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骅冬棗

黃骅冬棗

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
黃骅冬棗,河北省黃骅市特産,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黃骅是“中國冬棗之鄉”,冬棗種植已有近3000年的曆史,是中國第一個獲得“原産地域保護”的果品,被譽為“全國260餘個鮮食棗品之冠”、“棗中極品”和“百果之王”。黃骅聚館古貢棗園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惟一一個植物類“國保”,河北省首批旅遊示範點,園内樹齡超過600年的198棵,而最古老的一棵“嫡祖樹”已有740多年曆史,被譽為中國冬棗的“活化石”。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2002 年6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批準為“黃骅冬棗原産地域保護産品”。[1]
    中文名:黃骅冬棗 外文名: 别名: 形态:肉厚、核小 肉質:細嫩而酥脆 口感:酸甜适口

簡介

黃骅冬皮薄、肉厚、核小,肉質細嫩而酥脆,酸甜适口,口感極佳,“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腸蕩氣之益;含之似攀月撷霞,有夢繞魂牽之誘”,為果中珍品。據測定,黃骅冬棗總糖含量32.2%,總酸0.367%,每百克鮮棗維生素C含量354毫克,并富含多種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保健價值極高,有“長壽果”之美譽。

黃骅冬棗鮮食可口、皮脆、肉質細嫩品質極佳,是目前北方落葉果樹中的高檔鮮食品種;成熟後落在地上能開裂;汁多無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冬棗達96.1%。

冬棗營養極豐富。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總含量為0.985mg/100g;含蛋白質1.65%;膳食纖維2.3%,總量17.%;總黃酮0.26%;煙酸0.87mg/100g;胡蘿蔔素1.1mg/kg;維生素B10.1mg/kg;維生素B22.2mg/kg;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達352mg/100g;是蘋果維生素C含量的70倍,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

此外,冬棗果實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細血管暢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對于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病症有療效,有防癌之功效。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稱。

黃骅冬棗聲譽

黃骅冬棗是中華冬棗系中最富盛名的冬棗,黃骅市齊家務聚館村的仍存有全世界面積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原始冬棗林。

2001年9月黃骅市被命名為“‘黃骅冬棗’國家級标準化示範區”;2002年“黃骅冬棗”通過了“黃骅冬棗原産地域保護”和“綠色食品認證”。黃骅冬棗成為黃骅極富活力的優勢産業。

2005中國·黃骅冬棗節已于9月29日至10月29日舉行,本次冬棗節的主題是:冬棗為媒,宣傳黃骅,招商引資,以棗富民。通過冬棗開園采摘節、中國原産地域保護産品黃骅冬棗産業發展高層研讨會、以及在北京、沈陽、天津三個重點城市開展的一系列黃骅冬棗推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黃骅冬棗的市場份額。

2007年中國黃骅冬棗節上,國家文物保護局副局長親自授予黃骅市使用“黃骅冬棗”的“文化遺産标志”。

中國黃骅冬棗節暨秋季旅遊節于2013年9月29日開幕,冬棗節暨旅遊節期間,舉行一年一度的“聚館古貢棗園”開園采摘活動。

黃骅冬棗的種植方法

黃骅冬棗,河北農業大學選育,果實近圓形,果面平整光潔,平均單果重11.5g,最大果重35g。果肩平圓,果柄長,果皮薄而脆,赭紅色。果肉綠白色,細嫩多汁,甜味濃,味酸,鮮棗含可溶性固形物30%以上,可食率96.9%,不裂果,品質極上。果實成熟晚(10月上旬),較耐貯藏。果實生長發育期125-130d(天)左右。樹冠自然半圓形。樹勢中庸,發枝力中等,枝葉較密。嫁接苗2~3a(年)結果。缺點是幼樹抗寒性略差。

儲存優勢

冬棗發展,為了解決冬棗難以儲存的問題,當地棗産品深加工企業在黃骅市政府的支持下,聯合農業局攻克層層難關,很好的解決了冬棗儲存的難題!生産加工的脆冬棗,既很好的保證了營養成分的損耗,大大的提高了儲存時間!

黃骅冬棗的特色

黃骅冬棗是國家原産地域保護産品。國内衆多專家實地考察分析認為:黃骅靠海,氣候條件上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黃骅冬棗果實的糖分積累,使其糖分含量較高;黃骅周邊土層較厚,耕性良好,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氯、鉀離子,這些離子能夠使果實增加維生素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并能使果實增加脆度和硬度。故而黃骅冬棗品質獨特,清甜酥脆,營養豐富,“内潤六合肝腸,外通八極清氣”。

黃骅冬棗的曆史

《史記·貨殖列傳》載,齊燕之地有“魚鹽棗栗之饒”。

北方棗類繁多,品質不一,然而隻有冬棗因為這一個“冬”字獨享美名,并在2000多年前就被賦予了神秘色彩。

當适時,秦之柳縣為“河海交通之大埠”,“南北之浮海者,必以此為市舶要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仙,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公元前218年,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為其求長生不老之藥,先居饒安,後至柳縣,在今黃骅羊二莊村西北2公裡附近,建卯(Guan)兮城僑居暫住,以備出海。《輿地志》載:“高城東北有卯兮城,秦始皇遣徐福發男女數千人至海求蓬萊,因築此城,僑居男女。”

相傳,徐福率男女千人在此逗留兩年有餘,遍尋不老仙丹。時土人奉異果于前,采摘于冬初,壯大如卵,晶圓剔透,落地即酥,入口甘甜,食之神清氣爽,衆人品之,以為“神果”。然鹹陽據此千裡之遙,路途艱難,縱使快馬加鞭,送至國都已是“香銷玉殒”,始皇終無口福。

明代王翺有詩雲:

秦帝求仙築卯城,千童意換爾長生。

羨安誕誘無消息,萬古猶慚二世名。

如今卯兮城隻留遺址,空歎千載悠悠歲月。

大澤義湧,函谷硝煙,楚漢争霸,春秋兩重天。

西漢鼎盛時期,漢武皇帝“外事四夷,内興功利”,創下輝煌業績。然一代英雄,亦是迷信拜神求仙,乞求長生不老。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受寵臣方士李少君“有仙人食仙棗逾500年而不衰”的蠱惑,興師動衆,先下嵩山,後折向東縱穿章武縣境,尋長壽果,築台觀海求仙。據《北魏·地形志》載:“章武有武帝台,南北有二,相距六十裡。”明王翺有《武帝台》詩:

地築高台百丈餘,登臨望海有仙居。

晚年下诏方哀悔,栾大文成總是虛。

秦皇漢武之神果、仙棗即為冬棗,産于今天黃骅以北娘娘河畔的聚館村。

明朝弘治帝、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原配張氏,青縣興濟人,都督同知封壽甯伯張巒之女,先為太子妃,孝宗即位,冊立為後。公元1490年,為治水患,孝宗命人在南運河上南自東平、北至興濟開挖減河等分洪渠道。為眷顧家鄉,張皇後诏谕胞弟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興濟減河,時人開始稱興濟減河為“娘娘河”。娘娘河源興濟,出青縣過靜海入黃骅境,經幹符、隆莊、聚館、桃園,向東流入渤海,全長96公裡。

時黃骅之地歸河間府滄州轄。河間府每年搜集治下特産,供奉大内以邀其寵,娘娘河畔聚館冬棗以其皮薄、肉脆、質優、味甘的特異品質名列其中。冬棗甫一入宮,即得孝宗和張皇後青睐,被欽定為“貢品”,年年來朝。此制一直沿襲至清,冬棗也由此成為“百果之王”,棗中極品。

脆冬棗

一些企業利用先進的低溫脫水技術,迅速脫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棗的營養成分,并使其儲藏時間延長至1年,使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這種珍貴的果實!

原料:鮮冬棗、植物油。

産品介紹:本産品精選優質冬棗為原料,采用高科技工藝加工制成。保持冬棗天然色澤、皮薄、無核、肉質鮮脆甘甜,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不含任何添加劑。因其維生素C含量高,被稱為“活的維生素丸”。本産品包裝精美、品質醇厚,是休閑娛樂、饋贈親友之佳品。

冬棗含糖量适中,味美可口,具有清理腸胃,有助于消化之功效,因此是美容和減肥的佳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