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大橋

江蘇泰州與鎮江、常州市之間的跨江大橋
泰州長江大橋位于江蘇泰州與鎮江、常州之間,全長62.088公裡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标準,項目總投資93.7億元,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雙跨鋼箱梁懸索橋,系世界首創。泰州長江大橋是江蘇省規劃的鎮江通往江北的三大高速通道中最東端的一條通道,該通道結束了揚中島沒有高速公路的曆史。2007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2012年11月25日正式通車。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标準,項目總投資93.7億元。泰州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對完善中國公路網、促進長三角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文名:泰州長江大橋 外文名:Tai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 地理位置:江蘇泰州與鎮江、常州市之間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 類型:三塔雙跨鋼箱梁懸索橋 建造時間:2007年12月26日 橋梁長度:9.726公裡

簡介

泰州長江大橋位于江蘇泰州與鎮江、常州市之間,東距江陰長江公路大橋57公裡,西距潤揚長江公路大橋66公裡。大橋起自泰興市宣堡鎮西,接南通至南京高速公路,向西經高港區口岸鎮、永安鎮東,在田河東跨宣堡港,在福興莊東與s336交叉,于新堂圩附近與江北沿江高等級公路交叉,在永安洲鎮三水廠下遊約1公裡處跨越長江進入揚中市;路線在揚中市東穿過,經變電所北,跨S238及揚中市西南環相交處,向西于小泡沙西端跨長江夾江,經姚橋鎮北,與五峰山通道接線相交于姚橋樞紐。在此處路線折向南,從界牌鎮西穿過,跨丹界公路;向南跨越浦河進入常州境内,跨新孟河、S238、S338,經安家鎮西,終于滬甯高速公路湯莊樞紐。

工程概況

項目全長62.088公裡,由北接線、跨江主橋、夾江橋和南接線四部分組成,核準總投資93.7億元,建設工期為5年半。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标準,其中跨江主橋為中國首座三塔懸索橋,也是世界首座跨徑超過千米的三塔雙跨懸索橋(主跨2×1080米),主橋及夾江橋全長9.726公裡,橋面寬33米。所處江面寬約2.1公裡,主橋通航淨空高度不小于50米,淨寬不小于760米,能滿足5萬噸級巴拿馬貨輪的通航需要。夾江橋通航淨高不小于18米,淨寬不小于100米。

泰州長江大橋由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及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同濟大學聯合設計,江蘇省長江公路大橋建設指揮部建設。

項目之最

泰州大橋創造了五項世界第一:2×1080米特大跨徑三塔兩跨懸索橋;200米高縱向人字型、橫向門式框架型鋼塔;中塔水中沉井基礎入土深度;W型主纜架設長度;兩跨懸索橋鋼箱梁同步對稱吊裝。

世界最大三塔懸索大橋

該橋跨越長江的主橋采用三塔兩跨懸索橋型,每跨跨徑均為1080米。目前(2012年),在世界上,最大跨徑的三塔懸索橋在日本,跨徑為176米。因而,泰州長江大橋建成後,主橋邊塔與中塔之間1080米的跨徑,将首次在世界上實現三塔懸索橋塔跨徑由百米向千米的突破。

之所以采用三塔懸索橋橋型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考慮到橋位處江面寬闊。據測量,大橋跨越的長江江面寬達2.3公裡,河床呈淺W形斷面,如采用一跨過江的橋梁方案,投資将大幅度增加,而采用三塔兩跨懸索橋不僅節約了投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橋址區河床特點,并能适應長江河勢的變化,同時由于水中隻有一個主塔基礎,最大限度減少了建橋對水流的影響,降低了船舶撞險。二是考慮到長江岸線資源的充分利用問題。如果采用斜拉橋橋型,引橋過多、過密的橋墩,将會影響兩岸港口碼頭間船舶的航行,不利于兩岸岸線的開發利用。

最大水中沉井

泰州長江大橋中塔采用水中沉井基礎,沉井平面尺寸長約58米、寬44米,整個沉井基礎将下沉到标高-70米的深度。施工過程中,通過巨大外力将江水和江底泥土沖開,将沉井下沉到地下幾十米并碰觸到地層岩石,再往沉井中澆灌混凝土等物,将基樁牢牢固定。

首先采用人字形鋼塔

大橋中塔采用了“人”字形鋼鐵結構。與兩塔懸索橋不同,由于三塔懸索橋用邊、中、邊三個主塔,中主塔将主橋劃分成兩個跨徑,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一個橋跨布滿車輛而另一個橋跨沒有車輛的情況,此時,如果中塔剛度不足,則塔頂會産生較大的位移,橋面必然形成較大的撓度,既會造成使用者心理上的不适,也不利于橋上的行車安全。與此相反,若中塔剛度過大,勢必又會使讓大橋的主纜在中塔兩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力作用,造成主纜在塔頂産生滑移的風險。這就要求中塔必須要有一定剛度,同時剛度又不能太大。經過兩種材料、三種結構形式以及相應的多種組合的比選論證,最終選擇了有一定柔韌度的鋼塔,并将塔型縱橋向設計為人字形來提高塔的剛度,剛柔結合,從而達到中塔的最佳剛度。

建設曆史

1998年,沿江的泰州、鎮江、常州三市提出建設泰州公路過江通道的設想。

2003年起,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始對這一設想進行預可性研究,2005年初轉入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57月,《泰州公路過江通道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出台。

200510月,正式開始勘察設計。

200512月,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出三塔兩跨超千米懸索橋方案。同月,泰州公路過江通道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交通部專家預審。

20065月,國家環保總局評估中心牽頭,在泰召開泰州公路過江通道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會,項目通過專家“環境影響評價”。

20068月,國家發改委通過該項目建議書,同意建設泰州公路過江通道項目。

20069月,泰州大橋正式被國家發改委立項,并通過專家組的科研論證。

200610月,泰州過江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預審會召開,同意采用三塔懸索橋方案作為編制投資估算、經濟評價的依據。同月,泰州長江公路過江通道水上通航安全研究報告在泰州通過專家審查。

200612月,《泰州長江公路過江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分别通過交通部、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組評估、審查。

20077月上旬,國務院辦公會議讨論通過了《泰州長江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由國家發改委于710日正式批複同意,采用泰州永安洲北橋位方案,長江大橋正式定名為“泰州長江大橋”。

2007819日,首節鋼沉井到達泰州長江大橋北岸建設現場,泰州大橋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200711月,經過前期籌備,泰州長江大橋主橋北岸施工場地的“三通一平”及臨時碼頭工程已完成,大橋具備了開工建設條件。

20071126日,泰州長江大橋指揮部進駐泰州市,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2008910日,泰州長江大橋中塔沉井開始第一次封底施工。

2009年6月3日,泰州長江大橋中塔D1節段鋼箱梁開始吊裝。

2010410日,泰州長江大橋中塔上橫梁吊裝結束。

2010830日,泰州長江大橋主纜錨道全部貫通。

2011113日,泰州長江大橋兩根主纜架設到位,進入緊索階段。

2011928日,泰州長江大橋鋼箱梁全部到位,實現全線合龍,初步形成一個完整的橋面。

2012922日,國家權威檢測部門反饋的試驗初步分析結果表明:泰州大橋跨江主橋各項指标均滿足設計要求,初步具備了車輛通行的條件。

20121016日,泰州長江大橋上部結構工程與鋼橋面鋪裝工程接受交工驗收。

20121125日,泰州長江大橋正式開通。

收費标準

類别 ? 客車車型 ? 收費标準

第一類 ?≤7 ? ? 25

第二類 ?8-19 ? ?35

第三類 ?20-39 ? 60

第四類 ?≥40 ? ?60

優惠:

1、對過江的7座以下出租車按15/車次計收;

2、行駛在泰州長江公路通道揚中匝道收費站-甯通高速公路泰州收費站區間的鎮江和泰州籍20座以上客車按40/車次計收;

3、揚中至鎮江的夾江大橋按裡程計入接線高速公路收費,小客車費率為0.55/公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