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語

分析语

文学术语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即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的发展过程是由综合语发展到分析语。
    中文名:分析语 外文名:analytic language 定义: 别称:孤立语 类型:语言 属于:文学、文化 典型:汉语 例子:彝语、壮语、苗语等

特征

1、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词本身显示与别的词的关系。

2、既无内部屈折也无外部屈折,靠语序和虚词。

3、一种语法手段可表多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可用多种语法手段表示。

4、没有词尾语素。

由来

汉语的发展过程是由综合语发展到分析语。试用构词方法来看,古汉语大都是单字词(除了少数联绵词外),例如,查查从“马”字部的汉字,可发现各类“青马”、“黄马”、“白马”……等等不同类属的马,古时都是用具综合语特色的单字词表达:

骠:黄毛白点马

骢:青白马

骓:青白杂色马

骐:青黑格子纹马

骥:好马

骏:好马

骕:一种良马

駃:另一种骏马

驵:骏马;壮马

驹:少壮马

骟:已阉割的马

骝:黑鬣黑尾红马

骖:车前两侧的马

騑:即骖马

?:黑咀黄马

骙:壮马貌

骎:状马疾驰貌

骋:马驰貌

骒:雌马

骀:劣马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驷:一车四马

驸:一车数马

駹:a)暗色面额白马;b)青马;c)杂色牲口

骍:赤马(也指赤牛)

骃:浅黑带白杂毛马

应用

概念隐喻可体现为词、短语或句子。隐喻也可体现为语篇。语言表达式体现隐喻,语篇则使隐喻实例化,两者不同。根据Lakoff提出的当代隐喻理论进行隐喻分析,根据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进行语篇分析,根据Martin提出的评价理论进行评价分析。

在概念层面上从目的域、本体对应、投射范围、中心思想、隐喻体系、概念推理和概念联观等方面考察语篇语;然后再在语言层面上从主位进展、要点、宏观主位、宏观新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作评价分析以验证隐喻分析的结果,从而了解语篇如何体现隐喻,语篇又如何以隐喻构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