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前期隶属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6月15日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建校以来,培养和涌现出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奥林匹克体育园区,占地面积174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6444.8平方米,实有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目前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内实训室54个、校外实训基地125个、产学合作企业20家,在全省21个地级市设立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48个。图书馆藏书18.5万余册。学院设有7个党政管理机构、7个教学机构、3个广东省体育局下设挂靠单位。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4107人,成人教育在读学员250余人。教职工263人,其中专任教师207人。 [1]
  • 中文名: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ports
  • 简称:广东体育职院
  •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体育类
  • 主管部门:广东省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马国川、院长:徐佶
  • 高职专业:9个
  • 院系设置:竞技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
  • 校训:文明精神 野蛮体魄 创新思维 精湛技能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奥体路52号
  • 院校代码:12577
  • 所属地区:广东广州
  • 创办时间:1956年8月

学院概况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东、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东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奥体路(紧靠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毗邻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n

学院现有内设机构25个,其中:管理机构8个(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团委、财务科);教学机构6个(社会体育系、竞技体育系、体育保健中心、五年制管理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辅机构6个(计算机与电化教学中心、图书馆、培训部、教学训练督导室、心理咨询室、实践教学中心);科研机构1个: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附属单位1个{附属竞技体校下设11个部门:训练科、教务科、行政科、康复中心、田径运动部、综合运动部、重竞技运动部、水上运动部、大球运动部、小球运动部、青少年选材室。共有19个运动项目(18个奥运项目,1个非奥运项目):田径、游泳、跳水、激流回旋、皮划艇、赛艇、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击剑、武术、举重、体操};后勤机构1个:后勤服务中心;其他机构1个: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临时机构1个:评建工作办公室。n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1人(高级59人、中级74人、初校园一角(20张)级108人)。目前,两个校区在校学生共有2764人,其中:大专生1856人、五年制学生345人、附属竞技体校学生563人。学院办学条件完善。现有多媒体课室28间,电脑室2间,语音室1间。普通课室均配有扩音器、幻灯片投影、电视机、VCD、录音机和智能广播系统。学院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先进的室内、室外运动场馆22个,部分场馆与奥体中心、黄村训练基地资源共享,并配备齐全先进的训练器材设备。学院的科研设备先进,人才力量雄厚,水平一流,成果显著。n

所获荣誉

1987年该校被国家教委授匾为“国家级重点学校”;n

1987年9月该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n

1987年9月该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n

1992年11月该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n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出游1994年8月该校荣获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国家劳动部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工作先进学校;n

199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中国篮球协会命名该校篮球班为“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n

1998年该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n

2000年该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n

2000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中国田径协会命名校田径班为“全国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n

2000年8月中国举重协会命名该校举重班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n

2001年12月该校荣获九运会突出贡献奖;n

2003年,升格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n

2003年7月该校足球、篮球、柔道、跆拳道班被广东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后备人才基地”;n

2004年该校荣获参加第28届奥运会集体二等功。n

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的辉煌历史,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n

发展沿革

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升格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并于2004年招收了第一批大专学生。目前,学院共开设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等五个专业、十三个专业方向。学院分为北校区(天河)和东校区(奥体中心),总占地面积十三万六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一万多平方米。东校区紧靠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校区毗邻天河体育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n

学院处室设有办公室、人保处、教务处、总务处和附属竞技体校(简称“四处一校”),教学机构设有社会体育系、竞技体育系、基础教育部和成人教育部(简称“两系两部”),教辅机构设有图书馆、医务所、计算机与电化教学中心。并于2005年11月21日建立了全国首个“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12人,其中专职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134人,教授、国家级教练7人、副教授、高级教练28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1人。目前,在校学生近1000人,其中06级大专学生300多人,五年制大专生100多人,附属竞技体校中、小学生近500人。到2010年,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达到2500人以上,竞技体校在校生达到1200-1500人。

学院教学仪器先进、齐全,总值达二千万元。现有课室19间,多媒体课室10间,电脑室2间,语音室1间。普通课室均配有扩音器、幻灯片投影、电视机、VCD、录音机和智能广播系统。学院重视图书馆建设,已建黄村东校区图书馆。学院拥有设施一流的室内、室外运动场馆22个,部分场馆与奥体中心、黄村训练基地资源共享,并配备齐全先进的训练器材设备。学院的科研设备先进,人才力量雄厚,水平一流,成果显著。n

办学特色

办学思路

一个重点,两个结合,三个服务。n

一个重点: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立足行业,面向社会。重点培养社会体育所需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及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n

两个结合:综合素质培养与市场就业导向相结合;体育职业教育与专业运动技术提升相结合。n

三个服务:服务于体育特长生就学的需要;服务于运动员就业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体育职业技能教育的需要。n

办学层次

以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为主,加大五年一贯制比重,积极发展多种学历层次的教育。n

人才培养

以社会体育的管理型人才、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和竞技体育的服务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体育产业的经营人才和体育教育工作者。n

办学形式

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形成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格局。n

发展目标

将学院建设成为办学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教育质量优良,体育高职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全国体育职业院校排头兵。努力培养具有体育特色的实用人才,注重知识、技能和精神品质的同步提高,学院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倡导以“遵纪守法、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n

作为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各专业着力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并建设了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术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期外、校外,通过产教结合、产学结合的途径,培养提高在役退役运动员、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n

为使学生更好就业,学院将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机结合,大力推行“双证”毕业制度,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在教学计划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鼓励在役退役运动员、体育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多种从业资格证书,提高职业竞争力和就业率。n

院系设置

体育管理系

篮球运动社会体育系根据学院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主要负责本系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及评建等工作。社会体育系现开设四个专业五个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社会体育组织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安全保卫与文秘等方面工作的体育高技能实用人才;体育保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运动检测、保健按摩及体育健身健美指导等方面工作的保健高技能实用人才;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小学体育教学方面工作的教育类高技能实用人才。n社会体育系设办公室、社会体育专业教研室、体育保健专业教研室和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等机构,三个专业教研室在系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系办公室设正副主人各一名,秘书两名,三个专业教研室各设主任一名,负责日常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n

竞技体育系

本系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设置两个专业,分别为竞技体育专业与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中竞技体育专业分为三年制和五年制两种学制,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三年制。竞技体育专业是为了适应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业余、在训运动员获得职业技能需要,针对高水平运动队、业余训练、企事业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培养能运用基本运动训练有关理论知识及高水平运动技术,辅助或指导专业训练、业余训练诸工作,指导各类人群所进行的健身活动,掌握运动竞赛之编排、裁判、组织执行等工作所需的高技能人才。n跆拳道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因体育业态发展而出现的行业服务与基层管理的需要,针对高尔夫、户外生存、体育旅游等休闲运动以及体育竞赛策划与支持服务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及思维策略,掌握基本行业技能及操作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n本系由系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另设系副主任一名、教学秘书一名、辅导员两名,系办公室是本系教学管理行政机构。系下属两个教研室,分别为竞技体育教研室和体育服务与管理教研室,共有19名专职教师,业务专长涉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网球、场馆运作、市场营销、管理心理、赛事策划等方面, 此外还长期聘用专家型外聘教师5--8名,技能专长涉及高尔夫、户外拓展、竞赛运作等方面。 基础教学部是学院的基础教学部门,负责承担全院“两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其基本职能是:n

体育保健系

体育保健系于2008年7月成立,下设医务所(东校区)和体育保健教研室,作为学院教辅机构,承担东校区师生的医疗保健工作、公共课教学、保健专业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工作,包括依托广东省体育局的业余训练培训、科医保障、国民体质监测等任务。目前,体育保健系只有一个专业,为体育保健专业。体育保健专业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体育保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体育保健技能,满足竞技体育需要,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懂体能训练、会保健按摩的运动防护士。毕业生将具有运动伤病预防、运动指导、运动急救、运动损伤康复、保健按摩等专业能力,成为面向体育保健相关行业,从事保健按摩、科研助理、运动防护以及健身指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发展,在教学梯队建设上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根据课程教学任务的需要,已经建立起来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体育保健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十人。n

基础教学部

“两课”教学n

(1)通过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伦理道德等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她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意识、责任和历史使命感。n

(2)“两课”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基础部应将理论教育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在做好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工作的同时,做好理论宣传,并协助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2.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等公共课的教学开设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等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会写、能写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英语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要求,计算机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水平要求。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上述方面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n

成人教育部

(1)负责武汉体育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具体的教学、招生工作;n

(2)承担各运动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培训、考核工作;n

(3)承担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工作;n

(4)承担该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本科)自考班的管理工作;n

(5)承担武汉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招生工作;n

(6)完成学院安排工作及其他培训工作。n

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分配给该校的奖学金名额进行评审推荐。n

2、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分配给该校的奖学金名额进行评审推荐。n

3、国家助学金:标准平均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德优良、学习勤奋的普通全日制专科学生。n

4、学校奖学金:获奖比例占在校学生参评人数的25%。n

5、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金额为6000元,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全部贷款。n

6、勤工助学:通过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解决部分生活费用。n

7、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或减免学费。n

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省部重点(1个)n运动训练n

专科专业

其它(2个)n体育艺术n高尔夫球场服务与管理

文化教育大类(2个)n体育保健n社会体育

学院领导

马国川:党委委员、党委书记

徐佶: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聪: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鲁毅:党委委员、副院长

资料来源

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分配给该校的奖学金名额进行评审推荐。

2、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分配给该校的奖学金名额进行评审推荐。

3、国家助学金:标准平均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德优良、学习勤奋的普通全日制专科学生。

4、学校奖学金:获奖比例占在校学生参评人数的25%。

5、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金额为6000元,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全部贷款。

6、勤工助学:通过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解决部分生活费用。

7、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或减免学费。n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