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

連翹

木犀科連翹屬植物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多叢生于山野荒坡間,各地亦有栽培。分布遼甯、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江西、雲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本植物的根(連翹根)、莖葉(連翹莖葉)亦供藥用。性味苦,微寒。清熱解毒的中藥,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瘰疬,癰瘡腫毒,急性腎炎,熱淋。
    中文名:連翹 拉丁學名: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别名:黃花杆,黃壽丹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菊亞綱(Asteridae) 超目: 目:唇形目(Lamiales) 亞目:木犀亞目 科:木犀科(Oleaceae) 亞科:木犀亞科(Oleoideae) 族:丁香族(Syringeae G. Don) 亞族: 屬:連翹屬(Forsythia Vahl) 亞屬: 組: 亞組: 種:連翹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山坡灌叢、林下或草叢中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分布:中國,日本

形态特征

落葉灌木。枝開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黃褐色,小枝土黃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節間中空,節部具實心髓。葉通常為單葉,或3裂至三出複葉,葉片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2-1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寬楔形至楔形,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黃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0.8-1.5厘米,無毛。

花通常單生或2至數朵着生于葉腋,先于葉開放;花梗長5-6毫米;花萼綠色,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6-7毫米,先端鈍或銳尖,邊緣具睫毛,與花冠管近等長;花冠黃色,裂片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2-2厘米,寬6-10毫米;在雌蕊長5-7毫米花中,雄蕊長3-5毫米,在雄蕊長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長約3毫米。

果卵球形、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2-2.5厘米,寬0.6-1.2厘米,先端喙狀漸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長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分布于中國河北、山西、陝西、山東、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生山坡灌叢、林下或草叢中,或山谷、山溝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n我國除華南地區外,其他各地均有栽培,日本也有栽培。最初是根據栽種在日本庭園中的植物發表的。

物種分類

物種區别n迎春與連翹的主要區别:n(1)迎春是木樨科茉莉屬,植株外形呈灌木叢狀,較矮小,枝條呈拱形、易下垂。連翹是木樨科連翹屬,外形呈灌木或類喬木狀,較高大,枝條不易下垂。n(2)迎春的小枝為綠色,連翹的小枝顔色較深,一般為淺褐色。n(3)迎春的枝條是充實的,排有片狀髓;連翹枝條中空無髓。n(4)迎春是三小複葉,連翹是單葉或三葉對生。n(5)迎春葉全呈十字形對稱生長,葉片較小,卵狀橢圓形,全緣,先端狹而突尖。連翹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葉片較大,邊緣除基部以外有整齊的粗鋸齒。n(6)迎春有六個花瓣,連翹則隻有四個花瓣。n(7)迎春花很少結實,連翹花結實。n下屬變型n毛連翹(變型)Forsythia suspensa f. pubescens Rehd.:與原變型區别在于該變型的幼枝、葉柄以及葉片上面均被短柔毛,而葉片下面被柔毛或短柔毛,尤以葉脈為密。花期4月。

植物文化

首爾市花n韓國首都首爾市花。n花開二度n初春開花的連翹又在初冬二度綻放。在興慶宮公園内,大片的連翹枝條翠綠,300株枝間朵朵嫩黃的連翹花,與初春相似迎着初冬飕飕寒風競相綻放。n據公園的育花專家講,連翹屬名貴花木,往年均在陽春三月開花,可能由于植物花期後氣候與開花的季節相似,導緻植物内部規律發生紊亂,誘使連翹反季開花。“二次開花”競相争豔,實屬罕見。n故事傳說n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東有一個地方叫大臣溝。溝上溝下遍布連翹,連翹不僅是一劑名貴中藥材,而且是一種适宜觀賞的景觀樹,其葉是久傳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熱解毒的佳品。說起連翹來,還流傳着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n相傳,五千年前岐伯在這裡采藥、種藥,岐伯有個孫女叫連翹,一日岐伯和孫女連翹在山上采藥時,岐伯自品自驗一種藥物,不幸中毒,口吐白沫,神昏腦脹,雙目直視,不省人事,在病情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嘴裡不停地喊着:連翹、連翹,連翹看爺爺中毒嚴重,有生命危險,淚流滿面的抱着爺爺哭喊着:救命!救命!連翹呼喊了好久無人應答,心急之下她雖無搶救辦法,也不忍心看着爺爺離去,無奈之下,她急中生智順手捋了一把身邊的綠葉,在手裡揉碎後塞進爺爺的嘴裡。稍過片刻,岐伯慢慢蘇醒過來,把綠葉咽下肚裡,兩刻之後,岐伯面舌如常,連翹攙扶着爺爺回到家裡,進行藥物和膳食的調養,岐伯仙師逐漸恢複健康。從此,他開始研究起這綠葉來,經過多次試驗,發現這綠葉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效果甚佳,便把這綠葉記入他的中藥名錄,取名為連翹,以孫女代名,又在他居住的大臣溝裡栽種了許多連翹,故事流傳至今

概述

連翹為蔓生落葉灌木,高1 m-3 m,基部叢生,枝條拱形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黃褐色;小枝土褐色,稍四棱形,疏生皮孔,節間中空,節部具實心髓。花:每年3,4,5月份花先葉開放,10d-20d逐漸凋落。花金黃色,1朵-3朵或6朵,着生于葉腋。花梗長5 cm-6 cm,花萼4裂,綠色,裂片長圓形,邊緣具睫毛,與花冠管近等長,花冠黃色,裂片倒卵狀橢圓形;花冠筒内有桔紅色條紋;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筒基部,子房2室,花柱長于雄蕊,柱頭2裂。葉:每年4,5月份萌發生長新枝葉,葉為單葉對生或羽狀三出複葉,頂端小葉大,其餘兩小葉較小;葉片對生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 cm-l0 cm,寬2 cm-5 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黃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1cm-2cm。果:蒴果卵圓形,先端有短嚎,表面散聲瘤點,2室,開裂,種子多數,具膜質翅。幹燥的果實呈長卵形,長1.5 cm-2cm,直徑0.6 cm-l cm。頂端銳尖,基部有小柄,或己脫落。表面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多數凸起的小斑點,兩側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青翹多不開裂,綠褐色,表面凸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以身幹、幹燥、色黑綠、完整不裂口、無雜質為佳。老翹10月成熟,自尖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内表面多為淺黃棕色,以身幹、色棕黃、殼厚、顯光澤者、枝柄剔淨、果瓣開裂者為佳。種子:種子多數,細長,一側有翅,為黃綠色或棕色,多已脫落,氣味微香,苦。

連翹是中國臨床常用傳統中藥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收載的連翹為木犀科(Oleaceae)連翹屬(Forsythia)植物連翹(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幹燥果實,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采收稱為青翹,果實熟透顔色發黃時采收稱為老翹。連翹有抗菌、強心、利尿、鎮吐等藥理作用,常用連翹治療急性風熱感冒、癰腫瘡毒、淋巴結結核、尿路感染等症,為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粉針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連草解熱口服液、銀翹解毒沖劑等中藥制劑的主要原料。 

變種:

1.垂枝連翹 var.sieboldii Zabel:枝條較細而下垂,通常可匍匐地面,而在枝梢生根;花冠裂片較寬,扁平,微開展。

2.三葉連翹 var.fortunei Rehd:葉通常為3小葉或3裂;花冠裂片窄,常扭曲。

習性:

喜光,有一定程度的耐蔭性;耐寒;耐幹旱貧瘠,怕澇;不擇土壤;抗病蟲害能力強。

繁殖栽培

可扡插、播種、分株繁殖。

扡插于10月~12月進行。

播種右在秋季10月采種後,經濕沙層積于翌年2月~3月條播。苗木移栽于落葉期間選向陽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上栽植;每年花後剪除枯枝、弱枝葉及過密、過老枝條,同時注意根際施肥。不施肥問題也不是太大,因為是肥過多的話,許多花卉隻會長葉子,不會長花,而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很頑強,幾乎可以生長在任何質量的土壤裡。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地塊向陽、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秋季進行耕翻,耕深20 - 25厘米,結合整地施基肥,每畝施圈肥2000 -2500千克,然後耙細整平。直播地按株行距130厘米×200厘米,穴深與穴徑30 - 40厘米;育苗地作成1米寬的平畦,長度視地形而定。

2.繁殖方式 以種子繁殖和扡插育苗為主,亦可壓條、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直播南方于3月上、中旬,北方于4月上旬,在已備好的穴坑中挖1小坑,深約3厘米,選擇成熟飽滿無病害的種子,每坑播5-10粒,覆土後稍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一般3-4年後開花結果。

育苗移栽:在整平耙細的苗床上,按行距20厘米開1厘米深的溝,将種子摻細沙均勻地撒入溝内,覆土後稍壓,每畝用種子2千克。春播半月左右出苗,苗高5厘米進行定苗,高10厘米時松土鋤草,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澆水時随水施入,促進幼苗生長。當年秋或第二年春萌動前移栽。按株行距120厘米×150厘米,穴徑30厘米,施雜肥5千克,與土混勻,栽苗2-3株,填土至半穴,稍将幼苗上提一下,使根舒展,再覆土填滿,踏實。若土壤幹旱,移栽後要澆水,水滲下再培土保墒。

扡插育苗:于夏季陰雨天,将1-2年生的嫩枝中上部剪成30厘米長的插條,在苗床上按株行距5厘米×30厘米,開20厘米深的溝,斜擺在溝内,然後覆土壓緊,保持畦床濕潤,當年即可生根成活,第二年春萌動前移栽。

3.田間管理 種子繁殖的幼苗期,當苗高20厘米時除草、松土和間苗。間苗時每穴留2株,适時澆水。苗高30 - 40厘米時,可施稀糞尿水1次,促其生長。主幹高70 - 80厘米時剪去頂梢,多發側枝,培育成主枝。以後在主枝上選留3-4個壯枝培育成副主枝,放出側枝,通過整形修剪,使其形成低于矮冠、内空外圓、通風透光、小枝疏朗、提早結果的自然開心形枝型。随時剪去細弱枝及徒長枝和病蟲枝。結果期可施農家肥和磷、鉀肥,促其坐果早熟。

田間管理

①移栽。一般采用穴栽,穴距2米×1.5米,每穴施少量腐熟的堆肥或廄肥,栽時使根自然舒展,埋土壓實。連翹的結果率很低,在移栽時必須使長花柱植株和短花柱植株相間栽培,這樣能大大提高連翹結果率。

②合理剪枝和追肥。連翹基部的萌芽能力很強,每年都抽出若幹徒長枝,造成養分分散,結果率降低,若欲使連翹結果多,必須進行合理修剪,去弱保強。秋季修剪時,以疏剪為主,除每墩保持3~7棵生長旺盛的主幹外,其餘瘦弱的、枯老的、始衰老的枝條應視情況剪除。修剪後追施腐熟的堆肥或廄肥,也可配施過磷酸鈣,在株旁開溝施入後覆土。6月間從基部清除新發的多餘的徒長枝,并視具休情況進行打頭摘心等。雖外,在移栽後未成林前,應及時中耕除草,在行間可間種其它矮稈中草藥或其它作物。  三.采收與加工 :藥用分“青翹”、“黃翹”(也稱老翹)兩種。“青翹”在9月上旬,果皮呈青色尚未成熟時采下,置沸水中稍煮片刻或放蒸籠内範約半小時,取出曬幹。以色青綠為佳。“黃翹”10月上旬果實熟透變黃、果殼裂開時采收,篩去種子(可作種用)、雜質、曬幹即成,以色黃、殼厚、無種子為佳。

病害防治

柳蝙蛾危害連翹。幼蟲為害枝條,把木質部表層蛀成環形凹陷坑道,緻受害枝條生長衰弱,易遭風折,受害重時枝條枯死。成蟲體長33—36mm,翅展61—72m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茶褐色剛羽化綠褐色,漸變粉褐,後茶褐色。前翅前緣有7半環形斑紋,翅中央有1個深褐色微暗綠的三角形大斑,外緣有由并列的模糊的弧形斑組成的寬橫帶。後翅暗褐色。雄後足腿節背側密生橙黃色刷狀毛。卵球形,直徑0.6一0.7mm,黑色。幼蟲體長50一80mm,頭部褐色,體乳白色,圓筒形,布有黃褐色瘤狀突似毛片。蛹圓筒形,黃褐色。

防治方法

(1)5月下旬一6月上旬,低齡幼蟲在地面活動期,及時噴灑50%對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中齡幼蟲鑽入樹幹後,可用80%敵敵畏乳油50倍液滴入蟲孔。 

(2)及時清除園内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 

(3)5月下旬枝幹塗白防止受害。

(4)及時剪除被害枝。 

園林用途

連翹枝條拱形開展,早春花先葉後,滿枝金黃,豔麗可愛,是北方常見優良的早春觀花灌木,宜叢植于草坪、角隅、岩石假山下,路緣、轉角處,階前、籬下及作基礎種植,或作花籬等用;以常綠樹作背景,與榆葉梅、繡線菊等配植,更能顯出黃金奪目之色彩;大面積群植于向陽坡地、森林公園,則效果也佳;其根系發達,有護堤岸之作用。

連翹與迎春

迎春和連翹不是同一種植物,它們雖然都是木樨科,但迎春卻是茉莉屬,學名是:

Jasminum mudiflorum

;而連翹則是連翹屬,學名是: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迎春與連翹的主要區别:

1)迎春是木樨科茉莉屬,植株外形呈灌木叢狀,較矮小,枝條呈拱形、易下垂;連翹是木樨科連翹屬,外形呈灌木或類喬木狀,較高大,枝條不易下垂。

2)迎春的小枝為綠色,連翹的小枝顔色較深,一般為淺褐色。

3)迎春的枝條是充實的,排有片狀髓;連翹枝條中空無髓。

4)迎春是三小複葉,連翹是單葉或三葉對生。 

5)迎春葉全呈十字形對稱生長,葉片較小,卵狀橢圓形,全緣,先端狹而突尖;連翹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葉片較大,邊緣除基部以外有整齊的粗鋸齒。

6)迎春花有六個花瓣,連翹則隻有四個花瓣。

7)迎春花很少結實,連翹花結實。

價值用途

園林綠化

連翹早春先葉開花,花開香氣淡豔,滿枝金黃,豔麗可愛,是早春優良觀花灌木  連翹-形态.

适宜于宅旁、亭階、牆隅、籬下與路邊配置,也宜于溪邊、池畔、岩石、假山下栽種。因根系發達,可作花蓠或護堤樹栽植。

藥用植物

莖、葉、果實、根均可入藥。

膳食營養

連翹種子可提取食用油脂。

美顔護膚

連翹的花及未熟的果實,采集後用水煮20分鐘,每天在早上或睡前用此水洗臉,有良好的殺菌、殺螨、養顔護膚作用。長期堅持使用,可消除面部的黃褐班、蝴蝶斑,減少痤瘡和皺紋。

藥品簡述

藥名:連翹

蒙藥名:希日一蘇龍嘎

漢語拼音: Lián Qiáo

英文名:Weeping Forsythia

學名: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别名:一串金,旱連子、黃奇丹、連殼、黃花條、黃鍊條花、青翹、落翹、黃绶帶、黃壽丹、黃金條。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入心經、肺經、小腸經。

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疏散風熱。

主治:中藥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瘰疬,癰瘡腫毒,急性腎炎,熱淋。蒙藥治黃疸,腸刺痛,“協日”病,腸熱。

用法與用量:中藥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蒙藥入丸散湯劑。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

生态環境:生于海拔250 m-2200 m,一般為散生和叢狀分布,主要分布于天然次生林區的林間空地、林緣荒地,以及山間荒坡上,常見于山坡灌叢、林下或草叢中,或山谷、山溝疏林中。

資源分布: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河北、安徽西部、湖北、四川等地均有栽培,以山西、陝西、河南産量最多。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尚帶綠色時采收,除去雜質,蒸熟,曬幹(青翹);果實熟透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老翹);采收種子(連翹心)。

鑒别用藥:連翹臨床有青翹、老翹、連翹心之分。青翹,其清熱解毒力強;老翹,長于透熱達表,而疏散風熱;連翹心,長于清心瀉火,常用于治邪入心包的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等症。 

禁忌

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①《本草經疏》:"癰疽巳潰勿服,大熱由于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洩者勿服。"

②《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化學成分

1、揮發油

揮發油主要存在于連翹種子中,從連翹種子揮發油中得到,α-蒎烯、坎烯、β-蒎烯、對聚傘花烯等單萜類化合物,而三萜成分白桦脂酸、齊墩果酸、熊果酸普遍存在于連翹屬植物中。1991年,胡旺雲等還首次從連翹的二氯甲烷可溶部位分離得到乙酸化三萜Iso-Bauerenyl acetate和20(s)-Dammar-24-ene-3-β-20-diol-3-acetates。除上面提到的五個單萜化合物外,還有醇、酯、醛、酮類化合物,如龍腦、樟腦、黃樟醚及香葉醛等。

2、苯乙醇類

連翹的主要有效成分,現已分離得到苯乙醇苷類有連翹酯苷A、B、C、D、E(forsythosideA、B、C、D、E)、毛柳普(salidroside)、Acteoside和β-hydroxyaeteoside。

此外,從連翹中分離得到了苯乙醇的還原型,主要有:rengyol,isorengyol,rengyoside A,rengyoside C,suspeno,rengoxide,rengyoside B,rengyolone,cornoside,salidroside。

3、木脂素及其苷類連翹酯苷

連翹屬植物中較早被認識的一類活性成分,迄今己發現12種。其中牛蒡酚、羅漢松酯素和它們的苷屬于2,3-二苄基丁内酯型木脂素,其餘八個化合物都屬于2,1-二芳基-3,7-二氧雜二環[3,3,0]-辛烷型木脂素。

4、黃酮類

槲皮素、異槲皮素、紫雲英苷和蘆丁。

5、其它成分

除上述成分外,匡海學等已從連翹中分離得到了正三十一烷、β-谷甾醇等化合物,俞崇靈從連翹中分離得到連翹酚,陳玉俊等從連翹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離得到硬脂酸、棕榈酸,周成萍等首次分離得到β-谷甾酸、琥珀酸,王偉芳等從連翹果實中分離到連翹醇酯,Hiromu Kameoka從連翹中得到3-Ethyl-7-hydroxyphthalide,Katsuya endo從連翹中分離到了4-Caffeoylrutinose。

6、微量元素

銅(Cu)、钴(Co),鎳(Ni)、鋅(Zn)、鐵(Fe),錳(Mn)以及鉛(Pb)、砷(As)等微量元素。

藥理作用

連翹為中醫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曆來被視為瘡家要藥,近年來,随着蒴果連翹及其同屬近緣植物化學成分報道的增多,對連翹藥理學作用的報道也随之增多,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 抗菌作用

連翹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鍊球菌、志賀氏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傷寒杆菌、副傷寒杆菌、霍亂弧菌、變形杆菌、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同時對鈎端螺旋體、真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連翹子揮發油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明顯抑制作用。此外,對齲病主要緻病菌具有體外抑菌作用。

2、 抗病毒、抗炎作用

柯薩奇B組病毒是引起心肌炎的病因之一,連翹提取物有抗柯薩奇B病毒及埃柯病毒的作用。雞胚體外試驗證明連翹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鼻病毒17型等也有抑制作用。連翹中的連翹酯苷有較強的體外抑制病毒作用。連翹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腹腔注射有非常明顯的抗滲出作用及降低炎性部位血管壁脆性作用。複方連翹注射液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對足爪水腫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強炎性滲出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抗防禦機能。并對煙霧刺激所緻的地鼠呼吸道炎症具有保護作用。

3、 抗内毒素作用

近年來随着抗生素的廣泛應用,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性疾病已逐漸減少,而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性疾病則顯著增多,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一種脂多糖-内毒素有複雜的生物活性,可直接或間接的對機體産生損傷作用,且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應用的抗生素在使細菌細胞被摧毀的同時也釋放出大量的内毒素,加重内毒素血症的程度。連翹抗内毒素作用作用是對内毒素的直接摧毀以拮抗其作用,而不是對其活性的抑制。

4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連翹果殼所含齊墩果酸有輕微的強心作用。其所含的蘆丁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對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皮下溢血有止血作用。複方連翹注射液腹腔注射或靜注有降壓作用。清膽注射液(以連翹為主要組方)對内毒素性休克有一定的升高和穩定血壓作用,升壓時伴有脈壓差增大,對血壓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本品有擴張血管和收縮血管雙重作用,前者改善微循環的血液灌注,後者保持血管張力,以維持一定血壓。

5、抑制彈性蛋白酶、cAMP磷酸二酯酶活力的作用

彈性蛋白酶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分解肺泡壁的彈力纖維,人體内的彈性蛋白酶主要來源于中性粒細胞及肺泡巨噬細胞。體外實驗表明連翹屬植物中的苯乙醇苷類及木脂素類均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力的作用,對其構效關系的研究表明,木脂素同族元素中兩對位酚羟基對其活性有重要影響。

6、保肝、利尿作用

連翹注射液給大鼠皮下注射能明顯降低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增高,同時肝髒壞死和變性都明顯減輕,肝細胞内積蓄的肝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大部分恢複或接近正常。徐春娟等通過動物實驗證明連翹煎劑能降低四氯化碳所緻肝損傷引起的大鼠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的異常升高。從連翹中得到的連翹苷部分、齊墩果酸和熊果酸是連翹抗肝損傷的有效成分,均能降低實驗性肝損傷動物的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100%連翹注射液靜脈注射對麻醉犬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其所含的齊墩果酸有輕微的強心利尿作用。

7、 鎮吐、鎮痛作用

連翹止嘔之功,首見于日本漢醫學家湯本求真先生所編著之《皇漢醫學》一書。該書連翹之醫治效用條下載有:大人小兒嘔吐不止,可用連翹加入任何藥方之内。書中尚載有治驗一則:某氏兒二歲,吐乳連綿不止,衆醫為之伎窮。及先生診之,無熱,而腹亦和,即作連翹湯使服,一服有奇效。日本人香月牛山先生尚在其所著之《藥籠本草》一書中有如下論述:“治吐乳,不問攻補之藥中必加連翹一味。”連翹止嘔作用也為動物實驗所證實,連翹煎劑灌胃能減少家鴿翼靜脈注射洋地黃酊或犬注射阿樸嗎啡所引起的嘔吐次數,延長洋地黃所緻嘔吐的潛伏期。其作用可能是由于連翹能抑制延腦催吐化學感受區之故。動物的鎮痛抗炎抑菌實驗表明,以連翹為主藥的牙痛靈制劑對物理、化學及電刺激引起的疼痛模型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8、 解熱作用

連翹煎劑4g(生藥)•kg-1體重灌胃,能使靜脈注射枯草杆菌浸液所緻的家兔發熱作用顯著下降,1h後恢複正常,随後還可降至正常體溫以下複方連翹注射液也有明顯的解熱作用,能減弱傷寒菌苗所緻家兔的發熱,也能降低正常家兔的體溫。

9 、其它藥理作用

連翹對于活性氧有抑制作用,重用連翹還可以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連翹還有抗糖尿病,抗流感病毒等作用。

文獻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疬,癰腫惡瘡,瘿瘤,結熱。

2、《名醫别錄》:去白蟲。

3、《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4、《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疖,止痛,通月經。

5、李杲:散諸經血結氣聚;消腫。

6、王好古:治耳聾渾渾。

7、陶弘景:連翹處處有,今用莖連花實也。

8、《唐本草》:連翹有兩種,大翹、小翹。大翹葉狹長,如水蘇,花黃可愛,生下濕地,著子似椿實之未開者,作房翹出衆草。其小翹生崗原之上,葉花實皆似大翹而小細,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翹子,不用莖花也。

9、《本草圖經》:連翹,今近京及河中、江甯府,澤、潤、淄衮、鼎、嶽、利州,南康軍皆有之。有大翹、小翹二種。(大翹)生下濕地或山崗上。葉青黃而狹長,如榆葉、水蘇輩。莖赤色,高三、四尺許。花黃可愛,秋結實似蓮,作房翹出衆草,以此得名。根黃如蒿根,八月采房陰幹。其小翹生崗原之上,葉、花、實皆似大翹而細。南方生者,葉狹而小,莖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黃,實房黃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連草,南人用花葉。今南中醫家說雲,連翹蓋有兩種,一種似椿實之未開者,殼小堅而外完,無附萼,剖之則中解,氣甚芬馥,其實才幹,振之皆落,不着莖也。一種乃如菡萏,殼柔,外有跗萼抱之,無解脈,亦無香氣,幹之雖久,着莖不脫,此甚相異也。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澤間極多。如椿實者乃自蜀中來,用之亦勝江南者。據《本草》言,則蜀中來者為勝,然未見其莖葉如何也。

臨床應用

1、用于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

本品作用與銀花相似,故用于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兩藥常配合應用。

2、用于熱病有高熱、煩燥、口渴或發斑疹等症。

連翹能清熱解毒,無論氣分熱或血分熱,都可應用。以上諸症,系熱邪熾盛,入于營血所緻,可用連翹配合黃連、赤芍、丹皮等同用。

3、用于瘡瘍腫毒、瘰曆、丹毒、乳癰等症。

連翹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故可治療瘡瘍腫毒、瘰曆等症,常和銀花、象貝母、夏枯草等同用。

4、連翹性涼味苦,輕清上浮,可治上焦諸熱,尤能解毒消癰而散結,故為瘡家的要藥。

5、本品配以銀花、薄荷、荊芥、甘草,則散風清熱;

6、配以玄參、麥冬、青蓮心、竹葉卷心等,則清心洩熱;

7、配以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等,則解毒消癰;

8、配以玄參、夏枯草、貝母等,則散結消瘰。

9、銀花與連翹均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既能透熱達表,又能清裡熱、解瘡毒,故在臨床上兩藥經常同用。但銀花尚能涼血止痢;連翹又能清心熱,散結消瘰。

10、在過去用藥習慣上本品分連翹殼與連翹心兩種,連翹殼為果實,連翹心為種子,一般認為連翹心的清心功用較好。現上海地區已予簡化,隻有一種連翹,不再分為兩藥。

選方

①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溫病條辨》銀翹散)

②治小兒一切熱: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類證活人書》連翹飲)

③治赤遊癍毒:連翹一味,煎湯飲之。(《玉樵醫令》)

④治乳癰,乳核:連翹、雄鼠屎、蒲公英、川貝母各二錢。水煎服。(《玉樵醫令》)

⑤治瘰疬結核不消:連翹、鬼箭羽、瞿麥、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卧米泔水調下。(《楊氏家藏方》連翹散)

⑥治舌破生瘡:連翹五錢,黃柏三錢,甘草二錢。水煎含漱。(《玉樵醫令》)

方劑舉例

1、連翹解毒湯《瘍醫大全》:連翹、牡丹皮、牛膝、天花粉、木瓜、桃仁、金銀花、薏苡仁、甘草、白僵蠶。治腋窩瘡。

2、連翹湯《聖濟總錄》:連翹、玄參、木香、昆布、枳殼、犀角、柴胡、黃芩、甘草、升麻、沉香、當歸、芍藥、木通、生姜、大、柳枝。治瘰曆結核在項腋下,項強背痛。

3、連翹消毒飲《喉科秘訣》:連翹、升麻、防風、荊芥、白僵蠶、全蠍、牛蒡、白芷、黃柏、黃連、桔梗、薄荷、甘草。用于喉生鵝腫(單鵝或雙鵝)急症後續輔助用藥。水煎服用,不拘時。如有必要随證加減用藥。如:舌尖赤或紫,午後疼痛劇增,便燥結,雖有身熱,宜辛涼橫開,如升、防、僵、蒡、白芷皆在禁例;有熱加柴胡或者該為桑葉、黃芩;有痛不止加乳香、沒藥;小便不通加木通、車前子;有痰盛者加半夏、栝樓。

生藥鑒别

顯微鑒定

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切向延長的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瘤點處可見薄壁組織隆起。中果皮由10-30列薄壁細胞組成,壁厚薄不一,具紋孔,罕含方晶;外韌型維管束,大小不一,老翹木質部内側常見石細胞群和纖維束,青翹中有時可見。内果皮為5-14列厚壁組織,縱橫交錯排列,大多為木化的纖維束并夾有石細胞群,壁厚薄不均。最内層為1列較小的切向延長的内表皮細胞。

果皮粉末特征:淡黃棕色。

① 内果皮纖維較多,多成束,有時上下層縱橫交錯;短梭形或不規則形,邊緣不平整或有凹凸,有的中部狹細,長80-224 μm,直徑24-32 μm,壁厚8-18 μm,木化,紋孔較少,孔溝細。

② 石細胞極多,單個散在或成群;類多角形、類長方形、類圓形或類方形,直徑36-48 μm,壁厚8-22 μm,有的壁一邊較薄,紋孔疏密不一,孔溝隐約可見。

③ 果皮表皮細胞無色或微帶黃色;斷面觀呈類方形,表面觀呈類方形或類多角形,垂周壁增厚,稍彎曲,外平周壁表面微現不規則或網狀角質紋理。

④ 中果皮細胞棕黃色,壁厚,部分連珠狀,紋孔偶見。另有螺紋導管及管胞,直徑約14 μm。

連翹及易混品鑒别

由于連翹及僞品(同屬植物秦連翹、金鐘花、卵形連翹、麗江連翹、奇異連翹)都出自木犀科,形态特征較難區分,通過對中藥連翹及其易混品種在生藥形狀較詳細的比較研究,發現了一些有意義的鑒别特征,使中藥連翹易于與其類似品區分。

(1)正品連翹:按采收時間不同分青翹和老翹。果實呈長卵形至卵形,長1.5~2.5 cm,直徑0.5~1.3 cm,表面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多數凸起的小斑點, 兩面各有一條明顯的縱溝,頂端銳尖,基部有小果柄或已脫落。青翹多不開裂,表面綠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質硬。種子多數黃綠色細長,一側有翅;老翹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内表面多為淺黃棕色,平滑,具一縱隔,質脆,種子棕色,多已脫落,氣微香,味苦。

(2)秦連翹:秦連翹呈長橢圓形,長0.5~1.8 cm,直徑0.3~1.0 cm,頂端銳尖,太多開裂,基部多連接,表面淡棕色,較光滑,突起的小斑點不明顯,一瓣稍彎向側,另一瓣稍彎向外,形似雞喙。内有兩粒種子,淺棕色,呈偏長橢圓形,周圍翹狀,一面有3~5條較明顯的縱棱,種子大多脫落,氣微香,味苦。

(3)金鐘花(狹葉連翹):全株有毒,梗在節間通常有片狀髓,葉稍寬而不分裂,果實稍短呈卵形,長1.0~2.0 cm,果皮稍薄,基部有皺折疣狀突起,分布于中部至頂部縱溝兩側,質脆,種子金黃色,具三棱,種皮皺縮,有不規則紋理,撚碎後有絲相連。

(4)卵形連翹:呈卵圓形,長0.8~1.1 cm,果皮具小突起和不規則細密縱皺紋,質硬,種子淡黃色,具三棱,撚碎後種皮易脫落,無絲相連。

(5)麗江連翹:卵形,長約l cm 左右,果皮無突起,具不規則縱皺紋,質硬,種子棕色或紅棕色,具三棱,撚碎後無絲相連。

(6)奇異連翹:果實呈卵形扁平,長約1.5 cm左右,果皮黑褐色,具不規則縱皺紋,種子棕色,細長,稍彎曲,一側有翼,半透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