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隧道

台灣海峽隧道

連接台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工程
台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台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1]該隧道全長約125公裡至150公裡,其造價估計介于4000億到5000億元人民币之間。該隧道的選線共有三種,分别為北線、中線、南線。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計劃。最短的是北線,起于福建的平潭島,止于台灣桃園海濱,全長125公裡。最長的是南線,即廈門-金門-澎湖-嘉義海濱,跨海總長約207公裡。中線則從泉州到台灣台中。
    中文名:台灣海峽隧道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aiwan Strait Tunnel 地 點:台灣海峽 長 度:172km 意義:縮短交通距離、交流密切

曆史背景

早在1940年代,一些學者就提出了修建海峽通道的想法。1987年,張以誠、達權等幾名學者向中國政府寫了一份報告,建議在三峽工程之後,開展對台灣海峽和瓊州海峽隧道的論證,并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批示。

1997年,清華大學的吳之明提出了修建台灣海峽隧道的構想。1998年,在中國大陸、台灣、美國等學者的推動下,在廈門召開了“台灣海峽隧道學術論證研讨會”,此後工程論證開始提上日程。2005年11月在福州召開的第五屆台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讨會上,來自兩岸的32名專家學者出席研讨會。據學者們介紹,探讨中的台灣海峽通道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其中北線方案是三個方案中最短的,且曆史上該路線從未發生超過7級的大地震,被專家一緻看好為台灣海峽通道的首選路線。2010年11月2日,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第24分會場舉行的“海峽兩岸公路發展與安全論壇”格外引人注目,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暢談台灣海峽大橋全天候通道方案,引來衆多媒體的關注。

選線

設想中的路線方案有三種:

北線:平潭島東澳村-新市南寮,全線僅68海裡(約126公裡),是三個方案中最短路線,也是專家認可的首選路線。北線跨海線路為100公裡左右,水深50-60米,但不超過80米,為淺海地區,為跨越海峽的橋梁工程提供了實施可能。

中線:莆田南日島-台中市。

南線:廈門市-嘉義縣,經烈嶼(小金門)、金門至澎湖島,然後穿越澎湖水道,連接至台灣,全線約174公裡。

現況

相較于北京方面的積極,由于經費龐大、工程困難度過高(如台灣海峽寬幅過大、行經地震帶等)以及兩岸政治因素,台北方面則從未對此展開工程探讨,甚至連本島與澎湖間海底隧道、金門與烈嶼間金烈大橋等仍停留于構想階段。

京台高速鐵路大陸段稱京福高速鐵路,從京滬高速的安徽蚌埠站引出,經安徽合肥、黃山、江西上饒,至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設計時速300公裡及以上。京福高鐵2010年開建,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屆時,從福州坐火車到北京,将從目前19小時縮短至7個小時左右。昆台高速鐵路将經昆明、貴陽、湖南郴州、江西贛州至福建龍岩和廈門,設計時速200公裡。兩條鐵路均為電氣化雙線鐵路。兩條對台高鐵均預留了出口,為将來的台海通道做足準備。

建成意義

台海隧道一旦建成,跨越台灣海峽的陸路交通将在約4個小時的海運交通基礎上大為縮短。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交流會更加密切,中國大陸和台灣兩岸地區有可能融合成海峽東南部經濟圈的一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