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

人类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精神渴望
终极关怀,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类超越性的生死价值追求。
    中文名:终极关怀 外文名: 定义:终极关怀:超越生死的基本路径 意义: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学者论点:张岱年先生指出

学者论点

张岱年

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今中外的终极关怀有三种类型:1、皈依造物主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

1、皈依造物主的终极关怀。就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基础,以它为最后的精神寄托。

宗教用臆想的彼岸世界来吞没现实世界,以消弭生(有)死(无)的矛盾,宗教徒蜷缩于上帝与神的阴影下,希冀于彼岸世界的灵光,生死完全委付给神,生命完全屈从于神。

有限的卑微的个体,以与神同在成为上帝仆从的方式,获得无限和永生。

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就是追溯世界本原,以抽象的道来代替虚拟的上帝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如哲学通过建构理性世界以观照现实世界的方式来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就是把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高贵更重要,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乃至“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人生精神世界的真正依托。

这三种类型的终极关怀对生死矛盾提供的解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效的,在追索人生最高终极价值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生死的超越,但它们无疑都只是抽象的。

哲学

西方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彼岸神圣化的理念本体世界和现实超越的理念人生。西方哲学中对终极关怀进行探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保罗·蒂里希。

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此岸统释化的本然世界和现实永恒化的不朽人生。印度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彼岸享乐化的真如世界和现实否定化的超度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终极关怀人的哲学。“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是现实世界之“本”、价值之“本”和历史之“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终极价值目标。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

大卫·齐德斯

大卫·齐德斯认为,宗教和政治是人类权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不同的权力模式,不同的行为过程,是所有社会内部权力体制中权力分配的制约力量。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多种权力模式中的一个,在人类行为及其关系中,宗教是终极的验证因素。政治是世俗社会的终极关怀,宗教是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宗教解释

一、宗教精神是人类对超人类力量和未知世界的敬畏和感激

宗教本质上是人类认识局限性的反应。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获得自我意识之后,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对浩淼无穷的领域的静思与参悟。

会让人感到自己从四方被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所包围,这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力量,宇宙万物都屈从于这力量的影响。

之后,人的这种思想继而转化或上升到对造物者(神灵)的崇拜,并由此形成一些精神或行为规范(多数以戒律形式出现),并以此来讨好神灵,希望获得神灵的眷顾。

从哲学上讲,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造自然,但不可因此虚妄地认为这种改造和影响是无限的。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就是要人类顺应自然,最好是不去改动任何自然的状态,当然这种“无为”有些消极。西方有种观念认为“人定胜天”,认为人力可以无限制的改造自然,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宗教精神的精华

1、普世价值,关注大局,超越组织、国家、民族利益的狭隘,探究哲学层面的人类终极价值。

2、提倡真善美,以良好表现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和友好,获得神灵的认同。

3、完善的知识体系,包括概念和理论体系。宗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聚了无数精英的心血,其体系之完整是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学说难以比肩的。

4、保存人类文化。宗教界人士往往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他们创造了文化,同时宗教场所也是极佳的文化保存场所。大多数人会对宗教场所心存敬畏,因此人类文化在战乱和动荡中在宗教场所得以保存。

三、为什么人类会失去宗教精神

1、宗教可能被利用,成为恶势力的代表。

宗教可能在特定时期被人类加以利用,成为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战争的手段。这些人通常是职业宗教人士或祭司或神职人员,他们利用其“可以沟通人与神”。

往往假传“圣旨”,用自己的意志来替代神的意志,达到自己或其利益集团的私利目标,从而损害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

2、世俗世界需要与宗教势力争夺资源。

当宗教势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干预俗世政治经济的强势力量。历史上各种宗教都曾经成为大地主和大财主,甚至富可敌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强势时可以政教合一,甚至超越世俗政权。

基督教国家中,君主的权利都必须经过教会的认可,此为君权神授。但是宗教权势达到一定程度也会给其带来灭顶之灾。

比如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灭佛运动,就是因为皇权对宗教经济势力的觊觎,借消灭宗教来壮大政府。

3、科学技术进步会使人类增强自信,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主宰,从而失去对自然“神”的敬畏,甚至与自然与神形成对立。

四、失去宗教精神的可怕后果

不能因宗教被利用便否定宗教精神本身,不可否认超人类力量的存在,也不可失去敬畏与感激之情,否则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失去心灵家园。

1、失去宗教精神会使我们失去终极关怀的机会,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陷入可怕的虚无。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会做出无法无天、不顾后果的事情。

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增长增强了人类的自信,削弱了宗教精神,使得人类加大了改造自然的步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

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口激增的后果就是发展主义、消费主义、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差距拉大和人类心灵家园的荒芜。

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也无法安放人的灵魂,人将面对死后可怕的虚无和沉寂,人类的终极关怀将变得遥远而虚幻。

2、失去宗教精神也阻碍人类在道德层面的精进。信仰宗教会使人类去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以此来讨好神灵。因此一切宗教都劝人做善事。

在基督教世界,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尤其是富人,人必须通过做善事来赎罪,以获得上帝的宽恕,从而在死后获得重回天堂和敬仰上帝的机会。

基督教国家的慈善事业是拥有其宗教基础的。在缺乏宗教精神的国家和社会,慈善事业就很容易演变成一种巧妙的功利手段,人们希望通过慈善向社会索取更多,将慈善作为一种投资。

3、失去宗教精神易陷入浮躁和浅薄阻碍人类追求真理。宗教本身属哲学范畴,引领人们去沉思,去探究终极真理。

失去宗教精神容易使人的注意力陷入具体的世俗世界,沉迷追求物质享受,陷入一种消费主义带来的浮躁和浅薄。失去心灵的沉静还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

4、失去宗教精神影响社会和谐。由于失去了做善事的理由,成为了消费主义的奴隶,甚至发生了异化,因此,人不去关心弱势群体,社会产生炫富和仇富心理,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穷人活不好,富人也获得不舒服,增加了社会心理成本和人类心灵负担,直接导致疾病丛生和卫生开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