虞姬灣,建設度假村;在固泗路濠城鎮的進出口和仿漢街街口分别建造“仿漢門樓”以及旅遊軟件服務配套建設。在今後的開發建設工作中,固鎮縣将本着少花錢、多辦事、見效快、量力行的原則,加強對外宣傳,加大招商引資,加快實施步伐,堅持成熟一個,實施一個,開放一個,滾動發展,穩步推進,争取早日形成規模,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各界人士一如繼往地關心和支持,濠城的明天會更美好。我們熱忱歡迎更多有膽有識的社會有志人士來濠城投資開發,共同把濠城建設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

《霸王别姬》雕塑創意:大型雕塑<霸王别姬>以“垓下之戰”曆史為背景,以“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故事為素材,采用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和民族風格相結合的手法創作而成。在形式上追求剛與柔、簡與繁、虛與實的對比,整個雕塑大氣、渾厚、視覺沖擊力強、内涵豐富。兩把青銅利劍撥地而起,對峙成一個大三角,道道寒光劍影象征着戰争陰霾,顯示着楚漢之争的慘烈,也正是這兩把利劍決定了項羽和虞姬的命運。青銅劍底部基石還分别刻有左青龍、右白虎圖形,以示楚漢龍虎之争;“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雕塑主題部分向人們述說了“霸王别姬”一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刻劃出霸王項羽與虞姬生離死别、愛恨交加的感人情景。項羽悲憤交加,仰天長歎,洋溢着一股英雄豪氣和無奈,而虞姬面容沉靜,體态柔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憐惜。“霸王别姬”的典故千古傳唱,體現出人們對英雄的贊美,而不朽的愛情将永遠為世人歌頌。

雕塑的四角,還安放了楚國最具代表性的樂器——編鐘,一是喻指當時“四面楚歌”;二是警示後人“警鐘長鳴”,要和平,不要戰争。

雕塑由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計,河北省曲陽縣紅光雕塑石材有限公司施工,總投資120萬元,于2001年12月29日正式落成。

霸王街:濠城“霸王街”原是一條崎岖狹窄、泥濘污濁的千年老大街,是主要的商業區和農副産品集散地,北連“霸王街”,南接固泗路,全長約1500米,寬約4.5米。這裡多為碑石鋪地,漢磚砌牆,素有“金磚寶地”之稱。

為了加快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濠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迎難而上,本着“你發财、我發展”的原則,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鎮”的經營城鎮之路,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城鎮化水平,完善城鎮功能。2000年,通過内引外聯引資1000餘萬元,完成了霸王街一期工程開發,建成600米長,31米寬的高标準水泥路面和100套二層商住樓房,新增商業區1萬平米和經營門點100個,現已成為濠城鎮主要的中心商業街。街道配套設施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淨化,一個市場大、功能全、環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濠城I号漢墓:濠城I号漢墓位于濠城鎮濠城村境内,于2001年8月份由縣文物管理所搶救性挖掘保護,沉寂于曆史長河千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經初步考證,為東漢中晚期石墓葬,距今已有1800多年。此次出土的玉器、瓷器、青銅器等各種漢代典型陪葬品二十餘件,其中鎮墓獸青銅麒麟,工藝精緻,形态可人;各式玉佩、玉璧,晶瑩溫潤,造型優美,深蘊着高超的加工技術和曆史文化信息。I号漢墓為平地造墓,堆土而封,全石結構,雖曆經千年風風雨雨,墓底石仍平坦如砥,四周排水溝錯落有緻;墓牆石壁立如削,條石與條石疊壓緊密,間隙不可入刀;墓底石闆上多處刻有文字和圖案,其文字清晰可辨,篆隸手法,古拙蒼勁,入石三分。圖文出自何人之手?是何标識用意?目前仍是個不解之謎。濠城I号漢墓蘊藏着中國漢代豐富的器物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是安徽省迄今所發現的規模最大、葬式規格最高的漢代石墓,對研究我國古墓葬有着重要的考古價值。

垓下遺址:垓下位于今濠城沱河南岸,兩千多年前,在這裡發生了我國曆史上一次著名的戰争——楚漢相争中的垓下之戰。公元前二O二年,楚漢戰争後期,項羽率十餘萬大軍退至垓下,以河為屏障,堆土為營壘,深塹拒敵。劉邦率數十萬漢軍四面包圍,展開決戰攻勢。漢軍夜唱楚歌,楚卒相繼亡去,羽聞之,疑漢已得楚,帳中飲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愛妃虞姬深明大義,彈劍哀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遂伏劍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絕唱。項羽見大勢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圍,敗至烏江,自覺“無顔見江東父老”,遂烏江自刎,年僅三十一歲。垓下之戰,是楚漢相争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争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曆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因其規模空前,影響深遠,被列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戰役之一,有“東方的滑鐵盧”之譽。“垓下遺址”即古戰場遺址于一九八六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号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88 。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号。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名單。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