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日子

看海的日子

電影
《看海的日子》是中國台灣電影,影片的導演是王童。與同年的《兒子的大玩偶》一樣,這一部《看海的日子》也是源自于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小說作品。講述一日白玫在火車上遇到昔日的姊妹茵茵(蘇明明飾),已從良的她,嫁給了體貼的少校,并育有一子魯延的故事。一家幸福的模樣,讓白玫突然也想當起母親來。後來白玫跟一位恩客;善良純樸的漁人阿榕(馬如風飾)借種懷一子後随即離開該地。與漁人阿榕不告而别後的白玫獨自回到親生母親故鄉。
    中文名:看海的日子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日期: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王童 編劇:黃春明 制片人: 主演:陸小芬、蘇明明等 片長: 上映時間: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英文名:A Flower in The Raining Night 類别:劇情 影片片長:100分鐘 上映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版本:普通話 畫面顔色:彩色

劇情簡介

影片叙述一個叫白梅的女孩子,自小家境貧寒,被親生父母賣給旁人家撫養,而十四歲時又被養父養母轉賣入青樓,淪為妓女,以出賣身體換取金錢,供給養父家生活所需。雖然自身身世坎坷,但白梅卻并沒有埋怨被推入火坑的現實,因為她知道養母之所以出賣她,全是因困苦的生活環境所逼迫的。為了現實的生計問題,白梅在妓院裡不得不忍受嫖客們接二連三的淩辱,漸漸習慣麻木的非人生活。

妓院是她人生的墓葬,是她人生的煉獄,但離開妓院卻又怎樣呢?她能夠象正常人一樣融入這個虛僞而勢利的社會環境裡嗎?答案是模糊的,事實上也沒人願意給她以這樣的機會,在衆人異樣而歧視的眼光下,她甚至不能享有與一般人一樣的權利和尊嚴。她搭上了回鄉的火車,卻受到一個中年男子的當衆調侃,而身邊人沒人給予她同情,隻随聲附和着一起對其嘲弄,這種遭遇令她從骨子裡泛起了一陣寒意。

而這種孤獨感,更像是她所看到花花世界,竟是透過那閣樓上極其狹小的、幾乎令她窒息的格窗。為了重新找回自我的尊嚴,她決定要生下屬于自己的兒子,因為也隻有在自己孩子的目光裡,她才不會受到冷漠歧視。隻有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她在這世上擁有最後的一點依偎。她開始夢想有個屬于自己的家庭,所以白梅選擇了一個老實的“讨海人”——阿榕來作孩子的爸,在發覺自己懷上了他的孩子後,白梅選擇回到故鄉與母親、哥嫂同住,同時順利産下一名男嬰,她一心希望這個孩子能帶給她生命中的溫暖與光芒,想帶着孩子尋找親生父親……

演職員表

演員表

白梅-陸小芬Xiaofen Lu

因因-蘇明明Mingming Su

阿榕-馬如風Rufeng Ma

村人t-方龍Long Fang

少女白玫-林秀玲Xiuling Lin

未知t-Yueniang Shi

鸨母t-素珠Zhu Su

Hudou Xiao-小戽鬥

未知-Ying Wen

白玫生母t-英英Ying Ying

鸨母-阿匹婆

職員表

原創音樂:

張弘毅Hongyi Zhang

攝影:

林鴻鐘Hung-Chung Lin

剪輯:

陳勝昌Sheng-Chang Chen

美術設計:

王童T'ung Wang

錄音:

杜笃之Du-Che Tu

導演

王童T'ung Wang

編劇

黃春明Chunming Huang

人物角色

角色

演員

白玫

陸小芬

本名陳冬枚,白玫是老鸨取的。

阿榕

馬如風

漁民,白玫的恩客,孩子的父親

茵茵

蘇明明

白玫在私娼寮時的好姐妹

林秀玲

少女白玫

翁家明

茵茵恩客

英英

白玫生母

小戽鬥

白玫大哥

梅芳

白玫大嫂

方龍

村人

鸨母1

素珠

白玫稱‘阿娘’

鸨母2

阿匹婆

林怡君

白玫的兒子(由女嬰扮演)

作者簡介

黃春明(1935年-),出生于台灣宜蘭縣羅東鎮,屏東師範學院畢業,曾擔任中國廣播公司宜蘭台節目主持人、電影編劇、兒童劇場創辦人及編劇、電視節目主持人等,為鄉土文學小說家,擅長描寫小人物的故事。他的小說曾多次改編為電影。

黃春明,于1962年步入文壇,其《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鑼》、《溺死一隻貓》、《我愛瑪莉》等小說創作,代表了台灣鄉土文學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華文文學界亦頗負盛名。陳水扁政府曾許以高官,拉他進入政權核心,都被他回絕了。所以他的這個題辭,頗存深意,令人感動。代表作有《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喲娜啦‧再見》等。

黃春明六0年代之代表作有《溺死一隻老貓》、《看海的日子》、《鑼》、《兒子的大玩偶》等,内容以農村鄉土為創作題材,以他所熟悉的卑微鄉土小人物為主角,藉由刻劃描寫其個性與遭遇來呈現對土地、家園的熱愛,以及深刻的父子祖孫之情及夫妻男女之愛。

七0年代之作品如《兩個油漆匠》、《蘋果的滋味》、《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等小說,所關懷之對象則轉向都市中之小人物,表現出對都市文化的不滿與無奈,以及他對社會底層人物的關懷。

黃春明多才多藝,在小說、散文之外,也從事兒童繪本、漫畫的創作。一九九0年出版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一九九三年出版《黃春明童話》系列。近年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回全省演出兒童舞台劇;并於宜蘭設立吉祥巷工作室,進行《宜蘭縣通俗博物志圖鑒》采訪紀錄,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田野調查,足見其對台灣土地與人民曆久不衰的關愛。

黃春明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兩個油漆匠》等曾被改編拍成電影,1985年由他自編自導的《莎喲娜啦‧再見》尤引人矚目。曾獲“吳三連文教基金會文藝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以及“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人與自然、社會”系列講座獲教育部獎勵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由副校長林振東教授召集、中文系許建昆副教授主持,旨在引領學生于跨學科的多元關懷中,重新領會人文、社會與自然的交融之美。

導演簡介

王童

男,生于1942年4月4日,中國台灣

星座:白羊座

生平:

台灣導演、美工師。原名王中和

。祖籍蘇州,生于安徽太和。8歲随父母移居台灣。1964年畢業于台灣“國立藝專”美術科。兩年後考入中影公司,自實習生、背景繪畫、美工助理做起,後升任美術設計;先後參與《還我河山》《路》《龍門客棧》《俠女》《三朵花》等30餘部影片之美術工作。

1971年赴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研習舞台設計。1973年返台。1976年以《楓葉情》獲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1983年以《天下第一》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服裝設計獎。1985年以《策馬入林》獲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一生共為100多部影片擔任美術設計工作。1981年執導《假如我是真的》,獲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之後共導演了十多部影片并自任藝術指導。1983年執導《看海的日子》,以徹底的現實主義奠定了台灣中堅導演的地位,獲第二十屆金馬獎優秀影片獎。1987年執導《稻草人》,描寫太平洋戰争時期日本占領下台灣農民的痛苦生活,獲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并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哥倫比亞波哥大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獎。

1989年執導《香蕉天堂》,描寫大陸解放後流落到台灣的士兵們的遭遇,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優秀影片獎。1992年執導《無言的山丘》,描寫台灣淘金礦工境況與日本統治的介入,獲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作品獎,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以上三部作品構成台灣近代史三部曲。其他導演作品還有《苦戀》、《策馬入林》、《紅柿子》等,皆成績不俗。

1997年後曆任中影制片廠廠長、金馬獎評委會主席。2005年推出動畫片《紅孩兒大話火焰山》,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主角簡介

陸小芬

女,生于1956年10月9日

中國台灣台北

星座:天秤座

更多名字:

Lu Hsiao Fen

原名:張淑芬

生平:

台灣演員、歌星。原名張淑芬,生于台北市。高中畢業。1977年自今日音樂補習班結業後在歌廳演唱。1979年在中華電視台舉辦的歌壇新秀比賽中獲總冠軍。1980年任永升電影公司演員,主演主演《瘋狂女煞星》、《豔賊》等,逐漸成為影壇新星。

1983年主演王童導演的由黃春明同名小說改編的《看海的日子》,以樸實的演技将飽受淩辱的妓女白梅演繹得生動感人,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87年,出演陳坤厚執導的《桂花巷》,成功演繹舊式封建家庭中的女子高剔虹的一生命運,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89年出演陳耀圻執導的《晚春情事》,再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陸小芬在銀幕上也時有作品推出,但風頭已經大不如前。近年,她的事業重心有所轉移,在台灣的熒屏上時有露面。在台灣民視的電視劇《富貴在天》和《大腳阿媽》中,陸小芬再次表現出影後的本色,演技備受好評。這兩部戲是台灣有線電視裡同期播映的劇集中最受歡迎電視劇,陸小芬也因此一躍而成了民視的當家花旦。

其他表演作品另有《嫁妝一牛車》(1984)、《陰間響馬吹鼓吹》(1988)、《販母案考》(1990)、《十八》(1993)等。

幕後制作

與同年的《兒子的大玩偶》一樣,這一部《看海的日子》也是源自于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小說作品,并由原作者黃春明親自改編後搬上銀幕,同時它也是王童導演第一部與闵南語電影演員合作的電影。這是一段極為凝重的人生記述,人性蛻變與時代的悲怆,是影片所不可能完全刻畫得盡的主要命題。

故事與日本七十年代末影片《望鄉》有着異曲同工的特點,就是以一個妓女的一生遭遇作為叙事的重心,兩個主人公的特點相似,随身陷煙花青樓,卻有着堅毅,不向命運屈服的個性。本片呈現了女性強韌的生命力,與純潔高貴的母性本質,是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本片也在台灣電影最為困難的時候創造了不菲的商業成績,賣座兩千三百多萬台币,并掀起了新一輪的鄉土文學改編電影的熱潮,一度将影片的女主角陸小芬重新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本片于1983年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陸小芬)、最佳女配角獎(英英)。

影視評價

從娼妓到母親──肉身菩薩的女性自覺

「看海的日子」由原作者黃春明親自改編搬上銀幕,也是王童導演第一部與台語片演員合作的電影。影片叙述一個被養父賣入青樓的妓女,白梅,十四歲時便得以身體換取金錢,供給養父家生活所需。十四年後返鄉參加養父的忌辰,卻彷如瘟神般備受歧視與閃……

本片呈現了女性強韌的生命力,與純潔高貴的本質,是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本片也将陸小芬重新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并賣座兩千三百多萬,在當時極為難得。

本片于1983年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陸小芬)、最佳女配角獎(英英)。

影片獲獎

影視節獎名稱獎項影人

第2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陸小芬

第2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英英

拍攝逸事

台灣演員陸小芬參加中天娛樂台的綜藝節目“康康吓一跳”時,經由制作單位的特意安排之下,再度見到當年拍攝本片的嬰兒,讓她實現20年來的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