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大儒俠

雲州大儒俠

1970年黃俊雄編導的布袋戲
1970年3月,《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在台視播出,共演出五百八十三集,總時數就超過兩百個小時,在台灣創下百分之九十七超高收視率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史豔文史豔文父親史豐洲原是明朝武将,卻在與交趾國的戰役中失蹤,毫無音訊。史母水氏含辛茹苦,将獨子教養成文武全才、忠孝節義的謙謙君子,其後水氏遣子赴京師求取功名,為國争光,并行俠仗義,懲奸除惡。藏鏡人交趾國戰神,本名羅碧,豪氣萬千、我行我素,唯我獨尊,長年以面具遮掩面容,因國仇家恨而視史豔文為畢生宿敵。
  • 中文名:雲州大儒俠
  • 制片人黃俊雄黃海岱編劇黃俊雄制片地區台灣集數:583 集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制片人

黃俊雄黃海岱

編劇

黃俊雄

幕後制作

黃俊雄的改革之下,《雲州大儒俠》終于在1970年于台視開演後一炮而紅,此後連續五百八十三集,創造平均超過90%的超高收視率。

史豔文受到全國民衆的瘋狂喜愛,不但本省人愛看,許多聽不懂台語的外籍人士也一樣愛看,造成一股前所未有、未來也不太可能會有的狂潮。當時社會狀況層出不窮,一到中午,士農工商幾乎同時停工,在學校中,往往為此而提早下課,甚至有些老師不講課而講布袋戲,布袋戲成了作文題目,史豔文更是小學生考卷上的民族英雄。

此一狀況引起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負責管理電影和電視等文化事業)的“關注”,由于布袋戲的風行影響到當時的國語推行運動,有關單位多有阻撓,透過媒體等管道,指出布袋戲有影射和敗壞社會風氣的“莫須有”罪名,立法院更針對此詳加讨論,最後終於以“妨害農工作息”的罪名加以禁演。

如今年代久遠,當年播出的帶子已不複存在,劇本又因故流失,現存的資料僅剩1994年在華視所播出的“新雲州大儒俠”之影帶與劇本,而這部份的情節不過是整套故事第一部之精簡版。

劇情簡介

明中葉嘉靖年間,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攜書童庸兒至杭州境内,先是結識劉三、與劉萱姑定親,然後行俠仗義,俠名遠播,赢得雲州大儒俠的尊稱,其後得罪當朝權相安其謀,被陷罪入獄,甚至充軍,之後再取得龍泉劍和天地人三卷天書,大破太華山,解救欽差大人,破除亂黨造反陰謀。

交趾在第一次東征時獲勝,取得不少領土,更加深入侵中原的野心,但第二次時卻慘敗而歸,再無力東侵。原是交趾大将的藏鏡人與中原仇恨益加深厚,因而将中原武林搗得腥風血雨,史豔文率中原群俠與其周旋多次,才順利大敗萬惡罪魁。

角色介紹

史豔文

史豔文父親史豐洲原是明朝武将,卻在與交趾國的戰役中失蹤,毫無音訊。史母水氏含辛茹苦,将獨子教養成文武全才、忠孝節義的謙謙君子,其後水氏遣子赴京師求取功名,為國争光,并行俠仗義,懲奸除惡。

藏鏡人

交趾國戰神,本名羅碧,豪氣萬千、我行我素,唯我獨尊,長年以面具遮掩面容,因國仇家恨而視史豔文為畢生宿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