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清胃丸

牛黄清胃丸

一种合成中药
牛黄清胃丸成份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连翘、桔梗、黄柏、甘草、牵牛子(炒)、枳实(沙烫)、冰片。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有凉舌感。本品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药品名:牛黄清胃丸 外文名:Niuhuang Qingwei Wan 是否处方药:是 主要用药禁忌:孕妇不可用 药品类型:工伤医保乙类双跨 通用名:牛黄清胃丸 英文名:Bezoar clear stomach pills 性状:黑褐色的大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规格:每丸重6g 标准编号:WS3-B-0038-89 书页号:Z1-38

成分

牛黄2g、大黄100g、菊花150g、麦冬50g、薄荷50g、石膏150g、栀子100g、玄参100g、番泻叶200g、黄芩100g、连翘100g、桔梗100g、黄柏100g、甘草100g、牵牛子(炒)50g、枳实(沙烫)100g、冰片25g。

制法

以上七味,除牛黄、冰片外,大黄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有凉舌感。

组方分析

本品以牛黄、生石膏、大黄泻热通便为君药。栀子、黄柏助牛黄、生石膏清泄胃热,牵牛子、番泻叶助大黄通便泻火,共为臣药。冰片、菊花、薄荷、连翘、桔梗轻清上浮,疏风散热,取“火郁发之”之义;玄参、麦冬甘寒养胃,养阴生津,以防苦寒药伐胃伤津;枳实畅达气机,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护胃气,为使。诸药同用,共奏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之功。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黄色纤维大多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呈瘤状伸入胞腔,孔沟末端常膨大呈圆囊状,胞腔及孔沟含棕色物。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腺鳞头部8细胞扁球形,直径约至90μm,柄单细胞。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4~50μm,直径约3μm。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棕色,长48~80μm。

功能与主治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治疗口臭

胃火口臭

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食积口臭

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

热痰口臭

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萎);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虚热口臭

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注意事项

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贮藏

密封,防潮。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WS3-B-0038-89。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