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行走

刀尖上行走

2011年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
《刀尖上行走》是由高希希執導,梅婷、王志飛、高明、王奎榮等主演,是改編自麥家小說《刀尖》的諜戰電視劇。該劇講述抗日戰争期間,日寇除了使用細菌戰、毒氣彈之外,還秘密研制了大量麻痹藥物,為了粉碎日寇這一陰謀,高級特工和日寇展開了生死較量。該劇于2011年12月4日在浙江衛視、天津衛視、四川衛視、雲南衛視黃金檔播出。
    主标題:林嬰嬰/馮點點 副标題1:演員 梅婷 副标題2: 副标題3:原本是出生于上海富家的女大學生,後走上抗日之路,其故事曲折多變,命運一波三折。 主标題:金深水 副标題1:演員 王志飛 副标題2: 副标題3:金深水是潛伏在“汪僞”内部的軍統特工,有一腔愛國之情。 主标題:川島靜子 副标題1:演員 白荟 副标題2: 副标題3:川島靜子自小随哥哥從軍來到中國,跟哥哥一起為當時的日本政府效命。但被當時的日本政府所利用擔任中國某地的幼兒園園長,而這所幼兒園的真正目的卻是殘害中國的兒童。當川島靜子發現了日軍拿中國幼童做實驗的真相,出于人性的善良,靜子背叛了日軍與哥哥,毅然跟王志飛飾演的中國戀人一起保護受到日軍威脅的幼童。 主标題:川島野夫 副标題1:演員 霍青 副标題2: 副标題3:日軍特務機關長川島野夫,川島靜子的兄長,因為靜子幫助金深水林嬰嬰而損害了日方的利益,川島野夫不得不為她準備了一杯毒酒。 主标題:騰村 副标題1:演員 王奎榮 副标題2: 副标題3:瘋狂的邪惡科學家,秘密研制一種大規模用于中國兒童的特殊藥物,服用者将大腦萎縮,破壞神經組織,心甘情願被奴役。 中文名:刀尖上行走 外文名: 别名: 類型:諜戰,懸疑,戰争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中國内地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高希希 編劇:麥家 制片人: 主演:王志飛、梅婷、于濱、白荟、霍青、王奎榮 集數: 每集長度: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出品時間:2010年 首播時間:2011年7月30日 集    數:33集 上映時間:2011年12月4日(上星) 首播平台:湖南電視劇頻道 上星平台:浙江/天津/四川/雲南衛視 宣傳推廣:君和傳播

劇情簡介

20世紀40年代初,國黨軍密碼專家、懦弱的白大怡被日軍誘捕,被迫為日軍服務。他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日軍正在秘密研制一種大規模用于中國兒童的特殊藥物,服用者将大腦萎縮,破壞神經組織,心甘情願被奴役。良知未失的白大怡決意揭穿陰謀,他以故意被“暗殺”而犧牲自己的方式把此秘密傳遞出去。沒多久,延安、重慶均獲得了日寇這一險惡計劃。延安方面啟用了多年潛伏在國民黨軍統的高級特工林嬰嬰,重慶方面則啟用了高級特工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陰謀。金深水、林嬰嬰從此和川島野夫、小野為首的日軍反諜報人員殊死較量。在共同戰鬥中,林嬰嬰成功地策反了金深水加入共産黨。金深水在林嬰嬰犧牲之後,完成了曆史使命,粉碎了日寇的陰謀,并公之于全世界。

演職員表

演員

角色

王志飛

金深水

梅婷

林嬰嬰、馮點點

于濱

楊豐懋、馮二虎

白荟

川島靜子

霍青

川島野夫

王奎榮

騰村

高明

革老

劉亞津

秦時光

毛毛

中村

許文廣

白大怡

周明汕

盧局長

闫微

千惠

李豔秋

革靈

範雨林

高寬

高亮

阿牛

閻沛

俞副局長

錢志

李士武

邱爽

小馬駒

演員表

出品人

周偉成

制作人

何流

監制

麥家

導演

高希希

副導演(助理)

李木戈

編劇

麥家

攝影

林澤軍、牛明山

剪輯

汪浩

道具

宋彥東

美術設計

王贻濤

動作指導

林峰

造型設計

梁娜

視覺特效

王偉

錄音

張國宏

場記

鄭志芳、胡默

發行

綠城傳媒

職員表

角色介紹

以上内容參考資料來自

音樂原聲

歌名

作詞/作曲/演唱

備注

虔誠

陳濤/張宏亮/湯燦

主題曲

幕後花絮

1、首次執導諜戰劇的高希希透露為了把握好這類題材,劇本大改了四次;女主角梅婷也表示拍攝的過程就是創作的過程,而她也是首次出演三個身份集于一身的角色。

2、梅婷沖着高希希導演,主動降價參演《刀尖上行走》。

幕後制作

    《刀尖上行走》改編自麥家2003年刊登于《人民文學》上的一篇3萬字的中篇小說,起初被北京一家影視公司看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寫劇本,三年的合同期一晃而過,投資方遲遲沒有拍出成片,版權又兜兜轉轉回到麥家手中。《刀尖上行走》中,麥家不再着墨于破譯本身,轉而将重心放在了對劇中女主角林嬰嬰的塑造上,對于劇中鋪陳多段愛情戲是否有意轉型,麥家表示自己在諜戰劇上的積累已經差不多了,再寫下去也就是重複,他很想挑戰一下對于其他題材的掌控能力。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

湖南電視劇頻道

2011年07月30

湖北電視經濟頻道

2011年08月30日

浙江衛視

2012年12月04日

四川衛視

雲南衛視

天津衛視

劇集評價

《刀尖》除了常見的軍統、共産黨,還有日方和僞軍的76号系統,共形成了四方鬥争的棋局。劇情雖然真實可信但不緊湊,人物的真實反而成了劇情的掣肘,加上抛棄專業性主打鬥争性,所以《刀尖》篇幅長,但不雄渾;人物多,但無絕角;沖突多,但緊張明快者少。從大曆史格局看,《刀尖》對抗戰時期複雜的社會形态展現不足,對黨派之間微妙關系的叙寫也流于傳統概念,對汪夫人陳璧君竭力營造“大東亞共同圈”的思考也點到為止,對于僞都南京的社會環境也沒有立體細緻的深入研究。(搜狐娛評)

劇集争議

在《刀尖上的行走》2011年12月4日開播前,該劇投資方的某老總在微博上炮轟某導演到處“挂羊頭賣狗肉”,暗指高希希隻是挂名執導《刀尖上的行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