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應

期望效應

心理學名詞
期望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這個效應源于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麗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摯的愛感動了愛神阿勞芙羅狄特,愛神賦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終皮格馬利翁與自己鐘愛的少女結為伉俪。後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等人為首的許多心理學家進行一系列研究,實驗證明,學生的智力發展與老師對其關注程度成正比關系。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說明期望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1]
    中文名:期望效應 外文名: 定義: 别名:羅森塔爾效應 實質:皮格馬利翁效應 出自:美麗的傳說

基本概念

期望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它本是一個心理學名詞,自從J.Sterling Uvillgston把它引入企業管理實踐之中後,它就不斷受到企業界和理論專家的關注。期望效應在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已得到廣泛的認同,但它在企業人資源管理中應用和理論研究,目前尚不多見。期望是對自己或他人的一種判斷,希望自己或他人達到某種目标或滿足某種行為預期。由期望而産生的行為結果就是期望效應。

根據哈佛大學J.Sterling Uvillgston乎ton對期望效應的理解,其含義應該是被積極關注的個體通過人在自己身上創建一種自信心和高期望,從而極大的發揮自已的潛能以達到預期的行為目标,所以期望強調的是個體心理激發的活動過程。而期望效應則側重因為心理激發而産生的行為結果期望管理是運用期望效應來達到管理目标的一種管理方式,它是指管理人員根據員工的工作特點和員工的個人素質所提出的針對其在工作或個人事業上的發展,以促使其朝着發展景不斷努力。

期望管理激發“共同願景”的建立人而來現個人與組織的目标和價值。“共同願景”是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愛感召的力量,是組織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創造出衆人是一體的感覺,并遍布到組織全面的活動,從而使各種不同的活動融彙起來。n理論和實踐表明,管理人員對下屬的期望以及對待下屬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這些下屬的工作績效和職業進步。如果管理人員的期望高,其下屬的業績表現就可能會是優秀的;如果管理人員的期望低,其下屬的業績則可能是不佳的。因此,正确的實施期望管理,對企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名詞由來

期望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爾塔效應”。這個效應源于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麗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摯的愛感動了愛神阿勞芙羅狄特,愛神賦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終皮格馬利翁與自己鐘愛的少女結為伉俪。後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森林塔爾等人為首的許多心理學家進行一系列研究,實驗證明,學生的智力發展與老師對其關注程度成正比關系。

效應實驗

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給一個實驗員說:“這一群老鼠是屬于特别聰明的一類,請你來訓練”;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給另外一名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兩個實驗員分别對這兩群老鼠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群老鼠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宮,結果發現,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聰明才智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實,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群老鼠的分組是随機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隻老鼠更聰明。當實驗員認為這群老鼠特别聰明時,他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方法進行訓練,結果,這些老鼠真的成了聰明的老鼠;反之,另個那個實驗員用對待笨老鼠的辦法訓練,也就把老鼠訓練成了不聰明的老鼠。

羅森塔爾教授立刻把這個實驗擴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A.L.Jacobson)教授帶着一個實驗小組走進一所普通的小學,對校長和教師說明要對學生進行“發展潛力”的測驗。她們在6個年級的18個班裡随機地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後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并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展潛能的學生,并再三囑托教師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注意長期觀察。8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現象被稱為“期望效應”,後來人們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典故,稱這種現象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