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柱

肛柱

人体器官
肛柱为直肠腔内壁垂直的黏膜皱襞,约6-14个,柱长1-2cm,宽0.3-0.6cm,是肛门括约肌收缩的结果,直肠扩张时此柱消失。各直肠柱下缘借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相连,这些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肛瓣或直肠瓣,有6-12个,是原始肛膜的遗迹,没有瓣的功能。相邻两肛柱下端与肛瓣共同围成一个小隐窝,称肛隐窝,又名肛窦或Morgarni隐窝,6-8个,呈漏斗状,窦口朝肠腔内上方,窦底伸向外下方,窦深一般约0.3-0.5cm,在肛窦底或肛瓣上有肛腺的开口。在直肠柱下段,沿齿线处,有一三角形乳头状小隆起,称肛乳头。
  • 中文名:肛柱
  • 外文名:
  • 别名:
  • 又称:直肠柱
  • 解释:直肠内面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 原因:直肠柱是肛门括约肌收缩的结果

解剖结构

1、人体的直肠一般在12-15cm左右的长度,上端与乙状结肠相连,下端与肛管相连,就是肛门。

(1)直肠近端:直肠近端的确定需借助邻近的骨性标志做参照。多数专著将直肠近端定于第3骶椎水平或第2骶椎下缘,或乙状结肠系膜消失后移行为直肠,概念模糊。多数医师在手术中,将乙状结肠由盆腔牵出,拉紧直肠,以骶骨岬为标志,上方为乙状结肠,下方为直肠。

(2)直肠远端:按解剖学肛管的定义,以齿状线作为直肠肛管的分界;而按外科学肛管的定义,直肠远端为“肛管直肠环”上缘,则上述解剖结构应称为肛柱、肛瓣等。n

2、直肠形态:直肠无结肠带、肠脂垂、结肠袋和完整肠系膜,在矢状方向有骶曲和会阴曲。直肠上段管径与乙状结肠相同,向下逐渐扩大,至肛提肌上方显著扩大,称壶腹部,在通过盆膈处又明显缩窄。腹膜仅覆盖于直肠上1/2或1/3,根据腹膜与直肠的关系,将直肠分为腹膜内直肠和腹膜外直肠。男性的前腹膜反折距离肛外缘7-9cm,女性的前腹膜反折距离肛外缘5.0-7.5cm。

相关疾病与治疗

1、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肛肠疾病的87.25%,而其中混合痔占24.13%。对于混合痔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是国内外治疗混合痔最常见的一种术式。但是,该手术方式创面损伤大,黏膜和肛管皮肤破坏多,术后疼痛、创面水肿明显,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长,而且该术式一次最多只能切除3个痔块,超过3个容易引起肛门狭窄,以及齿线破坏过多导致肛门功能改变。n

2、治疗方法完善入院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排大便。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硬骶管麻醉起效后,探明痔核情况,充分扩肛,用组织钳提起内痔部分轻轻下拉,暴露内痔对应的肛柱,在痔核上方约0.5cm处用4号丝线贯穿缝扎肛柱,缝扎深度为肛柱处黏膜全层。再用组织钳提起痔核及皮瓣,在外痔核外侧0.5cm处向肛内做一“V”形切口,将外痔核周围皮肤及黏膜轻轻钝性剥离至齿状线处,以7号线在基底部结扎或缝扎痔核,剪除已游离的大部分痔组织。检查外痔核处剥离创面,结扎出血点。同法处理其他位置的混合痔。两切口间至少保留1cm皮桥。n

3、肛柱缝扎加痔核外剥内扎术的机理及治疗优势:

①切口缩小。痔核作放射状“V”形切口,切口仅切开皮肤及黏膜层,然后钝性剥离痔核齿线外部分,使得外剥内扎切口创面明显缩小,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加快。

②注重保护齿线,减少对肛垫的破坏。由于相应痔核的肛柱已缝扎,外痔部分,得以改变传统的彻底的切除外痔的办法,采用仅剥离外痔核周围皮肤及黏膜至齿状线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肛管皮肤和保留齿线及其附近黏膜组织,保留了齿线区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因而就尽可能地不影响或少影响肛门精细控便能力,从而保持肛管的完整性,进而保护了肛门的功能,符合人体生理,不仅可以预防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而且肛门溢液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③减轻水肿,减少术后出血。贯穿缝扎痔核所在肛柱,阻断了该肛柱内的静脉与门静脉系的直接联系,同时该肛柱内单独走行的动脉也被结扎,术后局部出血明显减轻。

④充分扩肛后内括约肌得到足够的松解,扩大了肛管内径,可以防止肛门狭窄,并可缓解由于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术后疼痛及肛门水肿。

⑤并发症少。采用仅剥离外痔核周围皮肤及黏膜至齿状线的方法,使得术后肛门外观更为平整,肛门皮赘、创缘水肿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亦提高了混合痔的治愈率。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