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

物理术语
标准模型为物理术语,是指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子场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到现时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有理论,主要是因为它并没有描述到重力。标准模型描述了与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三种基本力(没有描述重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所有物理现象,可很好地解释和描述基本粒子的特性及相互间的作用。[1]
    中文名:标准模型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物理学 英文名:Standard Model,SM 描述范畴:强力、弱力及电磁力

相互作用

1.1强相互作用

1.2弱相互作用

1.3电磁相互作用

1.4引力相互作用

尝试打破

2.1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标准模型建立之后,物理学家们就一直在尝试超越它。

2.2他们必须用与那些近乎完美的方程预言的结果相反的实验数据来推翻它,然后再从废墟上重新建造一个更新更好的理论。

2.3坐落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内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正是推翻这个模型的最新尝试,也是许多人认为最可能成功的。

2.3.1它供应的巨大能量将会使粒子加速到标准模型力所不达的领域

2.3.2到目前为止,LHC是最受欢迎的

2.4自2001年以来,坐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就不停将质子和反质子加速到万亿电子伏特的对撞能级了。

2.5 超出标准模型的东西已经出现

2.5.1与标准模型不符的结果之一就是对奇异B介子(Bs)的测量。

2.5.2奇异B介子是由一个奇异夸克和一个反底夸克组成的,在介子的世界中算是非常重量级的了。

2.5.3根据电荷-宇称对称性,标准模型预言奇异B介子和它的反粒子(由一个反奇异夸克和一个底夸克组成)的衰变路径相同。

2.5.4据Tevatron D-Zero实验的发言人Dmitri Denisov所言,这种差异在将来的探索中可能会成为一条重要的线索,可能意味着存在未知的粒子或者法则。

主要内容

3.1标准模型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

3.1.1费米子为拥有半整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这原理指出没有相同的费米子能占有同样的量子态)的粒子

3.1.2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3.1.3简单来说,费米子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

3.2电弱统一理论与量子色动力学

3.2.1这些理论都是规范场论,即它们把费米子跟玻色子(即力的中介者)配对起来,以描述费米子之间的力。

3.2.2由于每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在规范变换中都不变,所以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称为规范玻色子。

标准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

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8种

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只有1种

W及Z玻色子:弱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3种

希格斯粒子

引导规范组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亦是惯性质量的源头。

在众玻色子中,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是规范玻色子。而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引力子则未能被包括入标准模型之中。

规范玻色子的规范变换是可以准确地利用一个称为“规范群”的酉群去描述。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群是SU⑶,而电弱作用的规范群是SU⑵×U⑴。所以标准模型亦被称为SU⑶×SU⑵×U⑴。

费米子

4.1组成大部份物质三种粒子

质子和中子只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受强作用力吸引而组成。

4.1.1质子

4.1.2中子

4.1.3电子

4.1.3.1当中只有电子是这套理论的基本粒子。

4.2标准模型的基本费米子

标准模型中的左旋费米子费米子符号电磁荷弱荷*弱同自旋(Weak isospin)超荷强荷(色荷)*质量**

*-这些不是一般的阿贝尔电荷(Abelian charges),而是李群(Lie group)之群表达式(group representation)标签。它们不能相加。

**-质量实为左旋及右旋费米子的耦合 (Coupling)。例如电子之质量实为一左旋电子及一右旋电子(左旋正子之反粒子)之耦合。另外,中微子在它们的质量耦合中因有大量混合,故不能准确以味道或(此表似乎显示出的)左右旋中微子质量等同来得出中微子之质量。

***-正式量得的实为重子(Baryon)、强子(Hadron)及其他交比(Cross section rates)之质量。因量子色动力学之色禁闭(QCD Confinement)使夸克不能独立存在,这里显示的数值为夸克于量子色动力学相移重整化(QCD Phase Transition Renormalization)后的值。为了计算此值,物理学家建立了一个格点模型 (Lattice model) 并尝试给予夸克不同的质量值,直至接近于实验数据为止。由于第一代的夸克质量远低于量子色动力学所需的大小,故其不确定性是很大的。事实上,现今的量子色动力学的格点模型给出的夸克质量似乎比上表还小。

费米子可以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代包括电子、上及下夸克及电子中微子。所有普通物质都是由这一代的粒子所组成;第二及第三代粒子只能在高能量实验中制造出来,而且会在短时间内衰变成第一代粒子。把这些粒子排列成三代是因为每一代的四种粒子与另一代相对应的四种粒子的性质几乎一样,唯一的分别就是它们的质量。例如,电子跟μ子的自旋皆为半整数而电荷同样是-1,但μ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二百倍。

电子与电子中微子,以及在第二、三代中相对应的粒子,被统称为轻子。它们与其他费米子不同处在于它们没有一种叫“色”的性质,所以它们的作用力(弱力、电磁力)会随距离增加变得越来越弱。相反,夸克间的强力会随距离增加而增强,所以夸克永远只会在色荷为零的组合中出现,这些不同的组合被统称为“强子”。

4.2.1第一代

左旋电子e -1 2 -1/2 -1/2 1 0.511 MeV

左旋电子中微子 νe 0 2 +1/2 -1/2 1<50 eV

左旋正子ec 1 1 0 1 1 0.511 MeV

左旋电子反中微子 nu_e^c 0 1 0 0 1<50 eV

左旋上夸克u +2/3 2 +1/2 +1/6 3~5MeV ***

左旋下夸克d -1/3 2 -1/2 +1/6 3~10MeV ***

左旋反上夸克uc -2/3 1 0 -2/3 bar~5 MeV ***

左旋反下夸克dc +1/3 1 0 +1/3 bar~10 MeV ***

4.2.2第二代

左旋μ子μ -1 2 -1/2 -1/2 1 105.6 MeV

左旋μ子中微子νμ 0 2 +1/2 -1/2 1 < 0.5 MeV

左旋反μ子μc 1 1 0 1 1 105.6 MeV

左旋μ子反中微子nu_mu^c 0 1 0 0 1 < 0.5 MeV

左旋魅夸克c+2/3 2 +1/2 +1/6 3 ~1.5 GeV

左旋奇夸克s-1/3 2 -1/2 +1/6 3 ~100 MeV

左旋反魅夸克cc-2/3 1 0 -2/3 bar ~1.5 GeV

左旋反奇夸克sc+1/3 1 0 +1/3 bar ~100 MeV

4.2.3第三代

左旋τ子τ-12 -1/2 -1/2 1 1.784 GeV

左旋τ子中微子 ντ 0 2+1/2 -1/2 1<70MeV

左旋反τ子τc 1 1 0 1 1 1.784 GeV

左旋τ子反中微子 nu_tau^c 0 1 0 0 1<70MeV

左旋顶夸克t+2/3 2 +1/2+1/6 3 178 GeV

左旋底夸克b-1/3 2 -1/2+1/6 3~4.7 GeV

左旋反顶夸克tc-2/3 1 0-2/3 bar 178 GeV

左旋反底夸克bc+1/3 1 0+1/3 bar~4.7 GeV

测试预测

在W玻色子、Z玻色子、胶子、顶夸克及魅夸克未被发现前,标准模型已经预测到它们的存在,而且对它们性质的估计非常精确。

扩展

首个与标准模型不相乎的实验结果在1998年出现: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标准模型的简单修正(引入非零质量的中微子)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结果。这个新的模型仍叫做标准模型。

大统一理论是标准模型的一个扩展。它假设SU⑶、SU⑵及U⑴群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对称群的成员。只有在高能状态(比现时实验能达到的能量还要高)这个对称性才能保存;在低能状态,它自发破缺到SU⑶×SU⑵×U⑴。第一个大统一理论(SU⑸大统一)是由Georgi及Glashow于 1974年提出的。其它流行的还有SO⑽和E⑹大统一模型。

解决自然性问题的主要方案包括technicolor模型,超对称模型,额外空间维度等等。超弦模型则是描写包括引力在内所有基本现象的终级理论的最主要代表。

许多标准模型的扩展都预言了质子衰变。这一现象至今没有为实验所证实。

缺陷

虽然标准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很成功,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陷。首先,模型中包含了许多参数,如各粒子的质量和各相互作用强度。这些数字不能只从计算中得出,而必须由实验决定。其次,理论所预测的希格斯玻色子到现时为止才被正式发现。弱电对称破缺还没有满意的解释。再次,理论中存在所谓的自然性问题。最后,这理论未能描述引力。当然,其第二个缺陷在2012年7月4日被提出——来自LHC的数据认为希格斯玻色子可能被发现了,而时至2013年3月14日,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被基本确认。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