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學科内容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皮格馬利翁效應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隻要充滿自信地期待,隻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産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這種稱為積極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1]。
    中文名:皮格馬利翁效應 外文名: 别名:期待效應 提出者: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 應用學科:心理學 基本信息:人們不自覺接受喜歡的人的暗示 提出時間:1968年 适用領域:兒童教育 特點:使學生取得教師原來所期望的進步

定義

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一種期望效應。1968年由美國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1933-)等在《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中提出。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産生效應。如教師寄予很大期望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後測試,他的學習成績比其他學生有明顯提高。因此效應與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名。

理學家羅森塔爾于60年代末期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如果教師認為某些孩子聰明,對他們有積極期望,認為他們以後智力會發展很快,那麼若幹個月後,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較快、較好的發展。相比之下,沒有得到教師這種積極期望的孩子智力的發展并不明顯。而兩類孩子原來并沒有什麼差别。兩類孩子幾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因而他們智力發展的差異隻能由教師期望的不同來解釋。羅森塔爾借于皮格馬利翁神話,稱這種現象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來源

智力測驗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和Jacobson,L.)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實驗研究,于1968年發表了研究成果《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他們在奧克學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個實驗中,先對小學1~6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名為“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實為智力測驗。然後,在這些班級中随機抽取約20%的學生,并讓教師認識到“這些兒童的能力今後會得到發展的”,使教師産生對這一發展可能性的期望。8個月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智力測驗。結果發現,被期望的學生,特别是一、二年級被期望的學生,比其他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傾向,在智商為中等的學生身上表現得較為顯著。而且,從教師所做的行為和性格的鑒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學生表現出更有适應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強、智力更活躍等傾向。

這一結果表明,教師的期望會傳遞給被期望的學生并産生鼓勵效應,使其朝着教師期望的方向變化。羅森塔爾把這一現象稱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古希臘神話

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主人公的名字,相傳他是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并給他取名叫蓋拉蒂。他還給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并且擁抱它、親吻它,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馬利翁感到很絕望,他不願意再受這種單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帶着豐盛的祭品來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賜給他一位如蓋拉蒂一樣優雅、美麗的妻子。他的真誠期望感動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決定幫他。

皮格馬利翁回到家後,徑直走到雕像旁,凝視着它。這時,雕像發生了變化,它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它的眼睛開始釋放光芒,它的嘴唇緩緩張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蓋拉蒂向皮格馬利翁走來,她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着他,渾身散發出溫柔的氣息。不久,蓋拉蒂開始說話了。皮格馬利翁驚呆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皮格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馬利翁稱他的妻子為伽拉忒亞。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贊美能産生奇迹。

理論基礎

皮格馬利翁效應有四個理論基礎:

一是羅傑斯人本主義理論,該理論強調學生積極看待自我的能力。學生是具有主動性的個體,可以通過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者的激勵變得更完善。

二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多層次的,而需要與激勵内在統一,個體的内在需要和外部激勵相結合可以增強個體動機強度,達到激勵效益。而期望與贊美是滿足需要、激勵人自我實現的有效方式。

三是巴甫洛夫的陽性強化法,該理論認為,人們會因獎勵而加強為他人所贊賞的行為;因懲罰而減少不為人們所認同的行為。當“陽性強化法”被用于教學中,期待效應就會顯現。

四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強化是使學習行為表現的必要因素。教師的激勵對學生的行為形成外部強化。學習除了強化外,還可以通過觀察獲得,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要從激勵和自身榜樣兩方面關注自身行為。

教育意義

對于皮格馬利翁現象及其機制的了解是有很現實的教育意義的。它提醒我們,作為教育者,無論是教師、家長或其他人員,對于受教育者充滿信心,相信他們能發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證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對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從教育者那裡得到的。在他們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對于他們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鏡子一樣折射着他們的形象。如果他們感到教育者認為他們有能力,信任他們,那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們就能建立起應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熱情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認為他們能力低下,不學好,不可救藥,他們也會從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喪的形象,從而也認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難改好,自己沒有出路,那麼他們就不能确立應有的自信與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價值感。他們會感到絕望,放棄任何積極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對策與建議

加強師生關系中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對策與建議如下:

第一,教師本身要增強專業素質,研究學生,與學生有共同的時代感,做讓學生喜愛和信任的教師。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範,杜絕體罰和言語傷害,應注意避免傷害學生心理的行為,無論是短期傷害還是長期傷害都應當避免。要多與學生做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

第二,在師生情感關系的建設上,教師是主導,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态度。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教師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教師應當衡量與學生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激勵,注重激勵的方式和手段,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兩性差異。根據調查結果,建議用一種直觀的學生能夠直接接受的方式進行激勵,比如口頭表揚、在作業評語上進行表揚等等。

第三,教師應使用客觀合理的評價機制來評估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帶有色眼鏡對待學生,不以分數論英雄,始終以促進學生成長為目的。

第四,強調隐性課堂的作用,教師在隐形課堂裡更能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教師隻有真正做到關心關愛學生才能夠随時都在言行中流露出真誠的激勵,從而打動學生。

第五,合理利用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家校雙方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