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

湾沚区

安徽省芜湖市辖区
湾沚区是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总面积约650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紧邻鸠江区,是芜湖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湾沚区常住人口为344016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2.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同比增长7.1%。湾沚区聚焦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航空临空产业加速腾飞,汽车零部件及高端制造业、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居两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打造“一新一轻一重”现代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前列。
  • 中文名:湾沚区
  • 外文名:Wanzhi District
  • 别名:鸠兹、新芜
  • 行政区划代码: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安徽省芜湖市
  • 地理位置:安徽省东南部
  • 面积:667
  • 下辖地区:5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
  • 政府驻地:湾沚镇芜湖南路
  • 电话区号:0553
  • 邮政区码:241100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著名景点:珩琅古塔、猫耳滩、楚王城遗址等
  • 机场:芜湖宣州机场
  • 火车站:湾沚南站(皖赣扩能、商合杭客运专线)
  • 车牌代码:皖B
  • 地区生产总值:
  • 地区生产总值:330.0 亿元(2020年)
  • 人口:344016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建制沿革

湾沚区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期作为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置县,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县治由鸠兹故地(原咸保乡内)西迁至鸡毛山(今芜湖市区)。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废县。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复置芜湖县〈一说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复置芜湖县〉,后一直相沿不废。宋、元、明、清,先后属太平州、太平路、太平府。民国时期,先后属安徽省芜湖道及二、五、九、六行政督察专区。

战国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属越。显王二十五年(前344年)越攻楚,楚战败越国,乘胜尽取吴故地,鸠兹属之。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楚,置会稽郡,后又析会稽置鄣郡,鸠兹属鄣郡。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丹阳郡为宣亭,辖芜湖县。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郡为二,置宣城郡治宛陵,以芜湖县县东北和当涂县南地域置于湖县,同属丹阳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撤丹阳、淮南二郡,置蒋州,驻石头城今南京。并襄垣、于湖、繁昌等县入当涂,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属镇。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平江南,灭南唐,九年改雄远军为平南军,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平南军为太平州,属建康府路,三年划当涂及宣州所辖芜湖、繁昌二县属太平州。

南宋高宗绍兴初(1131年—1140年),芜湖县属江南东路。

东湖公园(湾沚镇)

东湖公园(湾沚镇)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直隶为江南省,设江南布政使司辖府县如故。顺治十八年分江南布政使司为二,芜湖县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芜湖县属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国间(1851年—1864年)芜湖县属浙江省兼辖后,复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复清制设芜湖道于芜湖,辖皖南23县,芜湖县为首县,列甲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废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芜湖,撤销第二行政督察专区,改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区。是年10月,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六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第六区驻地,属安徽省皖南行署。

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5月12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后属芜当专署、皖南行署和芜湖专区。

1950年,撤销芜当专区,芜湖县直属皖南行署。1953年2月,改属芜湖专区。1959年1月芜湖县和芜湖市郊区公社合并,成立芜湖市郊区人民公社联社,对外保留芜湖县名称。1960年1月撤销联社,市郊区划出,芜湖县仍属芜湖专区。1971年1月,原宣城县8社2镇划属芜湖县。3月,县治迁湾沚镇。

1971年3月,县治迁至湾沚镇。

1980年1月,改属芜湖市管辖。湾沚区是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

2020年7月,撤销芜湖县,设立芜湖市湾沚区,以原芜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湾沚区的行政区域,湾沚区人民政府驻湾沚镇芜湖南路9号。

2020年9月21日,芜湖县撤县设区为湾沚区。

行政区划

湾沚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紧邻芜湖市区,曾经市县同城。2020年9月21日,芜湖县撤县设区为湾沚区。现辖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个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总面积670平方公里,人口35万。

1949年为湾沚镇。

1958年归红星公社。

1965年复置湾沚镇。

1971年由宣城县划属芜湖县。

1992年原湾沚乡并入湾沚镇。

1996年,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辖城塘、十都、墩塘、新联、新屋、长丰、城南、罗保、福星、陈山、新圩、丰和、永红13个行政村。

2003年,原湾沚镇、新丰镇、赵桥乡、三元镇合并为湾沚镇。

原赵桥乡位于芜湖中部,距县城6千米。

1956年置马昭义乡。

1958年归先进公社。

1961年析设赵桥公社。

1971年由宣城改属芜湖县,

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48.2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新竹、长岗、方庄、老村、桃元、蟠龙、松元、石坝、松墩9个行政村。

原新丰镇位于芜湖东南部,距县城11千米。

1956年建长新乡。

1958年属红星公社。

1971年由宣城县划属芜湖县。

1984年改新丰乡。

1996年,面积53.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余林、杜冲、吊桥、双马、梅龙、新丰、长山、焦村8个行政村。

原三元镇位于芜湖东南部,距县城10千米。

1956年设三元乡。

1958年属红星公社,后析设三元公社。

1971年由宣城县改属芜湖县。

1984年改三元乡。

1996年,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鲁村、蒲塘、豹山、杨村、肖、立新、百花、孙村8个行政村。

1997年,撤销三元乡,设立三元镇,镇政府驻三元。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芜湖市湾沚区地处北纬30°57′~30°24′、东经118°17′~118°44′,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与宣城市宣州区接壤,西与南陵县、芜湖市镜湖区交界,北与芜湖市鸠江区、马鞍山市当涂县毗连,区境南北长约45千米、东西宽约40千米,国土总面积667平方千米,是中部地区通往江、浙、沪等地的重要门户,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跳板。

地质地貌

湾沚区地层自老至新发育为:志留系,含下统高家边组、中统坟头组、上统茅山组;泥盆系,含上统五通组;石炭系,含下统高骊山组、中统黄龙组、上统船山组;二叠系,含下统栖霞组和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和大隆组;三叠系,含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中统扁担山组;侏罗系,含中下统象山群、上统中分村组;白垩系,含上统宣南组;第三系,含下统双塔群、上统章家渡组;第四系,含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冲积层。地质构造为东部一个隆起带和一个断陷盆地。

湾沚区地处长江及其支流青弋江、水阳江交会处,境内水网密布,除与宣城市宣州区接壤的珩琅山属低山外,余以冲积平原和台地构成地貌主体,丘陵和残丘散落在平原和台地上。平原分为圩区、水网圩区、注地、河谷和湖成5种类型。台地分为冲积和剥蚀2种类型。丘陵分为高丘、低丘、残丘和低山4种类型。

土壤植被

湾沚区土壤类型多样化。有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10个土类,17个亚类,43个土属,79个土种。土壤土层深厚,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其中水稻土广泛分布于丘岗冲、畈及平原圩区,是区粮油生产最主要的土壤类型。

植被种类繁多,原生植物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合林。受长期人为活动影响,典型原生植被现已绝迹,以次生植被为主。湾沚以北属沿江圩区植被区,以针叶林和落叶林为主,女贞、桂花、香樟、棕榈、大叶黄杨等常绿及落叶阔叶林树种为辅;湾沚以南属皖南山区丘陵植被区,除圩区植被外,还有栎、枫等乔木树种和茶等灌丛,草本植被有白茅、蒲公英、车前、夏枯草、野丹皮、狗牙根、野葡萄、野蔷薇、六月雪、枸杞、苍耳、映山红等。农业植被有水稻、小麦、豆类、油菜、红花草、山芋、花生等。

气 候

常年气候概况:湾沚区气候受亚热带湿润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春暖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湾沚区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适宜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多种农作物栽培。森林植被属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林。自然灾害常见的有水、旱、风、雹、雪、虫及轻度地震。历年平均气温16.3℃,历年平均降水量1268.1毫米。

日照

湾沚区历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13.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982.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5。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达231.4小时;2月最少,115.5小时。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一倍多。日照时数在年际间的变化是1976年2274.7小时,1989年1805.3小时。盛夏7、8月份日照长,太阳辐射量也多,约占全年总量的23%。冬季1、2月份,太阳辐射量少,占全年总量的11%,太阳辐射量与温度的年变化基本一致。 [13] 

蒸发

湾沚区年均蒸发量为1637.6毫米。蒸发量以8月最大,达228.2毫米,1月最小,只54.4毫米。年均降水量与年均蒸发量相差332.9毫米,接近每天蒸发多于降水1毫米。 [13] 

湾沚区历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历年最大风速20米/秒。各月都有大风风速大于17米/秒发生,以3—8月最多,7、8月大风次数多,风速也大。风向季节性交换不明显,全年盛行东北风到偏东风。风向频率平均在11%以上,一般年份11月到次年3月,北风最多。4—6月吹偏东风。7月多西南风。8—11月以东北偏东风为主。 [13] 

水文概况

湾沚区境内大小河流共21条,其主要河流8条,河道总长307.6千米,分为青弋江、水阳江、漳河三大水系。

青弋江水系

青弋江:起源于黄山北,从本区西河镇十甲坝上游1.5千米处入境,经湾沚、方村、清水、由卜家店至芜湖市入长江,全长291千米。区境内有63千米,是本区水资源储量最大的河流。河道总体呈南北向,但曲折多变。河面平均宽110米,河水漫滩后平均宽411米。

资福河:青弋江左侧支流,西河镇至团结凌村,区境内长8.7千米,平均河面66米,河水漫滩后231米,属青弋江与漳河之间的串通河。

上潮河:青弋江左侧支流,红杨乡团坝村鹤鱼口至三埠管,全长37.5千米,属本区与南陵界河和青弋江漳河之间的串通河。

荆山河:青弋江左侧支流,红杨乡东定村虾鱼沟至芜湖市卜家店。南北走向,全长32.9千米。平均河面宽73米,河水漫滩后155米。

胡湾河:青弋江左侧支流,十连乡天井坝至陶辛乡小河,全长10.3千米。

东莞河:青弋江左侧支流,红杨乡仓门口至保沙乡夫子阙,长3千米。

方村河:方村镇小刘嘴至梅村潘前,长5千米。贯通青弋江与荆山河。

欧阳河:荆山镇大湾至荆山河,长4千米,以古欧阳湖命名。贯通青弋江与荆山河。

和平河:青弋江右侧支流,和平乡六甲湖至红杨树,全长14千米。

汤泊河:和平乡汤泊至三叉河盛村,全长4.8千米。和平河支流。

岗山河:西河镇岗山至双门和平乡三合村外滩王,全长4.3千米。

杨滩河:锣鼓山至红杨树,全长7.5千米。和平河支流。

赵家河:青弋江右侧支流,周皋乡南阳村至当涂三里埂,全长21千米,河面平均宽75米,河水漫滩宽250米。

安保河:青弋江小支流,赵桥乡塔子冲至汪溪坝入赵家河,全长6.2千米。

汪溪坝河:赵家河支流。新丰乡余林桥至汪溪坝入赵家河,全长9.8千米,大部分属人工河。

扁担河:清水镇永定桥经官门至东梁山附近入长江,区境内永安桥至王乡永镇,全长8.5千米。现出入口均建闸。属圩内排水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陆生植物

有马尾松、黑松、金钱松、五针松、雪松、杉科:杉木、水杉、池杉、南洋杉侧柏、龙柏、桧柏、翠柏、凤尾柏、真柏、钻天杨、毛白杨、意大利杨、河柳、龙爪柳、垂柳、银杏、杨梅、桑、柘、枸、苏铁、枫杨、化香树、栎、板栗、白栎、小叶栎、麻砾、白榆、榔榆、榉、朴、洋玉兰、玉兰、樟、肉桂、檫木、山胡椒、海桐、悬铃木、蔷薇、月季、玫瑰、山楂、石楠、红叶樱梅、槐、刺槐、山合欢、皂荚、紫荆、含羞草、柑桔、香橼、枳枸桔、柞木、臭椿、香椿、苦楝、油桐、乌桕、冬青、竹叶冬青、枸骨、丝棉木、枣、无患子、梧桐青桐、五角枫、三角枫、女贞、女贞、金桂、银桂、四季桂、泡桐、梓树、枫香、柿、杜仲、猕猴桃、茶、油茶、柽柳、木槿、胡颓子、紫薇、银薇、红花夹竹桃、白花夹竹桃、毛竹、淡竹、水竹、青竹、斑竹、紫竹等。

野生中药材

有卷柏、木贼、凤尾蕨、海金沙、贯众、葎草、鱼腥草、萱麻根、马兜铃、杜衡、细辛、野荞麦、扁蓄、水蓼、酸模、何首乌、扛板归、土荆芥、地芙、青箱、马齿苋、瞿麦、毛莨、铁线莲、石龙芮、打破碗、南天竹、木防已、土三七、佛甲草、垂盆草、瓦松、虎耳草、野花椒、瓜子金、乌敛莓、木瓜、蛇莓、山里红、委陵茉、桃仁、山楂、金樱子、地榆、郁李、荠菜、芥菜、松蓝、遏蓝菜、焊菜、播娘蒿、合欢、决明、皂角、黄芪、扁豆、猪尿豆、酢浆草、老鹳草、铁苋菜、地绵、蓖麻、茼麻、紫花地丁、明党参、点地梅、终石、五茄、蛇床、野胡萝卜、马鞭草、藿香、大青、兔丝子,牵牛、薄荷、益母草、夏枯草、紫苏、丹参、荔枝草、半枝莲、枸杞、龙葵、曼陀罗、车前草、虎刺、猪殃殃、地黄、蚊母草、忍冬、桔梗、栝楼、丝瓜、黄花蒿、家艾、茵陈蒿、茅苍术、红花、大蓟、刺儿菜、一年蓬、土牛膝、佩兰、佛耳草、旋覆花、马兰、苣买菜、蒲公英、苍耳、白茅、狗尾草、鸭跖草、莎草、水蜈蚣、荸荠、姜、灯心草、百合、吉祥草、拔契、麦冬、金针菜、半夏、天南星、山药、菖蒲等。

水生植物

浮萍科:浮萍。

雨久花科:凤眼莲、水葫芦

菱科:菱。

睡莲科:莲、芡又名“鸡头”。

满江红科:满江红。

金鱼藻科:金鱼藻。

频科:频亦称“田字草”。

槐叶频科:槐叶频。

水鳖科:舌草亦称“鞭子草”、“扁担草”。

禾本科:菰俗称茭白。

土地资源

湾沚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土、黄棕壤土、红色土、黑灰色土、紫色土、铁铝质石质土、沼泽土、潮土、水稻土。水稻土广泛分布于平原圩区及丘岗冲谷地,是湾沚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红壤土广泛分布于东南部的丘岗等区域。黄棕壤土散落分布在红壤土区域内,与红壤土呈交错出现。红壤土和黄棕壤土均属地带性土壤,组成物质以第四纪红色黏土为主,局部镶嵌下蜀黄土,土层较厚。红色土、黑灰色土分布于碳酸盐(石灰)岩类地区,主要在湾沚镇三元村豹山等地,红色土和黑灰色土呈复区出现。紫色土呈零星分散于丘岗地区,以湾沚镇、红杨镇部分地区为主。红色土、黑灰色土和紫色土均属非地带性土壤。铁铝质石质土分布于红杨、湾沚和花桥等镇高部位岗地,土壤剥蚀严重。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湖滨低洼区,如花桥、陶辛等镇的圩内湖滩地。潮土分布于河流两侧的滩地。

水资源

地表水。湾沚区有青弋江、水阳江两大水系流经境内汇入长江。以青弋江为主,有大小干支河流20条,河道总长264.2千米。全区有20亩以上池塘、湖泊613个,1千米以上沟渠375条。地表降水和过境水均以每年的5~7月最多。青弋江是湾沚区过境水量最大的河流,平均年径流量4.33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出现在2016年,达到7.74亿立方米。地表水中的过境水占90%。区境内千亩以上圩口20个,均有沟渠湖港能蓄地表降水。湾沚镇有东湖和南湖;六郎镇有政和北港湖;陶辛镇有陶辛水网;丘岗区有众多的山塘和小型水库,均可蓄水。主要湖泊有东湖、南湖、汪溪坝、联圩湖、政和大港和陶辛水网等处;撇洪沟沟渠8条,总长53.2千米。全区河湖沟渠总水面面积146.61平方千米。区境降水径流地表水占全区地表水10%。

地下水。湾沚区境内有3个地下水区域段带。区域西部孤山残丘隆起带地下水;东南部九连山北东向隆起带地下水,分布在脚脉山至长山涝北东向含水带、惦店至宋家坦北东向富水带和许村至万村北东向富水带。区内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共20条河流带,发育有古河床、古河漫滩及近代河床冲积带和冲积平原,蕴蓄着丰富的地下水。

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硅灰岩矿位于湾沚镇马鞍山和红杨镇牛头山,二氧化硅含量高达82.6%以上。1997年,两山探明储量2564.7万吨,可采量1907.2万吨,是高标号水泥所必需的配料。黄砂位于青弋江红杨镇十甲坝普昭寺间(其中原西河镇集镇区至沈公圩万寿村属湾沚区管辖)与南陵县共管河段。1990年1月,探明储量3805万立方米,经水利部门认可削减112万立方米。正常情况下,每年由上游洪水排运的黄砂40.5万吨,是建筑业有名的西河大沙。高岭土矿位于红杨镇长山涝至岗山村叶村处,2003年9月探明储量1188万吨,可采量594万吨。经简易采选后,可直接用于日用高级瓷或作粗瓷的原料。

能源矿产。立新煤矿位于湾沚镇原三元村范围,有4个煤层,厚度0.1米至1.3米不等,属无烟煤,探明储量256万吨,此矿不再生产。

农特产品

湾沚区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代表性产品有陶辛青虾、湾沚山芋、六郎河蟹以及皖江红冬桃、春晓西瓜、徐香猕猴桃、程传云“春香无核”葡萄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湾沚区公安户籍人口34.87万人。全区人口中,男性人口18.0万人,女性人口16.8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54‰,死亡率为6.08‰,自然增长率为3.46‰。

第六次普查(2010年)

第五次普查(2000年)

常住人口

294039

497564

户籍人口

345543

535953

城镇人口(常住)

112093

106072

城镇化率

38.12%

21.32%

男性

149384

260016

女性

144655

237548

男女比例

1.033

1.095

少数民族比例

0.42%

0.25%

家庭户数

107970

144212

户规模(人/户)

2.61

3.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湾沚区常住人口为344016人。

经济

2020年,区委、区政府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大考”,全区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重为6.8:52.0:41.2。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粮食产量20.0万吨;棉花产量550吨;油料产量1.5万吨;水产品产量3.1万吨。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353家。全年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5.2%;增加值增长8.0%。“一新一轻一重”产业蓬勃发展。1-12月,航空产业产值增长16.0%;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居产业产值增长9.3%;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9.4%。

3、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2%。1-11月份,14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增长14.8%;40家市平台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增长11.7%。

4、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增长4.2%。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7家。全部107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增长25.1%。

5、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亿元,增长1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增长9.3%。

6、金融保障能力增强。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4.69亿元,增长14.4%,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04.91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9.43亿元,增长17.8%。存贷比为85.6%。

7、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35元,比上年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6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8元。

交通运输

湾沚区交通十分便捷。芜申运河直通上海,国道329、省道208穿城而过,沪渝高速、铜芜宣高速、芜溧高速在县域均设有出入口。随着高铁湾沚南站、芜宣机场的顺利开通,“空铁公水”立体交通格局的完成,更是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全面提升了城市发展的能级,成为芜湖地区炙手可热的发展地,有力推动了全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交通

截至2019年末,湾沚区公路里程1309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197千米。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49千米,一级公路51.9千米,二级公路68.6千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2亿元,比上年增长5.9%。 [4] 

公路

沪渝高速公路、芜雁高速公路、铜南宣高速公路穿湾沚区境而过,并在区域设有出入口。

铁路

2016年,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商合杭高铁等项目正在建设。

水运

湾沚区境内青弋江直通长江黄金水道,疏浚拓宽后的芜申运河为三级航道,可通1000吨货轮,至上海航程比从长江上行缩短近100千米。

航空

湾沚区距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2小时,境内正在建设芜宣机场。

运输

2019年,湾沚区公路客运量4750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公路货运量10990万吨,比上年增长6.4%。水路货运量10909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59659辆,同比增长6.8%。年末民用船舶2160艘。全县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468.5千米,车辆383辆;拥有出租车179辆。

社会事业

2020年,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新增公办幼儿园6所,中小学智慧化教学全面启动。中公华东地区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封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扩建工程启动建设,在校学生达1.2万人。光华学校顺利开学。总医院病房综合楼开工建设,信息化改造启动。中铁芜湖医院正式开诊,申泽医院体检中心建成。新建五人制足球场5个,开发区公共体育场、城南公共足球场完成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获批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园区。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32亩。获批省文明城市,建设“全国文明村镇”6个,徐金华同志当选“中国好人”,平丽浩同志当选全国劳模。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重为6.8:52.0:41.2。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粮食产量20.0万吨;棉花产量550吨;油料产量1.5万吨;水产品产量3.1万吨。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353家。全年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5.2%;增加值增长8.0%。“一新一轻一重”产业蓬勃发展。1-12月,航空产业产值增长16.0%;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居产业产值增长9.3%;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9.4%。

3、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2%。1-11月份,14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增长14.8%;40家市平台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增长11.7%。

4、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增长4.2%。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7家。全部107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增长25.1%。

5、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亿元,增长1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增长9.3%。

6、金融保障能力增强

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4.69亿元,增长14.4%,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04.91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9.43亿元,增长17.8%。存贷比为85.6%。

7、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35元,比上年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6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8元。

风景名胜

陶辛水韵

芜湖市十景之一的“陶辛水韵”,现为AAAA级景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农家乐示范点。陶辛境内水网密布,十纵十横“井”字型千年古水系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纵横100余公里,沿线户户临水,家家有舟,素有江南“水上迷宫”的美誉。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景区内近百种荷花竞相开发,周边水域莲花密布,荷叶田田,绵延百里。主要景区香湖岛,建有木屋、长廊、竹亭、曲桥,供游人休闲、漫步,还有古代农具展示、民间技术表演、垂钓等让游人参与的活动项目。陶辛镇依托风光优美、先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被誉为“最美田园风景小镇”“安徽第一水乡”。

西河古镇

西河古镇位于青弋江畔,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古镇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也是芜湖首个入选村落。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晚清的徽派风貌,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老街古迹有万年台、文昌阁、吕祖庙等遗址,下街河湾处有清同治九年的八面佛。景区核心区目前拥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三支队纪念馆,并开放有城市记忆馆、艺术展览馆等7间展馆,馆藏展品共1300余件。近年来,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独具韵味的艺术品让西河古镇赢得了《关关雎鸠》《记忆切割》《米市春秋》《大国粮仓》等多部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青睐。2018年央视戏曲春晚曾在西河设立分会场,进行摄制。

北陶官巷

千年鸠兹地,古风世代传。北陶官巷村形成于北宋末年,是湾沚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据陶氏家谱记载,陶氏于明朝前后一连三朝共有13人在朝廷做官,因辈份不同,官阶有别,村里人陆续为他们修建了13条巷道,让他们各行其道,又称十三官巷,官巷村因此得名。

这里有陶氏后裔以在朝为官者的字号或封号来命名的登仕巷、居义巷,有底蕴深厚的始祖人物广场,还有寓意为官之道的莲心桥、“首廉”造型等景观。今日的官巷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环村碧波连连,水清鱼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全省20条皖美乡村旅游路线。

和平生态公园

被誉为芜湖“天然动植物园”的和平生态公园,位于湾沚区南部的红杨镇境内,距县城湾沚十余公里,青弋江、湾西公路贯穿全境,东衔敬亭山、西跨青弋江、南界珩琅山、北止九连山。这里半山半圩,山清水秀,杉木林连着松杉混交林,风景区内有万余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6万2千多个,有“天然氧吧、绿色空调”之美誉,动植物品种繁多,各类植物460余种,就各类名稀树木近百种,和平生态公园现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六郎湿地花海

六郎湿地花海景区坐落于国道329沿线,位于“鱼米之乡”的湾沚区六郎镇境内,距离合肥、巢湖、南京、宣城、广德均在两个小时车程内。园区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依托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水上慢城”六郎镇典型的水乡环境,以田园、河网、建筑、风车、花海为元素,旨在倾力打造一方精品花卉观光、农旅生态休闲的游乐赏景胜地。景区整体为岛屿结构,四面环水,共设婚礼草坪区、网红打卡区、动感水上区、萌宠乐园区和美食游乐区五大主题区。湿地花海不仅是芜湖首家花海外景婚纱摄影基地,更是芜湖市最具综合性的花卉主题乐园。

珩瑯山玫瑰谷

珩琅山玫瑰谷是京师集团投资的第一个青少年户外研学游基地项目,位于有着城市后花园之称的湾沚区红杨镇,这里生态资源优良丰富、历史人文源远流长,与珩琅古刹一路之隔,与西河古镇一河相望。一期工程包含花海、天鹅湿地、白鹭湾、松鼠萌宠乐园、梅溪塘徽派民宿村、京师森林木屋小镇等板块,融合一二三产业,涉及玫瑰系列产品的研产销、旅游观光、研学拓展、休闲住宿、餐饮配套等多个领域。目前,整个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教育研学和产品研发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有木屋、花海、麦浪,可以休闲垂钓、享受慢生活”的田园综合体。

沚津花开

沚津花开景区,位于湾沚镇桃园村,规划总面积1165亩,总投资1.1亿元,是由安徽能宏田园综合体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省级田园综合示范基地。园区由精品苗木基地逐步向生产加工、农旅体验为价值的循环农业、科技农业等模式做产业提升,目标打造成省级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景区主要景观项目有主体文化广场、军事博物展、万株金桂、玫瑰花、万寿菊和格桑花等花卉景观,还有呐喊喷泉、网红摇摆桥、彩虹滑道、电子飞靶等娱乐设施。“沚津花开”景区是观光游玩、亲子活动、农事体验以及婚纱摄影的最佳旅游胜地。

月上西河

月上西河是“山水古镇,乐活红杨”的旅游品牌典型代表,每年中秋节前后,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西河古镇将“化身”民俗集市,串联全镇优秀旅游资源,邀请市民互动体验。打铁、竹编、鸬鹚捕鱼、帮腔花鼓戏等特色民俗表演轮番上阵,汽车越野秀上演“巅峰对决”,玫瑰花海开启浪漫邂逅,登山远足路线中丰富的生态环境带给游客不一样的绿色体验。每年中秋之夜,西河古镇以民乐演奏、灯光烟火、河灯祈福等多种形式,赢得八方游客的青睐。

所获荣誉

主要荣誉名片有:全国文明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园林县城、卫生县城、科技进步先进县、文化先进县、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质量强县、科学发展先进县、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县、金融生态县、森林城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双拥模范县。

2015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2016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

2018年荣获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位列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第11位。

2019年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制造强省、质量强县、生态文明、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推进等6项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

2020年,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县、示范县建设基础上,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