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培养博士和硕士的学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组建的第一批研究生院之一,是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的重要基地。严谨求实的校风,着重创新的质量标准,名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环境,优秀的生源,成为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保证。从1999年至2013年,学校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5篇*,篇数居全国高校首位。从2008年至2013年,学校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5篇。2020年,学校评选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53篇。清华大学研究生还在许多世界性、全国性学术创新活动或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各种奖励。[1]
    中文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清华大学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类型:教育机构

现状

目前,研究生院已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兼有文、史、哲、法、经济及教育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培养格局。并在全国首批获得自行审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开展培养工程类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单位;已成为我国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造就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研究生院进行了“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培养论文博士生”、“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博士生兼任助教”以及“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一系列改革试验,着重加强了导师队伍、公共课程、实践基地和重点学科等四项基本建设。

师生力量

全校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2000多人,其中631位教授和研究员被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有24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校为研究生开设800多门课程,课程设置注重拓宽基础、反映学科前沿、加强实践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并已出版90多种供研究生用的教材和专著。

研究生院专门建立了全校研究生公用实验室“现代测试技术”、“微机系统开发与应用”、“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与仿真”、“数字信号处理”、“近代物理化学实验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等实验室,可开出近百个实验,年接纳研究生达700人。

重点学科点“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固体力学”和“电工学科”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1997年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获1993年国家二等奖。1991年有46位博士、硕士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清华大学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培养研究生,至1965年共培养了研究生近千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10年,清华大学已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总数590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近9000余人、硕士学位50000余人。2010年,清华大学在学博士研究生有6200余人,在学硕士研究生13200余人。培养的研究生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省部级领导以及大企业的技术或管理负责人,他们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我校研究生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三个面向”,坚持德、智、体全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在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注意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把好“招生录取、中期考核、毕业审批”三个质量关,并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和研究生学习工作的内在积极性,有力地保证了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目标的实现。

学术氛围

目前清华大学有博、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40个,仅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214个和257个;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可在工学、理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教育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授予学术型学位,并可授予教育博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17种专业学位。

成就

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研究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与学术氛围。研究生院在担负全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水平。严谨求实的校风,着重创新的质量标准,名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环境,优秀的生源,成为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保证。在全国两次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博士生培养和管理改革》获国家优秀奖,《研究生社会实践制度的实验与改革》获国家二等奖;1997年《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获国家一等奖;在已进行的九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清华大学共有7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清华大学研究生还在许多世界性、全国性学术创新活动或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各种奖励。

展望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瞄准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重点围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不断探索,锐意改革。在招生上,更注重考核科研基本素质和能力,积极开拓优秀生源。在培养上,优化培养环境,引导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做前沿性高水平研究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思想教育方面,提倡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相关事务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并依托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近30年的改革与探索,为学校今后研究生教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充满希望,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将翻开健康发展的新一页。

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